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者驻扎在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举行示威游行。他们举标语、喊口号,抗议华尔街贪婪无德,指责政府救助少数金融机构而使多数人陷入经济困境:“我们共同的特点是占总人口99%的普通大众,对于仅占总数1%的人的贪婪和腐败,已无法忍受。”
自2008年华尔街酿成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对华尔街的批评和责难就没有停止过。许多美国人认为,政府的救援让华尔街逃脱了应受的惩罚。如今华尔街恢复了元气,但他们却未能良心反省,反而热衷于利润分红,这使得积蓄已久的民怨最终爆发。“占领华尔街”的直接导火索,是华尔街大银行要向消费者收取更高的费用,从而追逐更大的红利。
除此之外,触发示威的还有失业率的居高不下。根据就业数据,8月份全美30个州的就业人数下降,其中纽约州当月就裁员2.2万人。全国失业率仍维持在9%以上,导致贫困人口大量增加,使美国贫困率上升为15.1%。与此同时,社会财富高度向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少数富人集中。最富有的5%美国人拥有全国70%的财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穷人对华尔街的怨恨。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弱势群体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各种左翼组织给予了支持,有工会成员在争取劳工权利,也有社会主义者呼吁“终结资本主义制度”。还有演艺界的人,如《华氏9·11》导演摩尔和女演员萨兰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罗宾斯、美剧《绯闻女孩》男演员贝格利也加入其中,以示声援。占领运动还延伸至高校校园,全美国范围内已经有多个高校响应参加。
对“占领华尔街”运动,两党态度迥异。奥巴马代表民主党公开表示,抗议是美国民众沮丧情绪的反映,要求对富人增税。但共和党反对,众议院领袖坎特将示威者称为“刁民”;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凯恩则说,“别抱怨华尔街,别抱怨大银行。如果你没有工作,你不富有,只能怪你自己”。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产生以及两党的不同态度,都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美国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生产创造的活力,又需要消费公平的调整。这活力与调整不仅受生存需求的支配,而且受生活理想的左右。单独哪一方面、哪伙人群、哪种利益过分做大,都会导致社会的瓶颈。
(一)美国社会循环体的特点
美国优于世界各国的是它有活力,而这个活力来源于对人的重视,对人的个体权利的保护。从建国开始,美国就不断地强化人的自由、种族的平等、妇女与弱势群体的照顾等,所以会带来不断的发明、创造、更新。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强进与二战后的现代技术突进,都使美国生机勃勃。美国能发展上来,既不是像欧洲老牌资本帝国那样靠殖民政策,也不是像苏联那样靠垄断一些国家的市场,而是靠自己的内部活力。在1900年时,美国没走向世界之前,它的生产实力就赶上了英、法、德的总和。二战胜利后,美国不仅没有霸占日本、德国,相反,对日本、德国开放市场,以至今天跑在美国公路上的汽车有一半是日本的,有五分之一是德国的,现在我们中国的轻工产品遍布美国市场。有些美国人也认为美国不该这样,应该加关税,控制市场份额。可这结果会怎样?一方面会使美国失去国际市场,因为没便宜谁都不愿干,不愿干就会走向分裂,如英、法、德、苏联失去世界市场那样;另一方面会让美国不去发明创造,没有更新的活力,只能相互挤压,相互残杀。这样下去,就必然陷入恶性循环,想做世界老大,根本不可能。
美国所以不采取强力手段占据世界他国市场,相反允许巨大的贸易逆差,因为他们知道,不仅生产、消费是人的生产、消费,而且市场也是人的市场。任何对市场的限制,同时也是对人的限制。只有当市场危害到人的权利时,限制才是必要的。否则,就会限制人的发明创造,美国社会就会失去活力。想一想为什么英特尔、微软、苹果等这些高新技术大公司都诞生在美国,又都占据了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这些公司的海外利润都远远高于美国国内的利润。麦当劳最火的店是在北京王府井;NBA球员最喜欢去的是中国;美国市场上卖的耐克鞋、寇驰包都是中国制造,中国的原料、中国的人工、中国的运输,可中国人从那儿买了背回去还直说便宜,这是什么道理?美国政府、美国资本家、美国商店营业员没有哪一个强迫我们去做、去买,我们都是自愿的,而且能跟美国佬签上合同,能买到那鞋那包,心里还挺高兴的。可以看到,在美国人的生意经中,买方卖方都不亏,都愿意。这样的生意还做不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美国人用的是战略理念,而不是阴谋诡计。重视、保护人的这个活力源泉是美国社会循环体的基本特点。
