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一座依山傍水的别墅,地处徐州西郊,楼前有一湾清流,沿溪种满杨柳,虽不是金碧辉煌,却雅致宜人。然而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燕子楼,总是笼罩着一丝淡淡的哀愁和一点浅浅的寂寞。
曾居燕子楼十年的关盼盼,确实是位佳人。她以冰雪之坚贞,十年不舞霓裳曲,独守西窗烛。长年凄凄无限敛蛾眉,终至绝食殒命,只为不负深深知遇永相随。
这多年,旧园波影风中柳,燕子楼经风雨知多久?空锁一湖秋,寂寞无人见。烟雨楼台,悲凉凄婉。楼栏困锁,苦耐相思整十年。她将玉箫闲,寒雨凉风,心爱的人儿却生死不回还。她在生命的最终,以世人不可企及的高傲,质疑儿童不识冲天物,堪叹我意谁能解知?世间情字最痴狂,漫漫古今,谁与论短长。
为了一个情字,天生丽质倾城貌空付与断墙残垣,十年间难见佳人一笑。含悲忍泪,冷面蹙眉,夜静月残,昼夜轻声泣。烛光闪烁意心烦,床阔衾宽屋冷夜难眠。吟诗唱和,只想寻一知音,万不料得到白乐天不负责任的恶笔,已是黄昏独自愁,怎当这骤雨当头!
◆人生只若初相见
唐德宗时是唐代自安史之乱后的中兴时期,德宗李适是一个较有作为的皇帝,代宗时他曾为兵马元帅,平定河北,即位初罢免地方岁贡,释放宫女,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两税法,增加收入,同时能够选贤任能,使中唐政局稳定下来。中唐兴盛的局面给诗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唐代乐舞和诗歌一样高度发展,成就辉煌,为中国古代乐舞艺术极为昌盛时期,无数地位低微的乐舞艺人在受尽凌辱与摧残的情况下,以其天才的智慧创造,丰富了唐代乐舞艺术。关盼盼就是唐代著名的乐舞艺人。
唐德宗贞元三年,关盼盼生于江苏徐州一户书香门第之家,因其乖巧美丽甚得父母喜爱。盼盼自幼对诗歌乐舞有着出众的天分与痴迷,请来的私塾先生经常夸赞这小小的可人儿。隔着一座墙院的邻居们,常能听到盼盼美妙的歌声与琴曲,渐渐传至十里八街。春日花香蝶舞的后花园里,盼盼高兴起来就会随歌舞动身姿,跳一段即兴优美的舞蹈。她不知,她娇好的舞姿,曼妙的身影,已经醉了春花与小鸟,还有墙头偷看的那几个青涩少年的心。
第一次知晓《长恨歌》,盼盼心中轻轻一动,那是怎样一首婉转缠绵悲哀情深的诗歌啊?能写出这样千古绝唱的人该是怎样的重情呢?“白居易”这三个字就这样悄然植入美丽少女的心扉,那不是一般的男女爱恋,而是一种用诗歌激起的崇敬与仰慕。盼盼心中明了,这样的歌只能从心灵唱出,才会真的打动人心。因为,那个凄美的故事、那些优美的文字本就是用心才能写出来的啊。于是,后来徐州许多人都说,听过盼盼的《长恨歌》,才真正感受到这首诗的魅力所在,盼盼如泣如述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地迷恋。
以盼盼的天资,更少不了霓裳舞的风采,穿起轻柔的羽衣,轻舞流转间,金步摇摇,仙袂飘飘,仿佛天女下凡般的娇艳。一舞倾人城,再舞倾人国。世人都知关家有女初长成,天姿绝色,歌舞绝伦,才情并重,并以擅唱白居易的《长恨歌》、善跳“霓裳羽衣舞”驰名徐泗一带,引来无数世家公子痴情郎望眼欲穿颠倒迷醉。而盼盼心中的好郎君一定要有才华,能与她在诗词歌赋中琴瑟和谐,共谱一曲美丽的华章。
也许上天忌妒了这样完美的女子,于是,不幸突然降临到这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史料没有记载关家家道中落的原因,与那个时代所有的不幸一样,仿佛呼啦啦倾倒的大厦,一切美梦都烟消云散了。梦醒时分,那个曾经温暖的家不见了,盼盼孑然一身,除了她自己,再没有至亲相陪,再不是那个娇生惯养的大家小姐。能让盼盼继续生存下来的,除了歌声与舞姿,再没有其他。无奈,盼盼成了一名歌舞伎。仍是那件霓裳羽衣,仍是那句“汉皇重色”,但盼盼心中却再不是睛空万里,期待有一个宽厚的肩膀供她倚靠,帮她离开这是非之所。但又怕那肩膀反变成囚禁她的冷宫,还没有爱过,还没被爱过,从此就不知岁月流转,蹉跎了年华。像姐妹们一样,沦为官商家中的小小摆设,或者被凌辱,或者被遗忘,或者被折磨至死,多么不甘心。没人看到盼盼深夜无语时悄悄滴落的泪和黯然无助的心,人们只看到盼盼光彩照人的美艳歌舞。
