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春节刚过,某集团军老军长阎川野把电话打到了现任政委张海阳少将的办公室:“张政委嘛,我是阎川野呀,你不忙的时候能不能到我家里来一趟,有个事,我想跟你聊聊。”
张海阳说:“好,老军长,我一定去。”
放下电话,张海阳把管理处长找来问道:“你先去阎军长家看看,是不是他家里有什么事需要军里帮助解决。”管理处长说:“我刚去过他们家,没听说老军长有什么事,要不我再去问问。”张海阳说:“不用了,我去看看吧。”
第二天,张海阳来到阎川野家。坐定之后,开门见山地问道:“老军长,您找我有事啊?”阎川野快人快语地道:“确实有件事,一直想跟你聊一聊。邹本兴办学的事,现在地方上宣传得很响,可邹本兴是咱部队培养的干部啊,如果当成地方的典型宣传,我们就有些被动了。我对邹本兴这个人很了解,很有思想,也很能干。我多次去过‘冀联’,学校办得确实不错,在社会上很有影响。集团军是不是派人到‘冀联’做做调查,如果有价值,我们应该当典型推出去。”张海阳感慨地说:“老军长,您都离休这么多年了,还一直关心着部队政治建设,我代表集团军全体官兵感谢您。”阎川野笑笑说:“哪里哪里?这不过是我个人的建议,我们老了,思想观念陈旧了,邹本兴这样的典型,究竟有没有时代意义,我也把不准,还是请你们定夺吧。”张海阳又寒暄了几句,离开了阎川野家。
张海阳马上把情况和军长邱金凯作了交流,两人一致认为,邹本兴退休不褪色,保持晚节,不断进取,发挥余热,造福社会,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有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邹本兴高尚的人生境界和艰苦奋斗的“冀联”精神,不仅是离退休干部的榜样,也是当代官兵的楷模。所以,宣传邹本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
1999年6月,某集团军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邹本兴的事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并及时向集团军党委写了报告。报告认为,邹本兴的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坚贞的革命气节,体现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人民军队艰苦创业、不怕困难、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党我军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贯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所以,邹本兴同志的事迹,具有典型性、时代性、先进性。
1999年8月19日,某集团军党委做出《关于开展向邹本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1999年9月28日,北京军区政治部向全区部队印发了邹本兴同志《保持革命晚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先进事迹》的通报。
1999年12月3日,北京军区党委书面请示总政《建议将邹本兴同志作为重大典型宣传》。
1999年12月29日,北京军区党委做出《关于向邹本兴同志学习的决定》。
1999年12月22日,总政治部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组成联合调查组,通过对邹本兴的事迹展开广泛调查,给总政首长写出报告,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和6位副主任都在报告上画了圈。
2000年7月,总政治部通报表彰邹本兴。
2000年7月4日,总政治部在京西宾馆举行邹本兴先进事迹报告会,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主持报告会。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军区的领导同志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团成员由5人组成,他们是:冀联医学院院长邹本兴,他报告的题目是《永远实践革命的理想追求,一辈子为人民谋利益》;冀联医学院副院长杨树青,他报告的题目是《共产党人的楷模,人民军队的骄傲》;冀联医学院教务处处长田莉嫒(因身体欠佳,由黄莉代讲),她报告的题目是《舍家庭求奉献,视事业如生命》;冀联医学院96届毕业生、河北省曲阳县野北村卫生所所长刘玲鸽,她报告的题目是《“冀联”培养我成才,我为“冀联”添光彩》;河北省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处干部刘风清,他报告的题目是《社会力量办学的一面旗帜》。
报告团组成后,首先在某集团军所属部队巡回报告。5月份,进京为北京军区机关作报告,不久,又应邀到国防大学作报告,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好多观众是流着眼泪听完报告的。许多观众反映,这是多少年以来,第一次为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报告团,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干部在主席台上作报告,那种精神激励和思想感染以及灵魂净化力量,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替代的。“八一”前夕,报告团实况录像在中央电视台7频道播出,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邹本兴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受到中央军委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张万年副主席握着邹本兴的手说:我代表江主席向你表示亲切的问候。迟浩田副主席对邹本兴说:老战友,以后办学条件好了,就别骑自行车上班了2000年7月14日,对邹本兴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报告团全体成员要进京接受中央军委领导的接见。
