简单生活:让你拥有宁静 健康 快乐的生活-家庭——子女教育的最佳方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根据一项对国内10000多个家庭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孩子对自己父母教育方式不满意。有31.09%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气与自己谈话;有18.05%的孩子对父母否定、贬低、侮辱自己表示不满;有5.16%的孩子指责父母经常威胁、打骂自己。应当说,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无能的表现,最愚蠢的父母都不应该威胁和打骂孩子。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那么,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下面来看吧。

    一起成长,情感交流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教育名言

    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这其中就包括性心理不健康。中学生性心理不健康表现在好几个方面。如有的中学生偷看黄色录像、早恋、发生性行为、甚至强奸犯罪。在中学生当中(既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发生的同性恋也是突出的表现。

    快车道上的生活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危害。每个人往来匆匆,在很多家庭里,在冰箱门上粘贴留言条已成为常见的沟通方式。据英国政府提供的数字表明,上班族父母平均花费在处理电子邮件上的时间是陪孩子玩的时间的两倍。在日本,如今父母将孩子全天候托管。在整个工业世界,孩子们从学校回到空荡荡的家中,他们的事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成功或他们的恐惧,都无从向家长倾诉。《新闻周刊》200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美国年轻孩子说父母跟他们一起的时间太少。

    在追逐利益、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很多人的生活的确是慢不下来,往往为此错过了许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对父母的尽孝,对子女、爱人的陪伴与关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成功人士谈到这些时,黯然神伤或默然落泪,其为亲情、家庭而背景,负的内疚感往往成为永远的痛。是不是成功就一定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呢?其实不然,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适当地慢一点,多留一些私人时间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人生才会少很多遗憾。

    家长和子女,这是两代人。作为家长,首先是学会与子女沟通,学会如何培养母子(父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子女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认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其实未见得!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甚至崇拜我了,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他听不是不可以的,当然也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前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贪玩的毛病,我们家长应该主动参与陪他玩。无论是玩什么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寻找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比如,家长过去很少打球,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小孩与大人打球毕竟有一定差距,因此,当他快要失去信心时家长可以故意放他一马;但当他开始得意时我们家长就应毫不手软地去击败他。他至少可以从中体会到胜利和失败的滋味。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讲大道理,让他亲身体会一些人生哲理。如果家长单纯去满足他的高兴,他会认为胜利得来很容易;反过来老是让他失败,他会失去竞争意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小小球场与人生这个大“球场”的道理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他没有明显帮助的事情,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

    高工作和家庭角色的效率。女性的职场痛苦有的时候来自不能陪着孩子并照顾他们。不要过度地照顾孩子剥夺他成长的机会:女性在家庭中扮演妈妈角色时,不要认为孩子的什么事情都需要你的帮助。相反,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处理事情,反而能培养他们更强的能力。

    有一个美国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兔子家族的故事,兔子妈妈生了20只兔宝宝。家庭成员有兔子爷爷、奶奶,兔子妈妈和20只兔宝宝。兔子妈妈像管理企业一样来管理,如,周一宝宝一和宝宝二扫地,宝宝三和宝宝四做蛋糕……定期还岗位轮换,开运动会等等,兔子爷爷、奶奶做裁判。结果,整个家庭非常和谐,美满。这是美国社会从小教给孩子如何把管理理念用于家庭管理,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帮助,不一定由妈妈一个角色来承担。

    其实,如果你不注重效率,再多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也是没有用的。因此,珍惜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有限时间,提高谈话质量,考虑融入情感交流的成分。很多孩子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生活的照顾,可以由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完成,但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和情感的部分,却是社会支持系统不能够替代的,因此,这部分应该是女性与孩子交流的重点。

    耐心引导,循序渐进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认清事理,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做到这些,就需要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使他们明白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子女的认识提高了,感到有必要这样做,他们才会自觉地按要求去做。启发诱导也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他们受心智发展水平的局限,其分辨是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都较差,若不管其对问题是否理解,只一味地采取简单粗暴的填塞式的灌输方法,势必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家庭教育过程受阻,家庭教育目的也将落空。

