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进行美德教育,提升女孩的心灵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很多孩子随口就能说出一大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但行动却远远跟不上。如何让女孩把心知肚明的美德变为行动,是家长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家长认真对待的问题。

    让女孩学会宽容,拥有快乐

    俗话说“年少气盛”。孩子在小时候因为阅历浅、经验少,认识不到宽容的人生价值,往往在遇到问题后,容易变得心地狭窄。这在思想上表现为:遇到一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婷婷一直在“儿童俱乐部”学游泳,一天,妈妈去游泳馆接婷婷回家时,发现婷婷满脸泪水地站在游泳馆的大厅,她的教练在一旁正说着什么。妈妈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今天有许多孩子上游泳课,下课后,由于教练的一时疏忽,不小心将婷婷独自留在了游泳馆。等教练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游泳馆,找回了婷婷。而婷婷因为害怕而哭得像个泪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妈妈蹲下来安慰婷婷:“已经没事了。教练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教练的脸颊,安慰她一下!”这时,婷婷踮起脚尖,在蹲在她身旁的教练的脸颊上亲了亲,并且轻轻地告诉教练:“不要害怕,教练,我已经没事了。”

    孩子的宽容心是非常珍贵的。她可以对别人的过错大方地原谅,这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宽容心的女孩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而缺乏宽容心的女孩则不易为人亲近。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女孩的宽容之心。

    方法一:让女孩学会换位思考

    父母要帮助女孩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对他人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少一些矛盾、怒气和盲目,更有利于女孩的健康成长。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女孩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长辈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老人的那份关爱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的。所以,教女孩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二:让女孩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女孩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通过交往,女孩可以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缺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人,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女孩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取得进步。

    方法三:抓住时机培养女孩的宽容之心

    宽容的品质不是一下就培养起来的,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抓住时机来培养孩子的这种品质。

    微微跟父母说,班级有一个同学很有力气,是班级里的“小霸王”。这个“小霸王”经常堵在班级门口不让微微和其他同学出门。一天下雨,爸爸开车去接微微放学。当爸爸打伞来到学校门口时,发现一个男孩正在教室门口着急地四处张望着,原来他今天忘了带雨伞。爸爸说:“小朋友,一起上车吧,我顺路送你回家。”微微急忙趴在爸爸耳边说:“他就是我们班上的小霸王,你不要理他。”爸爸装作没听见,坚持让微微把“小霸王”叫上车,并把他送到了家。这个“小霸王”到家时,高兴地向微微和爸爸说“谢谢”。

    到家后,爸爸告诉微微,不要因为同学有缺点就讨厌他,应该多和他友好地交往,争取做他的朋友,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这件小事之后,“小霸王”和微微成了朋友,在微微的劝说下,“小霸王”也逐渐变得不那么霸道了。

    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在面对矛盾和纠葛时,女孩如果没有一种宽容的胸怀,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至大至刚,何所不克?”作为目光远大的父母,只有把女孩培养和塑造成“有容”的人,才会使其成为真正的优秀的孩子。

    给女孩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的很多孩子被家长奉为掌上明珠,在家中是“小太阳”,家里人都绕着他转,家里的什么事他都不管不问,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正是这种环境淡化了孩子的感恩之情。这样的孩子很少做家务,偶然被父母支使一次,他就会对父母使性子、发脾气。他们花钱大手大脚,从不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手里没钱就向父母要,父母无法满足就责怪父母无能,这都是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

    孩子只要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别人的感恩,就像没有阳光就没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一样。而孩子的感恩之心,不是自动就会跑来的,它需要家长去培养。有的家长过分关心孩子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感恩教育,才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缺少“人情味”。让女孩学会感恩,就是教她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从而让她生活得更富有,更美好。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女孩的感恩品德,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方法一:让女孩学会感谢父母

    母亲应该多向女孩讲述她成长的故事,使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是妈妈一点点抚养长大的。母亲在讲述时要自然,感情要真挚,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居功自傲”,要让孩子体会到无私和高尚的母爱。在孩子过生日时,父亲不要忘记在给女儿切生日蛋糕前,告诉女儿选送一支鲜花给母亲,感谢母亲在这一天送她来到这个世界上。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也要教育她尊敬和热爱父亲,告诉她父亲的辛劳,父亲为这个家庭所做的种种牺牲和努力,让她感谢父亲给了自己一个安全和温暖的家。

