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诺言如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婚姻之床是严酷而实在的,

    我们都是下了注的赌徒,

    有时候输光了。

    ——乔治桑

    坐车回到公寓时已近黄昏。冰箱里还有些储藏的速冻食品,很随意地吃了顿晚餐。天色已经暗下了,我一个人懒懒地坐躺在沙发上觉得自己好孤单。又是空落落的一个人了,以前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向往过的生活吗?我曾经想找一个地方住,不受任何人的打扰,就一个人与自己独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前些年对爱情的失望令我对生活感到倦怠极了,我是在想通过网络来创造一些于己于人于这个世界都有意义的东西,比如写那几本已计划好要写的书,记录自己的一些真实心情,可是这意义到底又何在?虚拟世界不可以就此构成我的生活的整个内容,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又走了出去。我与莫温娅相遇了。生活其实已掀开了“新的一叶”,心情因爱虽已不可避免地又有些冷冷落落,但从此我不必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寂然地生存度日了。

    不久,我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窗边,拉下百叶窗的窗帘,按亮室内的吊灯,坐到写字台前打开电脑。我去了我和莫温娅常去的几个聊天室,未见她已在那里,打她的手机又关了。我等到晚上十点多,还不见莫温娅在聊天室,她大概一定已早早地睡下,今晚我也就不再打电话给她了。这一晚睡得还好。

    第二天上午,我给叶仁发了封电子邮件,约他在网上的一个聊天室里倾谈。我和叶仁最初是在一个网络的即时聊天室里认识的,现在我们成了网上最要好的Pal,无话不可以相互诉说。来北京以后我们还不曾在网上联络过,也不知道这么多些日他是在忙些啥。

    他立刻回信了,意外地告诉我说他正在失恋,整天酗酒,还在各类论坛和BBS上涂鸦心情,发泄积郁的愁绪。我以为他在个人情感问题上受到了一种多么大的挫伤,其实只不过是一场网恋搁浅而已。我知道他的性情孤傲冷绝,整天躲在自己的心灵孤堡里从不肯轻易与谁谈情言爱的,难怪缺乏经验的他一出塞就为情所困了。

    我又写信对他说感情的事如果“心于夏地而念冬雪,身处冬季而思夏热”往往是会徒劳无获的。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真的朋友,几个自己真真钟情的红颜知己。任何形式的爱情都不是空穴来风,她一定有令你感到魂牵梦系的地方,兴许你与她之间的爱情还会有回旋的余地,还可以被挽回。

    他又回信说我对他说的那些话是很有道理的,他也很想找个时间好好地与我聊一聊,免得一个人自斟自酌,孤自品尝苦果。

    我们约定明晚在我们以前常去的一个聊天室里碰面,他说心里实在有好多话想与一个懂他的朋友说。我们两个在大学本科毕业以后,还各自又去读了硕士研究生,所以虽已离校多年,书生意气还是很旺盛,凡是两个人都有兴致的话,就一定会聊个昏天黑地。

    关了电脑,熄了灯,上床睡觉。我孤枕难眠,很晚才人睡;莫温娅又不肯人梦来。

    又是新的一天。卷轴百叶窗帘的帘片闭合度极高,把阳光很好地给挡住了,但是还是有一些阳光透进来,我意识到自己这次又错过了吃早饭的时间。订餐已等不及,我又吃了些冰箱里的食品,不知道中饭会在什么时候吃。

    我该工作了,我知道自己无须太辛劳地工作,我是个已有些名气的作家,出了好几本书。但是出于对文字由衷的热爱和特有的感觉,我让自己尽量多做一些事情。我不想有过多的社交活动,在眼前甚至连一次活动也不想参加,我谢绝了为自己的一本书做广告……

