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连年为我院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等高校以及多家教育机构、金融单位开设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等传统文化课程、讲座。十分感谢我院博士生、硕士生同学,多年来,正是由于他们踊跃地选课、问难请益,发我深思、催我日新,使我终于有了些许的学习研究心得。
此外,在此还愿郑重地向诸位热心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同道们致谢!
栾贵川
2015年8月10日
孔子的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修齐治平之道。
君子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德才兼备方为君子,这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还要懂礼仪、有知识、有才干——而这些只是基础,“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君子的奋斗目标。君子必自爱自重,他的养寿之道发人深思,除了饮食起居,还可以德养寿,超出人力所及的则交由天命。
孔子重视夫妻关系,可是他们家接连四代出妻,实在耐人寻味。孔子注重庭训之道,“远其子”、“不责善”等方法,对于现代家庭教育颇具启迪意义。
孔子治国功绩卓著,他的外交思想、军事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孔子对朋友之道有具体而系统的论述,“朋友”间的平等、契合、道义、爱助等特质,使它在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之中独具强大的生命力。
“平天下”就是“治天下”。它既是“治国”的延伸,也包含人文情怀。孔子对先代文明充满了自信,认为以某种价值观念影响他人也是“为政”,那么,教化夷狄进入文明社会又何尝不是在“平天下”?孔子的天下观既是政治抱负,又是人文关切,这对后世影响深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