    父母要养成和女孩沟通的习惯,让孩子说说她的想法和感受,父母也可述说一些过去的点点滴滴,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的恩情有多深,懂得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亲情。

    方法二:让女孩学会感谢老师

    孩子进入学校,老师便承担起了为孩子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任。正是老师开启了孩子的智慧,使她变得善良、上进、勤勉。家长要让孩子感谢自己的老师,让孩子尊敬自己的老师,细心体会老师的辛勤教育。有时孩子对老师有苛责之意,父母要告诉她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不易,让她对老师有几分敬佩之心。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老师,一旦老师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那么孩子的教育危机也就来了。

    方法三:让女孩学会理解他人

    感恩之心产生于理解,一个不能正确理解他人善意的女孩,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家长要让女孩学会将心比心,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家长要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提醒孩子凡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多给别人理解与关心,孩子的心情也会随之豁然开朗。

    方法四:不要让女孩吃“独食”

    家长从小让女孩吃“独食”,会让孩子觉得她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一旦女孩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就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孩子很难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方法五:家长不能对女孩百依百顺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是在物质上不断给予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地满足,渐渐地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的个性,她会自负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因此,要培养孩子感恩的品质,家长就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现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的劳动得来的。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父母要在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在增强孩子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诱发孩子对感恩的理性思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深切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于需要之人。

    培养“言必信,行必果”的优秀女孩

    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处世之根。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是每个孩子长大成人的道德责任,也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其实,所谓诚信,对于女孩而言,主要表现就是敢于承认错误,绝不欺骗别人,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说到就要努力做到等。如果女孩小时候做不到这些,等她长大了,就会养成不守信用的习惯。这会使她很难立足于人际交往中,甚至会一步步踏上坑、蒙、拐、骗、偷的犯罪之途。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女孩“言必信,行必果”的好品质。

    方法一:家长要做女孩的榜样

    教育孩子要诚信,父母自己首先要诚信。以诚信培养诚信,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她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是经常不一致的。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不诚信的行为时,父母就会后悔莫及。

    方法二:家长要肯定女孩的守信行为

    生活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守信的表现时,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这种行为。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守信是一种好品质。

    一个星期天,爸爸想带晓雪去公园玩,可是,晓雪却拒绝了。爸爸感到很奇怪:“你不是早就想让我带你去公园玩的吗?好不容易今天我有时间,你怎么又不去了?”尽管爸爸的语气已经有点恼怒了,晓雪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原来,晓雪昨天邀同学来家里一起玩游戏。虽然她很想和爸爸去公园玩,但是,她不能对同学失信。听了晓雪的解释,爸爸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方法三:满足女孩的合理需要

    孩子不诚信的行为大部分是出于某种需要。如果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她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如果父母对这种合理需要过分抑制,孩子就会换种方式,以某种不诚信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张晓想得到一个漂亮的书包,她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买个漂亮的书包吧,我们班上的同学每个人都有漂亮的书包,就只有我没有了!”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有漂亮的书包的,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才这样说。

    父母要认真分析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如果孩子的书包确实比较破旧,就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合适的。当然,对于孩子的价值观来说,漂亮并不等于贵,父母一定要明确这个观念。

    父母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推测孩子的心理。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了她的需要以后,父母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将来才能满足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不必当时就满足的需要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

    诚信是立身之本,它能让孩子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她的缺点,这样,孩子会不断强化不良的行为,从而形成不良的品格,进而影响他人。如果孩子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出来,严肃地向孩子讲明道理,并督促孩子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

    谦虚,让女孩更易进取

    著名画家达·芬奇曾说过:“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秆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这句话是劝诫人们凡事都要谦虚。而对于女孩来说,谦虚是最好的成长方式,也就是要求孩子在取得成绩时不要骄傲,平时为人处世中不要太锋芒毕露,不要太出风头。在一些事的处理上,也不要处处与人计较。谦让既是一种生存智慧,又是一种社交品德,培养女孩谦虚的良好品质,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方法一:让女孩认识到骄傲的危害