然而,对人的重视与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也会带来贪吃多占的消极一面。再加上作为角色的政党,为了赢得百姓的倾心,不顾一切地来允诺选民,就必然产生社会问题。共和党总是强调不加税,可不加税,政府扩大的开支去哪儿报销?民主党总是强调增大社会福利,可这钱总从富人身上刮,那资本还会有积极性吗?不管哪一党上台执政,美国都会有许多问题的。尤其是在今天,美国失去了竞争对手,美国的政治家们想咋整就咋整,不必考虑国际上的外在压力。所以,美国走偏甚至误入歧途也是必然的,造成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例如,贫富阶层的严重分化,天文数字的政府债务,日益扩大的外贸逆差,美元地位的疲软衰退,效率低下的公共系统,中产阶层的消散解体,宗教冲突的恶化加剧,非法移民的涌入混乱等等,比比皆是。不夸张地说,美国社会的每一条优点都对应着它的缺点,稍一过头就造成社会问题,形成瓶颈。
(二)美国的四大瓶颈
美国目前最主要的有四大问题。
1.人工费用过高带来的制造业转移
美国的人工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现在联邦法定每小时最低工资是7.25美元,不包括其他福利。保姆、餐厅服务员要一小时10美元,修建、剪草的力工要一小时15美元,一个普通的汽车装配线的工人要一小时20多美元,再加上其他福利就更高。有技术的、动点脑子的一小时就得30美元。更高的则是和行业绑在一起的医生、律师等等。这些行业都是吃定了保险公司、政府、客户等,工资高得离谱,致使美国的医疗、诉讼费用非常昂贵。比如,你发烧看个急诊,护士给你量量血压,医生问你情况,连药钱都不算,就一千多美元。这是正儿八经的美国医院。这些费用最终都要加到产品的成本中,不仅致使美国的许多产品越来越失去竞争力,而且会导致政府本身难以运作。几乎每个州都是由于高人工成本、高医药费用、高福利而处在破产的边缘。仅仅社会安全与联邦医疗保险支出这一项,就近1.5兆美元。
据《纽约时报》报道说,汽车城底特律正走向死亡。在过去的10年中底特律的人口减少了25%以上。这个城市的人口在2010年下降到71万,有24万居民搬走。这比飓风蹂躏的新奥尔良丢失的人口还多10万以上。底特律的惨状,明显是由三大汽车制造厂长期存在的人工成本问题,与制造业基地的转变带来的。尽管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的经营正在改善,并且获利,但这种恢复无论多么强劲都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了,现有超过20%的城市地段已经空置。这个城市似乎已经被挖空,正在变成鬼城。
美国保护个体、尊重人权是有积极一面的,但过了头就会带来对劳动者、对人本身的伤害。
2.政府成本过大带来的大量借债
美国亏欠中最难办的,是各级政府支出太大,公务员薪资福利支出庞大,许多公务员的薪资与津贴,加起来比企业的同级人员还要多,完全不合理。过去30年来,联邦政府的费用一直扩大。里根减少了民用开支,但却增大了国防军费;在老布什时期,限制开支,但也继续了庞大的军费;在克林顿时期,增加税收,甚至还实现了预算盈余,但增大了福利;在小布什时期,减税政策,医保开支,以及两场战争,迅速拉大了政府开支,到2008年为止,联邦政府债务膨胀到10万亿美元。为了解救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减税和刺激政策,将债务拉升到现在的14.3万亿美元。
美国政府的规模虽然有过几次缩小,但整体看来还是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开支增加了50%。除军队外,政府雇员增加了20%。在民主党克林顿执政时,大搞社会福利,扩张政府规模,该管不该管的都管了。共和党小布什在“9·11”后也采取了扩大政府的做法,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茶党的兴起,主要就是因为大政府的问题。政府大,就必然多税收。美国现在的税种是最多的,公司税税率世界第二。高税率致使许多企业公司陷入困境。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欧特宁就曾批评说:“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美国建立、装备和运作一家半导体制造工厂,其成本要多花10亿美元。而90%的额外费用并不是因为更高的劳动报酬,而是因为更高的税收和监管费,而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这些费用。”甚至,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杰斯认为,美国的问题在于其反商业的法律,“对于一个想在加州创建一个有1000个蓝领就业岗位的制造商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对立的政府”。
