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言之有忌:要有所不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话切莫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乱说一通。在人际交往中,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自己要有一定的分寸,聪明人只说该说的话,会做到言之有忌;而蠢人则会信口开河。殊不知,祸从口出,言而无忌会让自己的人生暗淡无光。

    别轻易揭朋友的“老底儿”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一面,所以不要随便揭人“老底儿”。尤其是如果对方还是你的朋友,就更加要注意这一点。朋友是比较了解彼此的人,也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你在别人面前揭朋友的“老底儿”,就会失去朋友对你的信任,这样就破坏了你们之间的友谊。

    所以说话要做到言之有忌,朋友的“老底儿”不要揭,不要说。因为那不是一个结,你说开了可能就解开了;相反,那很可能是个疤,说开了就是一种痛。

    朋友不高兴,你未必就能得到好处,更主要的是,若你的朋友都因为你言而无忌而疏远你,那你的人生将会是非常悲哀的,更毫无精彩可言。

    大华和小京曾经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对彼此知根知底。后来大华上了大学,小京去了专科学校。两个人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面。有一次大华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回到家乡,正好小京也回乡了,二人约好一起吃饭。

    由于很久没有见面了,两个人兴致很高,喝得有些微醉。喝醉后的小京,一直在说大华小时候的糗事,这让大华很尴尬,但也无可奈何,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再说了,但是说得正欢的小京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切,还是滔滔不绝。

    后来小京还说:“当初大华为了追我们班的班花,可谓是受尽了折磨。一次大华远远跟着班花,想送她回家,哪知人家根本不领情,到了家门口,就放狗,班花他们家的那条狗又肥又壮,吓得大华拔腿就跑,狗一直在后面追,眼看就要追上了,大华赶紧爬到了树上,还没爬多高,狗就追上来了,跳起来咬住了大华的裤脚。然后,大华的裤子……哈哈……就被狗给咬掉了,但是大华还是一直抱着树干不敢放,过路的人都忍不住大笑,后来一位大爷从旁边经过,用棍子赶走了那只大狗,才帮大华解了围。”

    小京一边说,还一边哈哈大笑,弄得大华尴尬极了。毕竟是面对自己的女朋友,这样尴尬的事情实在让大华在面子上过不去。尤其是后来,女朋友总是拿这件事开涮,弄得大华每次都无言以对。心里不停地埋怨小京,以后回乡也不敢再联系小京了。尤其是有外人在场的情况,坚决不约小京,怕小京一不小心又说出自己的糗事,揭自己的老底儿,让自己颜面扫地。

    小京说话没有忌讳,揭了大华的“老底儿”,结果失去了大华的信任,失去了这个朋友。假如小京言之有忌,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说,说话的时候,言而有忌是非常重要的。该说的可以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甚至一个字也不要提,尤其是在对对方来说很重要的场合,说话更要有所忌讳。

    相信我们自己也一样,都有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老底儿”,不愿意被人掀开,喜欢自己深藏起来。将心比心,别人也同样这样想,即使你和别人很熟悉,对他的一切了如指掌,也不能随意掀开他的“老底儿”。如果你在众人面前去揭朋友的“老底儿”,就会让他感到尴尬,让他觉得丢脸,这其实是对对方的一种伤害,对方也会不再信任你。不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

    因此,在说话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要言而有忌,不要不顾别人的感受,随口就说。这样很容易得罪别人。得罪了君子可能不要紧,但得罪了小人,你的人生可能就会陷入被报复之中。

    俗话说:祸从口出。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嘴巴管严一些。要做到言之有忌,不要揭人“老底儿”。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精彩人生储存最牢靠的人脉——朋友!

