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越简单越好-不强迫自己:制定规则而不只是遵守规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制定规则本身就是一种无所不在且必不可少的应对公共挑战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对规则制定过程和步骤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分析。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是一个充满异议的叛徒,也极少满足于维持限定的规则,他们的成功源自于对常规的藐视和突破。只有不强迫自己,能够做到制定规则而不拘泥于规则,让自己做个简单的人!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你才能胜出

    别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我们都能做,克服任何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难就是我们的专长。我们都很有潜力,精力资本雄厚,魄力本钱丰富,何不善用这些属于自己拥有的资源,成就一番他人做不到的事业。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结果。

    天空并不高,向上伸出就能碰到;梦想并不远,跨出步伐就能到达。高度的判断不在于视野,而在于心态;距离的断定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行动。

    CA创始人王嘉廉说,“我喜欢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每一次见王嘉廉,都能从他的眼神里感觉阳光的存在。这是一种耀眼得不能回避的阳光。他本不属于阳光灿烂的年龄——62岁。但他心底里的快乐、温暖感染着周围的人。

    性格冥冥中主宰着王嘉廉的命运。年少时的王嘉廉活跃调皮,对正规教育不感兴趣,向往独立创业。他说:“我从小不喜欢传统的学校教育,那简直是浪费时间。”

    假如不是看到纽约时报的招聘广告,王嘉廉的一生也可能重写。“在皇后学院毕业后,有一天,我翻阅纽约时报的招聘专栏时,发现有整整两页半的篇幅全是招聘电脑程序员的分类广告。我当时就跟母亲说,我想成为一名电脑程序员。”母亲问,“什么是电脑程序员”?“我也不清楚,但是老天,市场上真是需要大量的程序员!”许多年后,王嘉廉回忆此事时,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所谓的一句话改变人的一生,其实是命运使然,也是性格所致。

    从此,王嘉廉找到了长大的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1976年,32岁的王嘉廉开始了在美国的创业生涯。他创办的公司叫ComputerAssociates,简称CA,做软件。开创时仅有4人,“每天都面临着活不下去的危险。”王嘉廉统率下的CA,在经历了上市、不断收购的过程后,在全球40多个国家有160多个分公司,18000名员工,其成功令人侧目。

    他的积极和行走如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豪华作风,也让记者见所未见。王嘉廉出行,都是乘专机前往。来北京时,他永远住“总统套”,永远有神秘面孔的保安相随左右。从戴着名贵戒指,穿白衬衫与西装看,他绝对是个对生活有相当高要求的人。在他眼里,最珍贵的东西只是时间。“善用你的时间。”接受采访时,他不自觉地向记者灌输这种理念。记者的每次采访都被规定在十分精确的时间内。

    “我就是喜欢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如果别人告诉我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这最能引发我的兴趣与雄心。”“我真的不相信世界上有做不到的事,任何事我都有充分的把握做得更好、更快、更多。”这种坚定性格的形成,在王嘉廉那里,得到了十分有趣的解释:“我是华裔移民,在家中排行老二。中间的孩子,自然会培养出很强的妥协能力。老大呢,常常要背负许多父母期待与梦想的重担,最小的常常是会被惯坏的人。老二一般都轻松独立,常成为他们中间的协调人。”

    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创造时机。这就是敢于挑战自我的人的成功秘诀。敢于挑战自我的人用挑战与袭来的种种苦难周旋,不仅经受得起失败,同时也承担得起成功。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人生是否一帆风顺,而在于你是不是一个敢冲撞命运,敢于挑战自我,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的人。

    约翰·库堤斯,一个平凡而伟大且与众不同的人,他坚强,他独立,他超越了别人和自己,他更成就了自己。他所经历的逆境与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个人感召力。他出生时脊椎下部没有发育,两条腿没有成型,根本无法行走,也无法安装假肢,但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坚强的性格使约翰没有为自己的先天残肢而颓废,相反,他却截除废腿,挑战生命极限,双手走路,驾车,游泳,举重,打乒乓球……他尽自己所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过着和健全人差不多的生活。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个美满和谐的三口之家,并依靠两只手在讲台上走动,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家。难以相信的一位只有正常人一半截身躯的人,面对数以千计的听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阐述自己对人生的向往,对家庭的爱、对社会的责任、对事业的执著。