只是那一日,与平时的表演没有不同,座上仍是远近达官贵人世家公子,盼盼在歌舞时早习惯了他们那色眯眯的眼神。歌也继续,舞也继续。低眉轻唱时,突然,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让盼盼心有所动,它没有旁人的色迷露骨,沉醉中有如温暖的阳光,让盼盼不安却有丝甜甜的感觉。偷眼瞧过去,那双眼睛的主人却属于一个并不年轻的英武男人。盼盼相信,他眼中除了欣赏,还有心疼。那晚,盼盼的表演更加出众绝妙。
几日后,又有人如先前的许多富家公子官家老爷一般送来聘礼,虽然财迷老板一再强调是徐州守帅的重金厚礼,但盼盼本想如先前一般推掉。一入豪门深似海,特别是这样的武夫,不知会怎样的简单粗暴,自己又有怎样的悲惨结局呢。为了躲避那些威胁与唠叨,盼盼出了房门正想找个清静之地,却被一个高大英武的身影挡住,随后跟来的嬷嬷慌忙堆起笑脸介绍,这就是送聘礼来的守帅张大人。盼盼无奈轻轻弯身施礼,心内正自矛盾,不知如何脱身。那张大人双手轻轻扶过来,并且温和有礼地赞扬盼盼几句。更让盼盼吃惊的是,她平时写的一些诗作这张大人竟然不知从何处得知,而且留心记住。禁不住心中的好奇,盼盼轻轻抬眼,这一心求美的徐州守帅张愔大人也正用神打量眼前的可人儿。只那一眼,莫名的,盼盼的心却在瞬间安静下来。是了,就是这双眼,深沉而温和,充满爱怜与心疼。虽然这张脸并不年轻,但也不显老态,成熟英武中透着一丝儒雅。下一刻回房,盼盼便收下了张愔的聘礼。也许骨子里,随着身世的改变,盼盼已经把安全感放在了第一位,而不是横溢的才华。凭着女人的直觉,盼盼相信,这位从军守城的张大人至少会分一份疼爱给她。对于飘零于烟花之地的盼盼,这也是无奈之下最好的结局吧。于是,关盼盼成了镇守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校检工部尚书张愔的爱妾。
◆郎情妾意燕子楼
张愔,字建封,河南洛阳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出守徐州,虽是一介武官,却性喜儒雅,颇通文墨。曾经的金戈铁马征战厮杀让他更懂得生命的价值,在花前月下诗词歌赋的品玩中感受生命的意义。经常与文人墨客交往,自然对诗文歌舞俱佳的关盼盼早有期盼。透过盼盼的诗文,张愔感受到一个顾影自怜、哀怨无助女子的痛苦心灵,轻歌曼舞间的盼盼,更使这位身为封疆大臣的显官如痴如醉。爱怜之心油然升起,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这美妙的可人儿不再受现实的风吹雨淋。
千金迎得美人归,关盼盼入府后,给张愔枯燥的官场生活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让他享受到人生的另外一重美妙境界。因此,虽然张家妻妾成群,他却对关盼盼情有独钟。夕阳里,望着盼盼美丽的面庞,张愔常常忘记时间,忘记自己的年龄。而那种心动的感觉是多年未曾有过的了,仿佛花样少年打马经过窗前,偶一回眸里的惊艳,足以让他记一辈子,甚至记到来生。
本以为嫁的只是一个官职显赫的武夫,以后的日子定是孤苦难熬的。可每每看到张愔和唱的诗作,听到他对自己诗文以至歌舞的品评,感受着他无微不至、情意绵绵的爱怜时,盼盼的惊喜与感动一点点加多。心中曾经幻想的形象渐渐模糊,眼前这个年长男人却成了她挂在心上时常惦念、倚在身边备感温暖的最佳伴侣。
是的,这一对年龄相距甚远的老夫少妻,彼此交出自己的心,情投意合,恩爱非常,真正开始了他们的蜜月期。对望时,两人都感到了莫大的爱抚和欣慰。那一日春光正好,张愔偕盼盼打马徐州西郊,望着一片花香草盛、绿荫茸茸的佳景,盼盼禁不住由衷欢喜。如果能久居于此,时常得见眼前景,远离城市的烦杂与喧嚣,定不负时光美好。张愔看着爱妾只是会心微笑。过不久,张愔再次带盼盼来此,眼前已多了一座别墅。依山面水,漂亮精巧。
