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法则 淑女定律-男孩的雅量带来荣耀,女孩的雅致带来悠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古人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良好品德就是一块吸引人的招牌,一块吸引人的“磁铁”。人们都喜欢具有高贵品德的人,排斥品行恶劣的家伙。良好的品德就是影响力,就是力量,就是通行证。良好的品德可以帮助你获得事业的成功,赢得友谊。良好的德行在人的生命中意义重大。因此,父母应当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当做教子的第一要务。

    永不蒙尘的珍珠:美德从心开始

    美德,就是指一个人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陶行知说:“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美德。”中国人讲究以德服人。无论是王侯将相的“宝座”,或者是武林盟主的“交椅”,最主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有德者居之”。缺德者即使一时投机钻营爬了上去,迟早也会从上面狼狈地“滚”下来。

    道理能征服人,主要靠真理的力量;道德能征服人,主要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和德行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不是道理却往往胜于道理。我们常说,德高望重,其实,“德高”不仅能“望重”,还能“言重”,即增加讲道理的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行是形象的道理,道理是抽象的德行。道德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人格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

    17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他指出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拥有理想的德行,可以使个人获得幸福,也有助于其事业的成功。所以洛克提醒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切记要保持他心灵的单纯,不可使他具有任何关于神灵鬼怪的印象或观念,不可使他对于黑暗存有任何畏惧心理。而学问,洛克认为,它对于德行和智慧都是有帮助的,可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在洛克看来,德行是第一位的,智育居第二位。而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要使年轻人精通任何一门科学”或“扩大心智所有知识”,而是“打开他们的心智,装备他们的心智,增加心智能力”。

    现在社会上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受人欢迎与尊崇的品德。品德高尚的人不用花时间去宣传自己,因为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良好品德就是一块吸引人的招牌,一块吸引人的“磁铁”。人们都喜欢具有高贵品德的人,排斥品行恶劣的家伙。良好的品德就是影响力,就是力量,就是通行证。良好的品德可以帮助你获得事业的成功,赢得友谊。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即使不能成就非凡事业,也不至于完全失败,因为大家会信任他、帮助他;相反,一个品格堕落、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也许有很好的能力、很多小聪明,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不会赢得人们长久的尊敬。

    可见,美德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德是一种修养,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和感悟得来。法国教育家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提出人类的18种美德:礼貌、忠诚、明智、节制、勇气、正义、慷慨、怜悯、仁慈、感激、谦虚、单纯、宽容、纯洁、温和、真诚、幽默、爱情。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品德教育。古人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但现在的家庭教育却走入了一个误区,片面地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一些学生空有知识,却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能适应社会。

    美德无价,它让人生高贵而充满魅力。正如大哲人培根说:“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肃然起敬。”

    良好的德行能够成就大的事业,在人的生命中意义重大。因此,我们父母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当做教子的第一要务。

    给孩子打好“诚信预防针”

    诚信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青年人做人做事,要讲诚信,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的丑恶、虚伪的人根本无法获得人们的信任。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便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保证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

    “真理、正直、公平和高贵是永远分不开的,”美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给儿子的信中说,“谎言来自卑鄙、虚荣、懦弱和道德的败坏。谎言最终会被揭穿,说谎者令人鄙视。没有正直、公平和高尚,就没有人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赢得他人的尊敬。说谎的人迟早都会被发现,甚至比他自己想象的还要快。你真正的品格一定会为人所知晓,一定会受到公正的评价”。我国传统教育中,一向把孩子撒谎视为生活中的大忌。不说真话,没人相信,也就失去了与人交往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说谎是家长和教师最不能容忍的。但事实上,世界上几乎没有从不撒谎的孩子。

    在赫德18岁那年的一天早上,父亲要赫德开车送他到20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那时赫德刚学会开车,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赫德开车把父亲送到目的地,约定下午3点来接他,然后就去看电影了。等最后一部电影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了。赫德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

    当赫德把车开到预先约定的地点时,父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耐心等待。赫德心想,父亲如果知道自己一直在看电影,一定会非常生气。

    赫德先是向父亲道歉,然后撒谎说,他本想早些过来的,但是车子出了一些问题,需要修理,维修站的工人们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修车。