    直面约翰·库堤斯先生的精彩人生,我们又几何时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中稍微停顿下来去审视自己,面对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的困难或挫折,我们的感觉怎样?我们的态度如何?我们的行为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

    当我们在追求目标中要跨越出乎我们想像的困难时,是通过抱怨来让自己的心灵免受伤害,还是让冷静使自己心灵得到一些抚慰?从此以后是以消极、被动的心态面对一切,还是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周围?行为上是退缩、回避,还是进取、沉着?对未来的信念是怀疑、迷惘,还是信心倍增、勇往直前?面对如此多的“是,还是”,我们怎样选择?为何要这样选择?

    我们选择了一种信念,我们就有了一种坚定的行为;我们选择了一种行为,我们就有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选择了一种态度,我们就有了一种舒畅的感觉,就让我们选择不要对自己说“绝对不可能”。

    你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的,但一定要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人。要为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感到快乐,在快乐中追寻找我们的理想。要用独特的自我来打造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刘墉先生说:“每个人都应当看重自己。在他人肯定自己之前,你先得肯定自己。”的确如此,假如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又怎令他人对你有信心呢?又怎能成就一番事业呢?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才能勇于成就自己的事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说:我相信我自己,我是不可替代的。当在喊这些口号时,你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呢?我们会不会一出门或遇到一点困难,就忘掉所喊的那句话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想,来证明自己,为自己打气与加油呢?高度的自信会产生高度的表现,相反的,自卑的人凡事都做不好。人只有在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是第一时,才会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与精神上极度的巅峰状态,进而带来强烈的行动力与决断力、影响力与带动力,坚忍不拔,直到成功。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不同的是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很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过了一段时间,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后他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在生活中,是否有很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千方百计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被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不再跳上新的高度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很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时,它就会“嘣”的一下,跳出来。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往往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出这个高度?能有多大的成功可能?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而只要看看一开始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怎样思考的,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乃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怀有信念的人是了不起的。他们遇事不退缩,也不恐惧,就是稍感不安,最后也能自我超越;他们健壮而充满活力,能解决任何问题,凡事全力以赴,最终成为伟大的胜利者;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他们都很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是不可替代的!”他们永远坚持自己正确的主见。

    一位美国首席执行官杰克曾说过:“所有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是啊,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这才是迈向进步的阶梯,一定要有自信心!好事多磨,这句话没错。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胡思乱想,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永远都不要失去自信心。自信、执著、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的无限期坐票。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者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对啊,即使你再高大、再强壮,但是你没有自信心,同样也不会取得胜利的。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念,就会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必然在迷茫中失去行进的目标,就不会知道脚下的路会延伸到什么地方,还有多远。

    坚信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在他人的眼中选择人生,不要在他人的思想引导下选择人生。借鉴他人的精妙之处,借鉴他人的成熟之路,借鉴他人经验之谈,都可以,但惟一的是自己要有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否有信心做好,思维一直掌握在自己的范围中,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生活因你的心态而改变,行动是追随着自己的感受的,快乐是源于内在的心情的……

    千锤百炼锻造自我

    “你是谁?”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莫名其妙。

    我们当然有一个名字,也许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头衔,可能还有一个家,有几个小孩。你要问我是谁,这些就是我。

    “你是谁?”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包含了人生所有最重要的东西。

    活得精彩的人,大半都透透彻彻地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些事,又有什么地方能做得让他人自叹不如。

    你的头衔、职业、收入,甚至姓名,其实并不重要,以往和你交换过名片的人,你记得几个?有人挂了董事长的头衔,有人是大学教授,有人号称月入数万。一转眼,你就把这些人全忘光了。