    有些孩子总是和家长、教师唱对台戏。家长说做作业不能听广播,他偏把收音机的音量开得大大的;老师说,课间不要追逐打闹,他偏要在教室走廊里和同学玩捉迷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孩子总也不愿意顺从家长与教师,无法让家长省心,其根源在于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一般带有强烈的情绪化色彩,他们缺乏理性的分析,往往把成年人正确的意见和有益的建议也一股脑儿地逆反掉了,这种盲目的逆反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有些家长习惯于向孩子发布“禁令”,这种简单的教育方式通常不太奏效,反而会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故意违一次禁试试。比如:有的家长规定孩子玩游戏机不得超过一小时。这一规定本身并无不当之处,但若家长只是一禁了事,并不向孩子解释具体的理由,那么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会故意连续玩上两三个小时不罢手。如果家长事前做好细致的说服工作,让孩子明白连续玩游戏机的时间过长会影响视力,造成颈椎腰椎疲劳,导致大脑工作效率下降,那么孩子有意犯禁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事实上,孩子并不会无缘无故地存心与家长过不去,只要耐心细致地阐明事理,孩子是会欣然接受成人的教育的,哪怕是禁令。

    知识的获得,经常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因此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

    对子女的教养,要讲究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会有好的效果,事半功倍,这叫做“教子有方”。否则,即使满腔热情,但方法不对头,效果甚微,事倍功半,只能干着急。

    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如果让孩子失望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这时,隔阂开始产生,危机也就开始潜伏了。

    深入细致,耐心说服,是父母对子女教养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有耐心才能深入细致、真正地去了解子女,把握住孩子的思想脉搏,教养上有的放矢;有耐心才能采用说服方法,正面引导,以理服人,使孩子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有耐心才能使孩子与父母说真心话,不至于导致扯谎与欺骗父母的行为发生,从而有利于父母对子女进一步的严格要求。

    循序渐进,一步步提高要求,也是父母教养工作中不可违背的原则。儿童身心发展有一个过程,在知识增长上,总是从数数到学习整体运算,从学习算术到学习代数;总是从识字到理解词义,从看图说话过渡到看图写话,从阅读过渡到写作。在品德发展上,道德认识、道德感和道德行为都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成人化”教育,或所谓“天才教育”,几年就希望子女成“龙”,这都不是良好的教养方法。在教养中一定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家长向子女所提的要求,要高于他原有的水平,并且经过他的主观努力就能达到这些要求。然后再提出更高要求。这样,家长照子女的原有水平,不断提高要求;提一点,让孩子去做一点,使合理的要注变成他们行动的需要,并不断以此作为动力,从而使孩子的健康的品德,良好的知识和智力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

    还有,就是关注非智力因素。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在社会上的发展不见得比一个成绩比他差的人要好。因为,社会给人们出的考卷,可不简简单单是知识性的、技能性的,还有工作、生活的态度,个人举止等等,一个礼貌的问好能决定一个应聘者的去留,这也是我们应该训练教育的。具体到我们的计算教学,我们能培养孩子们什么好的习惯呢?检查的习惯“一步一回头”或“算完再重新算一遍”;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对问题的态度要“专注”;书写的习惯。

    总之,运用启发诱导方法,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方法要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要带着真挚的爱意,对子女以诚相待。

    因材施教,发掘才能

    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

    培养教育子女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原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论语·先进》中有一个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即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

    因材施教同样适用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有些父母会问:“我孩子读书前也挺聪明的,可读书以后就渐渐地没有了灵性。”还有些会问:“我孩子小学时成绩也挺不错的,可进入中学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成绩就不行了。你的孩子成绩怎么会越来越好了呢?你是如何地保持孩子的灵性的呢?”