    父亲听后看了他一眼:那是赫德永远不会忘记的眼神。

    “赫德,你认为必须对我撒谎吗?我感到很失望。”父亲说。

    “哦,你说什么呀?我说的全是实话。”赫德争辩道。

    父亲又看了他一眼,说:“当你没有按预约时间到达时,我就打电话给维修站,问车子是否出了问题,他们告诉我你没有去。所以,我知道车子根本没有问题。”一阵羞愧感顿时袭遍赫德的全身,他无可奈何地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父亲专心地听着,悲伤掠过他的脸庞。“我很生气,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觉得作为一个父亲我很失败,因为你认为必须对我说谎,我养了一个甚至不能跟父亲说真话的儿子。我现在要步行回家,对我这些年来做错的一些事情好好反省。”

    赫德的道歉,以及他后来所有的话都是徒劳的。

    父亲开始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行走,赫德迅速地跳到车上紧跟着父亲,希望父亲可以回心转意停下来。赫德一路上都在忏悔,告诉父亲他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父亲根本不予理睬,独自一人默默地走着、沉默着、思索着,脸上的表情很痛苦。

    整整20英里的路程,赫德一直跟着父亲,看着父亲遭受肉体和情感上的双重折磨。这是赫德生命中最难过和痛苦的经历。然而,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次教育。自此以后,赫德再也没有对父亲说过谎。

    赫德的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而深刻,他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育启示。他告诉我们,面对撒谎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1要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答应别人的事绝对不能找任何借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要孩子言而有信,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大家可能都听过说过曾子不失信于小孩子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就随口说道:“别哭了,等回来就杀猪给你吃。”过了几个时辰,妻子回来了,孩子高兴地要吃猪肉。妻子却不杀猪,孩子就大哭起来。这时曾子回来了,问明了情况,马上就动手杀猪。曾子的妻子说:“哄哄小孩子的话,为什么要当真呢?”曾子说:“大人言而无信,小孩子也会这样,长大了就不会守信了。”

    2了解撒谎的原因

    孩子撒谎有时是因为做了错事,怕受责备和惩罚;有时是为了逞能,或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正确的做法是,先了解孩子撒谎是为了什么,然后再对症下药。

    3了解孩子的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撒谎的孩子必定有爱撒谎的朋友。虽然父母不该干涉孩子交朋友,但必须让孩子明白,交友得有选择性。

    4对孩子要正确引导

    教育孩子对别人要讲信用、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要兑现,如果经过再三努力仍没有做到,应诚恳地说明原因,表示歉意;教育孩子在答应别人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和把握做到,不能做到的,就不要轻易答应,比较有把握做到的,也应留有余地,不要大包大揽。当孩子诚实守信时,父母要及时鼓励。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言而有信的好品德。

    学会尊重他人

    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还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走向文明的起点。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这不仅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高尚的人。人只有懂得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才能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青少年应当恪守礼仪,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尊重是可以培养的。下面的一些方法对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有指导意义。

    1你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世界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说:“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人。”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平等。这种平等的关系会使孩子愿意同父母交流,并能听进父母的说教。为了做到这些,教育孩子要尽可能多一些人性化,从子女容易接受的事和有关的问题出发,给他提建议,让他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和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只有那些能够得到父母尊重与爱的孩子,才会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爱别人。所以,家长们不要忽视孩子的“平等观”,爱他就要让他知道你很尊重他。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来与孩子交谈,而不要总给孩子“高高在上”的压迫感。

    2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学会尊重

    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每个亲朋好友的职业、性格、优点,鼓励孩子学习他人的优点。家长也要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好品格,不骄傲自满,不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绝不拿他人的过失或不幸做笑料。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例如,上学时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遇到熟人热情打招呼;请人帮助要先用礼貌称呼,再说明事由,事后要道谢;家中来客人要热情迎送等。

    3不随意指责孩子的错误

    当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的时候,他承认:如果他的决策能有75%的正确率,那么就达到他预期的最高标准了。像罗斯福这样的杰出人物,最高的希望也只是如此,那么,我们呢?

