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品牌:中、美、澳三国奥林匹克品牌的比较研究-奥林匹克品牌的营销活动及中、美、澳三国间的比较(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4.4.1.2 盐湖城冬奥会特许商品计划

    特许商

    盐湖城2002年特许商生产服装、纪念品和其他与盐湖城2002年冬奥会相关的所有领域的商品。盐湖城2002年冬奥会特许计划追求提供高质量精细加工的商品,以纪念2002年冬奥会。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高规格制造官方特许商品,确保为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质量,并增强冬奥会积极的形象。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签署了69个特许商证书。

    特许商品

    盐湖城2002年特许计划把高档的商品与能负担得起的商品结合在一起。设定一流质量标准,从而推广宣传奥林匹克形象和反映本地文化和设计。奥林匹克大家庭与知名的高质量产品制造商建立了联系,以Dale,Maker和OCTanner公司代表的几家特许商,他们为2002年会质量的服装、珠宝和纪念品。盐湖城冬奥会的商品价格标准线从2美元的钢笔和其他小东西,到900美元的服装比如皮夹克。价格的变化范围平均为5美元的帽子、保暖帽和T恤衫。有超过600个盐湖城冬奥会徽章设计用于零售。

    销售渠道

    盐湖城2002年商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零售、互联网和赞助商贴补。多数商品通过零售渠道进行销售,大约有1200个零售渠道销售带有盐湖城2002年冬奥会的产品。网上商店www.saltlake2002.com则销售以纪念2002年冬奥会为特点的官方特许商品为主,包括服装、体育用品、纪念品、家庭用品、别针、儿童玩具和背包等有带有官方特许标识的商品。

    4.4.1.3 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计划

    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是指北京奥组委授权特许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带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等奥林匹克标识的商品。特许企业以向北京奥组委交纳特许权费的方式获取生产或销售特许商品的权利,通过生产或销售特许商品而获取收益。特许商品计划的主要参与者有特许经营商即特许商品的生产企业;特许零售商即特许商品的销售企业。特许商品计划的主要参与者有特许经营商即特许商品的生产企业;特许零售商即特许商品的销售企业。

    北京奥运会特许计划将继续弘扬、推广奥林匹克品牌,同时加入中国元素、北京特色,塑造出独特的北京奥运品牌。在确定特许产品类别和品种时将体现品牌内涵。整个计划将围绕品牌管理的思路设计和管理特许产品,采取细化市场的营销策略,开发出高、中、低端不同层次的产品,以定位不同的目标顾客群。整个计划由两部分组成:国内计划和国际计划。国内计划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计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后开始。所有特许产品在设计和制作都遵守了奥组委和中国奥委会编制的标识图解手册和使用指南,这些手册中清楚地规定了组委会标识及徽记和中国奥委会商用标识的使用规范。

    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计划的宗旨是树立北京奥运会、中国奥委会的品牌形象;推广“中国制造”优质产品,打造“中国制造=高品质”理念;为优秀中国企业参与奥运会市场开发提供机会;最大化地为北京奥运会筹集资金。因此,北京奥组委对奥运特许商品的开发和定位做出了规划:

    首先,品牌定位要符合奥林匹克品牌理念,起到宣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宣传北京,宣传中国,宣传奥运的作用。北京奥运特许商品有收藏品、纪念品、时尚品、实用消费品等多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推出了面向不同消费人群的高、中、低端产品。其中中低端产品定位于普通大众,保证质量且价位合理;高端产品定位于高收入人群和收藏爱好者,以确保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差异。

    其次,特许商品还具有中国特色并加入适当的北京元素,将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造出具有北京特色的奥运品牌。

    第三,特许商品的开发力争做到环保、高科技和人性化,以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第四,充分利用和奥运相关活动的纪念性意义,例如申奥成功三周年,会徽发布一周年,雅典奥运中国运动员夺金,奥林匹克会旗交接仪式等,开发设计出具有收藏纪念价值的特许商品。

    北京奥运特许商品有胸章及非贵金属制品、金属制品、服装服饰、帽品、箱包、领带、家纺、笔、工艺品等。每个系列特许商品的定价综合考虑了市场其他知名品牌的价格因素,充分发挥奥林匹克品牌的优势,推出适合各类消费人群的不同商品。既有面向高端消费者的收藏品,又有面向普通大众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实用品。