    专家的回答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进行个性化教育。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差生吃不饱,而优等生却消化不了,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家庭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它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术,也就是说不能像设计产品那样,按照一定的配方教育我们的孩子,然后可以料定孩子的长短。孩子是活生生的,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同时,家庭教育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些家长希望获得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也是不切实际的、偷懒的想法。在教育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要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开展个性化教育。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目前,全世界对个性化教育定义众说纷纭。2008年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第一次理事会议正式给个性化教育下了一个定义。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是这样的:

    所谓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就是指通过对被教育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个人的家长或监护人,企业的投资人或经营者)的目标与要求,量身订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历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多个方面,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能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从而帮助被教育对象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实现量身订制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当前学校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划一化、标准化的传统教育倾向而提出的以适应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其内涵是按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能力、素质和性格特点,因人制定,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在原有的基础上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上,获得长足的进步。

    尤其,对一些智障或有其他能力障碍的儿童,我们不能放弃,因材施教,针对他们优胜于别人的“个性”,极力发挥,使他们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甚至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多多鼓励,增强自信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但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而要和孩子交朋友,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朱女士说,“家长不应该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来命令孩子,更不可以打骂,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要要求过高。父母的要求如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厌烦情绪。”张先生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父亲,他认为“教育孩子,沟通比斥责更有效,鼓励比打骂更有效。”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是应该提倡“拇指教育”,还是奉行“食指教育”呢?事实上,中西方的这两种教育方法到底孰优孰劣,孰利孰弊,不能简单取舍,一概而论。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将“拇指教育”奉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可一概地认为“食指教育”百无一利。

    只有根据教育的不同内容和孩子的不同情况,区别孩子所处的不同场合,选择运用不同的“指头”,赞贬交替,各有侧重,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也是要求子女与学生要绝对尊重听从与孝敬顺从父母师长。虽然时代变迁,观念不断进步,很多父母师长都已改变做法,在许多事情上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但是仍有不少人对待教育过于急躁,出了问题不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

    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就应该拉长一点“焦距”。焦距拉长了,才能看到学生的全身而不是局部,才能在分析他们的优点与缺点、长远发展与短期发展等问题上客观公正,才能因人施教,宽严适度。按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他们看孩子太近,反而看走样、看失真了。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缺点如数家珍,指指点点,对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这便是中国家长与教师容易犯的通病。

    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你针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所以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还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不打不成才。中国的家庭传统教育往往都将打、骂视为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然而,现代教育学研究告诉我们,打骂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建构,尤其是没有道理的打骂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奖赏与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基本的生活习惯,这点不仅对孩子本身,甚至对父母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年纪小而不忍心责备,等孩子长大了,父母仍然要为孩子的行为感到苦恼,那就太糟了。因此,父母亲应该在孩子尚小的时候,研究出一套奖赏与惩罚的方法,以便教育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叱责确实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怎样责骂却大有学问。因为简单、粗暴的叱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反而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这种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父母和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许多同学就曾谈起过对父母的怨恨与不满。小时候,做事马虎,常弄坏家里的东西。有几次洗碗,一失手把一沓子的菜碗都打烂了。母亲听见碗打碎了的声音,就厉声地责骂了她一顿。她心里很不服。她觉得打碎了碗,她心里已经很害怕,母亲还一味责骂,于是对母亲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满与愤恨。世间由于父母一句过失的话。过火的责骂而使孩子感到绝望,甚或自杀,以及举刀杀死父母的事,亦时有所闻。

    长期生活在斥责批评中的孩子,只知道听从父母的指示,自己从没有主见,也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他们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了。

    要养成赞扬的习惯。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抓住其闪光点,用目光、微笑、语言赞其所长,赞其所事,赞其所言,赞其所能,做到使孩子事前有勇气接受任务,事中有信心完成任务,事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自信的心理。教育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力量克服困难。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要压力,美好童年

    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

    ——前苏联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不知多少父母都在感叹,教育孩子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家长的苦,首先来自家庭教育的目标问题,你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从理论上说,孩子有无限的前途,有的家长看着走红的明星、著名的作家、成功的经理等等“社会名流”,眼红心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成名。

