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帝王掌控天下的大智慧-武则天 传统社会的第一女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女人很难冲破这一束缚。但是武则天却以女性的身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给了封建社会的传统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

    1.凡事用心皆可成

    武则天不光有美貌,还有过人的智慧,不然她无法在尔虞我诈的封建宫廷中站稳脚跟,她的最大智慧就是:处处用心,时时留意。

    唐高祖武德七年,武则天生在长安城的一个官宦之家,武则天的身世并不显要。大业十三年,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致富,后结识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以功拜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跻身于14名开国功臣之列。武则天父亲的原配夫人去世后,唐高祖做媒为他续弦,迎娶了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杨氏生下三女,武则天排行第二。

    少女时代的武则天,是跟随父亲在利州(今四川广元)度过的。贞观九年,她的父亲死在荆州都督任上,而她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和他们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等待杨氏并不友好,杨氏母女生活很困难。

    贞观十年,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去世。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貌美色丽,操行方正,就把她召入宫中,立为才人,并赐名为“武媚”。

    当时武则天年仅十四岁,对宫廷生活充满着神秘的向往。武则天不像其他女孩那样,不愿离开自己的父母,她把这看成是一个进身的机会,同时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高兴被招入宫廷。

    武则天走的时候,她的母亲非常悲痛,而武则天却劝慰母亲说:“我去见天子,难道不是福分吗?”

    武则天虽然妩媚动人,性格却阴狠刚烈,颇不得宠。吐蕃国进贡给太宗一匹骏马,十分猛烈强悍,难以驯服。太宗也无法驾驭它。这时,侍立一边的武则天大声说:“只有我能制服它。”太宗忙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回答说:“我有三样东西可以制伏它。鞭子、铁棍和匕首,先用鞭子狠劲地抽它,如果不服,就用铁棍用力地打它,如果还不服,就用匕首刺杀它。”太宗大感意外,没想到一个女子竟有如此的胆略和气魄。同时也感到了武则天的危险,武则天没有让唐太宗“失望”,最终取代李唐,做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2.用忍耐的心性对待暂时的困境

    曾国藩认为:用忍耐对付暂时的困境是最好的办法。做大事的人,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种种艰难险阻,这就需要心性的成熟和忍耐,这种忍耐并不是屈服,而是在为重新崛起制造时机。

    一代英主唐太宗带着遗憾和失落而去,在他临死前下了一道圣旨,后宫除徐充容以外,凡没有留下龙种的嫔妃全都出家为尼,武则天就在其中之列。

    武则天面对的是一种极不情愿的生活,一种毫无生气的生活,但是她个人是无法改变的。

    武则天出家的庵名叫感业寺。在这里,她失去了往日在宫廷里天堂般的生活。每日陪伴她的只有孤独、枯燥、单调,没有援助,没有照应,没有温暖。回想自己以前的经历,她感慨万千,从闺秀而皇妃,由失意到为尼,她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命运对她进行了一番无情地戏弄,面对物是人非、世态炎凉,她冷静下来,开始认真对那些逝去的岁月、走马灯式地转去了的人物进行思索,进行检讨。现在,她虽然失宠了,但她却故意把身子挺直,表现得满不在乎,她刚毅果敢的性格使她相信命运不会对她如此地无情。

    在唐太宗逝世两年后的祭日,李治率侍从前往感业寺。他的目的既是到感业寺进香,同时也是想看看武则天。

    当武则天奉召来到李治面前的时候,李治看到,站在他面前的武则天依然姿色不减,仿佛眉宇间还隐藏着无限惆怅和深情。武则天行礼过后,早已是未语泪先流。此情此景,李治对武才人顿生怜爱之心。回想往日的朝夕相处,他安慰说:“朕未尝一日忘情,只因丧服未满,传召多有不便,今日到此,便是为了看望你。”

    精明的武则天大受皇上的感动,但她并没有忘乎所以,她明白时机还没有成熟,事情并不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她没有乞求皇上传召,她在隐忍中等待。