    但是那些精彩的人,总是叫人想忘也忘不了。事隔很多年,你还会记得一位作家的名字,因为他写过一本影响你一生的书;你也会怀念一位美容院的师傅,因为只有她能做令你满意的发型。

    深深刻在人们记忆中的,都是有魅力的人物。他们未必拥有吓人的头衔,也不一定开豪华轿车,戴名贵珠宝,甚至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也不必设在气派的玻璃大厦里。

    一个人只要能诚诚恳恳,去做他最爱的事,那么很多人就会因此而获得莫大的快乐。为人写一本好书,做一个漂亮的发型,都能使他人得到快乐,也使自己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人。

    但是,仔细想想,你自己做到了吗?

    你爱你的工作吗?你爱你的家庭吗?你爱你每天所做的事吗?或者你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要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小轿车,戴名贵的钻石翡翠,升到更高的头衔,搬进更高级的大厦,却丝毫没有把心思用在手边所做的事情上。结果,你还是在创作,却没有写出好作品;你还是为客人烫头发,却没有做出最漂亮的发型,而那些你梦想的东西,也始终只是梦想。久而久之,你过着同样的日子,看不到任何进步,也没有任何人满意你的工作。人们轻易把你忘记,而你自己也眼睁睁看着时光飞逝,感叹一事无成。这一切错误,都仅仅因为你没有认清“你是谁”。

    生命中能让人发光发亮的东西,都不在梦想中,而在现实里;不在明天的仙境中,而在今天你脚下所踩的土地上。

    我们不必为生命的欠缺感到难过。或许你少一张大学文凭,或许你没有真的钻石耳环,你买不起轿车,你的相貌可能平凡无奇,你既说不出流利的外国语,也拿不出显赫的家世背景。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你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让人快乐,让人记忆,让人想忘也忘不了。你仍然可以做一个好的作家,一个好的发型设计师,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流的,但是你能享受你的工作,同样地,他人也会分享你的作品,使得他们承认你的好。

    自己活得有乐趣、活得精彩、让人羡慕不已的人,不一定有文凭、有钻石、有进口车、有美貌,但是他们一定是踏踏实实地踩在现实生活中,诚恳努力地做现在该做的事,而且能够很骄傲地展示他们努力的成果。

    认清自己是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不论置身哪一个行业,任何一个特殊的人物,其实都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发光发亮。然而,就像在矿山里寻找钻石,你必须探测钻石在哪里,接着才可以瞄准目标,奋力挖掘。认清自己的特长,也像寻找钻石一样,你要先分析清楚自己的个性、爱好与才能,然后再瞄准目标,片刻不停地去冲刺。而人生的光亮,也像钻石一样,必须透过长时间的挖掘,费尽心力的琢磨,经历苦苦的等待,最后那晶莹耀目的钻石,令人惊叹,也让人落泪,恍然悟到最后的美好是始于最初的苦心。

    新活法带来新境界

    人生需要遵守基本法则。首先,就是必须按照自然的法则去生活。自然的法则,即一般所说的存在于天和地之间的法则,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法则。

    比方说,人的大脑、血液、四肢及五脏六腑等等,这些虽然都是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作为自己本人来讲,是不可能去进行自我选择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而这一事实,可以说是无论任何理由也推翻不了的。

    假如背离了自然的法则,其结果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毫无疑问,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身体生出种种病状;生活贫困;事业不顺;精神烦恼及苦闷……这样,自己最后必然会终日在痛苦中挣扎。这可以说是自然的法则对违背者的惩罚。

    因此,无论怎样,自己都不能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必然属于本身。纵然你的欲望再强,整天拼命地去捞钱,有了钱之后,就去购买高级轿车、高级住宅及奢侈豪华的室内陈设品,等等。但是,所有这些,当死神降临时,还必须原原本本地留下来,连一件小小的东西也都无法带走。

