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斯迈尔斯处世成功思想全书-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就是成功的人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离不开智慧的橹。理智是经验阅历的成果,它潜在人身内部,如同火藏在石块内部,两块石头相撞,就迸出火花,人的经验越多,理智就越多。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物,有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物,有智慧去发现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要积极学习长者的人生智慧】

    塞缪尔·斯迈尔斯提醒我们,人生智慧是生活经验阅历的成果,是命运的一部分。为了秉持正确的人生态度,避免和减少人生中的弯路,一定要善于向长者请教,积极学习长者的人生智慧。很多长者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人生很多有益的提醒,很多的帮助。如果我们事事都靠自己去摸索,在摸索的过程中,就可能都被撞得头破血流,白白耽搁美好的时光。反之,如果我们采取更谦卑的态度,积极去向长辈请教,多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就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莫大的助益。

    若干年前,有一位青年来到美国西部,他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因初次前来,人地生疏,无从着手,只好写信去请教报界很有影响的柯里蒙先生。不久他接到了柯里蒙先生的回信,信中说:“只要你愿意依照我的话去做,我可以在报界为你谋得一席职位。现在请告诉我:你想进哪一家报馆?这家报馆在什么地方?”

    青年接到回信后,当然兴奋异常,连忙再寄一封信,说明他所盼望进去的报馆的名称和地址,同时诚恳表明自己愿意听从他的指示。不久他就接到了第二封回信,信中说:

    “只要你肯暂时只尽义务,不要薪水,随便你到哪家报馆,人家都不会拒绝你;至于薪水,你可不必性急。你去对报馆的人说,你近来失业觉得很无聊,现在很想找个工作,借以充实生活,但可先不收取酬金。这样一来,无论对方是否迫切需要,总不至于一口拒绝。

    “获得机会之后,就要主动找事去做,时间一长,同事们渐渐地都觉得少不了你,这时你再从各方面去采访新闻,把所得到的消息交给编辑部;如果其中有他们需要的新闻,当然会替你陆续发表出来,这样你就可以渐渐升到正式外勤记者或编辑的位置。大家渐渐看重你,至此你便不愁没有薪水了。你的名字和成绩将会被同事和朋友们传开去,这样你迟早会获得一份薪水相当的工作。

    “不久,你收到了其他报馆的招聘书,你可以拿给主编先生看,告诉他那家报馆要给你多少月薪,如果这边也肯出同样的薪水,你愿意仍旧留在这里做下去。那时也许其他报馆会再提高你的薪水,但如果那数目与这边相差不多,你最好还是在老地方做下去。毕竟你在此干的时间较长,人熟事顺了。”

    起初,这位青年对柯里蒙的这个方法有些怀疑,但他仍然照着去做。不久,他果然进了一家报馆的编辑部;不到一个月,又接到另外一家报馆的聘书,答应每月给他多少薪水,这边报馆知道后,就答应照那数目加倍给他,于是他仍然在原来的报馆服务。这样继续做了四年,在这四年内,又两次接到其他报馆的聘书,他也因此被加了两次薪水。现在他已是那家报馆的主编了。

    此外,又有5位青年,也去请教柯里蒙先生,他们也得到了同样的指教,并找到了他们所盼望的工作。其中有一位现在就是美国一家名望极大的日报主编,这位主编先生在20年前,不过是一个极平常的人,自从用了柯里蒙所指示的方法进了那家报馆后,地位日渐上升,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上面的故事生动地印证了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一个成功学思想:成功一定有方法。只你愿意认真聆听别人的教诲,借鉴别人的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就能够比别人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意见可能是错误的】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自以为是是很多人天生的弊病。自以为是其实是无知的表现。自以为是不但会招致别人的反感,而且会影响我们自身的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想要迫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想法,使我们没有改进自己的余地,也在通往成功的路径上设下了障碍。想象一下,十个当代最有名望的画家齐聚一堂,围绕着一张圆桌团团而坐,一起对摆在圆桌当中的一个苹果进行素描。每一个人画出来的苹果都不会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看到的角度都不相同。

    “意见”也有同样的道理。信念的异同,取决于身世与环境的各种因素,我们就是靠这些因素来决定我们的意见。固执己见的悲剧,在于它阻止了成长、进步和充实自己。它使我们自认为十全十美;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永远十全十美。固执己见者为了防卫自己的弱点,必然无法快乐而被孤立,这已是不争的结论。

    你如何才能避免固执己见?只要你肯听听别人的想法,你可以做到。在任何时候你都应该意识到:你的意见可能是错的!