这对离退休老同志来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邹本兴很珍惜。这一天,一向不修边幅的他穿上了一套崭新笔挺的西装,扎上了崭新的领带,并对着镜子反复地照了照,把花白稀疏的头发认真地梳理了一番,可以说,这是他近70岁的生涯中最在乎自己形象的一次。战争年代立过功,和平年代受过奖,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也和一些高层首长有过接触,但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激动过。
邹本兴率报告团成员杨树青、黄莉、田莉媛、刘玲鸽、刘风清于7月13日下午,从石家庄赶到北京,住在空军招待所。
第二天上午8点30分,邹本兴事迹报告团一行赶到“八一大楼”接见厅,等候军委领导的接见。
大家刚坐下不久,有人进来报告说:迟浩田副主席要提前接见邹本兴。
不一会儿,迟浩田走进会客厅,率先把手伸向邹本兴,并微笑着说:“老邹,你好啊!”
邹本兴紧握着迟浩田的手,激动地说:“迟副主席好。”
迟浩田说:“老战友,我们有三十多年没见面了吧?”
邹本兴说:“感谢老首长还记得这么清楚。”
迟浩田和邹本兴各自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迟浩田说:“老邹,你和几个老同志联合办学的事迹,我在报纸上、电视上都看到了,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你在离退休的老同志中带了个好头啊。”
邹本兴说:“感谢迟副主席的鼓励,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同志该做的事情。”
接下来,迟浩田又很关心地询问了邹本兴的工作、身体和家庭情况,并对他说,学校效益好了,以后要适当改善一下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年龄大了,要注意保重身体。迟浩田还特意关照邹本兴:千万别骑自行车上班了。
迟浩田和邹本兴是华东的老战友,解放战争时期,两人在一个军工作,一道参加过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全国解放后,迟浩田作为人民英雄,到部队巡回作报告,邹本兴有幸与迟浩田结识,并建立了友谊。1994年5月,邹本兴和几个老同志创办的冀联医学院有了一定的建设规模,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邹本兴忽然想到了,能不能请迟浩田副主席为学校题词,那对“冀联”,对老同志们都是一种荣誉和激励。于是,邹本兴找了几个和迟浩田熟悉的老战友,联名给迟副主席写了一封信。信发出以后,几个老同志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二十天之后,迟浩田的题词转到冀联医学院,内容是:老当益壮余热生辉;精心育才救死扶伤。
为中华冀联医学院题
迟浩田
一九九四年六月六日
看到题词,邹本兴和几个老同志都很激动,马上精心装裱,挂在了学院会议室。
1999年9月,迟浩田又为邹本兴题词:戎马五十载年年做表率;救死又扶伤精心育人才。
书敬战友邹本兴同志
迟浩田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这幅题词是迟浩田写给邹本兴本人的,但他没拿回家,而是和迟浩田为学校的题词并列挂在一起,他认为他个人的荣誉永远和“冀联”连在一起。
迟浩田和邹本兴交流了5分钟的时间,回到休息室。
不一会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等中央军委领导同志,正式接见了邹本兴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中央军委委员傅全有、于永波、王克、曹刚川、郭伯雄、徐才厚,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政治部主任吕志等参加了接见。
张万年与报告团成员一一握过手之后,示意大家坐下,然后,张副主席开始了简短的讲话。
张万年在讲话中说:“今天,我们在京的几位军委领导一起和邹本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的同志见个面。首先,我代表江主席和军委其他领导同志向邹本兴报告团的全体成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邹本兴同志是我军实践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是我军离退休干部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很了不起,很感人,很有教育意义,全军官兵和离退休干部要以邹本兴同志为榜样,更加自觉地落实和实践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学习他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忠实履行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学习他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求实态度,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坚决同各种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进行斗争;学习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张万年讲完,大家热烈鼓掌。
