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风雪的音乐盒-剔透玻璃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羽毛

    山东。正在上刀山的这位爷们儿,白衣飘飘,煞是潇洒。刀山十来米高,38把刀,他全身运好气,赤脚踩上去,上到顶后,再提上100斤水。

    下了刀山,他又当着记者卸下一个灯泡,砸碎,然后吃起了锋利的玻璃碴儿,像吃萝卜干。别人目瞪口呆,他说:“我最多的时候能吃三碗玻璃碎片。”

    说实话,这种表演我向来不爱看,觉得是自虐狂做的事情。更何况,这位爷们儿满脸老人斑,已经73岁,应该安享晚年,何苦来着?

    大爷大名丁福顺,戴着眼镜,说话文质彬彬,跟记者商讨经济问题也头头是道:“你们电视台没有这样的绝活吧?要不要去你们那里表演一场?包括六个项目:吃玻璃,吞钢针,上刀山,躺钉板……不贵,一场就200元。”

    的确不贵。听大爷说,他早年在杂技团学过一些绝活,老了心血来潮,想靠这手艺行走江湖。

    记者奇怪的是,大爷这把年纪了,还贪图名利?万一表演时出了事故,谁来担待?

    大爷拍拍胸膛:“我出道两年了,承接过不少店庆活动表演,都没事。放心!照我这身体,还能干四年!”

    “您究竟图什么呢?”

    大爷嘿嘿一笑:“就图我的手艺发扬光大呗。”

    难道大爷真的是身怀绝技异于常人?记者把大爷拖到医院,先检查那能吃玻璃的牙齿。医生说:“牙齿损耗很严重,不能再吃玻璃。”再用X光照照,医生又说:“暂时胃还健康,但是长期下去难免胃溃疡甚至大出血……”

    最后,医生忠告丁大爷:“您别瞎折腾了,虽然练过气功,但您也是凡人,不是超人,在家待着就好。”

    丁大爷还是嘿嘿一笑,出了医院就问记者:“怎么样?你觉得200元一场还贵?您把拍摄的片子刻成光盘,给我多打打广告。”

    记者觉得蹊跷,决定次日去丁大爷家走访。一路上,记者遇到村民就打听,村民都说,大爷这两年疯狂接活,谁劝也不听,幸好没出事。

    难道他的家人不劝阻吗?

    村民们说:“他只有老伴儿,无儿无女。”

    很快,记者来到了丁大爷家。小小一间平房,十分简陋,大娘躺在床上,脸色憔悴,旁边的桌上摆满了药瓶。大爷正在耐心地给她按摩身体。

    原来,大爷老家在山东招远,年轻时带妻子闯到了黑龙江,生活了20多年。老了想落叶归根,他们回到了山东龙口,投奔亲戚。流浪之中丢了户口,现在两人无儿无女无工作,也没有低保。

    起初,大爷摆了个摊子修自行车,收入微薄。前两年,老伴儿日益消瘦,被查出脑血栓和糖尿病,卧病在床。丁大爷忙里忙外,为了挣来药钱,不得不拼命演出,以绝活揽客,仍然入不敷出,才想到了上电视。

    这一切,大爷都瞒着老伴儿,怕她担心。有时邻居看他实在困窘,要周济他,他还会婉拒:“谢谢啦,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就自己做。”

    邻居们谈到丁大爷都竖大拇指:“跟个年轻人一样自尊自强!从不乞哀告怜。”

    丁大爷递了一张名片给记者,正面写着:“承揽各界大型厂庆、店庆绝活表演及文艺演出。”背面则印着他的六大绝活:“上刀山,吃玻璃……”

    爱到深处,为你上刀山下火海。这不过是小年轻们挂在嘴上的山盟海誓,却被这位古稀老人身体力行。

    爱是什么?是对方年老色衰时仍然柔情似水,是对方病痛缠身时不离不弃,是独自承担生活重压的勇气,是天塌下来有我扛着的担当。

    这番侠骨柔情,让记者的眼睛红了。

    为了帮老人重新落户争取低保,记者联系了龙口市民政局、公安局等单位,几经周折,大爷的低保很快就能办下来了。

    大爷吃玻璃的秘密被电视台公开后,很多好心人送来了生活用品和药品。

    丁大爷说:“等到低保办下来,我再也不吃玻璃、滚钉板了……我要用摩托车带着老伴儿走一走,到处看看,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

    他握着老伴儿的手,笑得像一朵菊花。你或许看不到,他的胃里还残留着玻璃碴儿,然而,你知道,他有着一颗怎样剔透的玻璃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