    莫温娅又回公司了吧,我想着我该再约个时间去看看她……几乎一整天我都在翻译由公司发来的几篇稿件,中文稿的理论性很强,很有些难度,但我还是利用上午剩下的这些时间顺利地把译稿的任务完成了。因一个书商的约请,我打算在明年初准备翻译一本世界地理知识方面的书,甚或也想试译一本世界名著,这个想法我对杜思蔼教授也提起过了。今天整个下午的时间我在写那本还未完成的叫《视觉崇拜》的书。

    晚上与叶仁在聊天室见面了,我们已好久不见,彼此热情客气的话真是说了又说。接着我们开始了下面正式的谈话。我们的谈话很随兴,聊到哪里就哪里。我们俩打字的速度都飞快,但是那些即兴的灵感和理性的思维突来的速度令我们自己也感到有些讶异——

    予羿:恭喜你呀,从幽深的雨巷中走来的失恋少年!【这似乎是在揶揄他。不过,在叶仁听来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叶仁:哈哈哈,雪上加霜不够朋友。【我的这句话使叶仁很有些愕然,他在那边略停了片刻以后才打出这一行字。】

    予羿:都说网上结交的红颜“比友谊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失败了也就认输吧。【我调侃的语气加重了些。对网上的爱情我的确是很想听叶仁对我倾诉的。】

    叶仁:曾是痴心绝对,心痛在所难免!【他一字一顿地说。看来他今天不想说任何的费话。】

    予羿:你所爱上的可能只是对“爱情”这两个字的单纯的幻想。这样的人必定有一个对世上最真实的情爱迷醉到绝顶的浪漫灵魂,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英雄味道,所以我说应该为你庆贺。【我话是这么对他说,但是我不敢断定叶仁是否真是一个对爱情有着浪漫主义想法的人。】

    叶仁:明白了,我的确是个对爱情有着太多幻想的人。或许我自己为这场恋爱策划、设计了一个凄迷和徒劳的结局。我一直所痴迷的“爱情”不在这个尘世里,所以我决定在我将与这世间的任何一位陌生女子结婚以前我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形而上学式的热恋。我不是那么失败,因为我和我的“爱”的确共享了令我们彼此黯然逍魂的无数个夜晚,但是却无法真真去实现彼此占有的欲望。【不无道理,这是一种在对待恋爱的问题上多情而不失幽雅的个性,然而浪漫主义思想太严重,因而受挫也在所难免了。】

    予羿:喚,你找到了一个与你多么相似的灵魂,她难道也不想与你见一面吗?【我很有兴趣想知道叶仁和他的网上恋人是否约会晤过面了。】

    叶仁:呃……我们从一开始就过于认真,投人太多,又保留太多。之后又为各自本来无意泄露的片言只语拼命地猜疑对方对自己的忠诚。【看来他们彼此许下过太多的诺言,或许他们仅仅还只是在对一种爱情的意义作着一种本真的考。】

    予羿:太可笑了。爱情成了一种奢侈消遣的情感游戏,令你们在情爱的文字中无法自拔。被刻意技术化了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算真诚,由虚化实的诸种可能性也被你们自己给扼杀了。【我的意思是想对他说不要在空谈中浪费太多的感情和时间。】

    叶仁:哈哈哈,但我们品尝到的爱的Feeling和被爱的Feeling终究是爱的Feelings和被爱的Feeling呀!【叶仁的话叫人不容辩驳,因为恋爱中的人的心境真的是很特定,风云莫可预测。】

    予羿:都是因为当初爱得太真,许下了太多太多的诺言。【我以很断定的语气对他说。叶仁应该意识到恋爱中的失败往往是由太多的祈许和过多的失望所造成的。】

    第二天上午与叶仁继续在那个聊天室里聊天,我们从都市浪漫的爱情谈到了在文学和哲学意义上的“浪漫主义”。

    叶仁:现实生活又不总是富有诗意的,也不总是浪漫。“浪漫主义”其实也就是一种逃避过分严峻的现实生活的思潮。在浪漫主义者当中,有些人把他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和他们的“人生意境”引向消极的虚幻,而同时又有些人对人生的态度却又是很积极务实的。