    对别人的隐私要守口如瓶

    什么是隐私?“隐”就是隐蔽,不公开。“私”就是个人的、自己的。可见隐私就是个人的、隐蔽的、不公开的秘密。

    隐私,每个人都有。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对自己的隐私守口如瓶,而假如一个人非常信任另一个人,就会把自己的隐私说给对方听。当别人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了你,就是非常信任你的表现,同时也希望你能一直为他保守这个秘密。当然也有这种情况,你无意间知道了别人的隐私。

    无论是哪种情况,在说话的时候,都要切忌不可把别人的隐私泄露出去,一定要做到守口如瓶。即使你在与他人交谈的时候,已经无话可说了,也不要拿朋友的隐私当谈资,要谨记言之有忌的原则,宁肯“沉默相对”,也不要泄露朋友的隐私。

    因为守住了别人的隐私就是守住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也就能守住精彩人生最坚固的堡垒——朋友。但是要守住别人的秘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别人把他的隐私告诉你的同时,给予你的不仅是信任,也无形中给了你某种压力。

    尤其是别人对这件事强调了很多次以后,就会无形中让你觉得压抑。长时间有话憋着不说,会让人觉得很郁闷,这是考验你耐性的时候了。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总是能够尊重别人的隐私,对别人的隐私守口如瓶,即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会透露半句。

    而那些行为卑劣的人,他们就会利用别人的隐私,有时候是为了和另一个人套近乎,用别人的秘密去获得另一个人的友谊,殊不知,在公开别人隐私的时候,自己的品德也受到了怀疑。下面故事中的凌波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凌波在上大学的时候,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别人遇到大事小事都会找她诉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事情到了她那里都会终止,不会一传十、十传百。她从来不把别人对她说的事情泄露出去,对别人的隐私守口如瓶,真正做到了言之有忌。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女同学找到她,向她倾诉了一件困扰自己很久的事情。这位女生告诉凌波,自己其实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了小孩。而这件事情只有班主任和校领导知道。现在令她困扰的是,最近经管学院的一个男生对她频频示好,她告诉对方自己已经有男朋友了,但是对方表示,即使有男朋友,他也要试一试。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实话说了吧,又觉得别人会对自己另眼相待。

    凌波听了这件事情也很惊讶,虽然法律上是允许大学生结婚的,但是在大学结婚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并且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确实有点惊奇。不过当时她也没说什么,一时间自己也想不到什么办法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难题,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这个秘密。

    许多年过去了,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这位女同学亲口提到了这件事情。听她说完,大家都很惊讶,纷纷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当时凌波也在场,这位同学,走过来对凌波说:“谢谢你,把我的隐私守了这么多年。你是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

    凌波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对别人的隐私守口如瓶,即使很多年后,别人仍然会记得她的好。所以她的生活圈内,总是有很多的朋友,而且都是可以交心的朋友。

    那么怎样守住朋友的隐私呢?有句俗话说:左耳进,右耳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虽然大多数时候,这句话是不积极的,是我们应该规避的。但是当别人把他们的隐私透露给我们,或者是把另外一个人的隐私透露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让自己达到这样的境界。“左耳进,右耳出”,就不用担心自己会一不小心说漏嘴。其实这是守住别人秘密的最好方式,而这也真正做到了守口如瓶。

    当然“左耳进,右耳出”需要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很难达到。而言之有忌,却很容易做到,只要你够理性,就一定知道哪些不能说,也不会说。这样的人,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才能享有精彩的人生。否则,不是他背叛朋友,就是朋友背叛他。

    闲谈论人是非乃言之大忌

    《名闲集》上有一句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就是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常常反省自己,与别人闲谈的时候,不要说他人是非,闲谈论人是非,乃是言之大忌。

    “闲谈莫论人非”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更是我们说话中的一大技巧。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你说一个人的是非的时候,你觉得听者不会说出去,但是说不定哪天就传到了被说者的耳朵里,这样就会招致被说者的记恨。而且倘若那个告诉被说者的人还要添油加醋,那么被说者就会对你怀恨在心,一段怨恨就这样结下了。

    《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现实生活中,因为随便说人是非而引起风波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捕风捉影,到处散播小道消息,无原则的乱说,口无遮拦,甚至故意诋毁他人,给别人造成了很大伤害。

