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斯迈尔斯处世成功思想全书-没有任何外界的力量能够统治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有两个人从铁窗朝上望去,一个人看到的是满地泥泞,另一个人看到的却是满天繁星。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说:“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必须要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和心态】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一切事情都由个人的内因所决定,外因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只要你想成功,你就一定能够成功。”也是他反复强调的一句名言。对自身来说,一个人成就的高度绝对无法超越他自信所能达到的高度;对他人来说,我们给自己确定了多少价值,就不能期望别人把我们看得比这更高。人类成功最坏的敌人,便是思想的不健康,便是以沮丧的心情来怀疑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想,以及认为自己命定贫穷、必老死于贫穷的错误观念。

    不管你是谁,你都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重要性。要相信自己,同时建立一个积极主动的人生观,发展健全、乐观的人格。这样一来,你将会形成一股坚定的信念。如果你在内心深处确定你不会失败,无论你选择做什么,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

    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就最伟大事业的人,都是因为凭借了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所以,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的难题不在于他将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人类最重要的两件思想武器就是想象和选择。正是这两件武器,造就了每一个人,造就了一切成功。

    约翰·洛克菲勒14岁那年,在克利夫兰中心中学上学。放学后,他常到码头上闲逛,看商人做买卖。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同学,两人边走边聊。那个同学问:“约翰,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年轻的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我一定会成功的。”果然,他成功了,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的家族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家族。

    思想具有创造力,你的思想是你最根本的创造力。你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你的整个生活。你工作中所有的人和情境,都是由你对他们的认知来定义的,当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时候,你的工作就会随之改变。有时候这只是瞬间的事。

    要真正地相信:如果你对某项工作足够关心,你就一定能完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如果你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如果你想博学,你就会博学。只有真正地相信自己,你才会真正地期盼这些事情,并一心一意地去做,而不会浪费许多心思去想其他不相干的杂事。

    决定人生事业生涯成功的法则非常简单:你就是自己大多数时候所想象的样子。你一定要把自己定位为成功者。从现在开始,你的心态和一切言行举止,都要用成功者来约束和规范,让周围的人认识到:你具备成功者的基本素质。

    若能好好控制信念,它就能发挥极大的力量,开创美好的未来;相反的,它也会让你的人生毁灭。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一个有信念的人,研发出来的力量,不下于99位仅心存兴趣的人。”这也就是为何信念能启开卓越之门的缘故。当我们内心相信,信念便会传送一个指令给神经系统,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信以为真的状态。所以,若能好好控制信念,它就能发挥极大的力量,开创美好的未来;相反的,它也会让你的人生毁灭。在过去,宗教曾鼓舞成千上万的人心,给予他们力量,激励他们作出认为不可能的事。信念能帮助我们挖掘出深藏在内心的无穷力量。

    信念也像指南针和地图,指示出我们要去的目标,并确保能到达。没有信念的人,就像少了马达缺了舵的汽艇,不能动弹一步。所以在人生中,必须要有信念的引导,它会帮助你看到目标,鼓舞你去追求,创造你想要的人生。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真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像信念这样,给我们如此巨大影响。人类的历史,在根本上可以说就是信念的历史。像耶稣、穆罕默德、哥白尼、哥伦布、爱迪生或爱因斯坦等人,他们何尝不是改变历史,也改变我们信念之人。若有人想改变自己,那就先从改变信念开始;如果想效法伟人,那就效法他成功的信念吧!

    对我们的人生影响结果最大的就是信念。信念不断地把讯息传送给脑子和神经系统,造成期望的结果。所以,如果你相信会成功,信念就会鼓舞你达成;如果你相信会失败,信念也会让你经历失败。记住:如果你希望主宰自己的人生,那么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发展和前途】

    塞缪尔·斯迈尔斯指出:“对自己和未来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看法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而消极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非常可怕的负面影响。”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观念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是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美国亿万富翁、工业家安德鲁·卡内基说过:“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就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引擎中沸腾起无穷的能量,继而推动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这样,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着,也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巴勒教授曾在一家诊所里做过这样的试验:他对一组处于催眠状态下的人进行诱导,让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天赋、以至于在生活中失败了;然后他对这些人进行了为期14天的临床观察和检验,从中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人有可能会患上当今时代所有类型的心身疾病。14天以后,他又对这些人进行催眠诱导,让他们认为自己很有天赋、具有远大的目标并且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这样一来,他们的临床现象马上就有了改变。他们变得很有生气、精神焕发,步态和举止都发生了变化,血压也很稳定,心身方面的疾病也全都消失了。这项试验很清楚地说明了:对自己和未来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看法是多么的重要,而消极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多么可怕的影响。

    我们经常以为一个人的成就深受环境所影响,有什么样的遭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绝不是机遇,而是看我们对这一切抱什么样的信念。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大,对于未来也因为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然而,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是怎么个想法。于是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高期望,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最近,她还以95岁的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

    由上述例子可见,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能够决定个人的一生,而得看他们对于这一切赋予什么样的意义,也就是说他是用什么样的认知,这不仅会决定他的现在,也决定他的未来。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人生到底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是丰丰富富的还是无声无息的,就全在于这个人到底抱着什么样的信念。

    你见过消极的成功人士吗?很多人说自己天生就消极,其实,没有“消极的婴儿”,只有消极的成人。所有积极和消极的习惯,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既然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就一定可以变,凡事为什么不多往积极面去想呢?