    在选择特许企业(生产或销售)时,北京奥组委坚持以下原则:

    *通过市场调查、资质评估、实地考察等方式选择特许企业。

    *重点考察内容包括资金实力、生产能力、质量管理、设计能力、环保标准、防伪措施、营销策略、销售渠道、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

    *特许企业应有相应的财务能力按时交纳特许权费。

    *采取阶段性签约办法,合同期满后,对特许经营商生产和经营情况重新评估,以决定是否续约。

    同时,特许企业交纳入门费和最低保证金。

    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还采用新型防伪标签,这是北京奥组委7月26日宣布的。新型防伪标签主要采取了胶凹结合印刷的工艺方法,胶印部分的颜色鲜艳,色彩逼真;凹印部分(包括无墨凹印的几何图形)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在标签正面火炬下方图案内隐含有“Beijing 2008”文字;背面上方条形图案的上下两条横线都是以缩微文字构成,在放大镜下,可看到“BEIJING2008”字样;另外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分别可以看到黄色的“Bei-jing 2008”字样,以及纸张中随机分布的荧光纤维。

    奥运会组委会最终确定在新型防伪标签中重点采用了两项安全防伪技术手段,一是带有隐形图案的雕刻凹印,二是带有全息开窗式安全线的特种水印纸,两项技术都具有防伪性能强、可靠性高、惟一性好、时效性长的大众防伪技术特点。除此以外,还辅以凹印缩微文字、凹印无墨手感点、凹印隐形文字、无色荧光纤维、无色荧光图案等多项工艺成熟的防伪技术,采用特种防伪纸张,形成公众、专业、专家三级防伪体系。

    4.4.2 中、美、澳三国奥林匹克纪念币比较

    按照国际惯例,现代奥运会纪念币项目发行的一揽子计划一般由主办国的货币发行机构提出,并与本国主办城市奥运会组委会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内容主要体现在货币发行机构有权在纪念币上采用奥林匹克标识、徽记、名称、吉祥物、奥运场馆设施等,通过图案设计宣传奥运精神和主办国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国际奥委会及奥运会组委会有权参与或代表各级奥委会组织参与纪念币发行的利润分成,并对图稿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并有义务配合货币发行机构宣传推广纪念币项目;奥运会纪念币的发行时间上限为上届奥运会及残奥会后,以免影响上届奥运会纪念币的销售。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赛前,美国为洛杉矶奥运会发行银币2枚、金币1枚共3枚币。其中1枚银币——掷铁饼者,面值1美元,直径38.1毫米,重26.4克,成色90%,年号1983,普制币发行64万枚,精制币发行157万枚。该枚银币获美国《世界硬币新闻》杂志与克劳斯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世界硬币大奖赛1983年度最佳克朗币奖,最受欢迎币奖和年度世界硬币大奖3项奖。

    1990年国际奥委会引进了“奥林匹克纪念币计划”,以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100周年以及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由国际奥委会管理的、使用五个国家铸币厂联合资源的国际纪念币计划,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奥地利和希腊。1993年澳大利亚纪念币的标题是“参加、友谊、平等”。

    第27届奥运会是20世纪最后一届奥运会,为纪念悉尼奥运会的举行和作为集资的重要手段,悉尼奥运会组委会与澳大利亚皇家造币厂和珀斯造币厂共同推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大的纪念币发行计划。本届奥运会纪念币共包括3组52枚,分别是8枚金币、16枚银币和28枚铜币。28枚铜币由堪培拉皇家造币厂制作,8枚金币由珀斯造币厂制作,16枚银币由这两家造币厂共同制作。这52枚纪念币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以及澳大利亚的体育、文化和地理环境特色。纪念币制作精良,设计独特,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在设计及铸造工艺上拥有以下几个第一:

    1.彩色首次被应用到奥运会纪念币上;

    2.所有纪念币年号均标注“2000”,尽管纪念币在1997年至2000年陆续发行;

    3.在奥运会纪念币史上,首次将所有奥运会体育项目分别在28枚铜制纪念币上;