    原因何在呢?就是由于所有这些全都是身外之物,即所谓使自己过得出人头地、真正像人的一种装饰品。不管你拥有多少这样的物品,你若不是充分有效地使用,那么,这些物品对你来说,始终只是装饰,并无多少价值。

    总之,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件物品是真正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去,和自己的意志没有任何关系,人生不论是开始还是终结,都不能取决于自己的意志。

    或许有人会说,生不能凭自己的意志,但是死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意志来实现,即可以自杀。这话听起来似乎也不无道理,但那事实上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当然,假如自己有自杀的勇气,真正是下决心,为了他人的欢乐而甘愿舍弃自己的人生,那是值得赞赏的。除此之外,任何自杀行为,上天是绝对不会容许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既不合乎伦理,也完全违背道德,可以说是人类最严重的背叛行为。

    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虽然说不是凭自己个人的意志,但也绝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已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种客观现实。这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二条应当遵守的法则。

    人生几十年,多则百年,这漫长的人生历程应该怎样度过呢?周恩来有句话说得好,他说:“要活到老,学到老。”说实在的,人生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当然,所谓的学习,主要是对如何做人的学习,即对如何与他人共生存的学习。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有大脑思维。因此,作为人本身来讲,从一开始就是各种杂念的生成体。假如要完全排除各种杂念,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或者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此,还是要正视现实,接受杂念,才能使自己活得真实。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受杂念的摆布和左右。

    诚然,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小部分坏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他们也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坏。真正从心眼里就坏的人恐怕也是极少数。即使是坏人,他们以前也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拼命努力过。然而,由于他们不懂真正做人的道理,他们流汗、流血,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全都是为了他们自己,最后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肯定不会受大众的称道,相反的,必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和人们的唾弃。

    按照自然法则行事,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生活方式,就能达到最高生活境界,从而产生出无穷的生命力。

    人生有开始,也有终结。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关键是在生与死这一期间。因为这是上苍赋予我们的惟一自由的时间,怎样分配这段时间,这可以说是上苍的考验。

    假如这段人生是为了他人而生活,就无需什么远虑,也不会有什么近忧;反之,假如单纯是为了自己而生存,生活的路子就会越来越狭窄,最终走上孤独和悲惨,永远和欢乐无缘。

    太实在可能会吃亏

    做人要实在,不要惹是生非。实在没错,人人都喜欢和实在的人相处交往,因为和实在的人相处比较安全,实在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他人吃亏,实在的人从不算计他人。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过了火,事情就走向了反面。实在可以,但太实在就要不得了。太实在是一种木讷,一种保守,一种顽固,太实在的人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规划自己的人生,太实在的人只知道按部就班地生活,没有创新没有突破,从来不去想要主动干什么,只知道按照他人的吩咐去做事,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样的人,一生能有多大的成就?太实在的人一生都处于被动中,也注定一生都会平庸,不是没有机遇青睐他,而是机遇来到他的面前他也看不见,更不用说主动去创造机遇了。

    太实在的人,机遇站在他的面前他都不知道,非得有人亲自告诉他:“这是机遇,快抓住!”太实在的人没有主见,总是根据其他人——父母、亲人、朋友的意见,选择他们的职业和生活方向。特别是当他人一再重复自己的意见时,实在人就更难以拒绝。因此,很多太实在的人选择了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路,可想而知,在这条路上他能够走多远呢?

    太实在的人不欺负他人也就算了,却还要受到他人的欺负。这可以算是太实在的人最大的悲哀与无奈了。我们可以看到在职场上,太实在的人总是被其他人使唤过来又使唤过去,有什么累活苦活或者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总是叫太实在的人去做,其他的人则坐享其成;假如事情做砸了,就把责任全推到太实在的人身上。而太实在人一般胆小怕事,安分守己,对人对事谨小慎微,从不会随便得罪他人,即使他人得罪了自己,也不会记恨在心,更不会以牙还牙。这样一来,太实在的人就经常被那些不老实的人欺负,而且即使自己吃了亏也认了,也不会向人诉说。

