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尽长安花-步非烟:从出轨到喋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临波倚阑干,非烟望尽天涯路。烟花带雨半空飞。有寒香袭,惹了红柔,恼了新绿。锦华暗约春箫聚。愁肠抛却又相思,纤手泠弦度曲,胭脂泪怜语。非烟蓦然回首,烛影成双,同谁红尘里缘许。难挽芳踪去,梦里相依,几番沉醉。世事苍茫,流光悄逝,非烟孤单旅。独自歌一曲,长夜喃喃自语。

    可怜月下花前,何以缘相许?

    ◆脉脉春情更拟谁

    绿惨双蛾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无力严妆倚绣栊,暗题蝉锦思难穷。近来赢得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晓风。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相思只恨难相见,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松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

    这是唐朝才女步非烟写给她婚外情人赵象的四首七绝诗。诗中感恨伤怀,情意绵绵,读来令人动容,让人感叹。不难看出,步非烟才华横溢,无愧一代才女的美名,但可惜的是,她因为父母包办婚姻而嫁错了人。后来又因为苦无知音,好容易遇到了年轻的书生赵象,而这个她依为恋人的赵象又是个好色却无担当之人。

    步非烟不仅是才女,也是个美人。唐朝美人大都是丰满型,而步非烟却是轻盈纤弱的美女。步非烟虽是小家碧玉,但她工于音律,精通琵琶,更敲得一手好筑,堪称当时一绝。步非烟由父母做主,嫁给了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武公业身为武将,虎背熊腰,性情骠悍。与心思细腻的步非烟完全是两种人,根本无从沟通。故而,步非烟经常深为忧郁,倍感寂寞与失落。

    ◆红杏出墙

    有一日,她在院中赏花,神情萧索,柳眉微蹙,正好被隔壁舞剑时腾跃而起的赵象瞥见。武公业的邻居姓赵,赵家有位公子叫赵象,年方二十,英俊端庄,颇有文才。赵象的父亲去世,此时他是在家守丧期间,正在攻读科举课业。这个男人的琅琅读书声,也曾掠过步非烟的心波,使她伫足墙下,凝神细听。惊鸿一瞥后,赵象难耐相思之苦(“忽一日于南一垣隙中,窥非烟,而神气具丧废食思之”),于是重金买通武家的守门人,恳求转达对步非烟的爱慕之情,到了如疾如痴、茶饭不思的程度(“遂厚赂公业之阍人,以情相告,阍有难色”)。门卫觉得此事难办,但又不忍放弃重金,便让她的妻子伺机去见步非烟,如实转达了赵象的心意。步非烟听了,只是含笑凝睇,默而不答(“后为赂所动,令妻伺非烟闲处,具言象意。非烟闻之,但笑而不答”)。赵象得知后,爱心狂荡,不能自持,便在深红小彩笺上题写了一首绝句:

    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不随萧史去,拟学阿兰来。

    拜托门卫的妻子面交步非烟。步非烟读了,慨叹良久,对门卫的妻子说:“我也曾暗中见过赵郎,好一表人才。可是我这辈子命薄福浅,不能嫁给他。”(“非烟读毕,吁嗟良久,向媪曰:‘我也曾窥见赵郎,大好才貌。今生薄福,不得当之。尝嫌武生粗悍,非青云器也。’”)于是拿出洒金印凤的纸笺,答诗一首:

    绿惨双蛾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拟谁?

    赵象得诗,一连吟咏了四五遍,拍手笑道:“我的好事成了!”又用剡溪(今属浙江)出产的玉叶纸赋诗答谢道:

    珍重佳人赠好音,彩笺芳翰两情深。薄于蝉翼难供恨,密似蝇头未写心。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轻雨洒幽襟。百回消息千回梦,裁作长谣寄绿琴。

    诗歌寄去了十多天,门卫的妻子却没来回报消息,赵象忧心忡忡,担心事情是否已泄露,或者是步非烟又改主意反悔。春日夜晚,赵象百无聊赖,独坐前庭,吟诗解闷:

    绿暗红藏起暝烟,独将幽恨小庭前。沉沉良夜与谁语,星隔银河半月天。

    第二天,晨起又吟咏这首诗时,门卫的妻子忽然来到,传达步非烟的话:不要怪十几天没回信,只因近来身体欠安;此次赠上一个连蝉锦香囊,以及一首写在“碧苔笺”上的答诗:

    无力严妆倚绣栊,暗题蝉锦思难穷。近来赢得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晓风。

    赵象欣喜若狂,把锦囊藏在怀里,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来诗,又害怕步非烟因相思而病重,于是又回诗一首:

    见说伤情为见春,想封蝉锦绿蛾颦。叩头为报烟卿道:第一风流最损人。

    终于,机会来了,武公业在公府值宿,赵象逾墙而过,鸾颠凤倒,一夜风流。自此之后,只要武公业不在家过夜,赵象便前来与步非烟幽会。

    就这么过了两年,事情再也瞒不住了,风声传到了武公业的耳中,他拷打守门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强压怒火,佯称值宿,伏于墙下,于二更时分抓住了赵象一片衣角,赵象本人跌回自家院落。武公业冲回房内,对正在梳妆打扮的步非烟怒吼,步非烟见事情败露,淡淡说了句:

    “生得相亲,死亦何恨。”武公业扬起马鞭,活活打死了步非烟。最后,以暴疾而亡的名义葬了她。整整两年,赵象作为一个男人,满足于这样的偷情之中,无所作为,甚至连私奔的念头都没有,因为私奔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更不知道,那女子淡定从容,不置一辩,任凭毒打,始终不开口求饶,承担了这场孽情所有的悲哀与不幸。也许是用自己的生命以赎红杏出墙的罪孽。

    ◆倾城貌

    其实,故事的开头就已经注定结尾。唐朝的女人并非个个都像杨贵妃一样丰腴肥美,也有轻盈瘦弱的美女。那是个宽容大度的时代,即使大家都在歌颂牡丹,也不会忘记瘦梅的美丽。步非烟形若纤柳,罗绮加身尚若不胜其重,不知道是不是出身小户人家的缘故,她的气质里总有些惶恐和软弱。当然,这并不是那种令人生厌的怯懦和小家子气。

    她的眼睛是一汪清澈的潭,潭里装着文墨,装着音律,装着浪漫,装着对爱情的憧憬。你以为它轻浅,那么就纵身跳进去吧,你会像她的丈夫和她的情人一样,被吞没,上不了岸。

    一个小家碧玉,却嫁给了堂堂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这时候,有朋友劝武功业不要娶她,一来小家碧玉无益于他的功名前途,二来漂亮的女人放在家里是件危险的事情。

    武公业不听,虽然第一眼看见步非烟时,他只看到了一个背影。那个背影让他想去保护,站在天与地之间,用自己健硕的身躯给她撑出自在和安全。在准备提亲之前,武公业去市场买了一只鸟,挑了前朝的描金鸟笼来安置。他小心地将自己的手指伸到嫩黄的小鸟面前,手指上放着一粒小米,他温柔地劝小鸟去啄食,但是它惊慌地在笼子里跳啊跳,还扑翻了盛满水的小玉杯。他有些恼怒了,抖落手指上的小米,重重地将鸟笼的门关上,将鸟儿交给家仆去对付。步非烟没有权利选择婚姻,她才十六七岁,喜欢什么样的男人要什么样的生活,还是一件懵懂的事情。

    结婚那天她很美丽,心情也很好。她在红盖头下看不清自己的丈夫,一低头,看到的是他的铠甲和腰间的刀,她的心惊慌地跳了一跳。洞房花烛之夜,武公业醉了,他让仆人拿来鸟笼想给妻子做礼物,却引来了步非烟的一阵尖叫,鸟儿僵死在笼子里,小小的眼珠不再漆黑而是蒙了一层哀哀的白。武公业将鸟笼摔在地上,仆人吓得跪倒在地。那夜他们没有花烛之夜同床共枕的浪漫,步非烟哭得很厉害,她听到鞭子抽下去的风声,还有仆人的哀号。武公业惩罚完仆人之后踉跄着回到房间,想伸手擦掉步非烟脸上的泪,酒意却忽然袭上来,整个人重重地摔落在床上,她的身边。