在福利上,政府也管多了。2011年初奥巴马政府宣布,政府将退出房地产市场。此举虽然会推高抵押贷款成本,为美国人自购居屋带来困难,因为90%的抵押贷款市场是由“两房”及政府住房计划支撑的。但是,这将留给市场更大的活力,所以,财长盖特纳说,“这项计划旨在实施根本性的改革,即逐步关闭政府支持企业,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并确保需要住房的人能够继续获得负担得起的住房”。奥巴马政府也表示,“政府支持企业”的模式已经失去生命力。这种模式饱受非议的一点是,政府支持企业在景气时期为其股东和高管带来大量回报,而在危机时期却让纳税人背上沉重负担。盖特纳后来明确地说:“一点不错,政府就是管得事情太多了,而且管得相当糟糕。”
政府的税收如果用于纳税人,不会产生大问题。问题是收上来的钱都用到了什么地方。不仅如此,而且还不够花,借下了不少的债务。原因是政府把不该负责的都揽了过来。例如,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数千亿的损失本来应该由私人公司及其投资人负责,现在却成了美国政府的债务。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占领华尔街”的游行抗议运动。再加上与这些项目相关的费用,美国几个财政部能吃得了哇?这些国债的堆积必然会致使美国增大印钞,这样就会导致民用基本品如牛奶、面包、汽油等价格上升,使美国进一步陷入更深的债务之中。
商品价格上涨仅仅是个开始。如果美元丧失世界货币的地位,由此带来的其他灾难性后果还有很多,比如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将大大减少,从而使利率飙升。人们不再有今天的4%左右的低利率贷款,那时的房价会怎样?同时,在货币市场上,股价可能会暴跌。在企业和老百姓需要更多钱的时候,银行又会收紧银根,不想放贷。当政府在印刷越来越多的美元以偿还债务时,每个人又都想甩掉手中的美元。这样就必然导致美国经济的恶性循环,会比2008年由次贷引起的危机严重得多,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么两党争论国债上限那么激烈的缘故,也是共和党反对增加社会福利的主要原因。
3.社会过于程序化带来的社会衰退
在美国,不论你干什么,都有一套非常繁琐的程序,规定与所需文件多得不得了。有的有必要,有的根本就没有必要。都是那些行业的角色们为了多弄点儿粥喝搞出来的。最明显的就是医院。一点儿小病,到医院都得折腾你两三个小时。护士医生在那儿一道一道地按程序来,除非你是特别紧急情况。上面提到的医院高费用问题所以不好解决,在于医疗行业内部有种种的程序来保护他们的利益,把标准弄得很高,美其名曰保护病人,实际也是贪得无厌。如果是病人自掏腰包,账单费用相对低点儿;如果是保险公司付,那就更高了。这里的差别虽有原因,但其水分一看就知道了。
程序化的严重恶果是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有失公允。有位朋友在申请绿卡时,填的资料与原来的有些出入。不仅三番五次地被移民官员问话,而且被送到移民法庭,还要驱逐出境。自己花了不少钱找律师,而且政府也搭了不少人力财力,最后还是没啥事儿了。这不是瞎折腾吗!这位朋友有错,不该填报的不一致。但这程序也太不饶人了。不管咋的,他也是拿着堂堂正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版护照入关,在美国遵纪守法,税费照交不误的,怎么也比那些墨西哥的偷渡人强啊。可对那些人不抓不管,竟来折腾合理合法入境的人,实在有点儿不公。有的州现在看明白了,自己立法来限制这些,可奥巴马总统还不让。这样下去,美国能不走下坡路吗?
更重要的是,作为政府立法的最高机构的国会,近年来表现得疲惫不堪,毫无效率。奥巴马上台后,很多任命都被参议院搁置,政府中有几百个重要职位无人履任,这一情形已持续了两年。仅财政部就有十几个高级职位空缺,基本都是在管理层。参议院有权负责核准人事任命,但这项权力经常被任意滥用,导致许多任命被延后驳回。议员故意拖延议程致使立法流产的做法,历史上也曾发生,但现在已是司空见惯,并被少数人用于压制多数人。2009年,参议院肆无忌惮地拖延,令人震惊地导致80%的重大立法流产。这次关于债务上限的争论,也是拖到不能拖的地步。所以,有些美国人气得质问:“这难道就是民主的表现形式吗?”