    反过来,太实在的人对于他人的一点小小的恩惠,却牢记心中,并时刻想着找机会给予报答,即使那些施与恩惠的人早已经忘记了这点事。如此看来,太实在的人是职场里的“冤大头”。

    老张是公司里的老员工了,都快要退休了却还是公司里最底层的职工。公司不重用他是因为他太实在,公司不辞退他也是因为他太实在,不忍心。

    公司有自己的厨房,中午的工作餐公司自己做。厨房在一楼,二楼的员工中午吃饭时都应该亲自跑下楼来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老张出于好心,总是在吃饭前十分钟把二楼所有员工的饭提上来。第一次,同事们都十分感激。次数多了,同事们就习惯了,下意识里以为这是老张应该做的。因此,不但不感谢,有时还吆喝:“老张,该吃饭了。下去拿饭!”

    这样还不算,同事们得寸进尺,吃完饭后都把自己的碗放在老张的工作台上,要老张带下去。老张也没多想,反正自己也要下去,多带几个碗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一天,同事们吃完饭照旧习惯性地把碗交给老张。按照以往,老张吃完饭喜欢打一下盹,然后再把碗送下去。可今天不知道怎么搞的,没小心睡过了头。恰恰在老张睡觉时,老总和另外一家合作企业的老板来视察工作,看到老张桌子上堆满了碗筷,合作企业老板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个公司员工素质这么差,想必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拒绝了和公司合作。公司老总就把气全撒在老张身上,老张有口难辩,最后,公司把老张辞了。让老张感到心寒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同事替老张说好话。

    这就是太实在的下场。实在人在群体中基本上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没有什么实际影响力,也很难出类拔萃成为领导者。实在人的这种生存状况与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

    首先,实在人不善于表现自己,尽管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也不去争取,会觉得不好意思,自己的优点与能力常常不为人所知,给人的印象很平常,甚至经常被人遗忘还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很难引起他人的重视。

    其次,实在人不知道为自己的将来计划和打算,他们的观念是凑合着过日子,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一生糊里糊涂,或许偶尔也有自己的想法,却没机会表达,一旦有机会表达又没有信心,所以即使把想法说出来也不会得到他人的重视。可以说,太实在的人是没有话语权的。

    再次,太实在的人不懂得交际,不会运用社会资源,总是单打独斗,在处理各种关系上原则有余、圆通不足,很难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太实在的人个性也往往比较孤僻,不主动和他人交往,不主动和他人接触,本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还不主动,还期望他人主动结交吗?这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太实在的人往往没有多少朋友,也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最后,实在人不加入任何的利益团体,只知道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给他人带来好处的能力,而给他人带不来任何好处的人在整个利益关系的链条中就会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地位。

    所以,做人不能太实在,要有一点心机。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人处世留一点心机,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需要。心机是谋略的一部分,善于谋划的人都是有心机的人,不要以为有心机就是要算计他人,更多时,有心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心机是智慧的流露,也是自保的象征,没有心机的人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不同种类的伤害。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社会中的事情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世界不留有心机,怎能正当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人格保驾护航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在日常生活当中,这种信念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做人的原则。不能坚持自己原则的人就像墙上的无根草,随风摇摆不定,甚至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样的人必定不能大成。

    人生需要一些原则,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原则,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信任你,才能为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吉田忠雄在回顾自己的创业成功经验时说过:“为人处事首先要讲求原则,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离开这一点,一切都将是泡影。”

    在吉田忠雄创业初期,他曾经做过一家小电器商行的推销员,他最初的目标是走低价的路线,在同类产品中,争取做到最低价。可是刚开始时,他做得并不顺利,因为没有人能相信他,很长时间业务并没有什么起色,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坚持做下去。

    有一次,他推销一种剃须刀,半个月内同二十几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但是后来突然发现,他所推销的剃须刀比别家店里的同类型产品价格高,这使他深感不安。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这二十家客户说明情况,并主动要求向各家客户退还价款上的差额。他的这种以诚待人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客户,他们不但没收价款差额,反而主动要求向吉田忠雄订货,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品种。这使吉田忠雄的业务数额急剧上升,很快得到了公司的奖励,这给他以后自己创办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因而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做人原则。比如说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等。没有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的尺度,就很容易走入歧途。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该如何坚持自己的原则呢?