    鉴于此,人生中,特别是闲来无事与人聊天的过程中,一定要言之有忌,不要论他人是非,要知道,这是说话的一大原则,也是一大技巧。这样一来,我们才不会或少给自己树敌,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和谐、友好、丰富且精彩。

    那么,说话时如何才能做到“闲谈莫论人非”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不要刻意去制造是非。在与人闲聊的时候,不要说别人的坏话,更不要故意中伤别人。即使极其讨厌某个人的情况下,也不要随便对别人说这个人的坏话。别人可以不讲求说话技巧,可以没有素质,可以言而无忌,但是我们却不能这样放纵自己。

    一位母亲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对别人的不满,要放在心里,可以在现实中疏远他,但是不要随便说别人的坏话。”

    假如你对别人说了某个人的坏话,别人有可能去告诉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又告诉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还不能排除别人添油加醋的成分,那么最后传达到被说者耳中的话,很可能不堪入耳。如果别人追根溯源,就能轻易地找到你,那么你就这样得罪了一个人。被说者就会因此对你怀恨在心,有的人甚至会找机会报复你,反过来也来攻击你,最后两个人都受伤。

    其次,流言止于智者。如果别人对你说另一个人的坏话,你不要妄加评论,最好的办法是一笑置之。当然更不要告诉第三个人,一传十、十传百,人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别人也可能是因为一时气愤,骂了另一个人,假如你四处传播的话,不仅是对说话人不负责任,也是对被说者不负责。到最后两边都受到伤害。而你也会落下“大嘴巴”的罪名。

    总之,不要让自己成为是非的制造者,而要让自己成为是非的终结者。

    “闲谈不论人非”,这是千百年来所倡导的社会美德。世界上的人,没有谁能够做到十全十美。是人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千万不要把这些作为你闲谈时的话题。我们所接触的人,几乎每天还会遇到,何必因为一句话伤了大家的和气呢?又何必因为别人的是非而给自己的人生“抹黑”呢?与其如此,不如管住自己的嘴,不论他人是非。

    例如在职场中,一个同事跟你说:“你知道吗?××这个人很差劲,没有一点主见。”那么你应该做的不是附和,而是不发一言,或者是说:“我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发现。可能我平时不善于观察。”

    总之,说话一定要有忌讳,不该说的就不要说,与人说话,要做到言有不言,言之有忌,不论人是非,才能为自己的精彩人生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切莫口无遮拦,以免刺伤他人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说话口无遮拦的人总是不经意间伤害别人。这样的人心直口快,不顾别人的感受,往往令人讨厌。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会被疏远,不被待见。

    对于想要拥有精彩人生的我们来说,说话的时候应当以此为鉴,不要落得被人疏远的下场。也就是说,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在一句话说出口之前,一定要先想想这样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要言之有忌,切莫口无遮拦,刺伤他人。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位樵夫,在山上砍柴的时候,救了一只小熊。母熊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对樵夫感激不尽。一天,母熊准备了丰盛的晚宴答谢樵夫,并留下樵夫在家过夜。

    第二天早上,樵夫准备离开。母熊问樵夫说:“您在这里住得满意吗?”

    樵夫口无遮拦地说:“你招待得很好,我很满意,唯一让我感觉不舒服的就是,你身上有一股骚臭味儿,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

    母熊听完后很不开心,但是嘴上却说:“为了补偿你,你还是砍我一刀吧,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

    樵夫听完后,就砍了母熊一刀。

    很多年后,樵夫去山上砍柴,又和母熊相遇了。樵夫问:“你身上的伤好了吗?”

    母熊说:“身上的伤痕很快就好了,但是心里的伤却永远也好不了。你那次说的话,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是的,语言上的伤害有时候是最伤人的,也是最难忘记的。樵夫口无遮拦,给母熊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身上的伤痕能够愈合,但是心里的伤痕却是难以愈合的。因此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切莫口无遮拦,刺伤别人,要言之有忌。要知道,心直口快、言之无忌,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有时候也会招人记恨。这等于无形中给自己树了敌,一直如此,等于把自己陷于孤立状态。如此来,还怎能立足于社会呢?