    4.由澳大利亚两大造币厂首次合作,联合铸造发行。纪念币上有两个不同的印记——皇家造币厂(C)、珀斯造币厂(P);

    5.图案的设计首次由专业设计师与运动员共同合作完成;

    6.奥运会首次与绿色、环境、生命联系在一起。16枚银币,分别反映了生命的海港、海之变化、以及动物、植物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

    7.首次发行了第一枚1公斤特大奥运会银币——“世纪之币”。面值30澳元,直径100毫米,成色99.9%,彩色铸造工艺。该枚奥运会纪念银币正面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头像,背面中心为彩色会标,周围为28个比赛项目。气势宏伟,色彩鲜艳,为奥运会纪念币之极品。在2001年瑞士巴塞尔世界钱币博览会上被评为“世纪之币”,发行量2万枚。

    悉尼奥运会的24枚金、银币都是由澳大利亚著名钱币设计家斯图尔特·德夫林(Stuart Devlin)设计。德夫林曾经为36个国家设计过纪念钱币,他还于1982年被任命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私人金匠和珠宝鉴赏家。本届奥运会的纪念币还首次有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参与了设计,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冠军澳大利亚队的诺瓦·佩里斯-尼伯恩与德夫林一起设计了2枚银币。28枚铜币则由菲利普·霍利迪与皇家造币厂的雕刻师们共同设计制作。

    所有纪念币的正面均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头像,反面图案各不相同。8枚金币为彩色,图案分别表现了体育运动的精神,其中包括本届奥运会的会徽,这是第一次彩色奥林匹克五环标识出现在奥运会纪念币上,训练中的运动员,射击手鼓励年轻人勤加练习,教练鼓励起跑线上的运动员等;16枚银币设计精巧,其中1枚展现了澳大利亚带有多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节的情形,其它的则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和植物,如袋鼠等;28枚铜币的图案则分别为本届奥运会所设置的28个运动项目,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将所有比赛项目均展现在纪念币上。每枚币上都有“Sydney 2000”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图案。所有纪念币均质量上乘,带有外包装,未经流通。铜质币的外包装卡上详细介绍了该枚钱币所表达的项目,所有28枚币还可以放在一本制作精美的特制集币册中保存。

    全部52枚纪念币共分8批在1997年10月至2000年5月期间发行,澳大利亚政府保证其为法律货币。金币的面值为100澳元,这也是澳大利亚首次出现的100澳元面值的金属币,其发行价为380澳元;铜币的面值均为5澳元,但发行价为8.95澳元;银币每枚发行价为54澳元。纪念币在许多奥林匹克专卖店、邮局中都能买到。[马铁.来源:国外体育动态,2000(6):36页]

    悉尼奥运会的纪念币在50多个国家销售,总共售出了超过550万枚纪念币。随着人们对奥林匹克纪念品的兴趣在不断升温,纪念币的销售额也已经超过了1亿澳元。

    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自1979年发行以来,始终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促进世界和平为主导方向,奥运和体育运动题材是我国金银纪念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1980年至今,中国共发行奥运和体育系列金银纪念币21个项目,104个品种,金、银、铜纪念币2152500枚,其中金币发行43999.3盎司,银币发行1171595盎司,铜币发行246305.5盎司。这些纪念币的发行,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1980年发行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币”,由于其图案设计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图案,部分金银币采用加厚坯饼和多次压印等特殊工艺,备受各国钱币收藏家的推崇,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罕有,最具独特风格的奥林匹克纪念币之一”。

    2001年7月14日,为庆祝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北京申奥成功纪念银币”一枚,一经上市便受到众收藏者的追捧,并荣获“2001年最受群众喜爱的金银币”称号。该枚银币通过纪念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这一重大历史时刻,记载了中华儿女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执著追求和满腔热情。

    北京2008年奥运会纪念币计划是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协议,北京奥申委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商定,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制定发行2008年奥运会纪念币计划。纪念币项目以金币、银币等贵重金属币为主;流通币项目主要是铜币、镍币、纸币等。纪念币计划包括纪念币和流通币两个部分,题材以体育(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形象、组委会形象、中国奥委会形象、奥运会项目、火炬接力、开闭幕式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比赛场馆等内容为主。