    也许你会问:“想法要积极,难道有了问题,不要去想它吗?”研究问题,有时候也是积极的,因为你研究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这并不是消极,这里指的是一般人的负面思考,也就是只谈论问题本身,而不思如何解决。

    想想你见过的成功和幸运的人士,一定都是积极思考者。

    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问自己:从这个问题当中可以学到什么;当他们遇到挑战的时候,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突破;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告诉自己,人生就像季节更替一样,问题一定会过去。

    他们总是抱持着对未来的期望,要想就要往好处想,为什么要往坏处想?思想是原因,环境是结果。

    不同的信念、不同的心境,会影响人的言行举止以及客观的环境。既然思想观念深切影响着主观行动与客观环境,所以,不论遭遇任何困难,都应该以光明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才能激发迎向成功的动力。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环境,你就必须改变脑中的思想。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情况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马尔比·D·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成功是正确思维的结果。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

    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失败: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在做事时刚开始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有了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证他凡事心想事成;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实行消极思维的人必不能成功。

    心理学家曾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被试者包括三组学生和三组白鼠。

    他告诉第一组的学生:“你们非常幸运,你们将训练一组聪明的白鼠,这些白鼠已经经过智力训练且非常聪明了。”

    他又告诉第二组的学生:“你们的白鼠是一般的白鼠,不很聪明,也不太笨。它们最终将走出迷宫,但不能对它们有过高的期望。因为它们仅有一般能力和智力,所以它们的成绩也仅为一般。”最后,他告诉第三组的学生说:“这些白鼠确实很笨,如果它们走到了迷宫的终点,也纯属偶然。它们是名副其实的白痴,自然它们的成绩也将很不理想。”

    后来学生们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验。结果表明,白鼠的成绩,第一组最好,第二组中等,第三组最差。有趣的是,所有作为被试的白鼠,实际上都是从一般白鼠中随机取样,并随机分组的。实验之初,三组白鼠在智力上并无显著差异。那么,为何会产生如此不同的实验结果呢?显然是由于实施实验的三组学生对白鼠具有不同的态度,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实验结果。简而言之,由于学生对白鼠具有不同的偏见,便产生了不同的态度,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它们。正是由于不同的对待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学生们虽不懂白鼠的语言,但白鼠却“懂得”人对它的态度。可见,态度是一种通用的语言。

    上述实验后来又在以学生为对象的实验中得到证实。该实验是由两位水平相当的教师分别给两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位教师被告知:“你很幸运,你的学生天资聪颖。然而,值得提醒的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试图捉弄你。他们中有的人很懒,并将要求你少布置作业。别听他们的话,只要你给他们布置作业。他们就能完成。你也不必担心题目太难。如果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倾注着真诚的爱,他们将可能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另一位教师则被告知:“你的学生智力一般,他们既不太聪明也不太笨,他们具有一般的智商和能力。所以,我们期待着一般的结果。”

    在该学年底,实验结果表明,“聪明”组学生比“一般”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整整领先了一年。其实在被试中根本没有所谓“聪明”的学生,两组被试的全都是一般学生,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同,导致了对他们的期望态度也不同,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其中一位教师把这些一般的学生看作是天才儿童,因而就把他们作为天才儿童来施教,并期望他们像天才儿童一样出色地完成作业。正是这种特殊的对待方式,使得一般学生有了突出的进步。

    记住: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前途。你想着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积极的思想能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著作中写道:“在人的财富中,没有什么可以和坚定果敢相提并论了。即使一个人的努力最后惨遭失败,它也会因为意识到自己已经尽心尽力,而深感欣慰。”“如果你能改变你的思想,从悲观走向乐观,你便可以使你的一生发生改观。”

    你是否觉得一杯茶是装着一半,而不是空着一半?你是否把你的视线落在油炸面饼圈的圈上,而不是落在中心的圆洞里?由于研究人员对积极思想所产生的力量进行了努力研究,这些陈旧的话题,现在已经成为科学性的问题了。

    哈佛大学医学院曾进行过104项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对象达15000人。研究结果证明,乐观能帮助你变得更幸福,更健康,并且更能获得成功;而悲观呢?正相反,能导致你绝望、患上疾病和走向失败。心理学家克雷格·安德森说:“如果我们能引导人们更乐观地去思想,这就好比是给他们注射了防止精神疾病的预防针。”

    一位心理学家解释说:“你的才能当然重要,但相信自己定能成功的想法,常常成为决定你成败的一个因素。”其原因是,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挑战和失意时,各自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某保险公司雇用了一百名在应考中落选而在思想乐观性上得分很高的人为营业员。这些人,在过去根本不可能被雇用,这次却出乎意料之外,推销成绩比平均水平的营业员的成绩高出10%。

    他们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乐观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的“解释方式”。当事情出了差错时,悲观者倾向于责备自己,“我不善于干这个,”他说,“我总是失败。”而乐观者则去找出错的漏洞。若是事情很顺利,乐观者就归功于自己,而悲观者却把成功视为侥幸。

    克雷格·安德森教授曾经让一批哈佛学生打电话给陌生人,让他们为红十字会献血。当他们打了一两次电话而毫无结果的时候,悲观的学生就说:“我干不了这事。”乐观的人则对自己说:“我要换个法儿去试试。”

    安德森认为:“如果人们感到失望,那他们就不会去获取成功必须的技能。”

    根据安德森教授的看法,自我感觉的控制,是成功的试金石。乐观者感觉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上,如果事情不妙,他便迅速采取行动,寻找措施,拟定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并且博采众家之见。悲观者则觉得自己处处受命运的捉弄,因而迟迟不肯行动。他认定了自己无计可施,因此也不向他人求教。

