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紫裙子-暖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田双伶

    她裹紧了厚厚的羊绒披肩,走在清寒的月光下。

    初冬的夜晚,屋里渐生寒意。每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都感到凄清无比,侵骨的冷传到十指尖,生疼。她忽然想起那只霉绿斑斓的铜香炉。

    炉凉,茉莉盘香放进去就熄了。她愣愣地定了会神,裹了厚披肩出门,去寻一些干树枝烧炭,来温那只冰冷的香炉。

    她是一个老派的女子,喜欢玉,丝绸,喜欢做菜,煮茶,看电影,喜欢读《红楼梦》,还喜欢《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即使整日忙着许多事情,一个人的日子,总归是莫名的冷清。那只香炉,是朋友送的,说炉里若熏上香,能温暖她那颗古而幽的心灵。朋友总是对着她家里满架的瓷瓶儿古罐,戏谑地说:生错朝代了呢。怕是遇不到像你这样心有古意的人了。

    那又怎么了?她想,这样的日子,静而雅,挺好。

    月光下仔细地寻,也没看到干树枝的影子。走到拐角的一个院子前,看到一个人站在栅栏旁,用一根细木棍儿拨拉面前铁桶里的炭火,若有所思。看到炭火,她心里一喜,走了过去。

    那人仿佛被惊了神,抬头看她。她忙歉意地说,我想找些炭火,用来温香炉。您烧这炭火是……

    他“哦”了一声,前几天刮大风,吹落这么多的干树枝,把它拾了烧毁,省得日后引火。说着他用木棍拨了拨桶内的炭,让炭火的红露出来,他的脸也被炭火熏出微黄的暖意,然后说,你若熏香炉要用香木,这是寻常枝木,用这个炭温炉,会熏得满屋黑烟,古人用的熏香都是沉香檀香一类的片香,选上好的香灰存在熏炉里,用的时候把香屑、香片埋在香灰里面,用银叶点熏……看来应是一位熟谙香道的人。她静静听着,听得入迷。

    他身上穿着家居服,说话语气温和,透着居家男子的闲散随意。他说,香炉不仅要有炭来温,还要有香来养。茶城里有家店专门卖香片的,有时间你可以去看看。

    她心里喜着,顺着他的话说几句略懂一点的香道。正聊着,男人突然说,你的声音很耳熟啊。

    她一时无声。是的,这个城市里有许多人熟悉她的声音。她在电台主持夜间谈话节目《月亮河》,和听众聊一些心灵话题,参与节目互动的人向她诉说心中的忧愁与哀伤。她不知道,这个城市究竟有多少忧愁无眠的人,那么多孤独的、忧愁的、受伤的心,需要着依靠着别人的温暖。她用声音温暖着那一颗颗心灵,却不过是别人的炉火,自己仍是凉的。

    上弦中月,月光清亮,他们相隔两三步的距离,能看清彼此的脸,她甚至看清那一双浓眉间,隐隐透出来的忧郁。在这样的月光下,和一位陌生男子碎碎地说着话,她蓦然觉得恍惚苍凉起来。而此刻,这桶里的炭火,不是在正温温地,暖着他们么?

    她说,和你聊,真是长见识了。

    未了,他们含笑道别。

    空着手回到屋里,她忽然有些诧异,最近一个月来都没有刮大风,他哪儿拾来的树枝?

    那天下了节目,已是子夜时分。走到电台门口,保安交给她一个纸包,说是一位听众送的。她打开看,是一包沉香片。

    她把香片燃着放进香炉里,袅袅的香气里,月光下那位男子温善的脸庞,与一丝丝的暖意无声浮起。

    第二天她起了早,走到拐角的时候刚好看到那男子出门,神情却是拒人千里的漠然,丝毫没有了月光下的温和谦恭。他打开车门坐进去,发动了车。她停住脚,避让着,那辆车从她身边行过,她能感觉到引擎轻微的颤动和车轮碾地的沙沙声,望着它渐行渐远。

    她独自去了茶城,寻到他说的那家佛事香店。一进门就看到墙上一幅宣纸发黄的卷轴,上书: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她沉思着,不解其意。

    店主人正在喝茶,听说是来买香木的,起身说,您先闻香看看。说完在木案上起上一炉香,从旁边的锦盒里取出一些物件来,香匙、香夹、香渣碟……又从盒中取出一段香木,用刀小心地在木块上割取了几片,放进一具闻香炉内。顷刻,品香炉里只有香气散出而看不见一丝烟雾。闻过香后,她挑了几片沉香片。店主人边包香木边说,懂得品香的人不多的,来买的呀就那么几个人。忽然她想问起那个人,却还是无声离开。

    她把沉香片放进炉里,点燃了。淡淡的香气从香炉里漫出来。眼前浮现出一位男子在月光下,微蹙双眉,对着一桶炭火若有所思的样子。她想起了一部电影里的台词:“以前的人,心中如果有什么秘密,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巴把洞封上,那秘密就会永远留在那棵树里,没有人会知道。”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着难以言说的秘密?也许,月光下的那桶炭火,面前燃着香片的香炉,也会像树洞一样藏起人心底的秘密?

    她用手拢着香炉,感受那些微的暖意,任那幽幽的香气,氤氲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