    4.4.3 中、美、澳三国奥林匹克邮品比较

    澳大利亚为悉尼奥运会发行了五本纪念奥运会的奥林匹克邮册。印制了超过4800万枚邮票和首日封。在运动会期间售出了超过1000万张奥林匹克邮票。主办国首次为每一个澳大利亚金牌选手发行纪念邮票,其发行时间为比赛的第二天。

    作为第27届奥运会的东道国,澳大利亚的奥运会纪念邮票自然最受人关注。澳大利亚邮政是这届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澳大利亚邮政早在1996年就开始发行奥运会邮票。第一套邮票于亚特兰大奥运会举办时发行,邮票图案为代表美国的鹰和代表澳大利亚的袋鼠,同时标注有“1996亚特兰大”和“2000悉尼”的字样,邮票正中是烫金的奥运火炬,预示着奥运会的圣火将传到澳大利亚的悉尼。

    1998年1月21日发行奥林匹克人物(澳大利亚优秀运动员),共12枚,面值均为45分。其中6枚分别为五、六十年代澳大利亚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6名著名运动员的头像图片,另6枚则分别是这6名运动员比赛时的矫健身姿。这6名优秀运动员分别是:贝蒂·卡斯伯特:获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女子100米、200米跑和4伊100米接力3枚金牌;赫伯·埃利奥特:获1960年罗马奥运会男子1500米跑金牌;唐·弗雷泽:获墨尔本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和4伊100米接力2枚游泳金牌和1枚银牌并在1960年和1964年奥运会上连续两次蝉联100米自由泳金牌、第一个突破女子100米自由泳1分大关;马乔里·杰克逊:获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女子100米和200米跑2枚田径金牌;默里·罗斯:获墨尔本奥运会男子400米、1500米自由泳和4伊200米自由泳接力3枚金牌并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再次获得400米自由泳金牌;雪莉·斯特里克兰:获墨尔本奥运会女子80米栏和4伊100米接力2枚金牌。与这套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首日封、极限片、袋装票及纪念章等。

    1999年发行的一枚“票中票”,3月22日发行,共1枚。面值1.2澳元。图案是用现代化手段设计的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火炬,使人回忆起当年澳大利亚首次举行奥运会时的历史时刻。同时发行的还有首日封、极限片、邮币封(包括此枚邮票和1枚1956年澳大利亚1便士硬币)。

    在举办距离奥运会开幕整整一年的1999年9月14日,澳大利亚邮政发行1枚邮票,面值45分。这枚邮票的图案是本届奥运会的会徽和悉尼两处最著名的景点——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海港大桥。本届奥运会的会徽是一个色彩艳丽的运动员造型,象征着运动员以速度和敏捷奔向新的世纪。会徽上代表海港的蓝色表明悉尼是一个海港城市,同时采用代表太阳的黄色和代表地球的红色。会徽看起来既像一个火炬,又使人联想起著名的悉尼歌剧院。

    2000年8月17日,澳大利亚邮政发行了一枚奥运会邮票小版张,小版张内含有10枚图案各不相同、但面值均为45澳分的邮票,分别展示了水球、曲棍球、游泳、篮球、自行车、马术、网球、艺术体操、田径、皮划艇等10个奥运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澳大利亚的强项。10枚邮票连为一体,每枚邮票的图案也不是局限于邮票票幅之内,而是延伸到边纸上,给了设计者以更大的设计空间,也给人一种奥运会如火如荼的感觉。

    奥运会开幕当天,澳大利亚邮政发行了由2枚邮票组成的一套奥运纪念邮票。这两枚邮票都有一种附票。第一枚邮票的图案为悉尼歌剧院、奥运火炬、五环旗,附票的图案为橘红色的奥运火炬;第二枚邮票的图案为希腊雅典巴台神农庙以及奥运火炬、五环旗等,100多年前,现代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在这里点燃的,附票图案为象征海洋的蓝色。值得一提的是,这套邮票还是迄今为止的奥运邮票史上最具有个性的邮票,因为澳大利亚邮政把这套邮票列入“个人邮票”的发行范围,允许个人或组织利用附票来展示自己的照片、自己设计的图案甚至广告。