    乐观者会认为他们比既成事实显现的还要高出一筹,有时,这种意会能使他们生存下去。匹兹堡癌症研究所的桑德拉·利维医生对患有晚期乳腺癌的病妇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发现平常比较乐观的病妇在接受治疗后,病不复发的时间维持的较长。这就是生存的最佳精神状态。在一项以患早期乳腺癌的妇女为对象的试验性调查中,利维医生发现,悲观的病妇病情发展要快一些。

    乐观还可以防止普通的疾病。在一项长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批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健康史。他们在班级里成绩都是中等以上,而且健康状况良好。然而其中有的人思想是乐观的,有的人却悲观消极。20年以后,患有中年人疾病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等,悲观者的人数超过了乐观者。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悲观者无能为力的感觉会削弱人体自身的天然防线——免疫系统。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克里斯朵夫·彼得逊医生发现,悲观的人都不会很好地照顾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很被动,不能承受生活的打击,无论他怎么做,都免不了生病和其他一些不幸的事临头。于是乎,他吃饭便狼吞虎咽,不讲究营养,不做健身运动,不去看医生,却从来忘不了喝酒。

    积极的思想能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已经有了证明的依据,只有你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点什么,你才有可能得到它。

    【必须要具备一颗乐观、开朗的心】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要朝气蓬勃地致力于任何事业,首先必须热爱生活。”要想从容地品味生活,乐观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素质。

    一位商界成功人士说:“我从小到大都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我从不因此就放弃自己,凡是遇到困难、挫折,我就告诉自己,要乐观点,明天就会好的。有些人碰到失败就认定自己的能力不足,认为自己注定一生都是一个失败者。这样的观念只会限制你原本未发挥的潜能,成为你成功的绊脚石。我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尝试一下,无论如何先做做看,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得多。”

    一位西方著名作家在他的一本书中提到,人如果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就必须要具备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时时觉得自己很幸运。他说:“把全副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事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更无法使你的心情愉快。”

    真正要品味生活的人,就要先训练自己,不论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做正面的思考。这样便可以创造正面的人生观,帮助我们抵挡对失败的恐惧。

    乐观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你必须要学会在逆境中发现光明。一位母亲告诉他的儿子,天真的很黑的时候,星星就要出现了。

    如果保持开朗的心境不那么容易做到,你就和乐观的人交朋友吧,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会感染你,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开朗了。

    另外,你可以尽量展开一些有益自己心境的联想。一位好朋友出了车祸,车子全毁了,幸好人没事。大家都在惋惜他那部昂贵的车子,他却很开心地说:“太好了,这几年缴的保险费全收回来了!”

    这样一段话或许多每个人都有所启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算做资本。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傻子都会做的;但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从你的损失里获得资本。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的实在区别。”

    曾有学者请教罗勃·海南·罗吉斯校长如何获得快乐的问题。罗吉斯回答说:“我一直试着遵照一个小的忠告去做,这是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袭利亚斯·罗山渥告诉我的。他说:‘如果有个柠檬,就把它做成柠檬水’。”

    这是一名伟大教育家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要是他发现生命给他的只是一个柠檬,他就会自暴自弃地说:“我垮了。这就是命运,我连一点机会也没有。”然后他就开始诅咒这个世界,让自己沉溺在自怜之中。

    可是当聪明人拿到一个柠檬的时候,他就会说:“从这件不幸的事件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呢?我怎样才能改善我的情况,怎样才能把这个柠檬做成一杯柠檬水?”

    耗费整整一生的时间来研究人类和人们所隐藏的潜在能力之后,伟大的心理学家阿佛瑞德·安德尔说,人类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把负变为正的力量。”

    【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意志力量来选择自己的心态】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著作中写道:“无论你想要什么,你都能得到,因为这就是我们意志的力量。上帝与我们同在。无论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郑重其事,最终我们会如愿以偿。”

    几乎所有的成功学大师都强调,乐观是一种积极优良的心态。心理学家马丁·赛格曼创造了“乐观成功论”,即具有乐观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他曾对某公司新招收的5000名推销员进行乐观心态的测试。有几位员工在公司的常规知识测试中不及格,而在乐观素质测试中得了最高分。他称这几位是“超级乐观者”。经跟踪调查,他们在第一年的推销量比那些“悲观者”多20%,第二年竟高出57%,自这以后,该公司即将“赛氏测试”作为招聘新员工的主要测试手段。

    乐观的心境有利于开发人的创造力。乐观是积极地肯定自我,是紧紧地抓住现在。我们要让昨天所有的不快、失落化为云烟,只留下经验教训做今天快乐的基石;要把对明日的忧心忡忡全部拒之门外,只让美好的向往为今日的快乐增添色彩。

    人只有保持乐观时,才会有完整的自我、积极的创造,才会有青春的永葆、魅力的永恒。

    宁愿做一个乐观的失败者,也不要做个虽获得成功但忧心忡忡的人。乐观是无价的,情绪好的败将就有机会东山再起,而能推动他人前进,但无法调动起自己积极情绪的人,显然不值得效法。

    在沉重的打击面前,需要有处世不惊的乐观心态,这样就能战胜沮丧,化坎坷崎岖为康庄大道。你可能一时丢掉了原本属于你的东西,或是毁了一次机会,但是,在精神上绝不能消沉。冷静而达观,愉快而坦然,是成功的催化剂,是另辟蹊径、迎接胜利的法宝。