盼盼,那是你的,只为你而建。
喜不自禁的盼盼携夫登上小楼,手扶朱栏,望楼前一湾清流蜿蜒,沿溪植满如烟的垂柳,雅致宜人。正是春末夏初季节,时有双双对对的燕子穿柳而过,翩然飞至楼头,给这里幽静的环境增添几分生机。于是,盼盼和张愔一同议定楼名为“燕子楼”。为君容妆为君舞,从此心系一人间。关盼盼与张愔常常双双在燕子楼上看夕阳暮色,在溪畔柳堤上漫步,多少个月明之夜喁喁低语,数不清的晓雾朦胧中相偎相依。那些美好得让人感到虚幻的岁月足够填满以后的所有记忆。深夜,握着夫君的手,盼盼只觉心安。
燕子楼因盼盼的佳容常现而渐被世人得知。张愔本是个儒雅之人,最爱与文人名士交往,聚会席间,少不得盼盼的歌舞助兴,人人以为盼盼写诗歌为荣。盼盼如鱼得水般地享受着这雨过天晴的美好生活。歌舞时,她仍爱偷眼望向自己心爱的男人,他豪爽的笑声、温柔的眼神、热烈的鼓掌是给盼盼最大的奖赏。
那个特殊的日子并没有留下清晰的日期,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云,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大诗人白居易当时官居校书郎,一次远游来到徐州、泗水一带。素来敬慕白居易诗才的张愔邀他到府中,设盛宴殷勤款待。
白居易,是的,这名字曾经深藏于盼盼内心深处。那时的盼盼还是如花少女,享受着父母的呵护,内心渴望得遇如白诗《长恨歌》中的爱恋,遂学此歌,并成就后来之名。如今,这位备受人们推崇的大诗人就在家中的厅房里,盼盼心跳如鹿,红霞飞上面容,怎么都要去看看这心仪已久的人。
深知盼盼心事的张愔仍是会心微笑,着丫鬟催促关盼盼盛装打扮前来敬酒佐欢。想借机展露一番自己爱妾的才艺,同时了却盼盼多年来的心愿。
徐泗夜会使君筵,解语花枝出眼前。家宴上,风姿娇娆的盼盼频频执壶敬酒,宾主酒酣兴浓,张愔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关盼盼欣然领命。
白居易临来时也曾听人提起这关盼盼的美名,有此良机,正翘首以待。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音乐声起,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只见盼盼身着红色纱裙,犹似美丽仙女翩翩起舞,轻盈流畅,忽如轻风吹落,时隐时现,忽似红玉雕像,静中有动,一曲“霓裳羽衣舞”出神入化,令人心旷神怡,借着几分酒力,盼盼以轻盈如风的旋转、流畅行进的舞步、柔软轻婉的舞姿,飘然欲仙的舞态,云满衣裳月满身,众人眼中的盼盼就是一位虚无缥缈仙境之中的仙女形象。盼盼的歌声更是清丽婉转,当着作者的面唱起《长恨歌》,让盼盼有少许的紧张,但也更加投入传神,随着诗歌内容不断变换着自己的歌声,幽幽深情如泣如诉,听得众人深深迷醉。
白居易看过许多能歌善舞的歌妓表演,今日欣赏到盼盼的“霓裳羽衣舞”和《长恨歌》,更觉美妙非常,仿佛当年能歌善舞的倾国美人杨玉环重现眼前,惊喜之余,他即兴赋诗一首赠给盼盼,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将微醉起舞的关盼盼喻为微风中摆动的娇妍华贵的牡丹花。这样的盛赞,又是出自白居易这样一位颇具影响的大诗人之口,使关盼盼的艳名传遍天下。
◆红袖香消整十年
关盼盼是不幸的。在那个盛行蓄家伎的年代里,她被张愔买回,做了家伎。虽名为家伎,实为小妾。在那个等级森严、嫡庶分明的年代里,一个才貌均盖过正房的女子做了小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身入虎口。当张愔奉命西征之后,一直慑于张愔势而不敢发作的张夫人便把一肚子憋了很久的妒火化为仇恨、化为残忍,一齐泼向关盼盼。生活上处处刁难,花销上逐日克扣,甚至在得知关盼盼怀孕后污蔑其有外遇,绝情到暗中买通关盼盼的丫鬟,暗下堕胎药使关盼盼流产……关盼盼又是幸运的。她毕竟遇到了一位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夫君,能够和她一起对弈唱和、推心置腹,能够让她接触到诸如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大文豪。这些可是一位才女一生中对美的最高追求啊!要知道,在中华文化的泱泱大河中,曾有过多少才女一生都在仰望,都在叹息,郁郁而终!事实还证明,张愔是真心真意爱着关盼盼的。他十分喜欢关盼盼身轻如飞燕的舞姿,便搭建了富丽堂皇、美观动感的燕子楼来“金屋藏娇”;他在战场上仍惦记着关盼盼,负伤拆读其诉苦信时,大叫一声“气煞我也!”便金疮迸裂、血流如注,诠释了何谓英雄气短、侠骨柔情。
