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枪的民兵和手拿红缨枪的儿童团维持着会场秩序。会议开得简单、隆重、严肃。流萤寨的村指导员、农会长魏春山等都在会上讲了话。最后,由田指导员宣判,当场镇压了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阎金鳌、苏老鳖和刘剥皮及特务丁西江,并对其他罪犯根据政策做了判决。
确实像三年半以前,魏春山在桃花山上对家钢做的预言,革命的暴风把这些害人虫像流萤似的都消灭了!
公审宣判结束后,安排了授奖。在土改中破获、歼灭“暗杀团”立了功的人员都戴上了美丽的大红花。大家都唱起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子。掌声、歌声、锣鼓唢呐声把喜鹊、百灵、山雀……都惊得满天飞,阳光更绚丽了!
授奖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流萤寨的民兵代表鲁家钢了。区委奖给流萤寨民兵一面红色锦旗,上写“永远革命”四字。戴着大红花的家钢代表流萤寨民兵接受了这面锦旗。出人意外的是区委还奖给家钢一支枪。令人叫绝的:这支由田指导员递到家钢手里的枪,就是那支“蓝钢毛瑟”!
得到了“蓝钢毛瑟”,家钢当然懂得内中的含义。他心里欢喜,翻过来掉过去地看看,轻轻地摸了枪口,又摸枪把。他咧开嘴笑了。得了这支枪,家钢更体会到区委给流萤寨民兵奖旗上写的“永远革命”四个字的含义了。
大会上,给胜利完成土改的流萤寨等村庄都颁发了一叠叠的土地证,由各村自己再去分给各户。会散后,西边天上云彩像烈火似的通红。太阳美极了!流萤寨这时仍像过年过节似的热闹。唢呐锣鼓声不断,秧歌队也在欢舞。男秧歌队向西扭去,女秧歌队朝东扭来……
田野间,新分得土地的贫雇农都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转悠。家钢看到登魁叔挺着身子指着面前那块水浇地兴高采烈地对登魁婶说:“这是咱自己的地了!”说完,他两颗泪珠挂在腮上。见到了家钢,他笑着说:“家钢,我这是喜泪啊!我这是喜泪啊!”……
家钢转了一圈,到了农会门口,碰见了模样威武、眼色和善的田指导员。田指导员看见家钢腰里别着新到手的“蓝钢毛瑟”,可神气了!见到田指导员,家钢正了正八路军的灰军帽,紧了紧腰里的皮带,马上亲热地跑过来“啪”地敬了一个军礼。
田指导员亲切地微笑着问:“这下有了枪,满足了吧?”
谁知,家钢摇摇头,眼里露出大胆倔强的光芒,说:“没!”
田指导员纠起眉毛:“怎么?”
出乎意外,家钢从兜里摸呀摸的摸出一个叠成“三角包”的纸块来了,递到田指导员手里,说:“这我也写了一张交给魏大爷了!”
田指导员打开“三角包”一看,上面是田指导员熟悉的家钢那粗壮的笔迹。是一张简单的入党申请报告。一共不过十几个字,写的是:“我坚决请求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一笔一画端正写的。
一瞬间,田指导员仿佛眼前又浮现出紫云崮下山洞里那个他把着手教过的用铅笔头沾着口水学写“共产党万岁”的孩子了。这个孩子成人了!他的心,就像银沙河里的春水,清亮清亮的,一尘也不沾呀!面对着这件简单但是充满了激情的入党申请报告,久经风霜的田指导员,两只炯炯的眼睛眨了又眨,动感情了。田指导员想:这小伙子,在党的抚育下,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带动下,茁壮地成长起来了!他亲切地对家钢笑着点头,慎重地把家钢的入党申请书放进了自己的兜里。
……
这年夏天七月间,在银沙河旁边,萤火虫仍像往年那么多。流萤寨儿童团的那些孩子仍旧像年年一样,夏夜常到这儿来逮萤火虫。
今年,来逮萤火虫的孩子更多了。而且,土改后分到了田地浮财,过到了翻身红火的日子,孩子们都是那么欢乐。
这天,黑胖和虎王背着枪沿着银沙河巡逻。银沙河上响彻了山霞、杏妮等那银铃般欢快响亮的歌声。银沙河上,也飘扬着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慧子、樱桃、守田、小球、小蛋等早早都来了!冬生被小弟弟拽着来了!蓝蓝最后也被彩云拽着来了!鲁家钢的同年龄的“老伙计”和由他们领导过的儿童团员们都来了!
他们扑打着萤火虫,瓶子里,用纸糊成的灯笼里,都贮着逮到的一闪一闪发出萤火的小虫子。
银沙河上,那条条缕缕的浅水仍在叮叮咚咚地流。风一吹,萤火虫吹到水面上,绿光点点,仍像满天星斗撒到地上来了。
可是,鲁家钢没有来!他不在!
蛙子和蛤蟆在银沙河边的水草堆里叫,有的蛙子和蛤蟆好像在对话。这一个先叫一声“咕!”那一个就答一声“嘎!”叫得那么单调,仿佛一个是在问:“家钢?”那一个回答:“不在!”……
人们都在想念着鲁家钢。
当霜花姐在月光下,拉着长长的线,唱出很好听的歌,在做军鞋的时候,她想念着家钢;当魏大爷和志忠大叔“咝咝”地抽着烟,听着天上敌机声隆隆远去的时候,他们也想念着家钢……
跟他熟识看着他成长的人,脑子里都留下一个鲜明的形象,都仿佛看到一个头戴八路军帽,脸膛上两只又大又亮的眼睛里闪着勇敢机智而又大胆倔强的光芒的小伙子,腰扎皮带站在眼前。他并不粗壮,但身子骨透着结实劲儿,胸脯挺挺的,显得特别精神。不太爱笑,常表露出超乎年龄的严肃和认真。虽只十六岁,却显得威风凛凛。人提起他时,都说:“别看他只十六岁,心里装着的革命事儿多着哩!……”
鲁家钢哪儿去了?
原来,他入党以后,在六月底的一次参军大会上,欢天喜地地戴着光荣的大红花,同年轻的村长铁柱和成宝、牛大力等二十几个青年,为了保卫土改胜利果实,一起参加主力走了。
这时候,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我军正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前方捷报像雪花飘来,党正需要新的战士去前方补充血液。家钢是同党血肉不可分的。他从切身经历中懂得:不解放全中国,穷人翻身不牢靠。他正拿起了枪,为了党,为了革命,为了翻身和未解放的阶级亲人,在炮火硝烟枪林弹雨中为打垮国民党反动派而战斗!那时候,像鲁家钢这样朝气蓬勃、迸射出青春的光和热,要求尽早地踩着前辈的脚印干革命的年轻战士,在山东沂蒙山区是很多很多的……
【后记】
谁的一生总有一些地方和一些人使他难以忘怀的!山东莒南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难忘的地方,也有着许多使我难忘的朋友。也许,人到年岁渐至容易怀旧吧?想起莒南,不论何时,我都会动感情。
我1961年夏离开北京到山东扎根,在临沂地区生活、工作了二十二年,曾经八次到过莒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