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嗥-简评《鹰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复旦大学教授 李振声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写点小说的,好像一夜之间雄心勃发,眼光不约而同地盯住了鸿篇巨制的制作工艺,给人的印象,似乎是非长篇已不足以接纳他们旺盛得过剩的才情。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在这种滔滔者天下皆是的贪大骛多的写作风气下,也有人不为所动,依然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地结撰着他们的短篇小说。红柯可算是其中的一个。我们将他的短篇《鹰影》选进这本年选,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写得气度不凡和想象奇丽,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想借此表达我们对这一作为强势写作风气之外的异在物而存在的写作现象的尊重,以及对虽不足以与目前的时尚构成势均力敌的抗衡,但却足以显示出一种拒绝同化的差异性写作立场的敬佩。

    考镜起小说源流来,有所谓田园诗性小说一脉,这类作品的主题,往往诉诸对淳朴自然环境中安宁和睦生活的怀乡性想象,借此对另一种不在场的或隐在背景深处的复杂生活,间接蕴藉地做出道德上和感情上的批判。《鹰影》一开头出示的场景:阿尔泰南边的北屯,周围的田野和草原,以及人物——孩子和他的母亲(就本性而言,这又是人类中最贴近自然的一部分),不由得让人朝田园诗性方向作期待和联想,但很快地,这份期待和预测便告落空。因为覆盖小说空间的,不再是那种习见的情致绵绵的诗意,排闼而来的,却是悍厉、诡异得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的一连串心理幻觉场景。

    小说的中心意象,由父亲死于车祸的那个瞬间(带着整整一卡车伊犁特曲,在天山大峡谷中完成了一次命中注定的飞翔),和盘旋在空中的鹞鹰形象幻化融合而成,由此构成孩子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心理情结。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我想说,小说在想象和幻觉所能达到的神奇诡丽和心理强度上,可以说与鲁迅先生当年在《眉间尺》和《野草》中所开辟出的心理深度,已差不多达到了一脉相承的程度。小说中高高飞翔在阿尔泰、天山山脉的苍穹之上和孩子内心深处的那只神秘的鹞鹰,无疑象征着一种朴素而又极具生命力量的生活。借助孩子心中这匹神魔化了的鹞鹰的飞翔,我们会身不由己地追想起下述的一些问题:人生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他的尊严,以及凡庸的日常性又是如何注销着人的真实的存在的……鹰影,这个诡丽得令人震慑的象征物,被作者推置和衍展为小说的前景,其魅力和意义,经由层层晕染和逐级提升,达到了常人几乎难以想象和企及的神话高度。至于深隐在鹰影的背景深处,与之构成一种不言而喻的对比和褒贬关系的那个不在场的复杂生活世界,究系何指,还得有待读者诸君仁智相见,借助自身的处境和体验,细加揣度。

    (选自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五·1997》)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