    严重的固执己见容易导致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是一种消极的癖性;心胸开阔才是应有的态度。前者会导致失败与孤立;后者则是获得成功与友谊的保证。

    只要你肯向别人伸出友谊的手,只要你肯学习别人的长处,只要你了解别人和我们一样有获得成功的权利,你就不会再坚持己见了。你内心的成功元素会再度展开活动,而内心的失败元素自然就会偃旗息鼓了。

    记住:永不改变自己的意见的人是蠢人。

    生命的意义,就是改变。你每天的想法都会改变,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每天都不一样,而且每天的情况也不同;生命就是这个样子。自然界也因四季的变换而依序进展。你想象一下,如果一棵树在春天时倔犟地拒绝抽发新芽,如果一朵花倔犟地拒绝开放,如果一棵蔬菜或一粒果实倔犟地拒绝生长或成熟,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是否刚愎自用?你是否拒绝身体的改变与成长?你是否抗拒创造性的生活?抗拒微笑、友谊、宽恕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

    一位哲人说:“刚愎与冲动,就是愚蠢的明证。”

    要想从有限的生命中求取更多的生活,从小就必须开始革除消极感。这种感觉,是培育顽固、刚愎、忌妒与惰性的温床;这些习性能使你丧失抵抗力,而萎缩成微小的细菌。你是一个微小的细菌,还是一个完整的人?答案在于自己内心。只要你能宽恕自己、友爱自己,你就能克服刚愎自用的心理。

    但是,假如你经过周详的考虑之后,发现你的信念对人类有价值,你应该为这个信念而奋斗。这并不是冥顽不化,而是建设性的决定,对你自己,对全人类,都有所裨益。

    【真正成功的人生在于努力地去实现自我】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必须作出这样的抉择:你是任凭别人摆布还是坚定地自强;是总要别人推着你走;还是驾驭自己的命运,控制自己的情感。”遗憾的是,不少人的生活就像秋风卷起的落叶,漫无目标地漂泊,最后停在某处,干枯、腐烂。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对但丁的这句名言并不陌生。可是,在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勇敢地去信奉它,实践它呢?

    很多成功人士在生活的道路上都遭受过各种打击。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作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做曲家的料。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作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评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为了促进个人的成长,达到个人的幸福,你必须学会驾驭生活。用低标准来要求,这可能意味着拒绝一碗冷汤,哪怕这样做会使侍应生和你本人很难堪。你必须自己选择服装,自己选择学校,自己选择朋友。用高标准来要求,这意味着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完成你的事业和追求你的爱情。不要被那些过时了的经历所制约。这并不是说你应该操纵别人来达到个人自私的目的,而是说你应该友善地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来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分享你的成果。你应该和别人沟通,把你的需求和目标告诉别人,同时,也要求别人把他们的需求和目标告诉你,你也来分享他们的目标。这种互相协作的结合力,将会使互助的各方达到目标。

    你应该学会抛弃你那套旧的生活方式。假如有人拿着棒球拍向你砸来,你不要等在那里让人来砸你的头,你要起来自卫。你应该进一步增强自信心,这样在别人企图把你当牺牲品之前,至少要三思而行。这样你会更加爱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因为你知道这是你的选择。你会更加自爱,因为你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你会加倍爱别人,因为你觉得你不再被别人操纵。

    【不甘于平庸,面对阻碍全力拼搏】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懒惰闲散、好逸恶劳的人曾经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有那些在达到目标过程中面对阻碍全力拼搏的人,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巅峰,才有可能走到时代的前列。”

    对于那些从来不尝试着接受新的挑战,那些无法迫使自己去从事那些对自己最有利、却显得艰辛繁重的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是永远不可能有太大成就的。

    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他不能一有机会就无所事事地打发时光;他不能够放任自己清晨赖在床上,直到他想起来为止;他也不能只在感到有工作的心情时才去工作。他必须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心境,他都应当强迫自己去工作。

    绝大多数胸无大志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懒惰了;他们不愿意从事含辛茹苦的工作,不愿意付出代价,不愿意作出必要的努力。因而他们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他们所希望的只是过一种安逸的生活,尽情地享受现有的一切。

    在他们看来,为什么要去拼命地奋斗、不断地流血流汗呢?为什么不享受生活并安于现状呢?

    身体上的懒惰懈怠、精神上的彷徨冷漠、对一切都有放任自流的倾向、总想回避挑战而过一种一劳永逸的生活的心理,所有这一切就是使那么多人默默无闻、无所成就的重要原因。

    一个人在工作上消极堕落的最初症状之一就是他的理想与抱负在不知不觉中日渐褪色和萎缩。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比我们的理想和抱负更需要精心呵护、更需要持久鼓励的了,尤其是当我们身处一个不那么容易激发我们、促使我们冲刺新的人生高峰的环境中时就更是如此。

    对那些不甘于平庸的人来说,养成时刻检视自己抱负的习惯,并永远保持高昂的斗志,这是完全必要的。要知道,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抱负。一旦它变得苍白无力,所有的生活标准都会随之降低。我们必须让理想的灯塔永远点燃,并使之闪烁出光芒。

    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游戏人生,那是非常危险的。当一个人服用了过量的吗啡时,医生知道这时候睡眠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死亡,因而会想方设法让他保持清醒。有的时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采用一些非常残忍的手段,比如使劲地捏、掐病人,或者是对他进行重击。总之,必须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驱逐睡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意志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他意志消沉,陷入睡眠,那么,他很可能就再也不会醒过来了。