    予羿:你对“浪漫主义”的看法很准确。从总体上来说,崇尚“浪漫主义”的人必定有着浪漫的个性和浪漫的思想,他们祈许自己过一种浪漫的人生。不过,一个人对人生也不应该抱有太浪漫和太幻想的情调吧,否则由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挫而引起的那种悲观而阴暗的失望情绪最终会使他成为一个反常的怪人。

    叶仁:是呀,我们是在理论的高度在思考我们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必须确立的世界观。既定的思维模式和已个性化了的方法论会在不经意中对我们下命令,指引我们做何事,向何处去。其实我们无时一刻不在对自己下命令,所以西方有位哲人就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上帝”无处不在,“上帝”无时不在。在我们中国,不兴说“上帝”,一说起“上帝”就立刻联想起宗教。确实在西方文化中“上帝”是有特指的宗教性的涵义的,但是一般所谓的“上帝”,对那些没有个性的Open-minded的人而言,无论他是西方人也好,东方人也好,是指“决定自己命运的存在”,简单地说就是“命运之神本身”。其实“浪漫主义”也是一种世界观,只不过更多时候我们是在评论文学作品和归类人生态度时才用这个词。

    予羿:我很同意你以上的主要是在宗教和文化的范畴里对“命运”所下的定义。用最平易的方式来换句话说就是——命运无时一刻不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在这一秒钟、下一秒钟和每一秒钟都可以对自己下命令,决定我们以何种方式来做何事。就我个人而言,我虽然对神秘主义向来好奇,却十分讨厌宗教式的感伤主义,对虚无主义也不是太认同,我大概是个不可知论者。任何空幻的形而上学的思想似乎都是有诗意的,但梦想却总是难以成真。问题的本质是各个生命个体应该怎样忠实地面对自己的“天情”来诗意地栖居。再说我们在谈话的一开始就提起的“浪漫主义者”吧,他们的“浪漫”应该是有理性的浪漫,而不是肆无忌惮地鼓励自己去做个“浪Man”或“浪荡的Man”。无理性的行为也必定是不合情理的行为,是一定会受到世人的指责的。

    叶仁:哈哈……“浪荡的Man”,我们都不是“浪荡的Man”吧,因为即使有时候我们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行为会有些越轨,但是真爱无价,情义无价。予羿,我们还是再就在实际生活中的最真实的世俗的情和爱聊一聊吧。

    予羿:好的,叶仁。前些时候我在看一本主要讲述“动物的性生活”的书,是由一位外国性学专家写的。该书颇有情趣地论述了“动物性行为方式”演化的过程,作者尤其对动物是怎样选择自己的性伴侣的习性作了深刻的研究和描述。

    叶仁:噢,是一本讲述“动物的性爱”的书。人类对动物的性行为方式早已是很有研究的了。

    予羿:哈哈……好一个“动物的性爱”,我怎么忘了也应该用这个词?你知不知道,一些动物都已成为我们孤独的现代人类的“心灵伴侣”了。爱动物,也就必定关注起动物的“性事”。“发情”两字对人类而言是指“兽性般的性行为”,但它本来却是对动物性活动的习性而言的。动物有“发情期”,它们如果很懂事,看见我们人类可以无日无夜地做爱一定会很敬羡,但是它们不知道我们人类的“情欲”也有强时和弱时,而且我们人类一般都会关起私家的门,甚至不熄灯就性交不了;它们一般都是“露水夫妻”,是在野外做爱的,不怕被人看见。