    洞房之夜就是如此,婚后生活可想而知。感情一物偏就这样说不清楚,尽管武参军对步非烟一片痴情,爱得无以复加,多情善感的步非烟偏偏就对他没有半点激情。这个粗悍的夫君,既给不了她柔情蜜意,也不能与她诗词互答,甚至在她弹奏琵琶、精心击筑时,他只会傻瞧着她的脸,根本不懂得领略音乐声中她的心曲。这样的婚姻与她梦中幻想的意境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新婚的步非烟内心中充满了失望和郁闷。每当风吹庭竹、雨打芭蕉的夜晚,步非烟总是偷偷一人对窗落泪,落寞萧索的心情紧紧缠绕着这个被人深爱着的新婚娇娘。

    于是,故事出现了拐点,红杏出墙便是这场婚姻的必然结果。

    ◆兰浦双鸳肯独飞

    武家的隔壁是府椽赵家,赵家的儿子赵象刚刚二十岁。二十岁的男孩还没有取得功名,温书之外,呤诗作画,在花园里散步喝酒,和朋友们说些似是而非的情绪和大道理。读书的时候,赵象很投入,他是个细腻的男子,一阵风都能在他心里吹出几十条诗句。他声情并茂书声琅琅时,步非烟都会侧耳听。有时候拿起筑击打,或者弹奏琵琶,和着他的情绪,或者恶作剧地用音律破坏他的情绪。

    她没有见过他,当她用一阵紧过一阵的琵琶声打断他绵长的吟诵时,会忍不住偷偷笑,猜想有一个青衫男子怎样的一脸愠色,又是怎样的隔墙忿然凝视。在见到他人之前,她喜欢上了他的声音。当声音不能满足她的想象力时,她将秋千荡得一次比一次高,靠在空中短暂的停留,看到隔壁的花园里去。

    她从来没有仔细看过他,只勉强记住了一个舞剑的瘦削身影。风猛烈时,秋千很难控制,她倔强而且沉默地继续荡,顺风而起时,她想,也许松开手就可以像风筝一样被吹到对面去。那天,她在空中停留得比平时久一点,荡得也高一些,因为紧张,忍不住轻呼出来。赵象在那一刻正好抬头,她在空中发丝飘散,瘦小的人在风中衣袂疾动,像是来自天上又会马上在风里消散。

    他们的目光第一次碰上。她被这短暂的一个照面,弄得惊惶失措,脸倏然红掉,拿手去捂时才发现自己在秋千上。所以,她从秋千上跌了下来。他也只好从花园的矮墙翻了过来,想知道她有没有受伤。这真是狼狈的第一面。

    步非烟被赵象扶起身后,飞快地逃走了,连声谢谢都没有说。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飞快地逃出猎人的视线。赵象翻回了花园,他没有像平时那样呤诗或者舞剑,而是怔怔地傻笑,将刚刚的事情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回到书房里,他挥笔写下:“一睹佳人貌,尘心只自猜……”第二天在花园里不停地念着这几句,他希望她听到,又担心别人听到,一整天惴惴不安。他知道她是隔壁的夫人,他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他克制不了。

    他们起初只是托了可信的仆从偷偷传诗信,慢慢地,矜持越写越少,欲望越传越重,薄薄的一张纸或者声音、音乐都不能再缓解相思。

    步非烟在两情相悦、神契魂交之际,传诗给赵象:

    画檐春燕须同宿,洛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

    赵象知道后,喜不自胜,静坐内室,焚香祷告,虔诚以待。一天天快黑时,门卫的妻子快步赶来,笑着对赵象说:“赵郎想见神仙吗?”