    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着最良好的装备,具备一切最理想的条件,而且也似乎是正在整装待发,然而他们行动的脚步却迟迟不能挪动,他们并没有抓住最好的时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在他们身上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远大的抱负。

    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它缺少发条的话,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管一个年轻人受过多么高深的大学教育,也不管他的身体是多么的健壮,如果缺乏远大志向的话,那么他所有其他的条件无论是多么优秀,都没有任何意义。

    雄心抱负通常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初露锋芒。如果我们不注意仔细倾听它的声音,如果它在我们身上潜伏很多年之后一直没有得到任何鼓励,那么,它就会逐渐地停止萌动。原因很简单,就跟许多其他没被使用的品质或功能一样,当它们被弃置不用时,它们也就不可避免地趋于退化或消失了。

    这是自然界的一条定律,只有那些被经常使用的东西,能长久地焕发生命力。一旦我们停止使用我们的肌肉、大脑、某种能力,退化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而我们原先所具有的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我们。

    如果你没有去注意倾听心灵深处“努力向上”的呼声,如果你不给自己的抱负时时鞭策加油,如果你不通过精力充沛实践有效地对其进行强化,那么,它很快就会萎缩死亡。没有得到及时支持和强化的抱负就像是一个拖延的决议随着愿望和激情一次次地被否定,它要求被认同的呼声也越微弱,最终的结果就是理想和抱负的彻底消亡。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可怜卑微的人的话,那毫无疑问,那些抱负消亡的人是属于其中的一类。他们一再地否定和压制内心深处要求前进和奋发的呐喊,由于缺乏足够的燃料,他们身上的理想之火已经熄灭了。

    对于任何人来说,不管他现在的处境是多么恶劣,或者先人的条件是多么糟糕,只要他保持了高昂的斗志,热情之火仍然在熊熊燃烧,那么他就是大有希望的;但是,如果他颓废消极,心如死灰,那么,人生的锋芒和锐气也就消失殆尽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持对生活的激情,坚定明确的奋斗目标,永远让炽热的火焰燃烧并且保持这种高昂的境界。

    有人认为,只要自己有乐观向上、期盼着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想法,自己实际上就已经是达到了目标——有许多人往往以这种想法从心理上欺骗自己,麻醉自己。但是,这种光说不做,或者做起事来拖泥带水的人,实际上只是在内心里担心成功的幻想被拿到现实中去检验。他们的等待一方面是打算多享受一会儿“可能成功”的幻想,另一方面是想有可能天降大运,自然功成。然而,天上掉下来的只不过是风雪雨雹,从来没掉过馅饼和大运。不肯付出积极行动的人,最终一定会发现,你会为自己在生活中一无所获而后悔。

    【天才只是更加勤奋与苦干的常人】

    毫无疑问,牛顿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然而,当有人问他,到底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这些非凡的发现时,他诚实地回答说:“总是思考它们。”还有一次,牛顿这样描述他的研究方法:“我一直把研究的课题放在心上,反复思考,慢慢地,由最初的第一缕曙光到豁然开朗”。正如其他名人一样,牛顿的盛誉就是靠勤奋、专注和毅力获得的。刚放下一项研究又开始下一项,这就是他的娱乐和休息。牛顿曾对本特利博士说:“如果我为公众做了点什么的话,那要归功于勤奋和善于思考。”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点,以为天才不需要勤奋与苦干,这种思想断送了不少人的大好前途。有些年轻人以为,天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只要自己也是天才的话,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成为伟人。他们认为,天才不需要刻苦学习,在不经意中,就能取得巨大成绩;或者为生活所迫,才偶尔拿起笔来挥舞一番,只要生活境况稍一改善,就重新贪图享乐起来;或者作息毫无规律,要么到处游荡,要么在火炉边胡思乱想。他们甚至认为,天才生来就对规则和体制深恶痛绝,反对束缚,要求“潇洒自如”,对纠缠细节、辛勤劳动不屑一顾。只要轻松一跃,成功就唾手可得。

    这真是些幼稚的看法,根据英国画家雷诺兹的理解:“天才除了全身心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进行忘我的工作以外,与常人无异。”

    英国画家密莱斯,作画时专心致志,似乎置身于世界之外。“我实际上比任何一位在田野里耕耘的农夫都更苦更累,”他说,“我对所有年轻人的忠告是:‘去工作吧!’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但是人人都能工作。不工作的人,即使是天赋极高、绝顶聪明,也没什么出息。我从来不建议别人去做一名艺术家。如果一个孩子具有成为真正艺术家的天赋,即使没人引路,他也一定会成为艺术家的。很多人把孩子带来,问我是否应该把孩子培养成画家。我总是回答:‘当然不。’但是不管这个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他都必须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从小到大,他要做许多琐碎的工作,不管多么乏味,我们都要耐心对待。”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据我所知,在任何知识领域,从来没有哪一本书、或者哪一种文学作品、或者哪一种艺术流派,没有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作就获得流芳百世的名声。”