    骄傲自大会让孩子的视野变得狭窄,会严重阻碍孩子继续前进的步伐。一位成功人士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让骄傲支配了自己。由于骄傲,你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嘉嘉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而且她也很有写作的天赋,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如果嘉嘉能为此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地读书、认真地写作,那么她实现梦想的希望会很大。可是嘉嘉没有这样做,她认为自己天生具有作家的气质,而且还发表过那么多作品,就不需要太多的努力。骄傲的嘉嘉看不起所有人,她说:“老师在课堂上只会讲些重复的理论,没有一句精彩的话。”抱着这种骄傲自大的心态,嘉嘉的成绩变得一塌糊涂,到后来连她引以为傲的语文也只得了60分。这时,父母和老师轮流找嘉嘉谈心,给她讲了很多名人成功的例子。在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嘉嘉逐渐意识到骄傲的危害,开始慢慢地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方法二:家长要理解谦虚的本质和意义

    很多家长往往有这样的矛盾心理:想让孩子谦让,又怕孩子过于谦让,担心谦让会磨灭孩子的竞争意识,使孩子吃亏。其实,家长这种矛盾心理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理解谦让的本质和意义。

    有时候,家长只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要求孩子做出谦让的样子,当孩子“吃亏”后,家长又会后悔。事实上,“吃亏”与否,往往不是孩子的感受,而是家长的感受,而家长又习惯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或者将自己的价值观推行给孩子。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前,要将谦虚的本质和意义理解透彻。

    方法三:让女孩学会认识自己

    女孩要想认识自己,就必须丢掉个人主义的有色眼镜,学会全面、客观、发展地看问题,学会掌握分析事物的方法。孩子一旦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客观的高度,低头看,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那时,她就不会过高地评价自己了。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家长一方面应当引为自豪,但另一方面也要让孩子知道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骄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家长不能让孩子对此掉以轻心。

    方法四:让女孩自发地谦虚

    一个真正谦虚的女孩,她的谦虚行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迫无奈或者虚伪假装。如果一个女孩自我意识建立得比较稳定,她就会清楚自己与他人的边界,知道自己拥有的责任和权利,那么她的谦虚是自发的,而不是在损伤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强求出来的。遇到应该保护自己利益的情况,她也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根据具体情况来保护自己。

    田野里的谷穗是谦虚的化身,个头愈大籽粒愈饱满的,头垂得愈低,而那些空虚干瘪的秕草则总是直挺挺地朝上竖立着。家长要让女孩知道,越是有内涵的的人,越是懂得谦虚低头,也正是这种不事张扬的态度,让谦虚的人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

    孝敬长辈,让被爱的女孩懂得爱人

    古人云:“立爱自亲始。”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只有深爱自己的长辈,才能有爱他人的基础,便有可能将这种爱推及邻居、朋友、同学等身边的人,甚至进一步推及社会,推及祖国,最终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品德高尚的人。具体来说,培养女孩孝敬长辈的品质,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方法一:父母要做敬老的模范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孝心就是在一代代父母的身体力行中传承下来的。因此,要想培养女孩的一颗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要以自己的方式孝敬老人,常带女孩回家看看长辈,没空回家时给老人打个电话,嘘寒问暖。这样,女孩耳濡目染,就会在脑海中树立孝敬长辈的观念。

    思思的父母每年都会精心给她的姥姥准备生日礼物。今年,姥姥的生日快到了,思思拿出平日里父母给她的零用钱,让妈妈明天放学后带她去花店,她要给姥姥买几朵鲜花。晚上睡觉前,思思把蜡笔和纸拿进了卧室,说要画张画送给姥姥。第二天放学回家后,思思神秘地对姥姥说:“姥姥,您把眼睛闭住,您猜我送您什么礼物?”姥姥闭住眼睛,思思从背后拿出画和鲜花送给姥姥,还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姥姥感动地把她搂在怀里。

    方法二:建立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现在不少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全家成员都是围着孩子转。在这种次序颠倒的成长环境中,孩子很难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和孝敬长辈的好习惯。家庭犹如一个国家,需要有人当领导,来管理和指导家庭成员的生活。所以,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次序,即父母理所应当是家庭的领导者,孩子则需要尊敬父母,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生活学习。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长,自己不能在家里无理取闹。

    为了让女孩从小直观地理解长幼有序的原则,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训练不能忽视:比如在饭桌上,孩子必须等父母长辈都到齐才能吃饭,而且要长辈先夹菜;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长辈优先;全家一起看电视,想换台,需要征求父母长辈的意见等。