接下来,迟浩田发表即席讲话。
迟浩田在讲话中说:刚才,万年副主席讲过了,我要补充一点,因为我和邹本兴同志是老战友,在一起工作过。战争年代,邹本兴同志是卫生干部,仗打到哪里,医疗保障就做到哪里,身先士卒,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立下了战功。和平时期,他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邹本兴同志创建冀联医学院的事迹,我看了多次,催人奋进,催人泪下。作为一个老同志,确实是难能可贵,可贵之处就是他一辈子都模范实践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模范实践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由邹本兴同志的事迹,我想到毛主席的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邹本兴从十几岁参军,一直到现在68岁,一贯为人民做好事,很不容易。这次把他的事迹整理出来,进行广泛宣传,报告团所作的报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要向邹本兴同志学习,为国家和军队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希望报告团的同志要发扬成绩,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
两位副主席讲完,邹本兴感慨地说:“今天,我们报告团成员受到了军委张副主席、迟副主席和军委首长的亲切接见,我感到非常激动,这对我,对我们一起办学的几个老同志,对冀联医学院,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老同志该做的事情,却享受了这么崇高的荣誉,这使我感到有些不安。我今后一定要认真实践江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发挥余热,造福社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接见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与邹本兴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之后,邹本兴报告团成员参观了“八一大楼”的阅兵场、接见厅、餐厅等。
整个活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但留给邹本兴的,却是长久的激动和永恒的记忆。
李岚清副总理到河北视察,专门到了冀联医学院。李岚清拉着邹本兴的手亲切地问道:“老邹,你今年多大了?”邹本兴答:“1932年4月10日生的。68岁。”李岚清说:“咱俩同岁,只是我的生日比你小一个月。”
2000年,对于邹本兴,对于冀联医学院,都是一个很难忘却的年份,这一年,邹本兴和他的“冀联”都接踵而至地享受到了载不动的荣誉。
11月14日上午10时,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领的中央代表团一行18人,在河北省省委书记王旭东、省长钮茂生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冀联医学院视察。
一见面,李岚清就上前紧握着邹本兴的手亲切地问:“老邹,身体好吗?”
邹本兴说:“很好,感谢首长的关怀。”
李岚清一直拉着邹本兴的手不放,接着又问:“你今年多大年纪?”
邹本兴答:“68岁。”
李岚清:“1932年的吧?”
邹本兴:“1932年4月10日生的。”
李岚清笑了一下,说:“我和你同岁,不过,生日比你小一个月。”
问完这些话,李岚清仍然没有松开邹本兴的手。刚开始,邹本兴有些紧张,李岚清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他很快平静下来。在外人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首长下来视察,而是像两个多年没见面的老人在亲切交谈。
视察团首先听取了邹本兴用多媒体做的10来分钟简要汇报,汇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冀联”的发展规模、办学宗旨、学院特色、五年规划等等。李岚清和视察团的同志看了很满意。接着李岚清等视察了文凭部、自考部,视察了正在上课的两个班级、图书楼、电子阅览室等。在阅览室,李岚清签名留念。
李岚清在视察“冀联”刚刚正常运行的教学医院时,问邹本兴:“你们的CT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邹本兴说:“是沈阳东大阿尔派,拍片质量与美国、法国、日本同类型号CT没有什么明显差异。”
李岚清双手抱在一起,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问:“现在医院病人多吗?”
邹本兴说:“首长,我们的办院方针是‘专家诊疗、专科护理、优质服务、低价收费’,刚开诊5个月,病人还不算多。”
李岚清说:“你们也要有市场意识,要注意扩大宣传。”停了一下,又问道:“你们对学生的收费情况怎么样?”