    考虑到原则与发展的关系。有的人给自己规定的条条框框太多,或者养成了固有的行为习惯,这样就束缚自己的思维,因而失去开拓创新的精神。因此,人们在遵守某些原则的同时,还要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自己的这些原则时刻能够适合时代的要求,不要让原则束缚和阻碍自己的思想。

    在把握做人的原则上,要有个度。要合情合理,还要切实可行。人要有精神和追求,但是,无论是做人的原则,还是目标和理想,最终目的是快乐,这样才能达到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否则太重的压力只能让自己背上思想的包袱,成为前进的阻力。

    坚持自己的原则,需要忍让谦和。所谓“忍”就是“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最高。”所谓“让”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所谓“谦”就是“人有成绩莫自夸,骄胜自大无益多。”所谓“和”就是“世上谁能无有过,莫为小事动干戈。”

    坚持自己的原则,应该懂得舍得之道。要懂得放弃,有舍才有得,不让自己钻牛角尖,要明白放掉的已经过去,而把握的永远是现在和未来;同时,也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不缩手缩脚,不患得患失。

    总之,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时时事事都要受到社会公认的法律和道德等准则的约束,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

    无可无不可

    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换言之,君子对于天下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好,也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不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了。因此,对于身边的事情怎样看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孔子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在评价古代几位名人时认为,伯夷、叔齐是一代贤人,坚持真理,有所不足,但他们“言中伦,行中虑”,说话合乎法度常理,行为经过深思熟虑;虞仲、夷逸的特点则是“隐居方言,身中清”,能逃避现实,隐居下来,放肆直言,洁身自好。而他自己则不属于这些人,是“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对上述这些人的行为,有的他是肯定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有的他则是不赞同的,他本人就拒绝这样做。这种“无可无不可”的处世哲学,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坚持原则,又必须机动灵活。

    不坚持原则,一团和气,就会使我们丧失目标,犯大错误。比如经商,根本原则是为了卖货赚钱,利国利民,这个必须坚持,伪劣商品虽然赚钱,但违法害民。不能赔本贱卖,虽然能获得消费者欢迎,但不能赚钱,违背经商之道,也不可为。

    不机动灵活,生搬硬套,就会使我们失去机会,坐以待毙。再以经商为例,在坚持利人赚钱的前提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价格,决不能一成不变,热情服务,随行就市,才能成功。经商如此,为人处世也不例外。

    生活中,凡事不可认死理,大事聪明,小事糊涂,难以下结论、难以辨是非的东西,采取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品德。否则,聪明过度,妄下结论,往往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引火烧身。因此,对“无可无不可”的问题,应做以下理解:

    能上能下,随遇而安。也就是说,自己既可以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也能安心守贫,面对艰难困苦。不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坎坷,都能以平静的心情,坦然处之。

    能贵能贱,入乡随俗。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对富贵者不卑不亢,面对贫贱者不骄不狂,量体裁衣,不墨守成规。尤其是待人接物,要能做到入乡随俗,与人打成一片。因为各个地方生活习惯往往没有什么优劣高低之分。

    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因而也就尊重了自己。

    能进能退,左右逢源。为人处世,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进不越规矩,退不丧失志向;令人惊叹而不惊奇,让人尊敬而不畏惧,羡慕而不嫉妒,进退自如。

    能争能容,皆大欢喜。对于该得到的东西,要理直气壮,努力争取,决不客气。优柔寡断,是无能、懦弱的表现,必须克服。同样,要有宽容之心、大度之情,要能容得下别人,理解和体谅到他人难处,力争使大家都满意。