    值得关注的是,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澳大利亚邮政还发行“金牌榜”系列邮票。每当澳大利亚选手获得一枚金牌,当天中午12点,就在这位选手所在的那个州的首府发行一枚金牌邮票。金牌邮票的格式已经公布,正中央是选手的照片,右下角印有奥运金牌。更特别的是,这位选手来自那一个洲,邮票上还印上这个洲的标识。

    澳大利亚邮政还发行以澳大利亚风光为图案的国际邮资高值邮票中,以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海港大桥为主图的两枚邮票上也标注有奥运会标识和残奥运会的标识。据澳大利亚邮政的新邮公报称,这两枚邮票也是澳大利亚奥运邮票发行计划中的项目,因而可以归到奥运纪念邮票之列。

    此外,按照惯例,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同时还将举办专门有残疾人参加的特殊奥运会。澳大利亚也在奥运会结束半个月后,举办第11届特殊奥运会。为此,澳大利亚邮政于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全套5枚邮票采用5联印的方式,每枚邮票的主图被限制在一个比票幅略小的不规则的四边形内,而每枚邮票所展示的运动员图案也用类似于纱幕的方式遮去大部分,这样的设计巧妙地暗示了这一运动会的参加人都是有一定身体残缺的人。

    为纪念第23届奥运会,美国分6组发行了24枚邮票,每组都是4种运动的一个方连票。1996年5月2日美国又发行了4伊5枚的小版票,票名为《现代奥运会100周年·第26届奥运会·亚特兰大》,画面为20项体育运动的特写镜头,每枚票背胶上印有介绍运动员的文字。

    中国首套奥运会邮票是在1980年2月13日发行的,至今已有21年的历史。1980年2月13日至24日,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普莱西湖举行,我国首次组队参赛。为此,原邮电部于1980年2月13日发行了志号为J.54的《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4枚,分别是:(4-1)8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4-2)8分速滑;(4-3)8分花样滑冰;(4-4)60分滑雪。打破了世界奥运邮票问世近百年来没有中国奥运题材邮票的纪录。

    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会议上,一致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的决议。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宣布,经过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通讯表决,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批准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名古屋会议上通过的决议。被迫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回到了国际体育大家庭。邮电部于1980年11月26日发行了志号为J.62的《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5枚,分别是:(5-1)4分射击;(5-2)8分体操;(5-3)8分跳水;(5-4)10分排球;(5-5)60分射箭。

    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中国奥委会和中国台北奥委会均组队参赛,这是海峡两岸运动员首次在夏季奥运盛会中相逢。中国奥委会派出225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在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正式参加的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故地洛杉矶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海峡两岸邮政部门也不约而同第一次发行同题材奥运会邮票。中国原邮电部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日发行J103《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6枚,统一以中国古代多项传统体育运动人物造型和奥运五环为背景,展现“射击(女子手枪)”(面值4分)、“跳高(男子)”(面值8分)、“举重(男子)”(面值8分)、“体操(男子鞍马)”(面值10分)、“排球(女子)”(面值20分)、“跳水(女子)”(面值80分)等六个中国参赛项目,中国源远流长的体育健身史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一览无余。

    在这套邮票中,有不少令人叫绝的巧合。女运动员吴小旋夺得了射击比赛金牌,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女冠军,而这套邮票的第一枚画面就是一个女射击运动员。这套邮票的第四枚是“体操—鞍马”,面值“10分”,而在这届奥运会的“鞍马”决赛中,李宁正好得了一个“10分”。这套邮票的第五枚,即倒数第二枚的主题是“女排”,而中国女排获得的金牌也恰好是我国15枚金牌中的倒数第二枚。这枚邮票的面值是“20分”,而中国女排在这届奥运会决赛中三局比分加起来,正好赢了美国女排“20分”。女运动员周继红在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得最后一枚金牌,而这套邮票的最后一枚画面又正好是一个女跳水运动员。同日发行的《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小型张)1枚,2元。