    晓彤是某国家机关的办公室文员,她平时不爱说话。但是假如别人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总是无所顾忌,说出来的话总是很伤人,直接捅到别人的痛处。

    有一次,部门一位同事买了件新衣服,别人都说好看,很漂亮。可是当问到晓彤时,她却说:“要我说嘛,这件衣服本身很漂亮,但是你穿着就不合适了,整个人看上去像个水桶似的,因为你比较胖。而且这个颜色,你穿着也太嫩了。总之一句话,根本就不适合你。”

    每次别人问她意见的时候,她都是如此回答,甚至比这更直接,更露骨。让别人觉得很受伤,久而久之,别人也渐渐疏远她了。

    晓彤言之无忌,口无遮拦,伤害了别人,最终让自己处于孤立的状态,这样一来,就与精彩的人生背道而驰了。因为她不仅在职场上没有说得来的同事,生活中也没有愿意和她说话的朋友,她就好像是游走在生活边缘的人一样,孤独而又凄凉。

    可见,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享有精彩的人生,不可不知言之有忌的说话原则。

    要知道,有的话可以直说,但有的话不能直说;在有的人面前,你可以口无遮拦,但在有的人面前却不能。要是不知道这些忌讳,必然会刺伤别人。生活中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因为口无遮拦引起的。例如,有的人在生气的时候,就会乱发脾气,无论对谁都一样,而这样最容易伤害别人。所以在话说出口之前,一定要理性地、慎重地思考,如此才能把话说得中听,也才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狂言不出,麻烦不来

    说话口出狂言的人,最容易招惹麻烦。例如,有的人因为自己的一点小成就,就目空一切,口出狂言,而实际上却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到最后让自己无法收场。这就是言之无忌,口出狂言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所以我们说狂言一出,麻烦也就随之而来。因此,要想少惹麻烦,就要把“说狂言”当做是说话中的一大禁忌,严格要求自己不说狂言。少给自己惹麻烦,自然就为精彩人生做了一定的铺垫。

    因此,说话时,要忌讳“狂言”。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中,蜀军失街亭的故事。蜀军失去街亭,就是马谡口出狂言惹的祸。

    马谡是谋士马良的弟弟,从小读了各种兵书,但是都只是粗略地了解,只知道皮毛,而没有做深入研究。由于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赏识,就时常自高自大,口出狂言。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在北伐的路上,考虑到街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蜀国的咽喉之地,于是决定派兵镇守。便问诸将士:“谁能引兵驻守街亭?”

    话刚说完,马谡立马站起来说:“我愿意去!”

    但是诸葛亮深知马谡的能力,对他驻守街亭很不放心。于是对马谡说:“街亭是军事要地,对我军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此地易攻难守。”

    马谡说:“我自幼熟读兵书,区区一个街亭怎么会守不住?”

    诸葛亮还是不放心,又指出敌军的实力雄厚,不是轻易就能取胜的。此时马谡更是口出狂言,把敌军贬得一文不值,并且以自己的性命担保立下了军令状,守不住街亭就拿人头来见诸葛亮。结果最后没有守住街亭,于是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马谡言之无忌,口出狂言,不仅让蜀军失去了街亭,造成军事上的失利,也给自己惹来了麻烦,甚至丢了性命。要是马稷稍微懂一点说话技巧,就不会口出狂言,立下军令状,给自己惹上杀身之祸。

    不仅历史中的人物因出口狂言给自己惹上了麻烦,在现代,同样有人不懂言之有忌的原则,口出狂言,给自己惹了麻烦。

    NBA中曾也有一个口出狂言,因而惹麻烦上身的故事,人们把这个故事称之为“吻屁股”。

    在美职篮(NBA)2002赛季刚开始不久,姚明新加入了火箭队,有人对他嗤之以鼻,尤其是原NBA球星巴克利。有一次,在TNT电视台的《NBA内部秀》的节目上巴克利口出狂言,扬言姚明要是能在这一年的任何一场常规赛中得到19分的话,他就亲吻肯尼·史密斯的屁股。

