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重庆雾季以来话剧演出的蓬勃,不仅仅在剧运全程中创了新纪录,就是从目前整个文化运动来看,也起了推动作用。这是每个戏剧工作者都可引以为慰的。
演剧运动最显著的成绩,首先是演出数量多,新的尝试也多,这在中国20多年来话剧运动中亦可以说是空前未有的,就是在上海“业余”时代,或是抗战初期武汉时代,也都没有像今天重庆这样,能在三四个月内演出十几出戏,而且内容和所采用的形式也都显得这样的丰富与新鲜。同时由于这多种多样的演出中,虽然也引起了某些不必要的竞争——有大部分是属于营业方面的,但其中总或多或少带有艺术竞赛的意义,而这种艺术竞赛,是促进相互进步相互观摩的最好方法,值得我们去发扬它的。
其次,雾季以来所选演的剧本(无论是创作、翻译,甚至是改编的),都是比较有意义,能在观众中起教育作用的,而且在演出数量远胜过剧本产量的情况下,引起了一些新的作者的创作尝试,旧有的剧作家们也产生了新的作品,这在整个剧运中实是不可忽视的成绩。虽然在这些新的作品中,反映抗战现实的戏剧,尚少很成功的作品,我们都曾为此觉得遗憾,但在数量上,也并非多与抗战无关(如雾季中已上演的16出戏中,便有9出与抗战有关)。不过这绝不是没有客观原因的,比如交通困难,前线与后方的联络非常不够,在后方的作家不易被允许到前线去接触战斗的生活,所以便无法直接描写战争的事实,同时,在前方创作的剧本亦不容易运送后方,在后方上演。又比如反映后方今天种种现实生活的题材,本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又因为后方文化工作的环境,未能鼓励创作及给创作以自由,就使有这一类作品出现吧,也往往会因种种阻难而不能演出。这些,都足以限制了剧作家的创作范围。所以我们不可否认从历史从旧社会或者从译作中吸取教训是这一时期所不得不走的途径,而且也是应当走的平行道路。当然我们也就更不能否认这些作品演出的重大价值了。
再次,在这许多次不断的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到演剧水平在不断进步,老的导演创造了新的手法,新的导演为自己奠下了工作的基础。有经验的演员在演技上已有了进一步的表现,而同时有些新演员也渐渐被培养出来了,虽然还不很多。在舞台工作方面,也曾部分地克服了物资的困难,使演出达到了新的阶段。
最后一点,就是在每一出戏演出之后,都留给成千成万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在整个文化工作的范围中,无论是小说的读者或演讲的听众,甚至连目前重庆的音乐家,都没有戏剧这样能动员更多观众,能直接用艺术的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生活与理想——这就是戏剧给予人民的极大鼓舞。
二
虽然这几个月来的重庆演剧运动曾经留下了不可忽视的成绩,可是缺点也仍是存在的。
对剧本的集体创作、集体讨论和改正,是抗战开始的时候(甚至还早)就倡导而且盛行过的。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把这集体的方法很好运用,剧作家在整个写作过程甚至到演出结束,大多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斗,很少有把自己的著作构想供诸大家讨论来充实它,或是把已写成的作品提供给读者批评或向读者解释。虽然作品的成功,基本上要靠剧作家自己的学识、天才、经验、技巧和修养,但戏剧究竟是综合的,而且是立体的艺术,在剧本创作和演出的过程中,加上一些集体的帮助,并不会有损于剧作家独特之见和写作天才的发展,而且这样的集体方法及力量,完全可能把作品修改得更完整更成功一些的。
“戏剧是综合的艺术”,这是每个戏剧工作者极熟知的原则,而且这“综合”不仅是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舞台上的时候,更重要的还是在日常工作中的相互了解与配合。在目前多次的演出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演员,特别是舞台工作者与导演之间,因为平日的接触和工作配合很不够,以致影响到演出的效果,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而这事实还继续存在的原因就是缺少集体的精神。在演出之前未能详尽地共同讨论各部门工作的配合与分工,在准备过程中又未能用集体的力量来督促与检查,让这种各干各的现象维持下去,发展下去,这样,对整个演剧的进步是很大的障碍。
在上面提到过,一般说来,演员的艺术水平是大大提高了,且也培养了一些新演员,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一点点偏向,即已成名的演员演出次数较多。这易于在观众中造成一种观念:“非名演员不看”。这是不很好的。固然为着提高艺术水平,为着营业起见,成名演员的较多演出是有它必要的意义,但为着提拔后进,纠正观众中某些偏向,多给后进演员以演出的机会也是必要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站在演员本身的修养来说,也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因为同时排演上演,连续不停地演,演得太多,自修的时间太少,就会使自己对剧本的理解不深,把握不紧,只凭着经验去应付是不得已的事实了。一个真正出色的演员,他可以演一辈子戏,30年或是40年,而且一年比一年的成就更深,这才会获得历史的成就。
舞台工作者应该与导演在相互探讨与帮助中取得更合理的配合,并且旧的有成绩的舞台工作者,应该更提高对舞台艺术创造的研究,而且要用自己的成绩去培养一批新的工作者。
关于剧评工作,我们需要的是经过研究而写出来的剧评。当然,像一般宣传文章或者是观感,也可以起一般舆论的作用。如果在一出戏演完之后,经过讨论而发表集体的意见,那会是更完满,对演出的帮助也会是更大的。我们应该认识剧评工作在推进剧运中是有其作用的。剧评工作如能很好开展,则不单可以沟通戏剧工作者与观众,且能联系戏剧工作的各部门,使它们能齐头并进。
三
剧运还正在发展中。我们要在这时候,使演剧艺术更进一步,那么,就一定要发挥集体主义的工作精神,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批评、学习与研究。
为着这个目的,我们愿把新华戏剧专页这块园地,贡献给爱好戏剧的读者,请你们多多发表关于戏剧理论、写作、导演、演出和舞台工作方面的意见,希望能借此结成美满的研究果实,那就是我们的愿望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