    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爱迪生14岁时我就认识他,”一位爱迪生的朋友说,“据我所知,他从来没有一天是无所事事地度过的。我经常发现,他在应该睡觉的时候读书。他不喜欢看小说或者惊险刺激的西部故事,他看机械、化学、电工方面的书,也熟练掌握了这些知识。在工作之余,他尽可能抽时间读书。他非常注意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所以,除了睡觉,他一直在学习。”

    “我完成一项发明之后,就对它不再感兴趣。”爱迪生本人这样说,“有人也许觉得发明创造带来的金钱是对热爱工作的人的回报。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这样。对我来说,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小时候,那时候我一无所有,却着手改进电报,用简单的设备和粗糙的器械做实验。现在我有了所需的各种仪器,成了自己的主人,继续得到极大的乐趣和回报,主要的乐趣和回报在于工作过程本身,而不是金钱。”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有时候人们觉得我的成功是因为天赋,但据我所知,所谓的天赋不过就是努力工作而已。”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崇拜那些英雄,也可以用敬畏的目光注视着人们心目中的偶像,钦佩他们的丰功伟绩。但要切记:并不是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使你成为莎士比亚。正是勤奋写作和坚持不懈地探索,才成就了莎士比亚,他的天才只是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有一个理念,会遭到虚度岁月的人、无知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的强烈反对,”雷诺兹说,“我却不厌其烦地重复它。那就是:你千万不要依靠自己的天赋。如果你有着很高的才华,勤奋会让它绽放无限光彩。如果说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如果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奋会让你硕果累累。没有勤奋工作,你终将一无所获。”

    在整个宇宙中,除了人,不存在其他任何游手好闲的东西,所有事物都根据自身的规律永不休止地运行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则就是工作,”左拉说,“工作使有机的事物缓慢而有条不紊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生活没有其他含义,这就是自然的法则,任何事物一旦离开了运动,就一定会停滞。如果我们不再使用某种器官,它就会开始衰退。只有投入使用的东西,大自然才会赋予它们力量,那也是我们唯一能支配的东西。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劳动改变一切。这里所指的劳动不是断断续续的、变化无常的或方向偏差的劳动,而是忠诚的、不懈的、方向正确的日夜劳动。正如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时刻警惕一般,要想真正取得永久性的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当罗马国王也经常在田间劳作的时候,罗马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到后来,普通工匠和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夫基本上成了奴隶,连当时最开明的西塞罗都这样说:“手艺人从事的工作是卑贱的,在工场作坊里没有任何高尚的工作。”亚里士多德也说:“管理有序的国家不应该有技工,因为他们不可能作出任何值得称颂的事情,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但是,这些鄙视劳动的国家,不久就像朽木一样失去了力量,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个世界上留存下来的辉煌业绩和杰出成就,无一例外得益于勤奋的工作,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不管是诗人还是艺术家。

    乔治·拉斯罗浦说过,他所认识的作家里,许多人都强迫自己每天写作12~16个小时,尽量减少休息和睡眠时间,真正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拉斯罗浦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说:“至于我,常常不分白天黑夜,连睡觉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在一些人的眼里,是非常难以忍受的生活。但是,凡是想取得成就的人,就不得不这样做。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创作充满了热情。但是,当我写作了8小时或10小时之后,大脑和神经极度紧张,已达极限时,我承认,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单调乏味至极。天地作证,我不能说假话。然而,在这些繁重枯燥的工作中,也有着鼓舞人心、能起补偿作用的东西,那就是精神得到了满足,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正是因为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我的精神世界才是充实的。”

    朗费罗则说,如果把伟大的诗歌作品比喻成露出水面的桥梁的话,那么,作者静静地研究和学习,就是水面下的桥基。虽然我们看不见桥基,但它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多偶然成功的例子真让人羡慕。”一位朋友对大律师罗弗斯·乔特说。“简直是胡说!”这位伟大的律师说,“你把希腊字母扔在地上,看看它们能不能自动组合成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呢!”

    坐等什么事情发生,就好像等着月光变成银子一样渺茫。希望宇宙中发生奇迹、取代自然法则的作用,那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些想法往往是懒惰者的借口,是缺乏长远规划之人的托词。

    勤奋工作的习惯就是点金术。而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些将勤奋的准则奉为金科玉律的人们,将使整个人类因他们的工作而受益。再也没有什么比做事磨蹭更能阻碍一个人成功的了——它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磨灭一个人的雄心,使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是主动地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上帝会保佑那些习惯早上7点起床的人,”瓦尔特·司各特写道,“我如果不是早上7点起床,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这个习惯使我在稿纸上笔耕不辍。”司各特的客人们常常感到奇怪——他要抽出时间陪他们,怎么还有那么多时间做事。他们哪里知道,当他们安然入梦时,司各特还在奋笔疾书。

    斯迈尔斯说:“让我们再次祈祷吧:勤勉工作是有福的,这是不能错过的最重要的事情。”工作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带来生命的福音:具备基本的生而为人的品质;在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如果你愿意,它还会使你成为“艺术家”——也就是我们自己心灵深处的艺术家,不管我们实际的职业是什么。勤勉工作的人是有福的,工作是所有成就和文明的秘密所在。