    曾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成长的经历:似乎是由于先天的因素,这个小女孩一出生就比别人在很多方面更有天赋,尤其在音乐美术上,可以说就是个小天才。有了这些优势,小女孩去哪儿自然都是焦点,他父母望女成凤的心理本是要将她推向更成功的道路。可是,事与愿违,在每天高强度的钢琴、美术训练下,小女孩一天天渴望跟同龄人过一样的生活。这样,父母和子女间的矛盾便已不可调和,终于有一天小女孩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更好的驾驭钢琴上的琴键,连平时栩栩如生的画再也没有在她笔下出现过。此刻才发现,原来已经远远落在别人之后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有了“超常”的期望,自然就会给自己超常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就是超常的“投入”,外加超常的要求。进口的奶粉,时髦的衣服,高端的玩具,连绵不断的零花钱……家长们似乎在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实际上这些都是家长的糖衣炮弹,反思一下,在看上去无私无悔的投入背后,家长藏匿了多少不切实际的“愿望”呢?孩子无法洞察家长的心思,但是他们身上的各种毛病就是对家长的最好“报应”,最起码,家长也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每个人一出生,就意味着开始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成为有“别”于父母的人。孩子的成长,最终要依靠他自己的基本素质。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教子如种树,家长要在孩子的“根”上下工夫,而不要整天想着子女应该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古人所说的“拔苗助长”,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急于求成,本末倒置的不明智做法,这个成语大家都熟悉,但是事到临头,自己教育子女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功利起来了。

    这个社会处处充满竞争,人人都在“急功近利”,在子女培养、学校教学中迷失了教育的目的。儿童或许成为了无节制的加速最大的受害者。今天的儿童成长速度快于以往任何时候,现在,很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忙碌,变戏法(似)的日记中充斥着课后的钢琴课和足球训练。最近的一部卡通片道出了其中的一切:两名女孩站在学校的公共汽车站旁,每人手里握着一份时间表。其中一人说:“好吧,我把芭蕾舞练习推后一小时,重新安排体操的时间,取消钢琴课,你把你的小提琴课调换到周二,足球训练课逃了,这样就把16号周三下午3:15到3:45这段时间空出来了。”

    尤其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报道,说一些机构要开办私塾,即三五孩子成一个群体,每天强化各方面才能,尤其在保证三年学完小学六年的课程之外,更添加让孩子发挥特长的“自由空间”。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成是一个人三天的进食量需要在一天内全部消耗,试问:你的胃如何承受?成年人都不能完全抵抗,何况本应天真无邪、童真可爱的小孩子们。

    像处于高压下的成年人那样生活,孩子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享受童年的乐趣:同朋友一起吃饭,在没有成人监护下玩耍,做白日梦。这对健康也是一种代价,因为孩子更没有能力同剥夺睡眠和压力抗争,这是匆忙狂热的生活的代价。

    为人父母者不妨降低期望的高度,给孩子设定一个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待他实现后,再提出一个高一层次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既可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又可促使他不断进步,并逐渐逼近家长的期望。

    提倡没有竞争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反对填鸭式教学,提倡建立一个新的教学体系,授课时间灵活,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课程。让教育慢下来,让我们更多的帮助学生发展,是不是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呢?让他们更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不仅是一节课的时间,是一段教学时间)在明白算理之后,通过训练,形成必须掌握的技能。

    开发智力,亲子关系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做游戏是儿童的需要,爱玩是儿童,也是中、小学生的天性。游戏也符合孩子心理活动发展的特点。它是儿童的基本实践和独特的学习形式。如果一个孩子对玩耍和做游戏的需要都没有,那个孩子不是身体发育不健全,就是心理不健康。所以,在每个院落里,我们总是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做游戏,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当然,有时也会听到一些哭声。对于孩子智力的开发,不能太早也不能过晚。