    试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不论你用什么方法指责别人——你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就像话语那样明显地告诉别人——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直接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只会激起他的反击,绝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意见,因为你伤害了他的感情。

    给孩子学习礼貌的机会

    《北京青年报》上曾登载了一则消息:一个15岁的少年因为环卫工人制止他乱扔纸屑,盛怒之下满口污言秽语不说,还对那位女清洁工拳打脚踢。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市民纷纷表示出了极大的愤慨。少年如此蛮横,的确让人痛心疾首。在我们身边,这种不讲文明人的确不是少数。我们经常能听见一些青少年朋友出口成“章”(脏),张口一个“妈的”,闭口一个“我×”,而且满脸凶相。鲁迅先生当年尖锐抨击过的“上溯祖宗,旁及姐妹,下连子孙,遍及两性”的“国骂”,竟然在一些未成年人的嘴里如同炒豆子一样噼啪乱跳,令大人们瞠目结舌。

    孟德斯鸠说:“礼貌是有礼貌的人喜悦,也是那些授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文明的语言,礼貌的举止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也有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没有修养的青少年会以冷淡、不关心他人、言语不文明等方式伤害他人,毁坏自己的形象,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

    纽约人事介绍所主管康伯特先生从多年的人事管理中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礼貌在任何场合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康伯特曾替某大公司招考推销员,有二百多人投考,但康伯特没有进行任何笔试,只是把报考者依次叫入面试室面对面地交谈,当场便敲定了五人。康伯特先生说,根据投考者最初会见时的言谈举止,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对文明礼貌毫不在意。“有的一进门连招呼都不打就拉椅子坐下,好像准备由我请他吃饭;有人边说话边把唾沫喷到你脸上而他自己毫无察觉;更有人一坐定便两腿抖动个不停,使人浑身不自在。”以文明礼貌的方式与人打交道,自己和别人都会愉快的。一个年轻人,如果缺乏谦和有礼的好品性,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只能看着机会失去而空留遗憾。礼貌地与人交往,一言一行都使人对你心悦诚服,愿与你交朋友,为你谦谦君子的风度所折服。

    敬爱的刘少奇主席虽然日理万机,但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1959年10月1日,是建国10周年纪念日。当时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在其女儿平平参加向国庆观礼的外宾献花活动结束后,与女儿同车回家。一上车,少奇就问:“平平,你跟老师说过跟爸爸一块儿回家了吗?”平平红了脸,赶紧下车跟老师报告。上车后少奇又问平平:“跟老师说‘再见’了没有?”平平又跳下车去,向老师行队礼告别。可少奇还不让开车,又问平平:“你跟同学们说‘再见’了吗?”平平只好第三次下车,向同学们一一道了别,这才上车与爸爸一起回家去。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呢?

    1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要以善良之心看待与他人的摩擦,让他们明白谁都有冒犯他人的时候,而且随时都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使他们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不要为小事而生气、赌气。

    2严格要求,家长可以与孩子谈心,明确要求他们成为有教养的好孩子,告诉他们哪些言行是文明礼貌的、哪些言行是粗鲁无礼的。

    3及时纠正孩子说脏话的习惯。平时,一旦发现孩子说脏话,父母要及时帮助纠正过来。不说脏话是讲文明礼貌的第一步。

    4要求孩子礼貌用语。对孩子不愿主动向老师、长辈、同学问好,要及时给予纠正,告诉孩子:“您好。”、“请”、“谢了”、“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

    培养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要求孩子在一夜之间就变得彬彬有礼。

    打造宽容的世界

    宽容,是一种平和大度的人生观,不斤斤计较,不睚眦必报,它首先表现在对他人过失的谅解。宽容是一种难得的美德。人之相交,贵在互让互谅。宽宏大度,虚怀若谷者,如春风拂人,甘醇怡人;而小肚鸡肠,锱铢必较者,必定难于与他人相处,甚至会上演煮豆燃萁、手足相残的悲剧。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狭眼浅之人,必定常为鸡毛蒜皮之琐事耿耿于怀,产生严重的消极心理,如同戴着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无端地猜测别人,使自己心里痛苦万分,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而宽以待人者,必能豁达大度,笑对人生。

    实际上宽容是一种胸怀而不是一种姿态。“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应是心退而不是脚退。

    真正的宽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他人宽容,另一方面要对自己宽容。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成长是从无知开始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会对自己宽容对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要宽恕自己曾经的过失,要带着目标前进,不要背着包袱前进。但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人们在需要对人性坚守以及对尊严捍卫时,不要太心软,该硬起心肠时就要硬起心肠。如此,一个人的宽容才是有硬度或者说棱角分明的。

    那么,如何为孩子打造一个宽容的世界呢?

