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手林立的连队,指导员打起乒乓球来实在算不上一位高手。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能拿他开刀。开始大家还讲,指导员刚来,是在给我们留面子。时间久了,官兵们就知道了,指导员的技术就是那个样子。
打球时赢球的一方总是会感到很快乐,指导员到连队不久就得了一个绰号一一快乐大本营。战士们叫的。
指寻员是从机关下到连队来的,人很沉稳,不爱太多言语,但那双眼睛总像是在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后来,在会上,他就讲,连队有一些事情不太合理,规定不太科学,是不是可以改一下。当时就有老兵站出来反对,这么两年,连队就是这样过来的,不也很好吗,改啥改。指导员就不再做声。
指导员有空了还是去和大家打球。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打一场输一场,打两场输两场。他的脸上从来没表现出一点点的不高兴来,还是笑呵呵地冲战士喊:我不服!再来一局!
战士们一点点喜欢上了指导员,因为只要自己心情不好了,或是挨批评了,找指导员打上一局就会好受得多。那个时候,他们会把所有的气发泄到打球当中。看到把指导员打得找不到球的狼狈样,战士们心里就会涌上一股莫大的满足。尤其是指导员把球高高地放过来,一个挥拍猛扣,球“啪”的一声击中球台,一下反弹出界,指导员够也够不着,只好望球兴叹时,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快乐。
指导员对球的热情和对待战士们的热情一同在上升着。银色的乒乓球或是金色的乒乓球在指导员和战士之间你来我往地跳跃,击中球台时那一声声清脆的响声,俨然一支和谐的曲子,在唱颂着官兵友爱的情谊。因为打球通常是在双休日进行,指导员就很少回家了。时间一久,指导员就对妻子说双休日你干脆到连队看球算了。妻子想想也是,就悄悄地到了部队,她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吸引住了指导员。
指导员全然不顾这些,依然和战士打他的球。他妻子在活动室却看着看着就着了迷。原来当个球迷也很有意思,能因一个好球跳起来叫好,也能为一个擦边球而不停地惋惜。和指导员妻子看球的战士慢慢地学会了和她一同评球。指导员妻子讲的最为经典的评论是对指导员讲的。她说,你的对手每发出的一个球都像连队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不是解不了,而是看你接发球的能力如何。听完这些话,指导员的眼睛差一点儿从眼眶里掉出来,没想到妻子能看出这么多门道来。
连队的赛事打得久了,指导员就对大家提议,总这样打也不行,干什么都要有个规矩,我们订个打球计划,再在活动室挂个守则什么的。战士们想想说行,要不然有时打球是很乱。指导员还是和战士们在一起不停地打,还是没赢过战士一回。这样一来,以前只有一些高手打球的局面变了。全连官兵不论会与不会打球的都敢摸球拍了。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上场,就能赢球,赢球当然就乐了。何况,赢的是连队的指导员。
在指导员打球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兵劝指导员,告别乒坛吧,总赢不了还有什么意思。指导员一本正经地说,那不行,怎么能因为赢不了就不玩了呢。人活着得有一口志气,我就不信我一次也赢不了。战士们的话虽是那样说,可他们还是愿意和指导员在一起打球。因为指导员和他们打球认真,丝毫也不懈怠,这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在指导员到连队的那个年底,连队很多不好的习惯都改了过来。
一次团长到连队检查,看见指导员和兵们在热火朝天地打球。团长问身边的一个老兵,你们连谁是高手。老兵笑着指指指导员。团长向指导员望过去时,计分员正在响亮地报着比分。
团长又问那个老兵,现在是你们指导员输呢,你怎么还说他是高手?
老兵只是笑,不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