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员工,总是难以避免来自上级的训斥和指责;而身为雇主,在员工们看来,最擅长的事莫过于苛责和批评他人。一位业界大师曾经在描述员工与老板的关系时提到,批评与被批评,苛责与被苛责,实际上包含了商业界的因果循环关系,那些曾经备受责难的下属一旦晋升为领导者,就会将自己曾经受到的委屈和痛苦转而施加给自己的下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他看来,这种循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然而,这显然不是领导与下属间最理想的关系状态。
在我所了解的所有商业活动中,确定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在什么地方批评下属,这件事最能彻底地对人进行考验。因为,在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窥知你的为人是否机敏干练,判断别人是否对你有好感,而且还能充分了解他人的本性。
至于该在什么地方批评下属,正如知道采取什么方式与在什么时候批评他们一样,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一位聪明的雇主应当清楚地知道,对于自己的雇员来说,帮助他们维持自尊心的意义十分巨大。但是,当我们开始批评别人的时候,却总是将这一点忘得一干二净。比如,当我们发现同事的错误时,我们的言语也许有意无意已经冒犯了他们的自尊心。如果你在公共场合下大发雷霆,对别人大声斥责,那么就那些被批评者而言,他们肯定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批评。实际上,上面这种怒气冲冲式的批评实在是非常愚蠢,因为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如果你公开在众人面前挑剔某个人的错误,那么他一定会对你这种“咄咄逼人”的做法感到反感。他会认为你是在吹毛求疵、没事找事。不管他是否接受你所说的那些话,总而言之,他一定会觉得你是在故意让他难堪。
因此,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这一点都不可或缺。如果我们疏忽大意,或者根本不愿意考虑他人的感受,那么必然就会犯下愚蠢的错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对他人犯下的错误置之不理,只是我们需要采取其他更为恰当的方式来指出他们的不是。因为如果你完全不去处理,他们身上的这些毛病不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不见,如果我们不对他们的缺点进行批评,他们就不会自动改过自新。不过,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却没有给予他们帮助,这同样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明智的商人总是会把观察学习当成是自己的职责,他们会时刻留心怎样改进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管理。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以人为本”的人,那么你就会懂得,应该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对自己的雇员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从而帮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在很多情况下,某个员工发现自己的同事犯了错误时,他的表达往往都是以狂暴易怒、愚蠢、不理智的方式进行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原因:譬如缺乏教养,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巧(这一点已经表现在他们与同事之间的交往中了),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忽略他人的感受或所处的环境等等。在某些情况下,产生这种做法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为人十分自私,只会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他们仅仅想到自己在公司里是一名监管员,要为老板管理好自己的同伴,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作为一名上司,真正应该关心和注重的问题是什么。也许我的这番话会让有些雇主感到十分奇怪,因为有些人始终都认为,自己的员工就该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才对。但是,如果一个雇主能够懂得,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应该是引导每个员工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潜力,那么他就会明白,这些监督人员的管理方法往往会偏离甚至损害自己的这一目标。如果雇主能够明白这一点,那么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只有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的员工,才是公司最需要的员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平等对待公司中的每一个人。如果公司中的监工、监督员或者领班,是一个狐假虎威的卑鄙小人,那么他就会给公司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我们经常听到有关专横的资本家如何欺压劳动者的事情,但我们却很少听到工人之间相互诋毁的事情。
然而,至于什么样的错误应该加以批评,我们可以遵循那些富于智慧与哲理的处世准则。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这些准则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参照,它们就是《圣经》里最有价值的基督教训诫。我们只有查找这些训诫,才能知道自己身上到底有什么不足。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明白,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指出他人的错误:在面对下属时,我们应该换个位置考虑,从逆向角度进行思考,想想我们希望上级怎样对待自己。对于一个商场上的老手来说,他年轻时也曾经受到别人的批评,如果他没有忘记当初自己遭受批评的情形,那么他现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就不会措辞激烈、暴跳如雷;如果他没有忘记自己当初也曾是一名辛苦工作的员工,那么他现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就会语气温和、宽厚仁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以某种形式为他人服务,成为他人的员工,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设身处地为自己的员工着想。
有些人也许忘了,想要在商场上获得成功,我们还需要依靠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都不可或缺,而员工的素质就是诸多因素中重要的一个。
在一段时间内,或者在一定条件下,有些员工可能看起来在你的公司里没有太大用处,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但是在另外一个时间段,或者另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变成很有用的关键人物。因此,对待不同条件、不同素质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因材施用,把他们放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这样他们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本领,发挥自己的专长,否则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对于员工来说,“什么时候找错误”和“找什么样的错误”是一回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这样,但又不完全是这样。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经常乱发脾气,性情急躁,那么你“什么时候找错误”和“找什么样的错误”就会完全不同,因为当你批评别人的时候,就已经掺杂了自己的情绪。因此,当下次某个雇员犯了某种过失,激起你的愤怒时,你一定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怒火,不要当着他的面表现出来。如果你没控制住自己,那么后果会变得十分糟糕。在你处理别人的错误之前,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带着情绪去批评他人,这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造成许多危害。比如说,双方会因此都变得意气用事,这就导致雇主失去了自尊,而受到训斥的雇员也失去了信心,双方的尊严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而对雇员来说,他们在还没进行自我反省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被迫接受这次批评。因此,倘若你在指明他们的错误时,能够以一种和蔼可亲、心平气和,但却态度坚定的语气,或者以公平、大方、包容、体贴的心态,用这种方式去对待他们的过失,那么你的话就会在他们的心中产生共鸣,他们就会乐意按照你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你的批评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有效。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与自己的员工成为好朋友,而不是与他们结为仇敌。我们完全可以先把错误放在一边,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对于生意上的成败来说,很多时候正是取决于我们是否可以把自己的雇员看做朋友。在你的下属当中,即使是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员工,也同样值得你友善对待,因为他们和那些有权有势的商业大亨一样,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
至于怎么对他人的错误进行批评,实际上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总而言之,我们的建议就是,当你发现别人的错误时,一定要用一种礼貌的方式立即说出来。与此同时,在你表达完自己的看法后,就应当立即结束,不要再继续喋喋不休,更不要时不时地向别人提起这个错误,或者对常犯这个错误的人加以冷嘲热讽。你必须清楚这一点,你的目的就是要让他明白,他需要时刻注意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能让他觉得,即使他再怎么努力,也改不掉自己的这个毛病。
简而言之,在批评他人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不要成为让别人痛苦的刑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