保证程序公平是必要的,没有程序公平就没有内容公平的保障。但程序毕竟是给角色设定的,本来是限制角色的,可现在却被角色们利用了,程序化了。这里涉及的不只是美国规章制度问题,而且根本的是美国文化、人本身的问题。
4.文化过分宽容带来的惰性严重
宽容本身没问题,但被人为地过分扩展,就会造成问题。例如,政教分离,保障信仰自由是对的,但太分离、太自由了,也会出现事实上的“一夫多妻”的现象,虐待儿童、妇女等犯罪,恐怖主义分子有机可乘等社会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扶持政策带来的问题。救助穷人、低收入者是应该的,但是,被救助者不应该把这当成理所当然的。否则,就会造成社会的分化与惰性。例如,有些非裔美国人认为,扶持政策只是补偿他们黑人为这个国家所付出的,不愿将此惠及其他少数族裔,造成了黑人与西班牙裔乃至与亚裔之间的矛盾。现在也有黑人自己提出,如果我们黑人总要特殊待遇,老是依靠白人的施舍,这不仅不是进步,反而是一种惰性,那我们就永远是二等公民。说的没错,再不济,你们也是有身份、通语言、懂环境的,比我们刚来的福建兄弟强多了。
很多新移民,初来乍到需要帮助,占点儿社会的便宜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活也不干,就是吃国家,喝国家,还一个劲儿地生孩子,然后要更多的救济,那还能好?哪怕你偷点儿、漏点儿税,占点儿便宜,但你还是肯干,像我们华人那样勤快点儿,也没问题。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那帮懒虫多起来,美国会变得怎样?现在有些州要破产,有些城市要变成鬼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懒虫太多了。所以,社会的文化要宽容,但不能过分,不能靠剥夺一部分人来养另一部分人,只能是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帮助。
美国一些人“占领华尔街”,要求正义,主张99%的人不能容忍1%的人的贪婪与腐败,增加富人税收、支持加强医疗保险和社会安全制度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许多民众好吃懒做,无节制地透支,明明一个月只有2000元收入,却要花5000元来享受,日子久了当然会破产。不仅如此,如果穷人领取的福利比上班族挣的薪金还要多的话,那这个社会的公正在哪里?所以,就算按照“占领华尔街”的要求做了,美国欠债、失业、经济下滑、贫富不均等问题也解决不了。
(三)突破瓶颈的走向
上述四大瓶颈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政治家们的瞎许愿造成的。美国领导人不敢要求选民们为了长期的利益,做出暂时的牺牲。共和党不敢对富人提高税率,民主党也不敢减少社会保障和医疗福利。这两党的政客们表面上针锋相对,但在私利的保护上却是一致的,都怕自己的支持率下滑。例如,要想解决2008年的金融危机问题,必须让华尔街经受一下痛苦,经历一段“去杠杆化”的磨难。政府要救助,必须逼迫他们出售资产,偿还债务,光一个雷曼兄弟受苦不行。这是经济的客观治疗康复过程。治疗的不仅仅是资本,而且主要应该是华尔街的人。这样,才能让华尔街真正走出危机。可政客们做的恰好与这种自然治疗过程相反,采用的是积累债务。不管是共和党的小布什,还是民主党的奥巴马都是再杠杆化,让那些本该破产的公司企业、资本家继续生存下去。并且随着股价回升,资本家不仅用政府的钱赚钱,而且分红,却把不良资产的包袱甩给大众,失业状况没得到什么改善。救助计划的资金大都进了富人的口袋,以90%的人为代价换来了10%的人的快乐。所以,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必然的。
政客们这样做是为了本党的利益,出卖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其结果是债台越筑越高。在大萧条时期,总国债(GDD)最高占GDP的44%。而现在GDD占到了GDP的90%。虽然二战期间在1946年国债达到了占GDP的120%,但消费者债务大幅下降。今天,国债和家债都超过了GDP的90%以上,这是历史的第一次。债台高筑清楚地说明了美国经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是金融业人士过分贪婪造成的。美国现在的失业率那么高,但华尔街的人却拿到大笔薪酬。高盛、JP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平均工资都是几十万美元。除此之外,那些高级交易人和银行主管还得到了高达数百万元的奖金。当然,这些所得是和他们的业绩相连的,是从全世界聚敛来的,但是,他们毕竟是借助了美国国家的实力,借助了美国老百姓的各种投资基金。
再次是美国老百姓自身也有问题。美国老百姓也不像从前了,知道什么该得什么不该得。特别是在美国成了世界老大之后,他们的生活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花白不花了,个人债务不断增加,入不敷出,能借则借。有人统计说,从1998年到2006年间,美国人肥胖率增加了37%。这体重的增长当然是生活好的结果,但也不能说与瞎吃乱造没有一点关系。
美国人是人,不是上帝,照样有人类共同的劣根性。离开了限制,美国人照样会大肆挥霍。特别是享受了几十年的富足后,美国人已经偏离了那些真正创造了美国财富的品性及精神。一个反常现象就是,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工作空缺率也在上升。我们看到金融、财会、通信、政法专业人满为患,制造业工厂却找不到高技能技师工人;英文流畅的正式公民没工作,反而没身份的偷渡客却没有闲着的。