    赵象惊讶不解,连声追问。门卫的妻子传达步非烟的话说:“今夜武参军在官府值班,可谓良辰吉时。我家后院,正对你家前墙。若不蒙嫌弃,请来相见。心思万重,待见面后再详谈。”赵象只恨天黑太慢,登梯上墙,看到非烟已令人在墙下铺好了软垫。跳下墙来,见非烟靓妆盛服立于花下。拜见完毕,二人都高兴得不能言语,携手从后门走进堂内,掩门熄灯,极尽缱绻。

    直到晓钟初敲,非烟才送赵象回到墙下,握着他的手泣诉。

    他们彼此剖析自己。

    她说:

    “我不是天性风流的女人,以身相许,是情之所至,请公子铭记。切莫以为我没有玉洁松贞之志,行为如此放荡。只为郎君才貌双全,我才情不自禁。”

    他说:“我不是轻妄之徒,决不会逢场作戏。今日相会,乃是前生姻缘。希望你能深刻理解我的心意。”

    赵象软语抚慰,也立下了永相欢好的誓言。

    小生逾墙走,少妇倚窗看。次日,赵公子又托人赠给非烟一首诗:

    十洞三清虽路阻,有心还得傍瑶台。瑞香风引思深夜,知是蕊宫仙驭来。

    非烟览诗微笑,也赠诗再表心声:

    相思只怕不相识,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松下鹤,一双飞去入行云。

    感情的闸门一旦开启,春心如泉就再也遏制不住了。自从有了那一夜巫山云雨后,凡是武公业留值公府的夜晚,就是赵象与步非烟欢会之时。两人情深意浓,心息相通,彼此一个眼神或一声轻呼,都能唤起对方微妙默契的感应。那种好日子毕竟不常有,大多数的日子,他们都只能隔墙相思。有时托守门人夫妇传递诗书,有时赵象在院中大声吟诵诗书,步非烟坐在廊下轻抚琵琶,种种方式,都被用来传达彼此浓浓的恋情。

    二人歌诗寄情,定期约会,来往频繁,不知不觉间度过了一年的快乐时光,赵象的手脚越来越敏捷伶俐。步非烟也问过赵象:“我们离开这里好不好?”赵象有时候说好,有时候说不好。不过,即使嘴里说好,心里也没能下定决心。他是家里独子,他要考功名。离开赵家,他无法养活自己和步非烟,而且,这样不是挺好吗?墙没有加高,翻越的难度越来越低,武公业依然很忙碌,步非烟依然爱赵象,而他在父母面前还是好儿子,还能时不时和朋友们出去风流或者散心。他对这种生活很满意。

    步非烟当然不满意,可是,她从来都不够有主见,男人不肯带她离开,她就只能等。她没有勇气逼赵象,也没有勇气收拾细软先行逃出去。她原来以为有了爱情就有了快乐,但是,有了爱情后,不快乐的时候更多。武公业来吻她时,她会忍不住转过脸,武公业在床上碰触她时,她感觉他在糟蹋她的爱情……她常哭,她恨她自己,但是对这两个男人,她一个都恨不起来。

    ◆生得相亲,死亦何恨

    大约一年后,非烟曾因小过失,鞭打过一个女奴,那女奴怀恨在心,就将他们的私情全告诉了武公业。武公业洞悉了这个奸情后,虽然生气,但并没有轻率听信。他拷打守门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

    然后强压怒火,他告诉妻子要去外地,却在夜半偷偷回转来,伏于墙下,此时是二更时分。

    步非烟衣不整发凌乱春光外泄,她以这个样子和赵象在花园告别,怒气冲冲的武公业不小心碰响了腰间的刀。步非烟忽然意识到不祥,她推了一下赵象,急促地说:“快走,有人。”

    武公业冲过去想将赵象从墙头扯下,却只扯落半块衣襟。步非烟没有想到来的人是丈夫,但是看到丈夫拿着半块衣襟向自己走来时,心里居然不慌张。她等这一刻等了两年了。她被武公业一巴掌抽翻在地时,心里轻松得很,她没有看丈夫的脸,只是将眼睛从他肩头越过盯着墙头。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期待赵象出现在墙头将她救走。她死死地盯着墙,武公业捏着她的下巴,像受伤的狮子一样低吼:“你看我,你倒是看我。”她说:“痛。”但是目光还是不肯收回,直到武公业愤怒地用拳头去击打她的眼眶。