    【只要辛勤劳动、有创造力就能够战胜厄运】

    斯迈尔斯说:“自立的精神,正如它在充满活力的个人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它在任何时代都是英国性格的一个令人侧目的特征,它构成了我们民族力量的真正源泉。”

    在那些少数人超凡脱俗、出人头地、鹤立鸡群的社会里,人们所看到的是人群中一部分优秀的个人远远超越其他人,这少数杰出人物志得意满地统领多数人对他们的臣服和敬意。然而,我们民族的进步则不是这样,它要归功于众若星辰的那些小字辈和并不太出名的广大劳动者们共同的辛勤工作。虽然在历史上任何一场伟大的战争中,只有将军们的名字将名垂青史,但是,从一个伟大的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士兵们发挥个人的勇猛和英雄主义的作用,战争才赢得了胜利。同样地,生活也是一场“士兵式的战斗”——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地位的人们,在任何时代都是最伟大的劳动者。绝大多数人们终生默默无闻,他们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影响力当然无法同那些更加幸运的在历史上名垂青史的伟人们相比。但是,即使是出身最低贱的人,只要他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在勤奋、节俭、对生活抱持公正诚实的态度等方面率先作出了垂范,那么,他对他的祖国的幸福生活就拥有了不仅是现时的而且也是长远的影响力了,因为他的生活和品行会无意识地影响他人的生活,并被未来的时代普及为良好榜样。

    斯迈尔斯列举了大量事例以证明只要辛勤劳动、有创造力就能够战胜厄运:

    在普通劳动者的阵营里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比如,在鞋匠中产生了伟大的海军上将克劳德斯雷·肖威尔爵士、电力学家斯特金、随笔作家塞缪尔·德鲁、《季刊评论》杂志的编辑吉福特、诗人布莱姆菲尔德、传教士威廉·卡雷。

    约翰·斯通成了历史学家,在他一生中,他抽出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贸易。成了画家的杰克逊,在他成年以前一直制作衣服。约翰·霍克斯伍德在波依蒂尔斯工作时因表现出伟大杰出的勇敢而被国王爱德华三世授予爵士称号,早年他给伦敦的一位裁缝当徒弟。

    共同参与到蒸汽机的发明活动中的伟大人物有纽卡门、瓦特和史蒂芬孙,他们分别是铁匠、数学仪器制造商和灭火器制造商。迈克尔·法拉弟是个铁匠的儿子,早年曾是一位书籍装订工的徒弟,而且在这个行业工作到22岁,后来他成为了一流的哲学家,甚至比他的导师还成就卓著。

    在那些对科学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物中,还有哥白尼,一位波兰面包师的儿子;开普勒,一位德国小旅馆老板的儿子,而开普勒自己也曾当过“有歌舞表演的餐馆的服务生”;达隆巴特,一位弃儿,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在巴黎圣让宏德教堂的台阶上被人捡到,由一个玻璃安装工的妻子抚养长大。

    理查德·欧文,被人称为自然历史科学界的牛顿,早年是海军学校的候补生,他当时并未迈进科学研究的行列,直到他生活的较晚阶段才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他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他的知识功底是在他为约翰·亨特辛勤地搜集起来的巨大的博物标本做分类工作时奠定起来的,这是一项整整耗费了他在军医学院10年时光的工作。

    他们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努力和充满活力的奋斗,把自己从最低微的辛劳的社会底层提升到对社会发挥作用和影响力的社会上层的杰出地位。这些事例是如此众多,以至于这种情形再也不能被当做是生活中的例外情况来看待了。只要我们看一看这些成功者遭遇,那么,我们就可以这么说,早年遭遇人生的艰难和不利的困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和不可代替的条件。英国国会的下议院就一直有为数众多的这样出身贫寒、通过自我奋斗成才的议员——他们是拥有勤奋性格的人民的代表,这使我们的立法机构大为增光,他们在立法机构中深受欢迎和尊敬。

    19世纪末英国桑德兰地区的国会议员林赛先生是众所周知的船舶业主。一次,在回答他的政敌对他的攻击时,他把自己生平中的一个朴素的故事告诉了威蒙斯选区的选民们。14岁时他就成了孤儿,当他离开格拉斯哥去利物浦的时候,他身无分文,连盘缠也没有。船长同意带他走,但必须让他提供劳动作为交换,即他必须在轮船上为蒸汽锅炉不断铲送煤来换取他此行的路费。到达利物浦后的整整7个星期里,他找不到工作,在这段日子里,他忍饥挨饿,住在茅草屋里,几乎要绝望了;直到最后他终于在一艘船上找到了容身之所。他上船当了童工,由于他良好的品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19岁之前他就被提升为船长。23岁时他退出了海上业务,从事岸上业务,之后他进展很快。“他兴旺发达了,”他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工作,以及时刻坚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伟大原则而走向了成功。”