    第25届奥运会于1992年7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中国派出251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有37名运动员参加7个项目的比赛。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表现出色,共获16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进入金牌榜前四名。国家邮政局于1992年7月25日发行了志号为1992-8J的《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4枚,分别是:(4-1)20分篮球;(4-2)25分体操;(4-3)50分跳水;(4-4)80分举重。同日发行1992-8M的《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小型张)1枚,5元马拉松。

    国家邮政局于1994年6月2日发行了志号为1994-7J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枚,(1-1)20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一百周年。

    1996年是现代奥运的百年诞辰,7月19日至8月4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团圆。中国代表团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团结拼搏,获得了16金22银12铜的可喜成绩,金牌、奖牌榜均列第四,实现了冲击第二集团首位的预定目标。香港和中国台北运动员在此次奥运会上分别夺得一金一银。国家邮政局于1996年6月23日发行了志号为1996-13J的《奥运百年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纪念邮票一套1枚,(1-1)20分奥运百年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主题图案为古希腊掷铁饼运动员雕像。

    2000年9月15日第27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这是20世纪最后一次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共夺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和15枚铜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均排在第三位。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是对祖国人民的巨大鼓舞。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9月15日发行了志号为2000-17M的《第二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小型张)1枚,8元第二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投票表决通过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为纪念北京申奥成功,国家邮政局于2001年7月14日发行了志号为2001-特2的《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1套1枚。(1-1)80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按照我国邮票发行计划和编号规则,邮票志号和发行日期是基本确定的。但对重大事件而言,有些时候邮票发行的日期是不能由国家邮政局来加以确定的,如本套“申奥成功”的邮票。因此,这种志号的编排也是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一个特例。另外,香港、澳门邮政局与国家邮政局“连手”,为北京申奥成功发行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三方纪念》邮票。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由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第28届奥运会:2004年8月13日在希腊雅典举行。中国派出历史上最大的代表团参加。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表现出色,共获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8月13日发行了志号为2004-16J的《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纪念邮票1套2枚,分别是:(2-1)80分雅典帕提农神庙,(2-2)80分北京天坛祈年殿。

    为了记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奥运会上创造的辉煌,中国奥委会和中国邮政共同携手,在全国范围内限量发行了《第28届奥运会中国金牌运动员个性化邮票纪念》邮折。据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任马继龙介绍:“这是我国第一次为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发行个性化邮票产品。整个运作是借市场的手段,在中国奥委会与每位冠军运动员签订了肖像使用许可协议,支付应有的肖像使用费,并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的同时,达到宣传中华体育精神,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弘扬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公益目的。”以奥运为题材的邮票历来是投资者、集邮爱好者和体育迷关注的重点。《第28届奥运会中国金牌运动员个性化邮票纪念》邮折伴随中国每一枚奥运金牌的诞生而发行。一种是内含一张8枚版的金牌运动员肖像的个性化邮票(一人一版),限量发行50000套。另一种不仅包含了个性化邮票,还增加了一张中国奥委会的长城五环徽记的4枚版的个性化邮票,限量发行5000套。据介绍,此次推出以邮票这种特有方式记载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辉煌成绩,不仅在中国邮票发行史上是首次,在中国的体育发展史上也属首次。而限量版的发行无疑又增加了邮折的升值潜力。同时,香港邮政局也发行了风格不同的奥运会纪念邮票。

    4.4.4 中、美、澳三国奥林匹克纪念章比较

    从雅典奥运会开始,设计、制作奥林匹克运动纪念章已成惯例,而且每届都制作大量的纪念章,作为该届奥运会最有代表性的纪念品。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正式的奥运会纪念章由奥运会组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供,颁发给下列人员:全体运动员、运动队的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出席奥运会的、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主席、秘书长,各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的同类官员,以及在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名额内由有关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正式任命的裁判员、计时员、检查员、司线员等。这种奥运会纪念章一般为铜质、圆形,没有固定图案,正面一般为该届奥运会会徽、举办城市的象征图案,并有届次、举办地和时间等文字。

    随着奥运会规模的日益扩大,不仅奥运会的主办国发行纪念章,有些国家也设计制作多种图案新颖有本国奥委会标志的纪念章,作为各国运动员之间常见的互赠礼品,借以增进友谊。随着奥林匹克纪念章设计艺术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纪念章的艺术价值有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追求,同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在奥运会期间还会有多种多样的商业性和旅游性的奥运会纪念章,如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的系列纪念章,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上威士卡系列纪念章供人们随意选购,留作纪念。