从主观原因看,美国人要突破瓶颈,必先突破自己生活观念的瓶颈。美国人必须知道自己有多大偿还能力,必须有活就得干,必须自食其力,必须得收敛投机的欲望,做些长远的打算。如果美国的领导只想政治权力,华尔街的人只想利润金钱,老百姓只想享受消费,那么美国不仅突不破瓶颈,而且必然倒退回老牌帝国主义的状态。人的原罪太放纵了,多么好的社会、国家、政府都会变质。美国能有今天,固然是保障了个人自然权利的不可剥夺性,但是,要使这种属性真正成为自己的做人原则,必须要有自觉性。政治家要自觉地控制权力的欲求,为选民们思考出真正的发展战略;华尔街人要自觉地削减对金钱的追逐,为社会创造出良好的金融产品;老百姓要自觉地维护社会正义,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这样,才既不会受政客的忽悠,也不会上华尔街金融骗子的当,才能享有生活幸福。这就是为什么说美国的国魂一方面是权利的“不可剥夺性”,另一方面又是做人的自由、自愿、自觉的“自主性”。
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以外,还有客观上的原因。
首先是金融资本性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自二战后到现在,资本不仅经历了从实物资本向金融资本、从信用资本向虚拟资本的转化,而且发生了从价值资本向主权资本的转化。这些变化使得金融这匹野马越来越野,无疑给骑手带来驾驭的困难。华尔街的危机及美国的经济困境实质是驾驭中摔伤的表现。华尔街想追逐更大的利润,就必须造出新金融品给资本更大的自由;新资本的自由越大,就越难为人所摆弄,就越会同现行体制冲突,这是一种必然性。
其次是苏联解体、美国独大后自以为是、体制未变造成的。失去了限制,美国政府的角色化更肆无忌惮了,在借助反恐支持华尔街刮起搜刮世界利润的旋风中,虽然美国作为整体的财富增加了,但这财富的分配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却没有大的改变,必会让华尔街人的贪婪得逞,造成贫富不均等问题,带来美国的动荡。
再次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的国际化带来的。经济的全球一体化,首先不会照顾到什么人权不人权的,而要看哪里成本低利润大;国际市场上欣赏的是物美价廉。本低利大,就会吸引资金、技术、工厂去;物美价廉,就会占领商店、超市、工作岗位。制造业的转移以及服务项目的外包,无疑都带走了许多工作位置,并且这些位置涉及的都是技能不高的劳动大众。这必然会给美国的就业带来压力。
从客观原因看,美国要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既需要内部改善,也需要寻找外在出路。从目前的解决手段来看,美国人也是注重内外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内部活力,调整经济、金融等结构体制,发展科学,研发新技术,平衡社会悬殊差距,调动活劳动的积极性;二是寻找世界市场的支持,这包括东欧、中东、非洲以及印度市场的扩大,而最主要的则是寻求中国大陆这个经济体对它的支撑。看看美国的商店,特别是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许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中国大陆经济体不仅不断地提供它需要的产品,而且不断地购买它的国债,购买它的飞机,购买它的技术、产权等。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提供与购买是被动的,但是,客观上中国经济体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看到,没有中国的支撑,美国就不可能很快复苏;美国经济不好转,欧洲经济就难好转,从而世界经济就难走出阴霾。所以,美国要想突破目前的瓶颈,不仅要开辟国际市场,而且一定要联手中国不可。通过联手中国,美国才能控制世界的经济循环;在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中,美国才能突破目前的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个经济体所以能对美国经济起着基础的作用,不仅仅因为美国遇到了危机,需要中国的低价消费品与购买它的债券。从战略的观念来看,在于中国具备了经济的两大根本前提:完整的经济地理条件与充实的劳动能力。就全球的现状来看,除了美国外,别国无法同中国的自然经济地理环境相比。而就劳动能力的充实性来看,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可能比美国还有优势。这种客观必然性与主体可能性会让亚太地区形成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东方经济循环圈,并同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循环圈,相辅相成地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个局面不会自然而然地到来,需要我们中国人的努力,需要我们在整体战略理念上做出努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