    叶仁:是这样。动物说不定除了有“性事”以外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心事”。在地球上有生命的万物中,对植物而言,动物和我们人类是站在一起的,它们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甚或还有些关联。动物生存状态的良好与否也是我们人类的“生活舒适度指数”的症兆,严格地来说也是人类生存环境变优或劣的前兆。一些动物数量减少了,灭绝了,是因为它们再也繁衍不了后代。动物相对于人,更是“以食为天”,它们是否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必定与是否能够找得到找不到适合它们吃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它们如果再也找不到食物吃,整个生态系统的某些环节必定会出了问题。我们人类也是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必定会受到影响,这随即会很容易地造成该地区向外的人口流动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予弈:呵,动物如果真有“心事”,它们最关注和力行的是“对食物的寻找”吧!刚才我说起了动物的“露天做爱”。其实你一定也听说过了吧,我们人类很早也有“野外裸体”和“野外做爱”的倾向,这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是这种思潮从来都是非主流的,被整个社会强大而保守的传统势力所压制,不过它在各个历史时期实则是应运而生的,并有其存在和被推崇的理由。Kant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的这个哲学口号不容辩驳。从近代和当代而言,欧洲一些国家的Nudism在全世界都是比较走在前面的。二十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已成为工业社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变,他们本来自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遭受了重大的改变和破坏。物质生活是提高了,生活是比以前舒泰了,但是本来“亲近自然的人性”却同时遭受了严重的挫伤,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有好多人有了一种越来越想从这个被高度工业化了的和充满战争火药味的工业社会逃遁开去的冲动,这些人于是又崇尚“回归自然”,呼吁人们回归“人的自然状态”,提出了“天体运动”的倡议并成为了忠实的履行者。

    叶仁:我也早就听说过“天体运动”,听说在国内也有。去海滨浴场的必定都是些“裸体主义者”吧?

    予羿:不同的人有着迥异的个性,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去做“天体性爱”,但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懂得该怎样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情趣,他们会尝试发生在野外的激情性爱。

    叶仁:“天体性爱”是很可以给人们的性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情趣和激情的,但是这种运动也说明了人们对自由性生活的宽容上升到了“集体裸体”甚或“群交”的地步了。性生活无论是对人也好对动物也好本是很圣洁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动物的性行为是杂乱和散漫的,动物所面临的“一夫多妻”和“多夫多妻”等有关爱情越轨和忠贞的问题也正是我们人类在面临着的问题。

    予羿:你是不是也听说过一种叫花斑鹞的鸟。在我向你提起的那本讲述动物性爱的书对花斑鹞的“性爱”做了研究。书上说,雄性的花斑鹞最爱寻花问柳,平均每25分钟做一次尝试,但同时每隔几分钟就有其他雄性鸟潜人他的地盘并企图勾引他的配偶;戴绿帽的雄性鸟正是在外出拈花惹草时被其他雄性鸟钻了空子。

    叶仁:呵,动物们在这个问题上就应该向企鹅学习了。企鹅虽然群居在一起,但是一只雄企鹅如果在企鹅群中选中了自己的一位爱侣,雄企鹅就会不停地对雌企鹅说话,直到彼此结为夫妻为止。雄企鹅不会轻易地再去向其他雌企鹅求爱,它们即使在其他的千万只企鹅中失散了,它也会不辞辛苦地把自己的爱侣找回来。

    予羿:真是太可爱的企鹅了!在我对你提起的那本书上还说,大多数鸟类如瓣雕鹤,是由雌性来担负起孵化养育雏鸟的重担的;精液是雄性对后代和配偶的唯一贡献。不过,鸟类中也有由雄性来孵育雏鸟的。动物交媾是为了繁衍下一代,不是为了娱乐,配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很薄弱或者不存在,它们甚至不会考虑到这些。而人在结婚以后是考虑过怎样造出一个孩子来的;他们还追求性愉快,甚至在怀孕期也在做。

    叶仁:呵,以前也听你说起过孔雀的性爱方式也很有趣。雄孔雀拖着一个庞大而艳丽的尾巴,难以在草木中滑翔起飞以逃避敌人,但是雌孔雀却有着古怪的性趣味,它们十分偏爱雄孔雀的大尾巴。我疑惑雌孔雀怎么不去钟情于为雄孔雀引以为傲的它的锐利的爪子和好比试的习性呢,这使我想起爱的独特的性趣向。人类在爱的旅途和性意识上也有着类似这样的问题。