    2岁半——3岁的孩子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是改进动作、时间、空间概念加强的时期,是感觉精确化的敏感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敏感期。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时孩子的成长令父母十分惊讶,孩子突然变得乖巧懂事,与父母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此时帮助孩子与小朋友平等友爱地玩耍以及更多亲子间交流是培养其社会性的良机。这时的游戏非常重要。你可为孩子挑选以下几种类型的一些玩具:

    (1)拼图游戏、玩的面团、粘贴物、彩色书、彩色笔、手指画用具、硬纸板书、乐器,各种动物形象的毛绒玩具、玩具餐具、玩具家具、小桶、小铲、小漏斗、小喷壶等。

    (2)简单的拼图玩具、成套的小盒、拼插玩具、中小型的积木,各种玩具交通工具如:小汽车、卡车、儿童三轮车、救护车、电动飞机、小汽车、

    轨道火车、套环等。

    (3)大皮球、小皮球、篮球圈、木凳、磁性字母和数字、图钉板、需要自己装配的玩具、简单的卡片游戏和大型拼图、厨房设备玩具。

    (4)各种可用来涂沫颜料、简单的游戏拼图、简单的建筑模型、旧杂志、篮子、带盖的食管或容器、橡皮泥、活动玩具,如小火车、小卡车、假想的劳动工具和厨房用品、各种角色的木偶、适合搂抱的玩具动物或玩具娃娃。

    (5)假手枪:通过玩带扳机的玩具手枪,锻炼手劲。

    (6)骑童车:通过骑童车,锻炼腿劲。童车是孩子的最好玩具之一,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使手、眼、脚的动作协调一致,掌握平衡和控制的能力。

    (7)各种球:玩球可锻炼全身。两岁半后,还可玩标准型少年小足球,连踢带跑,锻炼了全身各个器官,并使全身动作协调发展。

    (8)积木:孩子在玩积木的过程中,认识了图形,学会了正确分类。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促进了他们智力发展。

    (9)玩具电话:孩子在玩玩具电话的过程中,可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技能和文明用语。

    (10)叠杯: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能够知道虽然有些东西眼睛看不见,但却是实际存在的。

    (11)玩具车:到了2岁多,幼儿已经能基本控制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可以驾驶小车了。如果小车还能载上他们自己的一些小玩具,而自己又能充当运输司机,那可真是其乐无穷。

    (12)拉着会走的动物玩具:幼儿拉着会走动的“动物”,会让他们着迷,他们慢慢会理解这一根绳子原来还有这样的牵动力量,这比那些电动玩具车更有启智作用。

    (13)电动玩具:孩子在玩电动玩具的过程中,可了解警车的警笛声,老虎的吼叫声等,他们还能亲手拆换电动具上的电池,初步了解了电能产生光、热、声、力的性能。

    在做这些游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规则的。它要求参加这些游戏的孩子们必须自愿地遵守规则。如此一来,做这些游戏可以养成孩子守规矩、重法律的意识和习惯。因为如果哪个孩子不遵守规则,耍赖皮,玩伴们便会群起而攻之。“你赖皮!你赖皮!”如果他坚持不改,玩伴们就会不理睬他,不同他玩耍。小朋友们对他的疏远比父母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做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通过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也可以无形中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合群性。这些对孩子将来的独立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需要群体生活,需要有别人的伴同,需要有别人的情感支持。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成功还是幸福,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支持。

    所以做父母的绝不可以一味地把孩子关在屋子里,禁止他们与邻居的孩子玩耍。即使像打圆牌这种游戏,它要赌输赢,容易引起争吵。玩枪,玩打仗有时也容易打架,也不应禁止。因为从赌胜负中孩子们可以培养拼搏的精神和竞争的能力。

    与此同时,孩子可从游戏中得到满足和发展,进而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考力,锻炼孩子的意志。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可以反映现实,认识世界,从而甚至产生改善世界的某种强烈的愿望。所以父母不要压制孩子爱玩的天性,轻易责怪孩子贪玩。反之,应加以正确指导,使游戏成为孩子更有目的的模仿和学习活动,并从中学到更多的生活知识。