    对于召还武则天的事,李治回宫后经过认真思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尽管武则天对他情深意长,但毕竟是先帝的妃子,而且现在又已削发为尼,一旦将她召还,朝中的议论怎样处理。另外,皇后仁厚温顺,后宫平静谐和,如果武则天进宫则有可能顿生波澜。基于各方面的考虑,高宗举棋难定,经常陷入难以解脱的矛盾之中。

    王皇后觉察到皇上情绪的变化,她向高宗探问因何事不快,高宗怕王皇后嫉妒,就没有告诉她原因。一连多日,高宗都郁郁寡欢,王皇后感觉事情不对,所以她用委婉的语言、关切的口吻向皇上进言。

    高宗叹了口气,说:“朕有难处啊,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着,他便把感业寺与武则天的重逢和召还她入宫的许诺一并讲了出来。王皇后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相反她的回答却让李治吃了一惊。王皇后稍微思索了一下,轻松地说:“这件事根本用不着犯难。既然是陛下有意,那就尽快降旨好了,不必有太多的顾虑。”

    王皇后的话让唐高宗大吃一惊。他不敢相信皇后竟然这样豁达大度,甚至怀疑皇后之言不过是出于对皇上的畏惧,并不是她心里的话。他仔细地观察着皇后的表情,看那副安详俊美的面容上是否暗含着什么情绪。

    王皇后接着说道:她视皇上之喜为喜,以皇上之忧为忧。只要是皇上喜欢的事,她绝无意见,请皇上不要多心,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就好了。

    听过王皇后的这番话,唐高宗非常地兴奋,当即就派一太监,去感业寺传口谕:武则天可以从即日蓄发,准备择日回宫。

    王皇后身为后宫女主,为什么有这样的大度呢?原来,王皇后自有她的打算。

    作为高宗李治的结发妻子,王皇后一直是深得宠爱。但是,自从李治登基以后,情况就出现了变化,因为后宫中有一个萧淑妃,性情刚直,姿色出众,深受高宗的喜欢。

    不仅如此,萧妃还为高宗生了一个儿子,十分得宠。而王皇后无子,嫡系无传,萧妃因此身价激增。正是因为这些,萧妃的得宠引起了王皇后的嫉妒。

    所以,当她得知皇上对武则天情深意切时,便心生一计,让皇上速召她还宫。这样,既可以顺水做了人情,还可以给萧妃增加个敌手,待她二人争斗起来,她再坐收渔翁之利。

    因此,王皇后曾五次三番地派人到感业寺去探望,看武则天的头发是否长起来,希望她尽快回宫。

    当喜讯突然传来的时候,武则天并没有急,相反,她却冷静下来,她在做思想准备,她想到了召还背后的风风雨雨。

    但无论怎么样,她隐忍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迎来的将是她所要追求的生活。

    3.干大事要舍得花本钱

    封建宫廷的权力之争就像赌博,孤注一掷,或有一线生机,要么死路一条。比较起来还不如搏一把。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又是一个高明的赌徒,为了自己的前程,她狠狠地下了一注。

    武则天从感业寺回到宫中后,为高宗李治生了一个儿子,过了一年,她又生了个女儿。由于是早产,孩子又小又弱,并且整日啼哭,武则天不喜欢她。不久,武则天就把她交给了乳母,也不大去照看她,仿佛那不是她的孩子似的,而对于她的儿子却关怀备至。

    当小公主长到百天后,乳母向武则天报告,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长进。那时,武则天正在按自己的预谋进行着一场权力争斗。她听到乳母的报告后,心中好像突然有了主意。她一反常态,对小公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不厌其烦地询问了一番小公主的哺育情况,接着便来到了她很少光顾的育婴室。

    武则天若无其事地逗完孩子后,对宫娥说,今天小公主挺惹人爱,你快去请皇后来看看。宫娥出去复命,宫娥走后,武则天说她要亲自去报告皇上,说完她就出去了,乳母继续照顾孩子并在此迎候。

