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事物当中,对一个商人思考能力的最佳考验,莫过于在两个完全相对立的概念或选择中作出艰难的抉择。这些对立体往往各有优势,又各有缺点,即使我们反复权衡,最终仍然难以两全,必须要割舍其一。
在考虑利弊时,有关这一选择的观点往往针锋相对,每种观点看似都极为合理,于是我们在万难之中作出了最后的抉择。可是这一抉择在之后看来,又总是让我们后悔不迭,以至于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在当时所作的决定,简直是一种最为糟糕的选择。类似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不断地在我们的商务生活和工作中重复上演,而我们也似乎总是不得不在紧急关头进行选择。
举例来说,有人会劝你:“你一定要当心啊,如果你还不能证明对方是诚实守信的人,那么你就应当以对待小人的态度来提防他,否则你就会吃亏上当,还有可能损失惨重。”与此同时,可能也会有人这样对你说:“你应该大度一些,除非真的有人背叛你或出卖你,否则你就应当待之以礼,像对待所有忠诚守信的人那样对待他。”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正确。就像地球有两极一样,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彼此关联,不能一分为二来看,也不能混为一谈。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这类人警惕性特别高,对周围所有的人都采取不信任、怀疑或者走着瞧的态度,而且这类人在考虑问题时,也总是朝着对他们有害的一面去想。至于他人的好意,他们有时候甚至会进行恶意扭曲,认为别人或者是自私自利,或者是图谋不轨。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于一名领导者而言,如果你总是对下属和同事充满猜疑,他们常常也会反过来歪曲理解你的善意和言行。原因很简单,不信任他人的人,也很难得到他人的信任。所以我们不妨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让彼此建立更为透彻的信任关系。猜疑往往是心灵自闭者为自己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或者面对面地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谈,让深藏在心底的疑虑彻底“曝光”,让心灵之间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加,才能求得与同事、朋友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才能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感,消除隔阂,获得最大限度的合作。
正如有位经验丰富的成功商人说的那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少有一半的挫折和麻烦都源于我们自身。对于这些无法预计的麻烦和挫折,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而综合来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通用原则来避免和解决这些麻烦,那就是学会管理自身、提醒自己。在这一原则中,唯一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就是避免养成胡乱猜疑的习惯。这就好比武器可以防备敌人,但同样也可能伤及我们自己一样,怀疑有时会保护我们免受他人的陷害,但利用不当或者发展过度,就会回过头来为难我们自己。
一个生性敏感、总是随便猜忌他人的人,往往会不记得上帝对我们的谏言。上帝曾经告诫我们说:“不要以小人之心度量他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警醒我们,应该为人宽厚,善待他人。如果一个人一贯颇受猜忌,总是被人们怀疑缺乏诚信,直到有一天,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坦荡无私,那么,那些曾经对他满腹猜疑的人,一定会对自己之前的言行后悔万分。
如果我们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敬,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放下自己对他人过分的怀疑和猜忌。古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不想被他人怀疑为恶人或骗子,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避免无端地猜忌他人,这也是让我们颇为受益的处世之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