    言行举止,最好教育

    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活动,一举一动,应该作为儿女的榜样,也是父母对儿女互相关心的基础,这就是爱向往真理,爱却不是倾向于一己的境界。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目前我们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父母普遍要求或希望孩子的一生比他们自身成功,才干比他们全面。在父母心里他们体会到的往往是此事的理想的一面,在具体日常生活中和养育中却再现出此事消极的一面。理想的一面是父母们往往同心同德、加倍辛苦的付出,以耕种出孩子的美好的未来。消极的一面却是许多父母片面对孩子发展设定框框和标准,其对孩子的要求普遍超越孩子的心志年龄,因而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各种不同的障碍。

    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时间最长,因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在孩子面前,家长的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不是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家长自己就工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因此,做父母的给孩子做榜样的关键是自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努力把好的东西作为榜样教学给孩子。

    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主要和基本的教育方法,优良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每一举动、每一眼色、每一句话,都在教育着孩子。父母应当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给孩子做出表率,让孩子从内心里对父母的学识水平、正直人品、道德风范心悦诚服。不少父母对此有所认识,但有许多人感到无法改变自己。有的人一听到教育的道理有所醒觉,但在生活中又不自觉地开始希望自己的孩子越过别人的孩子,继续做着习惯了的那一套,忘记了有关教育的道理。

    每位家长都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都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请家长讲一讲怎么给孩子当好第一任教师,又不一定能说得清楚,有的会认为第一任教师就是督促孩子学好功课,孩子不懂的,讲给他听,不会做的,教给他做;孩子有缺点、错误,要批评他、教育他,孩子有优点、进步,要表扬他。至于给孩子做榜样,也不一定说得很清楚。

    首先在待人接物方面为孩子做出榜样:这就是在与子女相处中展示爱,而不是展示要求,以及管束。当然,这里说的爱是真爱,而不是溺爱。真爱是在对孩子的关爱当中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成长中的生命体来尊重与训练,尊重是鼓励他们的个体生命自由地、健康的发展,训练则是按照儿童生命成长的客观规律给他们培养自身各项能力的空间和条件。真爱是无私的,付出是为了子女的放飞。溺爱则是对孩子的要求的满足过分到了引导他们发展出毁坏自己的各种欲望,并因而使他们错过了获得各项人生能力的生命机会,结果是长成破坏性力量。溺爱是自私的,付出是潜意识地为了子女对父母的依附。

    这些固然是第一任教师应该做的,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做到:

    (1)正派上进

    上进,既体现在工作态度上,也体现在思想作风上。家长虽然已是成年人,但上进心不能没有。家长不断地有所追求,不断地有新的进步,对孩子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孩子会从家长的精神风貌中,学到做人的真谛。

    (2)勤俭自律

    一个人要做到勤劳节俭,需要有很强的自律精神,要想获得任何成功和进步也离不开自律精神。家长对自己是不是能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律,是人的意志品质的反映,家长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够要求孩子自己管好自己。如果家长抵制不了花花世界的诱惑,经常放松自己,说话不算数,是不可能教育好自己孩子的。

    (3)求知善思

    渴求知识,善于思考,这是人们开阔视野、建立良好知识背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前提。懒得学习、懒得动脑的人,不会有什么创造性。如果家长是这样的“懒”人,你对孩子说再多“要好好学习,多动脑子”的话,恐怕也无济于事。因为,在父母身上,他看不到知识的力量,也看不到开动脑筋的效果。

    (4)文明友善

    家长讲文明、懂礼貌,孩子也就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做一个文明的人。家长待人友善,团结亲友、邻里、同事,乐于助人,孩子也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多做好事。

    (5)民主乐观

    讲民主,孩子会更有积极性。乐观是一种品质,是心胸宽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对待顺逆与逆境、充满自信、有幽默感等多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在坎坷的生活中,做到乐观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磨炼。家长的乐观品质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孩子,对一生都有好处。