    这句话经过多方面的传播,传到姚明的耳朵里,就成了:“如果姚明能得到19分,我就亲吻姚明的屁股。”姚明听完后,没有气愤,反而笑着说:“那好,我就拿18分好了。”

    结果在火箭队和湖人队对抗的过程中,姚明一举拿下了20分,立即让巴克利傻了眼。而肯尼·史密斯得知了姚明的成绩后,坚持让巴克利履行自己的诺言。

    巴克利自己言无所忌,口出狂言,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去履行自己的诺言,对着镜头吻了驴的屁股。

    巴克利也因为这件事情一直被人嘲笑,因而就有了“吻屁股”的故事。对他来说,这无疑是精彩人生中一大败笔。

    俗话说,祸从口出,口出狂言轻则会招致麻烦,重则可能招致祸害。在我们生活中也常会遇见这样的人,他们常常口出狂言:“这世界上没有我办不到的事。”但是当别人真正去找他的时候,他却推三阻四。言之无忌讳,爱说大话的人,最后总是会被自己说的话所困扰,也会因此引来麻烦,无疑,这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平添阻碍。

    因此,说话要言之有忌,不要口出狂言,把不可能说成可能,否则很容易为自己惹来麻烦,也很可能因此与精彩的人生失之交臂。

    跳槽后揭老团队的短对你没好处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意思是说优秀的人才会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单位或者是选择那些善用自己的领导,因而很多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总是会不停地跳槽,以便于找到适合自己栖息的良木。当然人往高处走,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要记住的是,在跳槽后,不要去诋毁原来的公司,原来的团队。

    其实无论之前的公司对你如何,都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了你成长。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里,要给自己的老团队留点口德,说话要做到言之有忌,不要诋毁它,揭它的短,即使它确实不怎么让人满意,也不要这样去做。

    揭老团队的短,对自己没有好处,更不能帮助你成就精彩的人生,相反会阻碍你的青云路。因此,在新环境里,要把“揭老团队的短”当成是说话时的一大忌讳。即使别人问起,也要褒贬适度,要客观,要看到老团队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往这方面去说,对老团队的短处,要有所忌讳。

    天宇在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工作了三四年。有一次与自己的经理发生了冲突,最后不得不跳槽。后来在一次记者会上,他发自肺腑地对记者说:“其实,在我原来所在的企业,公司虽然对我严格,但是,我却学了很多东西。那些年的挑战和困难,磨炼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能力,让我在工作中进步很快,也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说实话,是原来的企业成就了我,我一直对原来的企业非常感激。”

    其实仔细想来,确实是这样,每个团队,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就能学到很多。跳槽后对自己以前的公司留点口德,不揭老公司的短,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若是你对着现任老板揭老团队的短,你可能就会引起新老板的怀疑:他今天这样诋毁之前的公司,有朝一日,他会不会这样说我们公司呢?

    尤其在跳槽后,重新获得面试机会的时候,当面试官问到你的前一任公司的时候,你一定要言之有忌,千万不要说,之前的公司有多么不好,不要把它的“短”一一陈列出来,诋毁以前的公司来抬高现在的公司是不明智的。

    对前公司的评价应该要客观,还要注意维护公司的形象。即使现在你已经不属于那个团队里,也要记住曾经是其中的一员,那么为它藏拙,维护它的形象就是你的责任。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原来公司的正常发展,也树立了自己的职业形象,老板也会对你这样的员工更加信任,如此一来,你在职场上不就更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了吗?

    若不然,那么结果可能也就截然相反了。下面这个事例就能说明这一点。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跳槽,他在一家公司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有一次,他又准备跳槽,去一家公司面试,面试官问他:“据说,你现在所在的公司,不仅工资高,而且待遇福利在同行业中都是相当不错的。你为什么还要跳槽呢?”