    一天,美国作家拉马斯·卡莱尔的《法兰西革命》一书手稿,女仆误作为引火材料烧毁了。几年辛劳,付诸东流。一时间,卡莱尔不免捶胸顿足起来。没多久,他那了不起的心理承受力、对灭顶之灾释然一笑的乐观胸襟,使这位作家跨越了危机,重新振作起来。后来,他重新一字一句地写完了这本书。此书为大众认可,成了经久不衰的名著。

    一个人要能自在自如地生活,心中就需要多一份坦然。笑对人生的人比起在曲折前悲悲戚戚的人,始终坚信前景美好的人较之心头常常密布阴云的人,更能得到成功的垂青。

    乐观的人,最显著性格特点就是天性愉快、乐观、友爱,对前途充满希望,值得信赖。他们见识非凡,目光敏锐,他们最先突破厚厚的乌云看到了一束亮光。他们善于从目前的灾祸中看到未来的希望;当疾病缠身的时候,他们知道经过自己的努力,身体终会恢复;在生活的艰苦磨炼中,他们学会了遵守纪律,善于改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在痛苦和挫折面前,他们总是鼓起勇气,从不退却。正是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生活之艰辛。

    一个能够在一切事情不顺利时含着笑的人,比一个遇到艰难就垂头丧气的人,更具有胜利的条件。不管是否顺利,有些人总爱以颓丧的心情,忧郁的情绪,来破坏、阻碍他们生命的历程。其实一切事情,全靠我们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果一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放任颓丧、怀疑、恐惧、失望等情绪控制自己,我们经营多年的事业就会受到破坏。

    一个人的乐观程度往往在他的成功道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乐观是最大的动力。乐观是指面临挫折仍坚信情势必会好转,是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无力感到沮丧的一种心态。乐观程度不同,一个人所发挥的潜力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他乐观的时候所做出的成绩常常是他悲观时的数倍。这是因为乐观的人一般具有强烈的、积极的动机,这种动机是获得成功的最有效的因素,它可以把一个人的兴趣、热情,自信和其他能量调动起来,形成整体效应,使行动的效果达到最佳。性格上的乐观和开朗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即使是生性内向悲观的人,通过努力和训练,完全有希望成为活泼开朗、充满信心的人。

    当然,每个人的乐观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对开创局面、摆脱困境、解决难题、实现目标总充满信心;而有的人则总觉得自己缺乏完成工作、达到目标的能力、条件或办法,消极地由别人支配。

    美国心理学家斯尼德领导的一项研究里,提出下面一个问题让人回答:“如果你原定的目标是80分,但一星期前发下来的第一次成绩却只有60分,这项成绩将占学期总成绩的30%,你打算以后怎么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差异很大,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乐观的学生打算更加努力,想尽各种弥补的办法去达到目标;较为乐观的学生也打算想出一些方法加以补救,但实施方法、付诸行动的决心不够;悲观的学生则放弃继续用功,并表现出一事无成的颓废样子。斯尼德还发现,学生的这种乐观性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甚至比传统上最具权威的SAT入学测验更加准确地预测其今后的成绩。特别是智力相当的学生中,乐观性高的学生成绩往往远远高出乐观性低的学生。其原因是,乐观的学生会确定较高的奋斗目标,并且懂得怎样努力去实现目标。

    研究人员还发现,决定乐观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希望,即不管是什么目标,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和办法。希望不仅能减轻痛苦,而且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使你在各个方面占据更大的优势。乐观让处于困境中的人避免产生消极、软弱、沮丧的神情,乐观和自信一样使我们更为顺利地走过人生的旅途。当然,我们的乐观不应当是盲目的,太天真的,否则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尽管愉快的性格主要是天生的,但正如其他生活习惯一样,这种性格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来获得或得到加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充分地享受生活,也可能根本就无法懂得生活的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我们究竟是经常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还是黑暗的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任何人间生活都是两面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怎样去审视生活。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自己的意志力量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养成乐观、快乐的性格,而不是相反。乐观、豁达的性格有助于我们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光明。

    【要强烈地相信自己能够将眼前的事情做好】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往往就会成功。成功的决心就是成功的本身。因而,真诚的决心往往似乎具有无穷的威力。”

    20世纪70年代,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成功者不一定认为自己最棒,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的理论。他说,成功人士的重要特质之一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认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有很大区别的。自信心,就是一个大致上的“自我相信”,相信自己很美,相信自己很行,相信自己无论如何都比别人棒!而“自尊心”,就是爱自己,认为自己很高贵,比别人都高贵,比世界上所有人都高贵!

    但心理学家发现,真正成功的人,并不一定需要特别的“自信”或“自尊”!

    这些成功的人,在他们还是不起眼的小子的时候,它们只是深深相信,他们能“做到这件事”!他们不是相信“自己这个人很棒”,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件事”。他们相信,自己不怎么样没关系,自己不如人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会相信,“自己”可以充分发挥效能,将眼前这件事情做好!

    心理学家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不是很有自信的人,但他们却有自我效能感!没有充分自信人仍潜在着极强的成功特质。因为他就是认为:

    “我虽笨,但我可以做成这件事!”

    “我虽丑,但我偏偏就是可以做到那件事!”

    “我虽穷,但我无论如何都可以做到这件事!”

    这些拥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的人,总是认为:“成事不在天,而在我本人”!我拥有每一分的控制权,决定这件事是否会做成功!

    因为有这种把握,所以,即使运到了挫折和障碍,他也能够爬起来继续走!