    没多久,王皇后来到。由于皇后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对婴儿格外喜欢。不多时间王皇后就走了,当时乳母见孩子已睡熟,而且皇上和武则天还没有来,便到房中歇息,她无法意识到,罪恶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育婴室异常肃静,听得见小公主均匀的呼吸声。孩子的嘴角仍然挂着微笑,这是方才那番欢乐的遗迹,也许她正遨游在甜蜜的梦乡,在梦境中继续她还很少享受过的这种抚爱。

    就在此时,武则天轻轻地来到育婴室,用双手结束了自己孩子的生命。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当武则天的贴身宫娥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御花园内陪伴皇上赏花,显得若无其事。当她看到宫娥的时候,便问:“小公主还在睡吗?”宫娥点点头称是。武则天紧接着对她说:“快去把小公主抱来给皇上看看。”宫娥应诺,转身去了。一会儿,宫娥和乳母气喘吁吁地跑来,神情慌张地跪地禀报:“启禀万岁、娘娘,小公主突然死了!奴婢罪该万死。”武则天听后,故意惊叫一声,与皇上径直向育婴室奔去,其他人也显得非常惊慌。

    孩子僵直地躺在那里,毫无疑问是被扼死的。皇上一见,大惊失色,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乳母、宫娥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下,申诉自己并不知情。

    这个时候,武则天表现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她问:“刚才是否有人来过这里?你们知道吗?”

    乳母回答:“只有王皇后来过,没有其他人了。”

    武则天听完,便放声大哭,把她预谋的戏演到了高潮,大骂王皇后心狠手辣,扼死了小公主。

    唐高宗对此表示疑惑,武则天则抓住机会大进谗言,她说最毒莫过妇人心,经过一阵的大闹和添油加醋的告发,高宗开始相信了。从此,他同王皇后在感情上逐渐疏远,也产生了废掉王皇后以武则天代之的想法。

    武则天以亲生女儿为代价,取得了高宗宠爱,其花费的本钱实在不小。这次她又胜了一局,朝着自己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4.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封建王朝中的斗争惊心动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身败名裂。就看哪一方先出手,先出手必然占据主动,后出手必然被动。如果自己没有充分的守势,最好还是先发制人。

    武则天做皇帝,不仅使李氏子孙极其愤慨,即便是一些外姓朝臣也是口服心不服。因而爆发了徐敬业在扬州的叛乱,朝廷内外,被搞得人心不安。但从整体上来说,当时的政局还在武则天的掌控之中,所以在这种事关社稷安危的问题上,大臣们多主张“兴兵诛逆”。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宰相裴炎。

    裴炎向武则天进言:“徐敬业兴兵作乱是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现在皇帝年纪不小了,却不得亲政,所以他们才有了起兵的借口。如果太后能够政归庐陵王,让他执政,徐敬业便会失去理由,自然平息。”

    裴炎的话使武则天深感震惊。裴炎不仅是在阻止她用兵,而且从他的话中还能觉察到一种异样的味道。武则天想,徐敬业以匡复庐陵王为谋反之辞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想推翻武氏政权。这一点,从那篇檄文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但是,身为宰相的裴炎为什么要出如此下策呢?武则天心中虽然升起了疑团。但是,她没有马上驳回裴炎的奏议,而是以和蔼的口气说,出兵之事容后再议,现在不急于做决定。

    看到裴炎的表现,武则天联想到了去年废中宗的事。当时,裴炎反对中宗封皇妃之父韦玄贞,说不定是怕影响自己的地位,而且就在前不久裴炎还阻止她追尊父祖、立武氏七庙,想到这里,她心中的疑惑更大了。

    这时,内侍忽报御史崔譬求见。崔譬诡秘地说:“听说裴内史反对兴兵诛逆,太后感到奇怪吗?”武则天没有应声,微微摇了摇头。崔譬小声说:“臣以为事出有因。据我了解,叛军的右长史薛仲璋就是裴炎的外甥。前几天,逆贼薛仲璋表请去江都,完全是受到徐敬业指使的,而其中的真实目的是助他起兵。正因是这样,徐敬业才将薛仲璋封为内史。二者之间的联系可想而知。”