    年轻人回答说:“工资待遇是不错,但是总是要加班,以各种理由加班,完全不顾员工的死活。并且在我看来,整个团队缺乏凝聚力,如同一盘散沙。这样的公司,即使给我再高的工资,我也不愿意再待下去。”

    面试官听完,连连摇头。对他说:“年轻人,你这样诋毁自己的以前的公司,揭老团队的短,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你的人品,万一哪一天你离开了我们公司,也会这样揭我们公司的短吧。我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你还是另投别家吧。”

    年轻人在别人面前言之无忌,揭老团队的短,最终让一个极好的工作机会就这样丢失了。

    所以说,不揭老团队的短,不仅是维护老团队的形象,也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因此,当你选择跳槽的时候,或当你去到一个新团队的时候,要把“揭老团队的短”当做是说话的一大忌讳,即使要评价,也要中肯、客观,更要为其藏拙,这样才能为精彩人生赢得更多难能可贵的机会。

    别向同你有利益冲突的同事吐露心声

    生活中,大家都需要有一个倾诉对象,把自己苦闷或压抑的心声吐露给别人。这样的方式的确可以缓解我们的心理压力或调节某种不满情绪。但是在选择倾诉对象的时候,一定谨慎。一定要注意不能把你的心声吐露给同你有某种利益冲突的人。这一点,职场中的人应该尤为注意。

    跟同事搞好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因为跟同事关系好就毫不顾忌地向对方吐露心声,很可能会因此给自己埋下某种隐患,尤其是那个同事恰恰又和你存在着某种利益冲突。我们应该知道,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的人为了利益甚至会不惜一切。如果你把自己的心声吐露给这些人,你就很可能会遭人利用,你向对方吐露的心声很可能被对方当做攻击你的武器。

    李芳和小宁同在一家公司上班,她们工作能力都很强,均很受经理的器重。最近,部门的主管刚刚离职,主管的位置空缺。经理非常看好李芳和小宁,但是就两人的工作能力而言,经理还是觉得李芳更胜一筹。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经理就把主管的位置给了小宁。

    对于这件事情,李芳一直心存疑惑,两个人虽然一直在暗中较劲,但是还没有分出胜负,主管的位置怎么突然之间就落到了小宁的头上。

    于是,冲动之下,李芳决定要找经理问个究竟。最后经理给她的结论是:“一个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不能很好地领导别人。”李芳就更加奇怪了,自己平时在公司也表现得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怎么经理会说自己的作风有问题呢?后来,左思右想,她终于想起来了,她曾对小宁说过自己为何辞去了之前那家公司的工作。有一次下午下班后,李芳和小宁都加班到很晚,于是两人一起去吃宵夜。喝了一些酒后,李芳认为小宁这人不错,因此便毫不顾忌地将自己在之前的公司工作时爱上了自己的上司——一个有妇之夫一事说给了小宁。因为这次错爱,使得公司上下闹得沸沸扬扬,所以李芳也无法继续在那个公司工作了,这才来到这家公司。

    李芳虽然觉得小宁不会把这种事情作为职场上竞争的砝码,但是她的确从未向除了小宁之外的任何人说过自己的过去。除了这件事情,似乎找不到其他事情说明自己存在作风问题了。那么经理说的作风问题,自然是指此事了。此时的李芳,真是追悔莫及。

    因为无意中向同事倾诉了自己的心声,结果导致本来业务能力颇为突出的李芳在尚未正式同小宁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就败了下来。可见,在职场上,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能跟什么人说,不能跟什么人说,自己应该拿捏好,这些都可能是职场生存晋升的关键。所以,身在职场的你,也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如果真的有心事需要倾诉,还是选择家人或熟知的朋友为好。

    切记不要把自己的心声吐露给那些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同事,这是身在职场的你应该忌讳说话原则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