    当然,亲子关系良好才能够教育出一个懂得真爱的孩子。但是这里还要强调一点,这个爱的质高质低,视父母的价值观而定。父母的价值观中是把对美德的追求和固守视为第一,还是把对利益的追求和固守视为第一,决定了子女成为一个多大发展潜力的人才。我们认为越是重视追求美德的价值观,越是能带给子女长久的成功和幸福。

    独生子女,注重优势

    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一般人说起独生子女,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独生子女那些缺点和问题。事实上,独生子女和多生子女相比,既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因素,也还存在很多积极因素,而且在有些方面,独生子女的优势还是明显的。这些优势,有家庭环境方面的,也有家长方面的,还有孩子本身也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有利因素。作为家长,固然应该看到独生子女家庭的一些消极因素,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也要看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并且充分利用它们,更好地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在父母年轻的时候生的,母亲在怀孕期间一般都很注意营养,孩子的生理质量一般比较好,这往往是多生子女无法比的。独生子女来到世上以后,都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健康状况也较好。独生子女的最大优势是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方面投入财力多,投入精力大,使孩子的教育条件和营养条件远远超过了多生子女。家庭的投入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现时代孩子的平均身高超过以往,生理成熟期有所提前。从智力发展来看,由于重视早期教育,孩子普遍聪明了,他们视野开阔,获取的信息量大,知识面也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

    前几年,湖南省教育工作者曾在8个城市进行过独生子女与多生子女的对比调查。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方面比多生子女有明显的优势。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比多生子女学生分别高出很多。家长也都感到孩子比自己小时候知道的东西多,脑子灵活得多。追究原因,有两方面重要因素,一是独生子女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好,二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的学习辅导机会多。

    在美国,也有不少专家研究独生子女问题,存在两种分歧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是典型的“问题儿童”,独生子女本身就是弊端。另一种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过去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有片面性。得克萨斯大学托尼·福尔博说:“令人非常吃惊的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他们分别对儿童、大学生和成年人进行了研究,发现独生了女在长大成人后,不论在生活方式、学业造诣,还是在婚姻或物质财富方面,与非独生子女不存在很大差别。也有的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在卫生习惯、健康状况、道德品质方面比非独生子女甚至还好一些。

    尽管美国与我国的国情不同,生活条件和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不同,但这些研究结果对我们应有所启示:不要一提独生子女,就认为问题成堆,不好教育。关键在于如何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客观地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兴利除弊,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那么应该如何利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呢?

    (1)科学利用在孩子身上的财力投入

    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在孩子身上的财力投入都能得到更好的保证。为孩子投资是必须的,但要讲科学,要注意实效。有些家长为孩子投资很慷慨,却很盲目,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现在有一些家长花很多的钱,让孩子进那种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学好。但是父母却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与孩子接触,只图省事儿,想着只要多花钱找好学校、好老师,就能使孩子学习好。实际上,要把孩子教育好,没有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是不行的。家长只花钱、不花精力是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比如,看电视广告说某种保健品能使孩子更聪明、功课考100分,就赶紧买来给孩子吃,结果孩子并没有变得更聪明,钱不但白花,还可能有副作用。

    那么钱到底该花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原则是,从家庭和孩子的实际出发,花在真正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地方。比如,给孩子订阅合孩子看的报刊,不求多,少而精,订了就看,不看不订;给孩子买利于拓宽知识背景的书籍,慎重选择,不看不买;必要时征求老师的意见;给孩子买美观大方、实用性强的文具用品,华而不实的不买,多余的不买;让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让孩子参加能回归大自然、磨炼意志、培养良好情趣的夏令营、冬令营;让孩子参加适合本人条件的体育锻炼项目等等。

    (2)科学分配家长的精力投入

    一般来说,家长的精力投入与孩子的正向发展应该成正比,可往往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家长精力投入了很多,但教育效果欠佳。这里也有个科学性问题,好钢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