    听完后,武则天不再怀疑了。她当即决定,将裴炎拘捕起来,由左肃政大夫骞味道和侍御史鱼承晔严加审理。

    就这样骞味道、鱼承晔二人对裴炎进行了严刑审讯。裴炎受刑不过,于是招出了一桩事实:九月间,他曾企图趁武则天出游龙门的时候,领兵突袭,拘禁武则天,还政于天子。但是后来因大雨,武则天取消了龙门之行,所以才未得实施。

    不仅是这些,裴炎还供认,参与叛乱的骆宾王曾秘密来到他的宅第,和他进行过一次长谈。

    一个月以前,裴炎家僮向他报告,房宅周围有些小孩子在唱着一个歌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裴炎听后,深感奇怪。几天来,裴炎反复地默念着,琢磨着它的含义,但一直找不到谜底。后来他找来了诗人骆宾王,简单的礼仪后,裴炎就问起了歌谣的事,骆宾王说:“儿歌里的‘绯衣’二字是你的姓‘裴’字;‘一片火,两片火’是你的名‘炎’字;‘小儿’是指你的字‘子隆’;‘当殿坐’是隐喻你当坐天下!”

    骆宾王的解释触动了裴炎敏感的神经。因为他素来权势欲很重,多年来一直野心勃勃。听到骆宾王这样的解释,他认定命中会有大贵,所以非常高兴,对骆宾王更是感激不尽。

    但事实上,这首儿歌不过是骆宾王自己编造的。原因是这样的,当骆宾王在扬州与徐敬业策划举兵后,商定在朝廷找一个大臣做内应,以便造成内外夹击的攻势,使胜算更大一些。于是,在反复地比较后,他们选定了裴炎,并由骆宾王费尽心思编了这首歌谣,引诱他入伙。由于裴炎早有企图推翻武则天的想法,所以二人一拍即合。

    裴炎恪守协定,当武则天要派兵镇压的时候,他才予以阻止,以便为徐敬业争取时间。

    另外,骞味道和鱼承晔还搜得徐敬业给裴炎的一封密信。这封信很奇怪,只有两个字“青鹅”。两位办案人始终想不出其中的寓意,他们把信送到武则天手上。武则天看过,大怒:“好一个逆贼,真是用尽心机!果然没有冤枉他。”

    武则天说,这两个字是密谋起兵的日期。“青”字上下拆开来是“十二月”,“鹅”字左右拆写是“我自与”。合起来的意思是:十二月准备在朝廷发动政变。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与扬州的叛军相配合。

    武则天十分气愤,下令将裴炎囚入死牢。通过这件事,她意识到,现在的唐廷并非铁板一块,危机仍然存在,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

    武则天虽然震怒,但她并未马上处死裴炎。她想,有一个裴炎,就会有图谋政变之党。她要顺藤摸瓜,把所有的逆党一网打尽,才能维护统治的稳定。

    当再次聚集群臣的时候,武则天用平静的语气简单地说了裴炎谋反的事,并没有全部披露其罪状,目的是想试探一下朝中大臣的心思。

    这时候,朝臣不知道太后的真实目的,争相为裴炎求情。其中大臣刘景先和胡元范抢先力谏道:“裴内史是社稷元臣,对国家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还望太后明察!”

    武则天笑了笑,说:“二卿不要把话说得太肯定,裴炎的反状确凿无疑,你们只是不知道而已。”

    当时朝臣中还有一些替裴炎说话的,这时只有凤阁舍人李景谌力证裴炎必反,武则天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

    通过这次议事,武则天对朝臣中哪些人忠于自己心中有数了。于是她心中就有了计划,对于或明或暗地反对她的人,要逐步地予以清除。不久,她就找了个借口,下令将刘景先、胡元范收捕入狱,而将凤阁舍人李景谌提升为凤阁鸾台平章事,事情一步一步地按照她的计划在走,尽可能地把所有威胁因素都扼杀在萌芽状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