    看样子,叶仁又是在忆起他的那一次被搁浅的网络爱情了。在情爱的沙场上,任何人都是不会轻易认输的,因为醉卧沙场终究是对自己的智力和初衷的一种很难堪的嘲讽。

    我打字的手有些发麻了,叶仁一定也是这样。我们说好接下去进行视频对话。我和叶仁都没有一个Webcam,所以彼此见不了面,但是我们可以各自坐在电脑前直接通话了。

    我对叶仁感慨道:“不知道恋人间是为了尊严而痴狂还是为了单纯的爱而不肯认输。最真的爱最终是藏匿不住的。爱不会认输直至你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爱。”

    “是的,一个人在还可有雅兴品味爱情的苦甜况味的时候他仍是在恋爱着的。你是否也已认识到,恋爱中的人心境有其自相矛盾的地方:男人一面要求女人在婚前是个处女,是位处女崇拜者;一面却又禁不住冲动要求女人在婚前与自己发生性关系。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会怎么样?”叶仁说。

    爱情的纯洁性谁不崇尚,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却一次次抵挡不住新鲜刺激的情色诱惑和面膜膏式的“爱情”。有网友对陷人了这样的情爱堕态里的男男女女作了如此的嘲讽:“就像交往必然通向交易,感情也总是归结于交欢。”就夫妻床第间的活动而言,狂热的情欲,哪怕是可耻的危险欲望,一旦燃起来是压抑不住的,它们总会在此时或彼时急不可耐地找到一个宣泄的地方,很难将它们抑制在一种平和状态里,什么事也不发生。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心中应该有自己最爱的一个人吧。对女人来说,即使她容许自己的男人偶或去外边拈花惹草,如果她真深爱着他,一定会让他答应心中最爱的人一直是她。但谁也保证不了男人不会找着另外一个他喜欢的女人。”

    “唉,无怪乎听前辈这样说起过,‘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这是对在男人女人之间的性爱的一种很堕态的想法,或许还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然而大多数人还是崇尚‘忠贞的爱情’,这要求恋人双方必须以一种最沉静和理智的方式和风度彼此将爱温柔地加以霸占。从男人一方来说,当丈夫不把或不能把自己的妻子当作一个真正的女人来爱时,妻子是很容易红杏出墙的。”

    言止此,我们都有些忍俊不禁了。

    爱情与性不可混为一谈。婚外的情爱大多是发泄,因为在那种浪漫里任何人都难以找到真爱,他们彼此真实的心态总是半掩在不定的迷幻中,风雨过后内心有时会觉得更加的孤寂。

    我按叶仁的意思继续说下去:“爱上一个人,对她隐秘的倾慕和优雅的占有是一件给人带来巨大快意的事,但丈夫该怎样在两性的意义上把妻子当作一个真正的女人来爱呢?如果在实际生活中作为男人的丈夫必须百般地迁就她,这对他自己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会有一定的磨损。爱有爱的艺术,恋爱双方最好一开始就两情相悦,情不自禁地将彼此的精神和灵魂相融合。”

    “你的话让我想起唐懿宗时期洛阳城中那位轻盈纤弱的才女步非烟。她生性娴雅、柔弱多情,因从粗野的丈夫参军武将武公业那里得不到爱,遂与邻家公子在花丛中幽会,后来受到了丈夫的鞭打,气绝身亡,留下这么一句喟叹的话:‘生既相爱,死亦何恨?’”