关盼盼最终还是不幸的。在幸福的时光里,总以为会永远这样幸福着,执子之手,就希望与子偕老,张愔在与美丽娇妾关盼盼耳鬓厮磨的恩爱岁月里,更深深体会到世事的苍凉与时光的无奈。我恨君生迟,君怨我生早,看着夕阳将近,能给予盼盼的只有些许短暂的温暖了。盼盼又何尝不知张愔终是一个凡人,抵不过岁月的风沙,行将老至远去,于是恩爱更浓,浓到可用今后所有的日子去交换,盼盼不知,这句也许只是海誓山盟的话语,真的要用她漫长的一生去兑现。
这一对老夫少妻的恩爱时光只有短短两年,衰老与疾病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张愔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武官就要走到人生的尽头,窗外已近向晚,灯光暗淡,病床畔是他心爱的女子,握着他冰冷的手,正为他神伤泪滴。
无奈,再不能为盼盼拭去泪水,再不能保护她,为她遮风挡雨。人生最后有美相伴,夫复何求?那是一生最美好的日子。因此,不要提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盼盼,原谅我的自私,我走后,不要为我做傻事,你还年轻,你是自由的,你要好好地活下去,我能给你的,只是保证你今后生活的家资,和你喜欢的那处燕子楼。
张愔病逝徐州,葬于洛阳北邙山。
树倒猢狲散,张愔死后,张府中的姬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只留下孤独的盼盼一人面对这突然降临的生死别离。望着周围空空如也的房子,偌大一个家庭就这样突然土崩瓦解了。
爱已经来得迟了,刚刚感受到一点点热,谁料一朝竟弃我而去,从此幽冥隔世,轩窗凄然一面,醒来却是幽梦一场,相见遥遥无期。铜镜中的容颜依然美丽娇艳,但盼盼相信,深藏于素衣缟衫中的那颗心却从此不会再为谁悸动,短暂的两载夫妻情,已经够她用一世铭记与缅怀。
盼盼决心用自己的方式矢志为张愔守节。张府易主后,盼盼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那是张愔留给她的一切。只有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从,主仆二人在燕子楼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开始的时候,许多曾经倾慕盼盼的世家公子与官商富豪们都登门拜访,希望能再次迎得美人归。但佳人的影子还没有见到,就被婉言回绝了。另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以为盼盼正值青春韶华,一定耐不得寂寞,想趁机欺辱盼盼,但他们毫无例外地都吃了闭门羹。
盼盼独居燕子楼的事一直被人们争相传扬议论着,人们大多怀疑盼盼的诚心与耐心,长久的寂寞绝对是一件折磨人的事,何况还是这样年轻貌美的佳人呢?时光如流水般悄然而过,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燕子楼前早不见了那些虔诚倾慕的花花公子们,人间何处无芳草,他们确实只是追逐花草的蜂蝶,而盼盼却是矢志不渝、坚贞不变的水晶石,时间愈久,愈能看到她五彩的光芒。人们由怀疑到惊讶到钦佩,徐州燕子楼成为为爱守节的象征。