    1父母要起表率作用,对家庭成员间要做到友爱、宽容。

    前苏联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曾认为: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父母首先应当检点自身行为。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宽容,你首先应该具有宽容的品质和开阔的心胸。如果父母自身总是无视他人的意见,心胸狭窄,对别人总是要求苛刻,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为一点小利斤斤计较,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不给别人改正的机会,又怎么能教孩子学会宽容呢?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宽容,其品质才会再现在孩子身上。

    2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对他人予以理解和宽容。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其实,宽容之心只有在交往活动中才能培养起来。

    3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最生动的教科书。很多学者都曾经说过,大自然的博大可以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产生宽容之心。因此,家长应该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让奔腾的河流、浩瀚的大海、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情操,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

    4换个角度看问题。

    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承认对方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那么,你不仅可以了解别人,赢得友谊,还可以与别人很好地沟通。

    5家长要鼓励孩子接纳新事物。

    其实,作为一种处世原则,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事”对“物”的态度上。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多见识一些新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且乐意接受新事物,学会知变和应变。

    6要充实孩子的知识。

    人的气量与其知识修养密切相关。有句古诗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个人知识多了,立足点就会提高,视野也会相应开阔,此时,就会对一些“身外之物”拎得起、放得下、丢得开,就会“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物”。当然,满腹经纶却气量狭隘的人也有的是,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有害于修养。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经常读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对于开阔自己的心胸有益。

    轻松教会孩子关怀他人

    人应该具有同情心。对弱者和受欺负的小孩、小动物没有怜悯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有的孩子不关心人,行为恶劣,大多是家庭的不幸和早期教育的不足造成的。如果希望孩子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正确的家庭教育以及父母的品德和行为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天,卡尔独自一人在家,他把家里养的一只小狗拴在屋外的院子里。不久,下雨了,但卡尔并没有把小狗带到室内来。小狗在外面“汪汪”大叫,冰冷的雨水使它浑身发抖。

    这时,卡尔的母亲从外面回来,看到这种情况,赶忙将小狗牵到屋里,并质问卡尔:

    “卡尔,你为什么让小狗在外面淋雨?”

    “我……我忘记把它带回来了。”

    “可是,你没有听见它在叫你吗?”母亲听他那样说非常生气,因为她知道卡尔在撒谎。

    “我想它在外面没什么!”卡尔为自己辩解道。

    “没有什么?那么把你也放到外面去淋一会儿雨,你愿意吗?”

    “不愿意。”

    “卡尔,你自己不愿意,为什么要小狗去淋雨呢?你看,天气这么冷,小狗会生病的。把小狗放在冰冷的雨水中,这是多么残忍啊!假如有谁让你去淋雨以致生病的话,妈妈该有多么伤心呀!”

    听了母亲的话,卡尔低下了头。他承认是自己错了,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一定会爱护小动物。

    卡尔的母亲就是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开始,一点一滴地培养卡尔的善行,并教会他做人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善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爱是人生最伟大的信念,有了爱才会有一切。爱是快乐和幸福的根源。生活中的爱心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就会越多,二者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我们生活中的幸福大都来自于善待别人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去想象别人的感受或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培养孩子爱心的有效方法。具体来说,父母可参照以下办法予以引导:

    1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当兄弟姐妹之间、孩子与朋友之间,甚至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要求孩子停下来想一想,如果冲突双方互相转换角色,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让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孩子没和家长打招呼而在外面玩了好长时间,父母一定非常着急。孩子回家后,父母可以这样问他:“如果你是我,为我设身处地想一下——你不知道我去了哪里,天这么晚了,你会不会着急?”

    3做个充满爱心的父母

    孩子会从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中形成一种免于恐惧与危险的依附,这种安全感使得他认为自己很安全。如此一来,孩子便有机会从父母的关爱中,学会关爱别人。

    4帮助孩子体会别人的感觉

    帮助孩子体会别人的感觉,就是要求他能够想象别人在某种情况下产生的感觉。假如孩子收到长辈寄来的生日礼物后回复了一张感谢信,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让他想一下,当长辈收到这封感谢信时会有什么感想。

    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冷酷残忍的;一个没有爱心的世界,是冷漠可怕的。但爱心不会自发产生,爱心要靠精心培植和维护,在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才能长成爱之花;全社会都为爱心叫好呐喊,才能形成一个充满爱心的氛围。

    我们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心中有爱,他才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情,才不会让自己在困境中沉沦。拥有爱心,他的人生中才会有幸福和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