    人生的诀窍是经营自己的长处

    哈佛大学的D?伯恩斯教授作了一个统计,发现几乎所有成功者都有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又不论是从事哪一个行业、担任什么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事实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他对自己擅长的工作的专注和投入,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和代价,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家嘎纳(H·Gardaer)教授的多种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八种,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每个人的智力都有所长,如有些人的语言智力水平很高,但他的逻辑、数学智力可能平平。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在智力方面扬长避短,用自己智力上的强项来争取优势。

    精英总是善于把自己的长处转化为成效。他们明白,人应当尽可能地扬长避短。为了取得成效,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和自己的长处。这些长处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机会。组织的惟一用途就是把组织成员的长处转化为成效。

    在发挥特长方面,没有比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安德鲁·卡内基为自己挑选的墓志铭更加值得引以为豪的了。他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这里安息着一个懂得如何使他身边工作的人比他本人取得更大成效的人。”

    在他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之所以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因为卡内基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这些钢铁公司的经理人人都是某个特定领域和特定职位上的能人。不管怎样,卡内基就是他们中间最有成效的一员。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把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社会需要做什么,综合加以分析,找出最佳结合点,正确作出职业选择,你就迈出了人生事业发展的第一步。

    爱默生也曾说过:“什么是野草?就是一种还没有发现其价值的植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优势,也有自己天生的劣势。无论怎样的人生规划都是为了寻求成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我们也都知道做自己喜欢的拿手的事,总是会更容易些。人生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应该在自己更容易做好的领域科学地规划。因此,成功的人生规划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就应该先寻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能的突破口,不只是人生规划很重要。只有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倍增。相反,总是怨天尤人、自卑自弃,或是经营自己的短处,只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贬值。那么,怎样寻找自己的长处呢?其实很简单,在生活中或许你看到他人做某事时,你有种痒痒的召唤感,也希望做这件事,当你完成这件事时,感觉如行云流水,轻松愉快地做完了。甚至有些事是无师自通,并且能做得有声有色。那么,我敢肯定这就是你的天分,你的优势。

    假如我们能够准确地发现并发挥自身的优势,经营自己的长处,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人生规划,那我们一定会把理想的风帆扬向成功的彼岸,我们的人生规划一定会是一部灿烂的画卷。

    美国希尔顿国际饭店集团的创立者。闻名遐迩的企业家唐托德·希尔顿,喜欢给他人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希腊年轻人到雅典一家银行去应聘一个门卫的工作,由于他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什么都不会写,自然没有得到那份工作。失望之余,他借钱去了美国。很多年后,一位希腊大企业家在华尔街的豪华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会上,一位记者提出要他写一本回忆录,这位企业家回答说:“这不可能,因为我根本不会写字。”所有在场的记者都甚为吃惊,这位企业家接着说:“万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我会写字,那么我今天仍然只是一个门卫而已。”

    人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最佳位置。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其最高文凭是中学,在哈佛大学他没有读完就经营他的电脑公司去了。他之后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再比如法国近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梅杰,47岁登上首相宝座,为世人所瞩目。然而他年轻时并无超人的聪明之处,16岁时因成绩不好而退学,后又因心算差未被录取为公共汽车售票员。对此有好多人想不通:一个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的人怎么当得了首相?针对这种怀疑,梅杰在一次谈话中回答说:“首相不是售票员,用不着心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能不能扬长避短,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条条道路通罗马”,“此门不开开别门”。世界上的工作千万种,对人的素质要求各不同,干不了这个可以干那个,总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天地。在有的人看来,沃森是个末等生,那个希腊青年是个文盲,盖茨没有大学文凭,梅杰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还能干什么事,成什么才?天无绝人之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什么文化不高、经验缺之、没有职称,甚至身有残疾,都不是成才的障碍。

    要有一技之长:你总有优秀的地方

    每个人身上都有最优秀而独特的地方,这份优秀只属于你自己。而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是否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全力将它发挥出来。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才能让你登上人生的绚丽舞台。