    “一个很动人的古代情女子的故事!你也读过《安娜?卡列妮娜》吧,安娜?卡列妮娜也是因为从丈夫大官僚卡列宁那里得不到爱才敢于冲破当时种种宗法礼教的禁锢和樊篱,对渥伦斯基坠人情网的。这晚熟的爱平息了她脸上的那股被压抑的生气,宣泄了她的体内一种过剩的生命力。不过最后当这种有着野性和乌托邦色彩的婚外情幻灭以后,安娜选择了自杀作为自己的归宿。”

    任何时代的爱情都掺杂了太多人为的束缚。人们为爱情而走在一起,爱情不在的时候却往往还不能曲终人散,只有继续为不幸福的婚姻所羁绊——女人被禁锢成为“笼子里的女人”,男人也被压抑了那种本能的冲动和激情。无怪乎有人说婚姻之床严酷而实在,我们都是下了注的赌徒,有时候输光了。

    我听叶仁感慨道:“此生曾经轰轰烈烈地真爱过一个人比什么都好。常听一位朋友这样感慨道:‘遇上真爱自己的女人,男人才可真正做一回男人,而匆匆一生,知己难寻啊!’”

    “这一辈子能够寻着自己的真正知己的人是何其幸运!”我说。叶仁刚才所说的这些话再说上一千遍一万遍我也是不会反对的。

    任何时代都有正统却非人性化的诸多规定在压抑着人们的渴望,它们中有一些被弱化,有一些被摈弃,有一些被遗忘了。人们被驯化了的意识犹如失忆的城堡的那残颓的墙垣顺服于岁月的暴烈的那难以消融的风霜,已失去了各自独立的个性。

    真爱需要一个人有在身心上的绝对自由;有在灵性上的相互感应。欲望总是在与正统、古板的社交礼仪和规范偷偷地作斗争,是一种很严正的较量。但在如此传统而严谨的礼仪束缚下的情欲往往更给人以强烈的快意感受;一个微妙的眼神,一次渺不经意的轻触都给恋爱中的人儿会带来圣洁而隐秘的快乐。

    这棵古树已屹立了数百年,从前的帝王将相也瞻仰过它,可是人们很容易一下否定在瞬息出现的这种意识;他们对一些被压抑得很久很深的潜在欲望的态度也是一样,这些欲望在不经意中都被忽视了。这不是胆略的问题。他们所处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启蒙者来唤醒他们心中的那些具有公正性的潜在欲望,并帮助他们找到达成这些潜在欲望的真途。

    “我们这也是在谈论爱的和谐问题。清虚泰然,保持灵魂的宁静对于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种生理学观点认为,‘为保证避免将一切可能的混乱传给胚胎,夫妻做爱应该选择个人感到非常健康愉快的时候。’床第上的欢愉需要双方共鸣和共享,当一方只肯勉强地给予而不能分享时,爱情的危机也就到来了。做爱,对不爱的人而言成了一种难言的隐痛和惩罚。失落了爱的婚姻会演变成为‘无性婚姻’,最终成为阻碍恋人双方追求个人幸福的羁绊。当情感和性爱已失去的时候,理智和宽容维持不了摇摇欲坠的婚姻。”叶仁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对自己的这些想法似乎是很得意的。

    我回过神来,急忙对他应答:“恋人间彼此渴求的往往不是单纯的言词和动作的柔情,而是灵魂之间的相互撞击。如果夫妻双方不清楚对方的真实需要,在新婚之床上的现实的两性生活将无法达到谐和的状态,所以也就不会有崇高的爱情了。爱情也绝对不可以被庸俗化;对庸俗化了的爱情我们必须将其提纯。”

    “很有意思。”叶仁很同意我这样的说法。

    下午再次与叶仁相遇在聊天室里,我们的话题谈到了“存在主义哲学”和恋人双方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该怎样和谐相处的问题。

    叶仁:你大概一定听说过在法国女性运动中的那位杰出的思想家西蒙-波伏娃吧,她写过一本叫《第三性的女人》的书。波伏娃后来成为了萨特终身最主要的恋人、朋友、战友和同志,他们彼此亲热称对方为“海狸”和“海象”。

