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你临终之时,如果你能够驾驭你的心识,你就可以去笃定你的来世。还有,我这也不是在强调只有仁波切或出家众才能驾驭死亡,我绝对没有这意思。我认识一位修持得不错的女医生,她就是自主往生的,她往生的过程我曾在旁亲眼目睹。我举出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佛陀的教诲人人都适用。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我们得以通过禅修,有控制地脱离肉体,进入中阴,继而进入来世,这可是备受西藏的传统所推崇,也被认为是最为殊胜的。要是我们自身没把握可以做到如此,我们也可以要求一位具备资格的上师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做引导;如果还是不行,那在临终时刻,我们至少也要保持着正念。
无论你的生命还剩下多少的时间,从这一刻开始,你就该为你的死亡去做好准备。就从你的日常生活里开始,从繁琐的俗务与居家休闲的时光中抽出一点时间,做出妥善的安排。如果你愿意抽出一些时间来为你的死亡作投资,通过修行与修持法门,你将会获得安详的往生;如果你不愿意抽出丝毫的时间,那你终将无法为你的死亡去做好准备。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让自己有时间来做出这些事。如果你还在举棋不定,我建议你不妨多想想:“我的钱够了吗?我的儿女够了吗?我的员工够了吗?我的朋友够了吗?我旅行够了吗?所有的所有,都足够了吗?”无论足不足够,你都无法一一去满足所有,但这也不代表你需要停下你的脚步。我这是在劝说你应该以更宏大的愿景、更宏观的方式去为自己与他人做投资。如果我们不抽出时间来接受、学习或修行佛法,那我们就不是以正确的方式在享受生活,因为你还有最后一道关卡的挑战在等着你。我这不是在说审判日,也不是要你洗脱罪恶或为求累积福德,我只是在为你讲述一件很实际的事情。
如果我们事事都可以妥善处理,可以事先分配时间来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说明我们懂得时间管理,也擅长于完成我们所熟悉的事情或工作。基于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愿意分配时间去为我们的死亡做出准备和努力,我们同样也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到擅长与熟悉,真真正正地做到生死自在。如果我们愿意在进行其他日常俗务的同时,抽出时间来修行,我们就会看到它的成效了。这并不是叫你改变外在的生活方式,而是你的心灵转化。你会逐渐舍弃令你深陷其中的许多负面事情,继而放下了你所过度依赖、执著与一直抓住不放的东西……当你觉察到自己的心已在开始松绑,那正说明你已在朝向为死亡做准备的路途当中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