    有趣的是,太有“自信”的人,反而不见得可以“持之以恒”。他或许就是太有自信,所以当他做了一阵子,发现这件事怎么好像一直碰壁,他就会拍拍屁股站了起来,认为“不值得再努力下去了”、“我这么一个尊贵的人,为何要在这里穷搅和”、“这件事不适合我做,我换件事情做吧”。于是,这个人就无法“继续走”,无法持之以恒,结果,因为过早地放弃而失去了很多本来可以成功的机会。

    一位著名的学者说:“为了有效解决问题,首先你要强烈地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有些事情很多人之所以不愿去做,只是因为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很困难。其实,很多的困难只要你能拿出勇气主动去试一试,也许你很快就能排除想象中的障碍,铺平走向成功的道路。

    拿破仑·希尔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试验,他问一群学生:“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30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

    学员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可能吗?他们怀疑自己听错了。一阵沉默以后,拿破仑·希尔又重复了一遍:“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30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大声反驳:“这怎么可以,要是把那些杀人犯、抢劫犯以及强奸犯全部释放,你想想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啊?这个社会别想得到安宁了。无论如何,监狱是必需的。”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讨论:“我们正常的生活会受到威胁。”“有些人天生坏改不好的。”“监狱可能还不够用呢!”“天天都有犯罪案件的发生!”还有人说有了监狱,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做,否则他们都要失业了。

    拿破仑·希尔不为所动,他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假设可以废除,我们该怎么做。”

    大家勉强地把它当成试验,开始静静地思索。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应该可以减少犯罪事件。”不久,这群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开始热心地参与了,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贫穷,低收入阶层的犯罪率高。”“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方法来医治某些罪犯。”……最后,总共提出了78种构想。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想法决定了事情的结果。当你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时,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你真正相信某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到,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

    【要积极利用好心理暗示的力量】

    塞缪尔·斯迈尔斯发现,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心情,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我们的发展。他相信,生活中的确存在着“皮格马利翁效应”。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后人根据这个传说,总结出了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

    马丽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已经3年了,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她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一直平平。原因是她以前的上司陈玲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马丽的所有工作都不加以赞赏,反而时常泼些冷水。

    一次,马丽主动搜集了一些国外对公司出口的纺织品类实行新的环保标准的信息。但是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后来,马丽再也不敢关注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外的工作了。马丽觉得,陈玲之所以不欣赏她,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她自问自己不是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也就自然地在公司沉默寡言了。

    直到后来,公司新调来主管进出口工作的贝尔。从美国回来的贝尔性格开朗,对同事经常赞赏有加,特别提倡大家畅所欲言,不拘泥于部门和职责限制。在他的带动下,马丽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由于贝尔的积极鼓励,马丽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学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外商周旋……马丽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马丽如今在公司可是跟以前大不一样,活跃的劲头让很多同事都羡慕得不得了。

    其实,马丽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起了作用。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影响呢?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种决定和判断就是“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

    “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我们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做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

    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做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画龙点睛”。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那块材料,再多的暗示也无济于事。

    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

    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

    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虽然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把思考引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为了树立积极的心态,塞缪尔·斯迈尔斯建议我们采用心理学家提出的“利导思维”的方法。所谓利导思维,就是把一切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也就是遇事往好的方面考虑,尽想些愉快的事情。

    利导思维是一种乐观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经常进行利导思维对人有很多好处:一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二是有利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身处逆境仍坚持乐观;三是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

    那么,具体该怎样进行利导思维呢?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1.凡事多从正面理解

    很多事情,既可以从正面理解,也可以从反面理解。有一句格言:“生活有风浪并无恶意,它只是要我们更坚强些。”这是从正面去理解生活的风浪。

    2.在不利的事情中看到有利因素

    利导思维教我们睁大眼睛从不利的事情中寻找美好,发现美好,提取美好,放大美好。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管是暂时的挫折还是逆境,都不会在一个人意识中成为失败,只要这个人把挫折当做是一种教训。拿破仑·希尔指出:对于那些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每一种逆境都隐含着一种等量或更大的利益种子。对于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身处逆境,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升华一个人的精神。

    3.改变认知角度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也是大相径庭的。有一个故事:几年前,电视转播音乐大师梅达的音乐会。梅达出场前被挂了一个花环。当他上台起劲地指挥乐队时,花瓣纷纷落到脚下。一位女士议论说:“等他指挥完,他会站在一堆可爱的花瓣之中。”另一位男士有点忧伤地说:“到完了的时候,他颈上只会挂着一道绳索。”

    两个人的视角不同,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情景:女士看到的是“可爱的花瓣”,而男士看到的却是“一道绳索”。可见,只要改变了认知角度,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4.调整比较对象

    从前,有一个盲人性格十分开朗,生活非常愉快。有人问他:“作为一个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盲人回答说:“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走。”

    眼睛失明了还丝毫不痛苦,这是因为他调整了比较对象和方法,是用自己的优势去比人家的劣势,用自己的长处去比人家的短处。这样相比,比出了自豪感,比出了优越感。

    5.优化情绪

    思维方式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比如利导思维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弊导思维则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反过来,情绪也会影响思维。积极的情绪推动利导思维,而消极的情绪则拉动弊导思维。比如,自卑者看不到自身的优点,看到的全是缺陷与不足;抑郁症患者的眼里没有明媚灿烂的春光,只有萧瑟凄凉的秋风。

    因此,我们要培养正面的、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消除负面的、消极的、恶劣的情绪,以便把自己的人生引向更加美好的境地。