    家长的精力投在哪儿?怎么投?要讲科学。建议家长拿出相当的时间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报刊,会得到科学施教的启示。家长主要精力应放在培养孩子学做人上,让孩子从小知道做人要有目标,要经历酸甜苦辣,要多给孩子磨炼的机会。只有懂得做人的孩子,才有前进的动力,才能严格要求自己。要重视对孩子多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饮食起居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要求要简单明了,持之以恒,随年龄增长,提高要求。家长不能乱提要求,更不能今日提,明日忘。家长的精力还要用在规范自身上,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对自身要求不严的家长,教育孩子苍白无力,往往白费口舌。

    (3)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和潜能

    至于如何利用独生子女自身的有利因素,则要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比如孩子接受新信息快而且多,在支持他们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要指导他们不会鉴别、筛选信息,避免不良影响。对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要支持他们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性。有些孩子文艺、体育有特长,在支持他们发展特长的同时,重视全面素质的提高。

    离异子女,更加关注

    让每个学生都能抬头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

    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追求快乐,幸福,同时对婚姻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也致使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单亲子女的量增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学校,家庭,社会多管齐下,综合管理,进而形成有利于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与完整的核心家庭相比,单亲家庭的文化建设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表现出较大的缺损状态。首先,从量上看,单亲家庭的文化生活相对不足。家庭文化是建立在以夫妻为主体的家庭成员之间以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各种活动之上的。单亲家庭由于夫妻间的离异、分居、丧偶等变故使得其文化生活的范围和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从质上看,单亲家庭的文化水准相对偏低。家庭文化除了表现为有形的文化消费、人际交往等层面外,还表现为价值观、情感等无形的心理层面。这一层面的文化水准的高低往往比前者更为内在、更为深刻。单亲家庭在文化深层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令人忧虑的,为叙述简便,本文仅取两个主要方面说明:其一,单亲家长的心理状态;其二,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

    就单亲家长的心理状态而言,沮丧、自卑、焦虑、紧张、孤独等是他们共同的情绪待征。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离婚对当事人的影响主要是精神、心理方面的,对经济与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则在其次。

    就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而言,目前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情感教育的误区。在单亲家庭中,能提供情感的父母少了一人,孩子因缺乏情感关怀容易产生疏离自卑等问题。二是极端性教育的误区。单亲家庭的父母在发生家庭变故后,往往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财产和命根子,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容易走向溺爱和严酷两个极端。

    离异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那种完整的温馨亲情,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笑和嘲弄,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又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他们为父母的离异感到羞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据河北省的调查,有89.5%的孩子在父母离婚的头6个月都有恐惧感。从北京地区的调查结果看,在父母离异的头6个月里,也同样有25.55%的离异家庭子女,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感。据北京市的调查,在对待双亲的态度上,他们与完整家庭子女有着明显的区别,完整家庭子女90.27%都喜欢(不恨)自己的父母,而离异家庭子女中,喜欢父母的仅占59.84%,有40.6%的孩子都怨恨父母或其中的一方。

    儿童的个性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成人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形成。离婚的家庭,从父母情感破裂开始,家庭人际关系失和,父母整日无休止地打闹,直至离婚的整个过程,既是对孩子施加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过程。

    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与社会和周围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据研究表明,在品德方面,离异家庭子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为24.94%,而完整家庭子女仅为6.38%,在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平均比例为21.22%,完整家庭子女为5.81%。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为19.32%,完整家庭子女为5.58%。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父母离异,子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很难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

    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据有关资料表明:离异家庭子女中有37%的孩子,在父母离异5年后,心灵上依然创伤未愈;另有29%的孩子正处在勉强对付,努力熬过艰难的时期。这说明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在短期内是难以恢复和抚平的。

    对于生活在离异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使孩子能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此外,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做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还会有利于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如果因为是单冷冻,不包办代替太多,唯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总之,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文明的家庭气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