    比林赛先生稍早的英国沙尔福特选区的下院议员约瑟夫·布拉哲顿,在下院辩论有关《十小时工作法案》的过程中,他以自己曾在一个棉纺厂当童工时所遭遇的艰辛和疲惫的事实作依据,非常认真地以真诚的同情和关怀来对待这项法案制定过程的各种细枝末节,并草拟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说实在的,要不是他现在身处权力的位置,他还真是无法下这么大大力气来改善那个阶级的生存条件。詹姆斯·格雷汉姆爵士在布拉哲顿发言完后立即站了起来,他说,在议院的欢呼声中,在此之前,他一直不知道布拉哲顿先生的出身是那么低微,但这个事实使布拉哲顿先生在下议院比以前更受人尊敬了,试想,一个出身那么低微的人,能一步一步奋斗上来,以平等的身份同贵族的后代们一起平起平坐,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理查德·科布登也同样出身低微。他是萨斯克斯的米德哈斯特一位农民的儿子。年纪很小时就被送往伦敦,在该市一个仓库受雇为童工。他是个勤奋、行为规矩的孩子,他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他的主人是旧式学校出来的人,警告他别读太多的书,但他不听,继续他的事业,他把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财富贮藏在心。他很快获得提升,从一个仓库管理员到旅行推销员——从中他建立起了大量的关系网络,这为他以后下海经商奠定了基础。最终,他在曼彻斯特当印花布漆工时,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由于他对公共事务颇感兴趣,尤其是对大众教育情有独钟,他的注意力逐渐地被有关谷物法的问题吸引过去了。为了废止该项法律,他可以说是把自己的财富和毕生精力都奉献进去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令人纳闷不已的事实:他首次在公众面前发表的演讲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但是,由于他具有非凡的毅力恒心、实干精神和充沛精力,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他终于成为了公共演说家中最具说服力和最具震撼力的人之一,就连一向不苟言笑、在赞扬别人方面一向吝啬的罗伯特·皮尔爵士本人也不得不对科布登的演讲抱以赞美。法国驻英国大使德鲁阿·德·鲁斯先生曾精彩地评论科布登先生,认为“他是一个依靠非凡才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劳动成就伟业的杰出代表;他是那些出身社会最底层通过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才能而跻身受人尊敬的上层地位的人士中最完美的一个实例;最终,这种坚定品格在英国人的性格中承传了下来”。

    斯迈尔斯指出,上述所有这些例子表明:“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一种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得人们富裕起来——在自我教养、在智慧的生长、在商业的兴旺等方面。即使一个人出生于富贵和社会上层之家,他们个人要想获得稳固的社会声望的话,也得靠不知疲倦的实干才能成功。因为,虽然几英亩的土地可以承传给后代,但是,知识和智慧却无法承传给后代啊!富裕之人也许可以雇用别人为他们干活,但却不可能通过别人来获得为他干活的思想,或者说从中买到任何形式的自我教养的成果。事实上,任何事业追求中的优秀成就都只能通过辛勤的实干才能取得。”

    【更好地适应社会,避免“怀才不遇”】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如果懂得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对于一个聪明伶俐、诚实正直的人来说,无论处于何种社会环境中,生活都不会因此而有所不同。”这句话对于每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都应该有所启示。

    如果你刚进入职场不久,或许会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的确,绝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有过一段“怀才不遇”经历:被置于不受重视的部门,干打杂跑腿的工作,常常遭受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感觉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这当然是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

    受苦受难不一定是什么坏事,特别是在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遭到了冷遇,能够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使我们对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有更深的了解,这些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你“默默无闻”的时间过长,你就可能成为众人眼中的无能者,更糟的是,你自己也会渐渐认同这种角色。所以,如何尽快走过生命中的这一阶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同时又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是每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1.逐渐积累成就感

    如果你只是为了薪水而来上班,那么,公司的确是一个很无聊的地方。不过,如果你想到的就只有这些,那就过于肤浅了。工作的乐趣是要由自己一点一滴慢慢去体会的,当你辛辛苦苦完成一件工作时,那种感觉不是用金钱可以换得的,这就是所谓的“成就感”。也就是这些成就感的累积,使你的生活越来越充实,充满活力。

    当很多人一起同心协力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每一个参与的人不但会感到自豪,更能从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甚而找到长期的伙伴和朋友。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不但要潜心学习,更应该有献身工作的精神。你每天获得的工作经验,都有助于你早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人。

    2.提高自己的能力

    想要在公司力争上游,到底应该用什么方式呢?如果你受了那些“商战”肥皂剧的影响,很可能有下面这种错误的观念:“在社会上竞争的基本招式,就是扯别人的后腿。”一旦有了这种观念,就步入错误的歧途了。用这种方法或许一时可以得逞,可是你扯了别人后腿,到头来别人也不会让你称心如意的;所以,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这是行不通的。注重提高自己的能力,超越对方,才是最明智的。

    必须指出的是,想要在职场上活跃,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技术,也要有基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等“知识的能力”。不过,光凭这些能力来做事,还是不够的。必须把这些能力融入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中,简单地说,就是这些能力必须配合商场上的需求。