    方法三:在日常小事中强化女孩孝敬长辈的观念

    真正的孝心要通过实践去培养。平时,父母应让女孩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她负起责任。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家长要告诉女孩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女孩孝敬长辈的观念就会得到强化。教育孩子孝敬长辈的一般要求是:听从长辈的教导,关心长辈的健康,参与家务劳动,不给长辈添乱。要想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家长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

    方法四:纠正女孩错误的孝敬观念

    有的孩子会说这样的话:“等我有了钱,我就给父母和爷爷奶奶买他们喜欢的东西,好好孝敬他们。”有的长辈常常为孩子的话而感动不已。其实,孩子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她以为有钱才能孝敬长辈,或者是有了能力才能尽孝。家长要纠正孩子这种错误的孝敬观念,要让孩子知道,尽孝的方式各不相同,关心长辈身体健康,维护家庭融洽的气氛,常怀敬爱之心,不让长辈操心,也是在尽孝。

    路遥的母亲下岗了,她没有告诉孩子。随后,母亲又找了一份社区保洁的工作,像往常一样早出晚归。一次,路遥去同学家时恰巧碰到母亲正在工作,四目相对时,路遥愣住了。路遥的同学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把路遥母亲下岗的事反映到学校,请求学校帮助。学校安排路遥的妈妈清洁教室玻璃,路遥没有因此而看不起妈妈,还常常在下课时帮助妈妈擦玻璃。后来,路遥鼓励妈妈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母女俩共同努力,妈妈被成人高校录取,学习自己喜欢的财会专业,路遥的学习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故事中的路遥也是在尽孝,她的孝心在于理解母亲的选择,并且帮助母亲工作,还鼓励母亲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

    俗话说: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孩子善良之心的源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德”,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女孩孝敬长辈的品质,让从小就备受宠爱的女孩更懂爱。

    善良——父母送给女孩最珍贵的人生礼物

    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例如: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或许在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专家却表示: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作为父母,绝不能放弃对女孩进行善良教育。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方法一:让女孩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孩子的善良是从爱父母开始的,进而扩大到爱老师、爱他人、爱祖国。某学校在新生入学时,总要在校门口挂上一条横幅:“孩子,请爱你的父母。”爱父母是“爱”的萌芽,“善”的开始。父亲要教女孩尊重妈妈,不要对妈妈高声大嚷,不要嫌弃妈妈的唠唠叨叨——因为这也是妈妈的爱。母亲要教女孩感谢爸爸,感谢爸爸为了这个家付出的汗水和辛苦。

    方法二:支持女孩参加爱心公益活动

    一些家长阻止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或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认为那太浪费时间,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如果一味培养、开发孩子的智力与知识,忽略了品质的教育,培养出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孩子,那么,不仅对社会有害,而且对自己的家庭也没有丝毫益处。

    家长要在女孩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学校、社会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的活动,家长要热忱支持女孩的“献爱心”活动。在孩子放假期间,家长可以鼓励她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如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看护社区公共设施,保护生态环境等。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得到锻炼,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

    青青的父母很恩爱,对青青关心备至,也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青青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感觉特别开心,也学会了关心父母、善待别人。

    有一天,青青从学校里回来后,一句话都不说。妈妈看着女儿的情绪不对,以为女儿生病了,就问女儿哪里不舒服。青青告诉妈妈:“我班里有一个同学患了白血病,治疗要花很多钱,但他家里没有那么多钱。”青青的妈妈明白了女儿的意思,问青青道:“你是要给他捐些钱看病是吗?”“是的。”“孩子,你有这种想法说明你很善良,我们支持你。”青青把自己的零用钱全部捐了出来。

    方法三:引导女孩发现身边的爱

    培养女孩的善良之心,如果仅靠空洞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女孩讲一些爱心故事,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感动。随着女孩慢慢地长大,父母应该引导和鼓励孩子用眼睛观察身边的爱,用细腻的心灵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最好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当她被感动时,就是接受了一次善良教育。

    方法四:与女孩一起分享

    很多的父母宁可亏了自己,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半点委屈,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尽数堆在孩子面前。当孩子拿着东西让父母分享时,大部分的父母都摇头拒绝,哪怕只是象征性地分享,也不肯接受,谢绝孩子的一份好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与分享的意识,有了东西尽管自己吃。所以,父母要学会与女孩共同分享,成为与女孩分享的“伙伴”,让女孩养成分享的意识和习惯,这样有利于女孩善良品质的形成。