    她以为自己被打瞎了眼,于是哭了起来。武公业看到她哭了,再也下不了手,用拳头在秋千架上一拳一拳地打去,恨恨地说:“贱人,你看你做的好事,你都做了什么事。”

    步非烟的眼睛虽然痛,却还能看,她带着泪盯着墙头,直到她确信那人不会出现,才垂下头去。武公业问她:“你让我拿你怎么办?”她说:“随你。”

    “你不怕我打死你?”武公业愤怒地又举起手来。步非烟的回答让他绝望,她说:“生得相亲,死亦何恨?”武公业不太明白她的意思,也不清楚这个相爱是指他们还是在说她与那个没种的男人。步非烟始终不吐露她与赵象交往的实情,武公业愈发暴怒,把她绑在大柱子上,抡鞭狂抽。

    在鞭子落下去之前,她只需要说一句“我错了”或者“对不起”,他都会让鞭子落空。但是,步非烟那一天比任何时候都倔强和勇敢,微笑着迎接他每一鞭,他一边抽,一边流泪,后来他失控了,他鞭下的女人不是那个他熟悉、决心好好保护的小妻子,而是一个冒充他妻子的邪恶的别人。

    步非烟被抽打得血肉模糊,不屈不挠,却仍然坚持“生得相亲,死亦何恨”。到了深夜,武公业打得累了,闭目打盹。非烟向贴身女仆要来一杯水,饮尽气绝。武公业醒来,又要继续鞭打非烟,却见人已经死了。

    就这样,步非烟用自己如花似玉的一生换来仅仅两年的爱情生活。那么,此刻的赵象呢?世人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无不要问:赵象呢?然而,谁也不知道,步非烟活活被打死之时,他在哪里。

    是什么造成了步非烟的悲剧呢?是父母之命,错配了夫婿?还是青年男子的诱惑?

    她到底悔不悔、怨不怨呢?那个山盟海誓的男人在重复潇洒的翻墙动作时,被抓了衣角,就退场了,所有的罪,都由步非烟一肩来扛。

    赵象是不可原谅的,整整两年,作为一个男人,满足于这样的偷情之中而无所作为。想来,两人也料想过万一事发如何应对,但真的到了捉奸现场,只有步非烟独自在鞭子下奄奄待毙。

    一个弱女子淡定从容,不置一辩,任凭毒打,始终不开口求饶,承担了这场孽情所有的悲哀与不幸,她用自己的生命赎了不贞之罪。

    为遮人耳目,武公业以妻子暴疾而亡之名把步非烟葬在北郊邙山。隔壁府椽赵麟心觉步非烟的死甚有蹊跷,本想立案追究,后来发觉此事有儿子赵象牵涉在中间,便不敢再过问,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事后,人们发现,每至薄暮之际,邙山步非烟墓前总有一位文弱的书生伏地而泣,似乎在与墓中人倾心相诉。

    ◆惨痛红尘梦

    纤手托春花,春日的风带起白色的裙袂,她的纤丽和柔弱不胜绮罗开成一朵花。她的声音在春日朝霞与风尘中如半枝飞莺,诗句从手中飘飞成蝶高扬于空中,蝶飞入邻家的花墙,那面墙后有年轻的白衣公子的衣袂飘过,蔷薇正开得疯狂,开成这一院的妩媚。白衣公子的一双眼澈如秋水,望透南墙,只为看美人一眼,他的心为她已死了多次。

    薛涛笺封上的是一颗发狂的心,也同时细细封起浓浓爱意。

    画檐春燕和兰浦双鸳,读不懂那颗凄凉的心。窗外三月的阳光开成一蓬血色大花。漫天飞舞的鞭影在一瞬之间,加于柔弱之身。她不想死得太狼狈太懦弱太无奈,而她也不想活,因为她看清自己又一次失败的抉择。碧血绽放出无可企及的华彩,笼罩着她一身白衣飘飘,如一只白鸟。非烟终于死在暗暗的黑夜中,冰冷的脸上没有一滴泪。