    商业适应行为就是这种让你能达成目的的行动。你一定听过“高分低能”这句话,这是因为许多在校的才子,到了社会上无法适应竞争的需要。

    这种适应行为,会受到个人性格、意愿和价值观等的影响,也就是所谓“态度的能力”。

    3.不要轻率地发表意见

    不要急于表现自己,“少说多听”是很重要的。任何组织都可能有许多问题,感觉敏锐的年轻人很容易发现它们,但是轻率发表意见,并不是好主意。这不但容易引起老员工的反感,也会留下夸夸其谈、不知轻重的印象。何况人微言轻,多说无益。倒不如利用这段时间,熟悉流程、掌握信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在公司里常常获得好评、能力很强、工作积极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思考模式,掌握了这些,你就可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内行人”了。

    4.搞好人际关系,融入群体中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自然要有群体归属感。如果和群体相同时,我们本能上就会觉得放心,万一和群体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安的感觉。

    有人认为由穿制服之类的手段来强调“团体性”有一点本末倒置的意味;其实不然,因为外在的整齐,可能会影响到内在的心情而产生效果。所以,即使你还不能习惯企业人的穿着风格,也请你把自己喜欢的服装保留在假日穿。到公司上班时,还是穿着适合企业人的服饰,由外表给自己一些规范比较好。

    另外,凡有组织,就离不开人际关系。尽管现在是一个“契约社会”,但是,如果把各种关系都建立在白纸黑字的契约上,毫无通融余地,则会被认为是冷酷无情。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信赖关系,工作是一步也没办法进行的。我们常会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而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则是不分组织内外的。

    在组织内,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办公室的人际关系搞好。办公室的工作方式是以团体主义为主的。每个人不但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更要互助合作,互补长短。如果办公室的向心力很强,大家就会愿意为所有的同伴努力。如果小团体的每个成员都有深厚的凝聚力,那么温馨的人际关系就形成了。

    人际关系虽然很重要,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不要一味地搞人际关系,只在意和人协调或顺应环境,这样就本末倒置了。因为这样一来,你就会失去自己的主见,只能成为毫无主张的墙头草。要记住:什么事都不会做,只会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的。

    5.注重小事和细节

    刚进职场的年轻人,很少马上就被委以重任,往往是做些琐碎的工作。但是不要小看它们,更不要敷衍了事,因为人们是通过你的工作来评价你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潦草,别人还怎么敢把大事交给你呢?别忘了,孔子年轻时也曾做过小吏,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是委屈了自己,无论叫他干什么,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你我呢?

    此外,注意礼貌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哪一个公司都会对新进人员实施商业礼貌的讲习课程。在刚进公司时,要注意学习对待顾客的方式、交换名片、自我介绍的方法,接电话、打电话和交谈的方式等应会的礼貌。这些都是基本的企业规范,触犯它们不但会让你成为众人侧目的异类,也可能给组织造成损失,而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很容易给人留下办事可靠、值得信赖的印象。

    【那些小的方面也能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英国作家埃米尔·赖希指出:“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没有什么话比‘坚持原则!’更常用;同样,也没有太多人怀疑这种回答中所包含的力量和正确性。”“坚持原则”这句好像是不证自明的,合乎逻辑的,因而几乎没有人怀疑这样一点:只要坚持了原则成功准会降临。这会完全正确,只要你知道在任何场合中“原则”是什么的话。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窄的“专业”中,就是真正的原则?摆脱所有的次要、间接和附带因素是不是等同于“坚持原则”?

    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如果认为“坚持原则”,就是把自己局限在一处狭小的专门领域,顽固地拒绝采取更宽阔的视线,最终很少会导致成功;就算是真有过成功,数量肯定也是相当之少。以一般的伦敦商店或办公室的职员为例。无数的作家说过,英国的职员或技工跟德国同行相比效率没法比。这很可能是对的。但是当人们把德国职员或技工的优势归结为他们拥有更多的语言学和其他知识时,我们认为这并未指出真正的原因所在。事实上,英国人,特别是英国妇女在学习语言方面比德国人要强得多。在英国能流利而准确地说法语的人比德国要多得多,而且有好几种语言英国人掌握得不错,而德国人却一无所知,如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就更不用说东方语言了。而且就知识量来说,德国工人或职员并不比英国同行们多。从个人知识的广博程度看,我们会看到广大英国人所拥有的自然和其他科学知识也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德国职员比英国职员更强这一点却很难否认。伦敦的职员大部分都是德国人这一事实本身就很好地表明了这一点。毫无疑问,这种优势来自于德国职员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告诉他,要点不只一个。