    我们要通过正确地评价自己,来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方向和内容对人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只看自己的缺点就好像千百遍地听人说“你这不行,你那不行,不准干这,不准干那……”但从来不知道自己哪儿行、不知道要干什么,这种情景是令人非常绝望的。然而如果自我评价的方向是正向的、自我肯定的,能够准确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自己不仅会由此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将更有可能发展出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

    有一个小男孩很喜欢柔道,一位著名的柔道大师答应收他为徒。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学习,小男孩就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那位柔道大师找到小男孩,说:“只要你想学,我依然会收你做徒弟的。”于是,小男孩在伤好后,就开始学习柔道。

    小男孩知道自己的条件不如他人,因此学得格外认真。三个月过去了,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感到很纳闷,但他相信师傅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又过了三个月,师傅反反复复教的还是这一招,小男孩终于忍不住了,他问师傅:“我是不是该学学别的招术?”师傅回答说:“你只要把这一招真正学好就够了。”

    又过了三个月,师傅带小男孩去参加全国柔道大赛。当裁判宣布小男孩是本次大赛的冠军时,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有一条手臂的他,第一次参赛就以惟一的一招打败了所有的对手。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疑惑地问师傅:“我怎么会以一招得了冠军呢?”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学会的这一招是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对付这一招的惟一办法是抓你的左臂。”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废物,只要找到勇敢出击的突破口,谁都是可用之材。而对每个人来说,自身的缺陷在某种情形下正是自身的优势所在,而这种优势是独一无二的,他人是无法模仿的。

    韩寒上高中时,是个名副其实的坏孩子。他叛逆,考试七科,只有语文及格。于是,他了解到,学习并不是他的长处,他开始从文学方面发展自己,先后发表了《零下一度》和《三重门》。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位少年,无数学子将之当作自己的偶像,于是韩寒变成了大家眼中的好孩子,没有人因为他考试不及格而对他品头论足了。假使韩寒没有发现自己的才能,也许他此时已成为一个过街老鼠,早被淹没在众人的口水里,成为老师口中的反面教材了,与今天的成绩有着天壤之别。

    发现自己的优点,即使你只是半截牙签,你也会发出光与热。因为上帝给你关上大门的同时,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只要打开那扇窗,阳光就会洒满心房,照亮七彩的人生。

    当然,并非发现自己就会成功,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每个人都有体现价值的一面,就如儿歌中写的那样:“鲜花遍地开,朵朵惹人爱。”要时时告诉自己,世界因为有你的存在而美丽。

    一个人拥有明确的目标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了解自身的优势,那么这个目标几乎难以实现。原本个性天马行空,那么就不要作个品质管理员,作个策划专员好了;本来十分善于演讲,那么就不要当作家,去向演说家方向努力。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全才,有一技之长就好了。人不能总盯着自己的缺点,最主要的是发挥长处。

    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能力,还要善于运用,否则你的优势就是会白白浪费,毫无价值。就像一颗钻石,假如沉在海底,就无异于破铜烂铁,只有把它捞出来,真正使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最强的优势领域,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去弥补劣势。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放大自己的劣势,看不到自己的优势。

    其实,从统计学的角度说,十全十美或一无是处的人都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只有一方面比较突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突出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点上。要知道,弥补劣势,虽然有时确有必要,但它只能使我们避免失败,而不能使我们出类拔萃。因为很多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依靠教育、学习与培训也是事倍功半,未必有好的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命运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但我们在认识自己的时候往往陷入误区,我们更关注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却忽视了优势;我们更多考虑自己如何去适应工作,却很少考虑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我们更多的是沉溺于对自我的责备中,却很少积极地认同自己;我们更多的是乐于取长补短,却很少灵活地扬长避短。

    因此,我们的悲哀不在于缺乏才能,而在于没有发现才能。培养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只需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依据能力确定目标,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必会成就自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