    【不要让消极的情绪阻碍你作出正确的判断】

    塞缪尔·斯迈尔斯指出:被自己情绪摆布的人是不可能控制世界的。我们的周围就有一些聪明多智的人,要是他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支配,他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心情好时,乐观通达,所从事的事业也会取得显著进展;但一旦“忧郁”或遇有不顺心之事时,他的一切标准都降低了;他悲观失望时,从事的一切事情都会招致失败。他会反对他同伴提出的包括开支在内的每一个建议,他想削减开支,隔绝广告,拒绝帮助。但是,也许就在第二天,如果他的心情好转,则会选择完全相反的道路。他就这样玩跷跷板,或上或下,他是他情绪的牺牲品,他是他变幻莫测性情的奴隶。如果他不抵制他的低落情绪并设法克服它,那么,直到他重又变得正常、充满生机活力和快乐之前,他都会屈从于这种变化无常性情的影响。

    沮丧使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人愁眉不展时极易干出各种各样的蠢事来。一些人为了筹钱,变卖家产,做出了一些极为荒谬的事情。他们之所以要筹钱,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手中没有一笔款项,他们在生意上可能会遇到麻烦——而事实上此种担忧纯属多余。

    人在焦虑、怀疑或沮丧时,精神涣散,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就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能更好地利用你的观念意识。合理的判断来源于有效运转的头脑,来源于未被扰乱的清晰的思维。所以,当你处于担忧或焦虑状态时,绝不要随意行事。当思维清晰、头脑清醒时,再执行你的计划,贯彻你早已制定的行动路线。对于有效的思维而言,心平气和、镇定自若、情绪稳定、气定神闲是绝对不可少的。

    许多人之所以在世上取得骄人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不宜作决定的时候——在无心决定任何事情的时候、担心将来会有麻烦的时候、害怕将来会遭受巨大损失的时候,他们绝不草率地对一些重要事情做出决定。智慧是我们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所渴盼的东西,智慧仅仅源自于清醒的头脑和冷静、清晰的思维。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头脑通常都很冷静,但是,一旦感到沮丧、郁闷时,一旦他们的头脑阴云密布,糊里糊涂而不能冷静、清晰积极的思维时,他们就会在此种心境下鲁莽从事,干出一些最愚蠢的事情来。

    一个人面临麻烦或面临紧急情况之时往往也就是需要他头脑清醒、思维清晰和正确判断的时候。一旦你觉得恐惧或忧虑缠身时,你绝对不可以决定重大事情。但是你应该立即中止这种状态,你应当以相反的思维或心情来整治它。比如想象你已经心平气和、镇定自若,制住自己,使自己的心态平和,然后你才能头脑冷静,明智地把事情办好。记住,在心乱如麻、忧虑、焦躁不安时,绝不要从事一些重要的事情。

    【正确评价事物,用宽广的眼光看待人生】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不幸福、不快乐的感觉就像疾病一样有违我们的本性。我们随处都能看到一张张焦虑、愁眉紧锁、快乐不起来的面孔,这些剥夺我们幸福、阻碍我们前行脚步的敌人原本可以不存在。

    不要根据你当时面临的那些小小的困难而评估你的未来,使你今天陷入黑暗的阴云明天就会消散。一定要学会用宽广的眼光看待人生,一定要学会正确评价事物。

    绝大多数人往往是他们自己最顽固的敌人。我们的那些有害的不良想法和不好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破坏”我们的快乐生活。所有事情都取决于我们的勇气,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个乐观和满怀憧憬的信念。然而,每当遇有不顺心之事时,每当我们情绪低落或经历不愉快之事时,每当我们遇到损失或不幸时,我们总是让这些令人泄气的想法和怀疑、忧虑、沮丧情绪,腐蚀我们的头脑,使我们也许经过数年的努力才获得的工作成果毁于一旦。我们只得重新开始。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就像井底之蛙。我们向上爬,仅仅只为往后退,因此,就这样失去了我们曾经努力得到的一切。

    我们何时才能懂得这些毫无用处的、极具破坏性的想法乃是我们的大敌呢?烧毁一座历经数年才建起来的房子仅仅只需要几分钟;仅仅只需一笔,就能毁掉画家画了数年才画出来的一幅画。同样,愤怒、嫉妒、悲伤、忧郁、担忧这些极具破坏力的情感,也能毁掉我们画了数年的人生大画卷。

    人并非注定要成为他情感的奴隶或他喜怒无常心情的牺牲品,在关于人是否能履行他作为人的义务或人是否能执行他的人生计划这样的问题上,人也并非必须要求教于他的情感。人类生来就要主宰、统治,生来就要成为他自己和环境的主人。

    对于一个思维受到过良好训练的人来说,完全能迅速地驱散他心头最浓密的“忧郁”阴云。

    思维的艺术在于学会清除思想的敌人,在于学会清除那些使我们不幸福的敌人,在于学会清除那些阻碍我们成功的敌人。要学会专注于真、善、美的事物而非假、恶、丑的事物,学会专注于和谐而非混乱不堪的事物,学会专注于健康而非疾病,等等。要做到这些,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每个人来说,这是可能做到的事。它只需要我们掌握一点思维的艺术,这种思维的艺术能使人形成正确思维的习惯。

    如果你断然拒绝这些剥夺你幸福的忧伤和沮丧,如果你因为明了忧伤和沮丧乘虚而入而紧守自己的门户,将它们拒之门外,那么,忧伤、沮丧将会离你远远的。

    要使生命没有黑暗,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生命充满阳光;要避免混乱,就得追求和谐;要使头脑戒绝错误,就得使头脑充满真知;要远离邪恶,就得多多思索美好可爱的事物;要摆脱一切讨厌和不健康的东西,就必须得深思一切怡人和有益健康的事情。不同的思想不可能同时占据一个头脑。