    塞缪尔·斯迈尔斯提醒我们,生命的“原则”毫不例外的包含着多个要点。生命是由酱汁、香料构成的宴席,可是桌布、玻璃和钢铁材料等附属部分和次要部分也扮演了跟食物一样重要的角色。千万别小视辅助部分。它们之所以成为辅助部分,难道不是你自己的观念构造吗?你能肯定你称之为“辅助部分”不会变成主要部分?一般的城市职员,在办公室里上了两三年班后,对自己的主要事务的一些细节一点认识都没有。走进办公室,你问他最简单的问题,回答将是:“不知道”。好像“不知道”成了大多数城市职员的座右铭。他们还引为自豪。他们成天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考虑雇主也考虑顾客,他们从不犯错,从不受其他诱惑,天知道他们还因此而做成什么!他固守着自己的办公室和柜台,拒绝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他确实坚持了“原则”,但是坚持的都是架子,以至于增加一点内容,他就不知如何行动了。他本人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原则,一个不起眼的、死板的活机器,只知道在材料上做点什么记号,这种人对雇主来说不外乎一个记事簿。那他为什么不掌握尽可能多的事务方面的知识呢?店主、商人只有一听到雇员对顾客说“不知道”,就该立即解雇他,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一位作家曾经走进伦敦一家卖地图、地理方面的书籍和相关物品的商店。当问及一本“数学地理”方面的书的时候,5个店员毫无例外都告诉他:不明白数学地理学是什么概念。这些店员都是“坚持原则的人”。他们不仅不知道他们该知道的东西,而且也不想知道。否则,为什么他们不说,尽管他们现在没有这类书籍,但都很乐意告诉顾客当时市面上有的某本该类书籍的价钱、书名等信息呢?他们应该早就通过科学字典或百科全书之类的参考资料,知道“数学地理学”是什么。他们只是坚持那些教给他们的、应该坚持的少数几条关于地理学的观念。他们因为不适应新的需求,结果当然就失去了顾客。

    塞缪尔·斯迈尔斯提醒我们: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仅仅坚持粗略的原则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注重细节——那些小的方面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找出人生中可改善之处,采取正确的行动】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行动正确的人,人生是持续一辈子的自我更新、自我进步的过程。”

    许多人的人生态度非常正确,但其正确的态度却未带来正确的行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害怕改变”。

    大部分人害怕改变。他们甚至将“改变”与“破坏”之间画上等号。但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要放弃熟悉的旧事物,去适应未知的新事物,的确相当不易。尤其是几乎所有的改变都旷日持久,并且需要一试再试,这更容易让人陷于一成不变,故步自封。

    一般人对“改变”的反应如何?对于那些正处于人生转折点,并从新方向获益良多的人们,毫无疑问地,他们喜欢改变。至于其他人,则拒绝任何改变,而将生命停滞在现阶段。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改变,但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却又不得不做些改变。如果再不求新、求变,就会被时代淘汰了!

    以下是塞缪尔·斯迈尔斯总结的几项必备的生存法则,这些法则对处于善变的现代世界的我们仍有很多指导意义:

    (1)抛开原有旧包袱。如果过去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就快点丢掉吧!到新世界中去寻找你的春天。想象新的人生对你的好处:你的行为、技能将因此增进;你会更有竞争力;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好。

    (2)保持开放的胸襟。我们不需要将所有新的事物照单全收,但也别因为新事物与众不同,就加以拒绝。不要先给新事物任何价值判断,试试看再决定。

    (3)采取行动。与其认为:“这件事竟然发生在我身上。”不如换个想法:“这是一个可以尝试新事物的大好机会。”假使新的方法行不通,再试试看别的。尽量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总会找到解决之道的。

    (4)要有耐心。给新事物暖身、生效的机会。研究表明:要打破旧习惯,并养成新习惯,平均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

    (5)懂得应变。不要墨守陈规,但也不要沉溺于行不通的新方法中。不断地实践,然后从错误中学习;今日的失败,往往是明日成功的契机。

    (6)积极寻求协助。因为你对新事物不熟悉,可能无法在书上找到需要的资讯,所以,开口问人吧!就算找不到预期的解答,也要从中获得新的思考点,或许还可因此找到你所要的解决方案。

    (7)不要轻易放弃。一时的停滞不前并不是失败,只是暂时休息,放慢脚步而已。把它们视为另一阶段的开始,而非结束。

    (8)强调正面、积极的态度。如果连负向思考都能带来自我实现的鼓舞,那么正面思考更能发挥这样的功能。了解自己的优点,改善缺点,并奖励自己的成就。

    (9)保持幽默感。不要把自己搞得太严肃。一位哲人就曾说过:“开怀一笑,可以征服生命中所有的难题。”

    (10)想象成功的远景。如此可帮助你从抗拒改变的旧习中挣脱出来,并有更多机会能了解新事物所带来的益处,使其成为你新道路上的指引明灯。

    【本章要点与思考】

    1.人生智慧是生活经验阅历的成果,是命运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积极借鉴长者的宝贵经验,就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莫大的助益。

    2.自以为是其实是无知的表现。自以为是不但会招致别人的反感,而且会影响我们自身的进步!

    3.你必须学会驾驭生活。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4.要想真正取得永久性的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那些在达到目标过程中面对阻碍全力拼搏的人,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巅峰,才有可能走到时代的前列。

    5.你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吗?你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必要的努力吗?

    6.在生活中,你是否觉得很如意?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和提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