    予羿:这本书我没有读过,但我知道波伏娃的个人情感生活极其浪漫,她不止有萨特这么一个情人。

    叶仁:我们先不考虑这个。总之,萨特和波伏娃他俩以一种极其严谨和时髦的、甚至是带有一点宗教意味的方式在结合前立下了誓盟——互敬互仰,彼此尊重,决不干涉对方的私生活,让各自保持在精神上的独立。

    予羿:私生活上互不干涉,人格上平等互待,做到这些真不简单。

    叶仁:的确不简单。然而,他们在一起的生活亦还是遭受了疾风苦雨式的洗礼和磨难,但从总体上看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日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之间不光有真情,重要的是他们彼此是把对方作为独立而平等的“生命个体”来相互、理解和彼此关爱的。

    予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真是极为的宽容。

    叶仁:嗯,他们可以以这样宽容的态度和方式来接受对方,爱对方,这是很不容易的。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男女是生而平等的。

    予羿:萨特在他的学涯早年就这样说过——一个人应该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己去追求,自己去实行,自己去体验酸甜苦辣,自己去承担后果,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

    叶仁:其实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人不必像在传统教育意义上的那样来苛求自己做个“准男人”,女人也大可不必强求自己做个“准女人”。把作为男人主要特性的阳刚性和作为女人主要特性的阴柔性巧妙地、符合人类理性和天情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夫妻双方和谐地共处,彼此建立起一种更透明、更坦诚、更轻松和更自由的婚姻关系也就容易一些了,但在人格上依旧是互敬互爱和独立的。

    予羿: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对任何人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说起这个,您或许听说过在当今社会上有一群自称是“精神单身族”的年轻人吧。他们不同于一般而言的“单身贵族”或“钻石王老五”。他们所兴起的是一股年轻的新思潮。

    叶仁:不曾听说过,我以前只听说过在普通意义上的“单身贵族”和“丁克家族”。

    予羿:“丁克家属”也以追求个人幸福为人生的最高宗旨,他们夫妻双方虽有高收人却不要孩子。“单身贵族”除了指那些未婚的富有而洒脱的男人女人以外,还指那些已婚的彼此又不住在一起的丈夫或妻子,他们一般仍深深为在传统意义上的夫妻之间的义务所羁绊而难得有在未婚状态下的那种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而“精神单身族”则宣称:男人女人在结婚以后也能各自享有单身般的自由自在;丈夫和妻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不存在对对方的依附关系,也不相互控制。这种大胆而创新的思想正在年轻一族当中越来越受到推崇。

    叶仁:太有意思了。他们这种思想在对婚姻持有异见和反叛情绪的年轻人那里有成为时尚的理由。不过时尚总归是时尚,来去风不定。

    予羿:婚姻作为男女关系最普遍最名正言顺的确立仍一直会被压制新思潮的社会主流所拥守。但是,在婚姻状态下的男男女女如果不再相爱了而关系又不得不继续维持的话,那也太不人道了。

    叶仁:是的,如果夫妻之间已经不存在任何爱意,这样的婚姻关系还是曲终人散的好,虽然从传统的道义上来讲,洁净的婚床和夫妻生活是神圣的,而且两性关系可以给双方带来逍魂和迷醉的情爱。

    予羿:成全爱情的纯洁与真实是生命的第一要义。婚姻中的单身生活或许可以让那些“精神单身族”做更幸福和更健康的自己。

    似乎是又需要休息一下了,我和叶仁约好了改天再聊。

    恋人之间忠贞的爱情需要必要的相互承诺和信任,这是恋爱双方在真情萌动时的一种最感性的行为,又终究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动物主要是靠嗅觉来生存和找到“爱人”的;我们人类在性生活上也有着类似动物的这种特性。“直觉”、“本能”甚或“发情”,用这样的词来描绘人类的性生活其实也很恰当。

    无数的窗口,亮着无数的灯光,一对对恋人儿一定如动物般正蜷伏在各自的暖巢中并且在相互抚爱,他们必定都已忘却了外面的这个严寒的世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