    为什么不养成一个兼容你思想的朋友而非敌人的良好习惯呢?为什么不养成一个兼容并蓄真、善、美而非它反面事物的好习惯呢?这些反面的事物在你头脑里留下的只是它们粗俗、丑陋的印象。

    我们应当尽早养成抹掉我们头脑里一切讨厌的、不健康的、消极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自己的思想长廊里抹去一切混乱的印象,代之以和谐、使人振奋、提神醒脑的东西。

    【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有能力突破逆境】

    塞缪尔·斯迈尔斯指出:苦难是磨炼意志和力量的砺石。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动力。谁能用勇气来迎接厄运,用笑脸来应付不幸,谁就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他的这一思想后来得到了一名外科医生的证实。

    这位名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他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机能强。

    他在给美术学院的学生治病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些搞艺术的学生的视力大不如人,有的甚至是色盲。缺陷不是阻止了他们,相反促进他们走上了艺术道路。阿费列德便觉得这就是病理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重复,他把自己的思维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层面,进而发展了斯迈尔斯的成功思想,并提出了著名的“跨栏定理”——说的是,横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就越高。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它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按照阿费列德的“跨栏定理”,可以解释生活中许多现象。比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所有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这样一种现象: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人都有恐惧感,但是恐惧之后的表现是不同的:竖在你面前看似不可逾越的栏杆是让你灰心恐惧,还是让你觉得兴奋?这是一种心态差异,同时也正是这种心态差异让人之间有了差距。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有能力战胜困难;把挑战困难看做是一种愿意做的事情,一种很高兴很愉悦的事情,这样你的生活才有趣;在前进的道路中才更加有力量,不会感到累,不会轻易放弃。

    在生活中,当你面前的栏杆越高的时候,你付出的努力越大。当你的心态摆好了,积极地去挑战所谓的困难,你就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做到你也许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说,苦难不是绝对的,它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是向上的阶梯。就像疾病一样,它使弱者的脏器受损,最后夺取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样能使强者的脏器更加强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顽强。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它。

    在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绊脚石总是存在于我们的脚下,一不小心硌得生疼。这时候,你如果厌烦地踢开它,这个阻碍是没有了,可是,你就会发现石头越来越多,总是在你的脚下让你躲闪不及,心情越来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像个小孩子一样玩着踢石头的游戏轻轻踢走它,等你到达路的尽头时你就会发觉,你一路走来心情都是那么愉快,事情做好了,身心更加舒畅了。

    心理状态能体现出身体状态的好坏,心理状态好,身体也更好,力量也就越足。因此,我们要学跨栏的人,把自己面前的栏杆竖得高一点,高兴地跨过去;即使一次两次不行也没有关系。因为你高兴去做你就可以坚持下去,你就有好的身体,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下去,你就会完成自己的事情。

    【一步步树立起积极的心态】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成功者的关键因素,是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人人都可以培养的。”

    如果此时你正为自己处于情绪的低谷而悲哀,如果你还为自己的胆小卑怯而烦恼,那么你不如将这些让人恼怒的性格丢到一旁,重新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按照斯迈尔斯理论,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培养起来。

    1.重塑心中的偶像,使自己的言行像你心目中所希望的那样

    积极心态的培养与行动密切相关,没有行动,任何想法都是空谈。你心目中的偶像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你的头脑中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形象,在做任何行动的时候,告诉自己,所做的行动必须与心目中的形象相一致。

    2.把自己看成胜利者

    大多数人遇到令人沮丧的事情时,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如果此时你对自己大声地叫一声:我不是失败者,我是以后的胜利者。你的精神将为之一振,立即兴奋起来。

    3.学会用美好的心情去感染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灿烂的阳光,一旦你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和别人交往,快乐也能传递给别人,这样的连锁反应既能让自己感觉到快乐,也能让别人变得快乐。

    4.学会给予和奉献

    给予和奉献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你想到过给予和奉献会激发你的热情吗?给予和奉献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同时,给予和奉献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每当你帮助别人时,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愉快。

    有一个25岁的年轻人,他用全部业余时间为一个青少年组织工作,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我17岁时,刚学会开车,”年轻人告诉记者,“撞死了一个横穿马路的男孩。虽然没有人要我赔偿什么,但我悲伤欲绝。直到邻居的一个小孩请我做一个游戏的裁判时,痛苦才止住。帮助这些孩子正是我的需要,它把生活还给了我。”

    5.对生活心怀感激

    生活中多一份抱怨就多一份烦恼。当我们以一种感激的心情环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心也放得很宽。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应该为你做什么事。不要因为别人的过失指责别人,宽恕别人也等于安慰自己。

    6.不要经常说消极的词语

    经常抱怨的人总喜欢说一些“我真累”、“我真痛苦”、“我好郁闷”之类的话,这种消极词语会磨损你的自信和激情。

    7.学会自我激励

    当你胆怯的时候,学会给自己打气:“别害怕,一定会冲过去”;当你遭遇失败的时候,告诉自己:“别灰心,胜利最终属于我”;当你犹豫不决时,给自己强行下一个命令:“拿出你的魄力,别再磨磨蹭蹭的。”自我激励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必须要坚持到心态完全转变。

    【采取积极的行动摆脱绝望的情绪】

    塞缪尔·斯迈尔斯提醒我们:没有人愿意和整天怨天尤人、愁眉苦脸的人在一起。在生命中,不要让失败、内疚和悲哀的情绪把你引向绝望。采取积极的行动摆脱它们吧!这样你才能和周围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体。

    也许,你心爱的人儿离开了你,或者是死神从你手里夺走了她;也许,你被迫离开了一个使你的生存有价值的工作;也许,一个你钟爱的孩子遇到了麻烦;也许,你做了错事,而被内疚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中间有哪一位能不遭遇内疚和忧患而到达生命的终点呢?