邹本兴说:“中专收3000元,大专3600元,这些把一年的学杂费、住宿费、实验费都包括了。”
李岚清点了点头。
当李岚清和视察团的同志走进2000级中西医结合大专一班时,同学们起立鼓掌。邹本兴请李岚清副总理给同学们作指示。李岚清笑了笑,对随行的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说:“你给同学们讲讲吧。”
张文康在讲话中说:白求恩是医生的榜样,当医生就要学习白求恩,不论是国办还是民办医学院的学生,都要学习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当个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长时间地鼓掌。
在实验室,李岚清看到同学们正在上解剖课,他拿起一本教材,问一个女同学:“你们进行尸体解剖吗?”
女同学答:“进行。首长。”
李岚清又问:“害怕吗?”
女同学答:“不害怕。”
李岚清示意女同学坐下,然后说:“当医生很受人尊敬。我就当过医生,是很光荣而重要的职业,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好好成才。”
李岚清率领的视察团在“冀联”视察了整整40分钟,几乎把“冀联”都看遍了,临走的时候,李岚清再次紧紧握住邹本兴的手,嘱咐他要保重身体。汽车开动,李岚清把手伸到窗外和大家告别。
中央首长亲自视察冀联医学院,激动和感动的,绝对不只是邹本兴,而是全校师生。被视察的班级感到荣幸和自豪,没有看到视察团的同学们,下了课,很快拥到被视察的班级询问情况,有的同学问:李副总理和电视上一样不一样?也有同学问:首长都跟你们说什么了?不少同学都往家打电话,让家长等着看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
总政干部部和北京军区,分别向冀联医学院赠款捐书。这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荣誉,荣誉和财富,有时是分不开的
我在采访中,邹本兴多次对我说:自从创办冀联医学院以来,我感到自己欠债太多了。他所说的债,主要是指荣誉上的,感情上的。
邹本兴原所在的某集团军为“冀联”的诞生与发展,可以说是起了坚强后盾的作用,“冀联”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集团军全体将士的鼎力支持。
北京军区从领导到机关,对“冀联”都给予了热情关怀和鼓励。司令员李新良上将、政委杜铁环上将,副政委徐自强中将、杨惠川中将,政治部主任吕志中将,都接见过邹本兴。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陈学政少将、马述宽少将等,曾几次到“冀联”视察指导。
除此之外,河北省教委、石家庄市教委等有关部门都为“冀联”的发展给予了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邹本兴才说,他欠的“债务”,一辈子也还不清。
2000年9月,总政干部部老干部局周绪银副局长,代表总政干部部到“冀联”了解情况,在听完院长邹本兴的汇报之后,周绪银提出要围着“冀联”转转,看了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最后看了新落成的电子图书馆。
邹本兴领着周绪银一行,把图书馆的每个藏书室和阅览室都看了一遍,并不住地做介绍。然而,周绪银一句也没听进去,因为他看到的是,新落成的图书馆,几乎每个房间都空荡荡的,与此同时,在他眼前闪现出一双双年轻的渴求知识的眼睛……
周绪银回到北京,把在“冀联”了解的情况向干部部领导作了汇报,并建议协调军队系统的有关出版社、图书馆,开展对“冀联”的捐书赠书活动,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后,马上派人与解放军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长征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等7家单位联系,得到了这些单位领导的热情支持。
10月28日,周绪银副局长亲自带队,把价值35万元的1万册图书,从北京送到冀联医学院。
11月2日,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马述宽少将,代表北京军区把3万元人民币和2600多册图书,赠送给冀联医学院。北京军区首长和政治部领导对这次给“冀联”赠书赠款非常重视,政治部专门召开办公会,号召机关、直属队为“冀联”捐书,机关各二级部迅速清仓查库,倾其所有,有的二级部长一次性将个人藏书近百册全部捐献出来,送书的车辆将要开动了,有的机关干部还抱着书跑过来。大家都知道,拿出几本藏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算什么,但对于“冀联”学子,却是莫大的精神关怀。
短短几天内,“冀联”的图书馆获得了较大丰收,老师们热泪盈眶,学生们喜气洋洋。
这对“冀联”,对邹本兴来讲,不只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荣誉,荣誉和财富,有时是分不开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