    方法五:及时赞扬女孩的善良行为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女孩的表现,一旦发现女孩的善良行为,就要及时赞扬和夸奖。比如,可以采取奖励女孩小礼物、小玩具的方式鼓励她。女孩受到鼓励后,就会有意识地把善良的行为表现出来,逐渐养成善良的好品质。如果善良的行为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孩子慢慢地就会减少表现善良行为的频率和兴趣。

    善良的种子需要家长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就种上,这样,它才更容易生根发芽,与女孩一起茁壮成长。

    让女孩远离谎言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曾用“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女孩一旦养成说谎的恶习,必将对她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女孩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让女孩远离谎言,做个正直、诚实的人。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女孩诚实的品质。

    方法一:找出女孩说谎的原因

    如果女孩到了能够分辨是非的年龄仍然说谎,父母应该找出原因。关于孩子说谎的原因,许多心理学家都给出了答案,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为了免受惩罚

    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撒谎的严重后果才说谎的。事实上孩子有时是因为说了真话反而受到了惩罚,因此她会选择说谎来逃避惩罚。

    ★出于无奈而撒谎

    许多父母可能无法接受,孩子撒谎有时是因为父母“逼”的。许多成年人在处理一些棘手的两难问题时经常保持沉默,可他们忽视了孩子也有沉默的权利。有些事情孩子一无所知,父母却非要她说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选择用谎言来回答父母。因此父母应该试着给孩子一定的缓冲,等大家都心平气和了,再让孩子主动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为了讨父母欢心而撒谎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博士发现,有的孩子判断自己言行是否正确的标准,通常是看爸爸妈妈脸上的表情。为了不让爸爸妈妈生气,她们会本能地作出不承认自己所做过的错事的决定。

    方法二:家长要给女孩制定行为规范

    要防止女孩说谎,教育女孩诚实,家长光讲道理不行,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让女孩从小就按诚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父母要针对女孩的实际情况,提出“几不要”的具体要求,比如不拿人家的东西,不编瞎话,不说大话,不谎报成绩等。

    方法三:鼓励女孩说真话

    父母是孩子最信得过的人,孩子听到什么事情或是想到什么东西都会告诉父母。不管孩子说什么,父母都要认真、耐心地听完,即使孩子有些地方说错了,家长也不要发脾气,更不要应付、敷衍孩子,而要亲切地跟孩子交谈讨论。如果孩子因为说真话在外面吃了亏,父母要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明确表示支持孩子讲真话,鼓励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家长鼓励孩子说真话,才能让孩子把说真话当成一种习惯保留下来,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方法四:不要对女孩期望值太高

    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的行为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严厉训斥,甚至拳打脚踢。很多父母认为对女孩严厉是对她的将来负责,殊不知这种方式很可能会把女孩“逼”上满口谎言的道路。在遭到父母无理教训时,很多孩子为了躲避训斥,往往会把一些真实的东西隐瞒起来,而用假话、假情况、假消息应付父母,报喜不报忧。所以,父母对女孩的要求一定要适当,即使女孩确实因自己的原因而犯了错误,比如学习成绩不好、乱花钱、不守纪律等,父母也要心平气和地跟女孩讲道理,而不能以泰山压顶的方式粗暴地逼迫孩子,因为“高压”只会带来虚假。

    方法五:给女孩安全感

    有的孩子说谎是因为需要安全感,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就会很诚实。对于说谎的孩子,威胁或强迫她承认错误都是不正确的方法。父母最好能冷静、严肃地与孩子谈谈。孩子承认错误以后,父母一定要称赞孩子的诚实表现,要说一些类似这样的话:“我虽然不满你做错了事,但你说出了真相,我很赞赏你的诚实。”

    方法六:适当惩戒女孩的说谎行为

    有些父母会采取惩戒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如果家长将惩戒执行得合理、巧妙,事后讲清道理,孩子会受益很大。家长可以实施一些有效的措施,如让孩子朗诵一个讲诚实的故事,抄写一段论诚实的名人名言,写一篇讨论诚实问题的日记或文章等。

    诚实,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家长不能纵容女孩撒谎的习性,它会使女孩滑向欺骗、虚伪、狡诈等不良品格的误区。当发现女孩撒谎时,父母要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女孩说谎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善意的引导和教育,让女孩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