燕子楼外,因盼盼的独居而风风雨雨着;燕子楼内,却日复一日寂寞深锁着。每逢暮雨更思卿。年年楼前风景依旧,但人事全非,独对长夜寒灯,形单影只,夜夜刻骨的思念,日日无望的期盼,冬去春来,去年的燕子今年又飞回,却不见去年伉俪伴身边。潇潇暮雨,多少落寞与孤独,却向谁倾诉?住在记满旧情的楼中,盼盼心中只剩下悲思和无奈,日复一日,全靠着沉醉在美好的回忆中打发时光。盼盼掩上小扉,不再歌舞,也懒于梳洗理妆,曾经的羽衣也陈旧在了箱底。任桌上宝奁尘满,日上勾竿。任外面车马喧哗,秋月春花。任窗上蛛网横结,朱漆斑驳。任年华老去,华发如雪。望窗前垂柳绿了又黄,独自不敢凭栏眺,只在微雨中,才静静地一个人走走溪边的柳堤,只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泪水横流,老天也知我的思念有多浓,心伤有多重。就这样在昏昏暗暗中,不知不觉竟也度过了十个春秋。这十年间,除了回忆之外,文字成了盼盼内心孤寂的释放口,饱蘸着浓重的深情与思恋,盼盼写下许多凄美诗篇,流传下来的有《燕子楼三首》,诗云:
其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其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其三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诗中展示了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读来泪湿衣襟,真切感人。《历朝名媛诗词》评此诗曰:“悲凉黯淡,字字哀音,笔亦幽秀,宜其为世传诵也。”诗一出燕子楼便广为流传。盼盼的这种忠于旧情、守节不移的精神,更赢得了远近之人的怜惜和赞叹。
◆乐天作诗讽其节
元和十四年的一个黄昏,张仲素再一次叹息着走出燕子楼的门。回想刚刚与关盼盼简单的问候谈话,这位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禁不住心内的伤悲与感叹。盼盼神色言谈间那种幽怨哀怜之情让人心碎,可每每无意间提到守帅,她那依然美丽的眼中就会露出无限柔情。张仲素相信,这位美丽歌伎对守帅的爱是真的,如传说一般。
作为张愔守帅的老部下,张仲素在这十年来一直关心着盼盼的生活。时常来看望她,也曾为盼盼今后的生活劝告她不必再守下去了,但盼盼心意已坚,每提此事,她只是淡淡一笑了事。日子愈久,他愈深深为盼盼的重情而感动。回头望向那依然雅致的燕子楼,张仲素再一次深深叹息,总要为盼盼做点什么,明天就要起程去拜访白居易,准备的一些诗作不知会否得到大才子的赏识。而这一走数日,不知下人能否记得要为盼盼再送来东西。
张仲素非常了解盼盼倾慕他的诗才,并曾经参加了当年张愔与盼盼盛请白居易的宴会。平时偶尔简单的谈话中,盼盼仍透露出对白居易的崇敬之情。也许那是因文字而升起的惺惺相惜之感吧?想到这里,张仲素心中突然一动,接着微笑着想,无论如何也要求得白居易的和诗送给盼盼。
这同样重情的汉子不知,他善意的举动却为盼盼带来了杀身之祸。张仲素前往拜访白居易,特意带了关盼盼近来所写的《燕子楼新咏》诗三首,让白居易观阅。白居易展开素雅的诗笺,看到这词句婉丽哀楚的诗作,不禁心中一凉。急忙详细询问,得知为关盼盼所作。张仲素便向白居易诉说了关盼盼十年来独居在燕子楼中的情况。白居易不禁回忆起当年在徐州受到关盼盼与张愔热情相待的情景,那时夫妻恩爱相随,这时却只留下一个美丽的少妻独守空楼,耳边依然存留着张守帅豪爽的笑声,眼前依然舞动着盼盼曼妙的舞姿,如今,一别十余年,却是天上人间,怎不是人世间的一大憾事!
捧着诗笺,白居易不由得为这命运多难的关盼盼黯然神伤,流下一掬同情的眼泪。大诗人爱不释手地反复吟咏《燕子楼三首》,心中想道:张愔已经逝去十年,尚有爱姬为他守节,着实令人羡慕。但是又转念一想:即使如此情深义重,难舍难分,为何不追随他到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令人感叹的凄美韵事呢?于是在这种意念的驱使下,白居易十分肃穆地依韵和诗三首,诗云:
其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