    最糟的事情莫过于当这些危机来临时,找不到一个摆脱的办法。我们有种种逃避的方法——饮酒、操起毫无意义的嗜好或者干脆没精打采地转悠,以消磨时光。

    我们必须使劲站起来重新开步走。因为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为了在生命中奋斗而安排的。生命是一支越燃越亮的蜡烛,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是一笔留给后代的遗产。

    怎样学会站起来重新走?怎样战胜内疚、忧伤、失败带来的疲惫而热爱生活?怎样坚持到光明重新来临?怎样才能到达那个时刻——在绝望中仍能够说:“也许,我能再试一次。”塞缪尔·斯迈尔斯为我们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1.把自己请进生活

    寻找那些被诗人但丁称为经过“黑森林”的人,这些人到处都有——书本上或生活中——这些永不让步的勇敢的人们,坚信生活是值得过的。

    2.原谅自己,也原谅别人

    不管造成麻烦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总能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些事实上和想象出来的错误。在生活中,我们都难免会犯错误。但是,关键是犯错误后我们怎样去做——首先,正视它,如果可以弥补,就弥补起来;然后,把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抛在脑后,用新的计划和新的热情,重新注满生活的水池。

    同样,不要责备别人对你做的事。别人对你的伤害,如果是你应得的,就从中学一些东西;如果你是委屈的,就忘掉它。

    3.恢复自尊

    首先要从放弃防御面具开始。我们中的许多人正是戴着它生活的。

    为了获得足够的自尊,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对自己说话要好言好语,响亮而刚强。努力做到对自己像对别人一样宽宏大量。接着,要努力使自己停止对“会失败”的担忧。多想你拥有的,少想你缺少的。在失败的深渊中,这是尤为重要的,相信自己能给生活增添一些美的东西。

    4.回到众人的世界

    我们害怕别人的关心会刺痛我们的伤疤,我们确实需要孤独的时光。但我们不能在那孤岛上待太长的时间。因为重新生活的道路,最终要通过我们与别人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努力才能获得。为了站起来重新走,我们必须爱。没有什么东西比爱更能唤醒那跟随灾难而来的痛苦。

    5.相信奇迹

    许多人曾陷于极度迷惘的困境中,可一旦摆脱了它,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乐和力量。

    杰克曾有过一段悲痛的时候,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吉姆——一个热情、机灵、充满爱心的年轻人。吉姆死后两年,巨大的悲痛还是紧随着他,以至于他决定去苏格兰——在那里他的儿子曾愉快地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他试图沿着儿子的足迹,和他分享那幸福的时光。

    在爱丁堡的一周,杰克哭得死去活来,但最终他还是复苏了。他在揪心的、煤迹斑斑的古老城市里,处处感到吉姆的存在:在儿子住过的用石头围起来的公寓的玫瑰园里;在儿子于各个季节骑自行车领略风和海的小山上。

    在那一周里,杰克感到获得了新生,这片古老的土地给了他对新生、奇迹和重新斗争的信念,给了他这样的信心:我们能够战胜一切不幸。

    所以,欢迎奇迹的来临吧!准备新生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到生活最接近你的地方去——海边、山巅,倾听它们蕴藏着新生和重回生活的声音。

    6.一次迈一步

    如果你身上没有出现奇迹,定下心来做接着到来的事情,因为一次只能迈一步。

    一个人在成年后突然瞎了眼,他绝望了,直至碰到另一个盲人。他对他说:“哦,你知道,你可以从洗自己的袜子做起。”

    保护你的热情,不管它是多么脆弱。要对照入你的“黑森林”的每一缕阳光都要作出回报,寻找那些寻常的、但也是令人喜悦的欢乐。回想一下一个孤独的可爱的晚上,屋顶上响着雨声,你听着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读着过去的情书。回想一下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你在一个河湾滑雪,滑向岸上响着音乐和笑声的篝火。

    同时,留意周围美丽的自然界,这里有另一种生活在行进——无数的树木和鲜花,河流和鸟儿,请注意这些特别的事:鸟儿展翅的角度,风吹绿树的动姿。

    7.学会感谢

    每天,特别是心绪不好时,寻找感谢的理由:“谢谢上帝,四季运转无穷无尽;谢谢书本、音乐和促使我们成长的生活之力。”

    这样赞美,有时你会发现自己说:“谢谢上帝,你创造的生活正像它应该是的那样:痛苦伴随着欢乐。”你会发现自己在想:出生、生活,这是多么的好啊!

    同时,要注意随时感谢你周围的人。你的感谢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对你很重要,相应地,你就会发现自己逐渐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了。

    【本章要点与思考】

    1.一切事情都由个人的内因所决定,外因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如果你在内心深处确定你不会失败,无论你选择做什么,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

    2.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3.要想成为生活中的成功和幸运人士,一定要学会进行积极的思考。

    4.人只有保持乐观时,才会有完整的自我、积极的创造,才会有青春的永葆、魅力的永恒。冷静而达观,愉快而坦然,是成功的催化剂,是另辟蹊径、迎接胜利的法宝。

    5.你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吗?你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吗?

    6.通过阅读本章,对你有哪些启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