    纪念章与纪念币一样可以进入流通领域,有商业收入,可以盈利。形形色色的奥运会纪念章和奥运会期间的大型纪念章交易活动历来被称之为“奥运会赛场外的头号观众体育项目”。

    凡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地区或城市,都已形成独特的奥运收藏文化,国际收藏界已将所有关于奥运会纪念品的收藏活动命名为“奥林匹克收藏”,并由此产生了3大成熟系列,即奥林匹克集邮、奥林匹克纪念币和奥林匹克纪念品收藏。国际上历来十分重视奥林匹克收藏,国际奥委会还专门成立了奥林匹克收藏委员会,每年举办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品展览,促进包括奥运会纪念章在内的各种奥林匹克纪念品的集藏和交流,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北京2008年奥运会纪念邮票包括三个部分:普通邮票、个性化邮票和邮品。题材以体育(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形象、组委会形象、中国奥委会形象、奥运会项目、火炬接力、开闭幕式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比赛场馆等内容为主。

    4.5 奥林匹克火炬传递

    国际奥委会拥有与奥林匹克圣火和奥林匹克火炬使用有关的一切权力,因此,所有与奥林匹克圣火与火炬接力活动有关的一切事宜,包括奥林匹克火炬设计、生产和分发,奥林匹克圣火的点燃,与火炬接力有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参加接力跑的路线和人数和设备的提供,以及奥运会组委会设计的动画和其他活动,都必须事先报经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书面批准,各方都明白和同意,与奥林匹克有关的火炬接力活动只能有一项。传递的方式是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和科技经济的发展,火炬传递的方式也是趋于多样化,各个主办城市在火炬传递的过程中都举办丰富的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扩大火炬传递的影响,使人们感受到奥林匹克带给人们节日般的欢乐和奥运的激情。

    火炬传递活动对奥运会举办和筹办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主办城市和主办城市之外那些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奥运会的人参与奥运会的主要途径。火炬手的选拔体现了奥林匹克全民参与的平等精神,历届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火炬手、护跑手,90%是从普通群众中选拔,火炬寄托了人们对和平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实践证明,由于火炬传递受到广泛关注,各个国家和城市通过组织火炬传递活动,宣传本地区的历史和市风光。在进一步激发本地区人民的自豪感的同时,也扩大了本地区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形象,并直接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火炬传递过程中,大量的文字以及图片影像记录成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使得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奥运会主办国、主办城市、途经地区和城市的人文精神在火炬接力以及奥运会结束之后继续得到继承和发扬。

    4.5.1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的影响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将提升奥运会的认知度和宣传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并使用这些特性使得奥运会更为特殊;展示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最宏大的体育文化节日的影响力;增强奥运会在公众之中的热爱和关心,从而帮助扩大奥运会电视转播受众的范围,同时对奥林匹克电视转播合作伙伴的营销活动提供支持;为国际奥委会营销合作伙伴的奥林匹克计划提供积极的有力的后盾;创建一个可适应的、灵活的活动,电视转播商、各国家奥委会、奥运组委会都能利用其作为制定他们自身营销计划的一个平台;向奥林匹克大家庭各组织、奥林匹克营销合作伙伴和电视转播合作伙伴提供大量的火炬接力活动专用宣传推广材料,希望该宣传推广活动将使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获益。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可使奥林匹克电视转播合作伙伴从中获益。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可以提升公众对奥运会的兴趣和认知度,提高观众对奥林匹克电视转播和广播计划的热情。同时,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可增强公众对奥运会的积极形象的感知,增加奥运会这一世界上最伟大、最特别赛事的价值。在公众的心目中,电视转播合作伙伴与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关联,共同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和积极的平台。当然,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也能为电视转播合作伙伴广告销售和奥林匹克营销合作伙伴以及电视转播广告商的活动提供支持。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可以使主办国旅游产业从中获益。奥林匹克电视转播合作伙伴的支持,是主办国通过火炬接力项目进行国际宣传的必要手段。随着奥运会本身的不断发展,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也因其广泛性和参与性对于主办国与主办城市的推广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国际性媒体的参与更使得火炬接力项目成为宣传主办国特有文化、自然景观的重要方式,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作用在悉尼2000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产业的推广作用中可见一斑。悉尼2000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对于澳大利亚美丽风光与多元文化特点的宣传,使得澳大利亚的旅游产业获得巨大的持续的商业利益。雅典2004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国际传递因为美国CNN、欧洲体育频道(EUROSPORT)、澳大利亚第七频道(CHANEL SEVEN)等国际媒体的参与,各途经城市都享受到了全球关注的益处。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可以使奥林匹克营销合作伙伴获得利益。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宣传推广活动可与合作伙伴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加强合作伙伴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关联。参与支持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可以激励合作伙伴的内部员工,创建企业的与奥林匹克相关联的意识。合作伙伴的宣传推广可以与火炬接力活动结合在一起来推广宣传合作伙伴与奥林匹克的联系,以及其对奥林匹克理想所承担的义务。在奥林匹克电视转播合作伙伴电视网或电台中,宣传火炬接力活动,并播放合作伙伴付费电视广告,能够增强合作伙伴与奥运会的联系。