    女人总逃不了一个情字,女人的故事大多和男人有关。我命由天不由我!她们身不由己地被命运摆布,如蔡文姬一生多嫁,如萧皇后历尽桃花劫……步非烟是唐懿宗时期洛阳城中著名的美女诗人。传说中,她弱不胜衣,柔若无骨,秉承瘦梅之美。

    小家碧玉的步非烟,才华横溢,教养颇深。好文墨,又工于音律。击筑之技堪称一绝。如此佳人,如此一位可人儿,却偏偏不幸,最不幸的是她的不幸不是一生而是“半生”,她仅活得“半生”。

    轻叩历史的大门,将心沉浸在唐朝洛阳,将往事重演。

    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娇弱的步非烟嫁的人是一介武夫,虎背熊腰又剽悍粗犷,虽说武公业一向对步非烟疼爱有加,可心思细腻的步非烟与不解风情、五大三粗的武公业根本没有共同语言,难以沟通,婚姻生活并不美满。

    这是悲剧的开端。

    柔弱的步非烟出乎所有人意料,她主动改变了这样的生活!有谁会想到她竟然有胆量与隔壁书生热恋经年,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但也是血写的事实。

    年方二十的赵象相貌英俊,温文尔雅,与娴雅多情的步非烟确是般配。他对她朝思暮想,欲罢不能。她也甘愿为了他而抛弃一切,他们狂热地爱着,完全不是在偷情,他们沉醉在一场死去活来的爱情。

    步非烟被自己的丈夫活活打死时,纤弱如她却没有丝毫反驳与怨言,她甘愿为爱而死,断气前,她只说了一句话:“生得相亲,死亦何恨?”

    爱成为她执着的信念。

    伊人已逝,可她苦恋的那个人呢?落荒而逃,改名换姓。即便她违背了道德伦理,即便她弱不禁风,即便她爱错了人,可她错得可歌可泣,而步非烟也就此成为一个确实敢爱敢恨的女子,她不是那种暗自垂泪、强颜欢笑的女子,她大胆、果断、刚烈。在那样的时代,敢于对自己的不幸婚姻说“不”,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胆识啊!

    可惜所托非人,让人叹息,为了这样一个男人,值得吗?赵象的怯懦给他们本应出彩的爱情抹了黑,但她的从容赴死却使她的爱情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即使所托非人,可她轰轰烈烈地爱过,抗争过。她的结局虽然是惨烈的,可她对爱情依然是无悔的。

    步非烟,黄泉下的你可知,皇甫枚为你而书的《飞烟传》便是世人对你的肯定。你是一个好女人。只是生错了时代,嫁错了一个男人,又在一个错的时间爱错了另一个男人。

    一滴清露滑过眼底,瞬间成殇,洇湿了一天一地。一切都是天注定命注定,注定会有这样的结局,注定会有这样的悲情,就如同注定步非烟会有梦会有理想和追求一样。

    这个活在诗情画意里的女子,一袭长裙,巧露笑靥,唇边轻吟一阕清词,在寂寞里细细地歌,那是一曲旷世的永恒绝唱,桃花艳,梨花娇,掩不了春意阑珊。紫陌红尘又如何能裹住岁月的沉殇?

    红妆凝香,长袖曼舞,春色出西墙。痴吻香颊,桃花照影,同枕幽窗。彼岸雪,幽径独凄凉。凌波归去,寒露湿清妆。江南阡陌,琉璃深处,月下舞虹裳。春梦难留驻,无处不凄凉。沧桑阅尽,花期谁珍惜?烛沉红泪,月残花畔,笔底渐寒凉。芳魂已倦,苦沐风和雨,千载漂泊憔悴了红妆,霜色覆寒裳。秋波横断,弦上指犹凉。为谁唱得声声慢?平仄几生凉。谁怜爱梅心似雪,香冷兰芷洲,一幕灯红摇曳,掩啼妆,清泪滴罗裳。何处玉笛凄婉,柔肠千千结,天上月华凉。更哪堪相思无梦,唯有霜风拂幽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