    4.5.2 美、澳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工作经验的借鉴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进行了完全不同的火炬传递。美国的奥运会组委会决定在美国大陆向每名火炬手拍卖3千美元/公里,这个想法起初没有得到希腊国家奥委会的同意,他们告诉美国的组织者他们将不会为其提供奥林匹克圣火,虽然最终圣火还是送到纽约,但在希腊没有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甚至也没有进行圣火交接仪式。美国人通过火炬传递赞助活动得到了1100万美元的收益,从此以后,奥运会火炬接力变成了可以通过赞助获得资助的项目。

    悉尼奥运会举办的口号是分享奥林匹克精神,目标是宣传澳大利亚文化,提升澳大利亚形象,让火炬手和奥运圣火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避免活动过度地商业化。它的运作方式是组建了一个火炬接力的团队,邀请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专家来作为顾问,提供咨询服务。澳大利亚火炬传递使旅游事业得到了极大地推广,树立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国家的形象。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火炬接力项目非常重视和支持,运作机制比较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1996年年底,制定了火炬路线选择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人口、地理情况、文化、安全和通讯的便利情况,作为国内路线选择的关键标准。1997年1月到1997年12月,开始路线调查和制图的工作,政策性文件的撰写,提交执委会讨论,而且悉尼的组委会成立了奥运会火炬接力委员会。1998年的1月到1998年12月31日就正式地进入了详细的筹备阶段,明确了所有的运输模式,国际国内路线也向公众公布,赞助协议也完成,媒体运作计划完成,宣传计划完成。1999年10月举行了第一次火炬接力活动的预演,2000年4月,举行了第二次火炬接力的预演,5月10日~9月15日进行了火炬接力。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林匹克圣火在希腊各个城市传递了整整10天。接下来奥林匹克圣火经轮船舰载甚至潜水员传递,行程2万7千公里,整个历时127天,从乌鲁鲁(艾尔斯岩)……世界上最大的独块岩石,澳大利亚的象征,到沿大堡礁的潜水,整个接力活动,都转变成为澳大利亚向全世界传播自己形象的“影音明信片”。悉尼火炬接力得到了国际众多媒体的参与,宣传澳大利亚美丽风光和多元特点,使澳大利亚的旅游获得巨大利益。

    悉尼2000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的筹备与实施工作都借鉴了美国亚特兰大1996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经验,两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在市场开发、火炬接力运行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其火炬传递理念是共享奥林匹克精神。运作方式是邀请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专家作为顾问提供咨询服务,自行组建火炬接力团队,实施火炬接力计划。各参与城市无偿支持,途径大洋洲13个国家。长度共26500公里,其中,路面16000公里,空中9000公里,铁路1500公里。

    可见,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经验的借鉴是必要的。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奥林匹克火炬接力项目的实际需要,与往届奥运会火炬接力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专业机构积极探讨合作机制,学习、借鉴往届奥运会火炬接力管理运作经验,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的筹备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