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格尔木采访的日子里,不论遇到的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每当提到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提到铁道兵,他们总是那样深情,那样思念,异口同声地说:“‘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格尔木人感谢党中央给了我们这条铁路,感谢铁道兵为我们修建了这条铁路。我们格尔木,之所以能成为昆仑山下的明珠,是与当年铁道兵所做出的奉献分不开的。”
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院长崔国华,1959年从甘肃入伍来到格尔木,后又转业到格尔木,在格尔木生活工作了40年,是格尔木发展变化的见证人。采访中,我们提到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开通,对格尔木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带动时,他深情地说:“没有铁道兵吃苦奉献把铁路修到格尔木,格尔木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巨大的变化。就拿我们医院来说吧,与铁路修通前后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崔院长告诉我们,他刚转业到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时,医院的各方面条件十分简陋,全院只有妇产科、外科两个科室,病床不足50张,说是县级医院,连简单的剖腹产都做不了。铁道兵把铁路修到格尔木后,迅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医院也随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的两个科室,迅速发展到心血管、脑外、神经、高原病防治、蒙藏药浴等28个专科,成为国家二等甲级医院。
谈到这儿,崔院长自豪地说:“我们的高原病医疗技术,在全国都走在前面;我们的高压氧气舱,在全青海省是一流的,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我们医院之所以有今天,与铁道兵把铁路修到格尔木是分不开的。我们怀念铁道兵。”
我们到彩扩店洗照片,老板张军是位上世纪60年代支边的知识青年,算得上是个老格尔木人。我们和他聊起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通车后给格尔木带来的变化,他说:“我们格尔木人每当谈到铁路带来的好处,就想起了铁道兵。对铁道兵为建设格尔木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张军原来在农场当工人。青藏铁路通车到格尔木后,经济发展起来了,他辞职当上了个体户,先是开照相馆,后发展到彩扩店、婚纱影楼、饭店等生意。目前,张军已是拥有资产数百万元的老板了。
我们问他:一年能挣多少钱?他毫不遮掩地说:抛开各种开支,一年轻轻松松百八十万元。
说到这儿,他话题一转说:“我张军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感谢铁道兵为我们格尔木修的这条‘黄金路’。”
今年38岁的出租车司机杨永利,是在格尔木长大的新一代年轻人。我们和他交谈中,提到青藏铁路格尔木段的建成后,给格尔木带来的好处时,他说:“我家原来住的地方,离现在的格尔木火车站不远。修铁路时,我都上中学了。放学后一没事,就去看修铁路。修格尔木火车站的铁道兵七师中,我还交了许多朋友呢,有的现在还在通信呢。”
接着,他告诉我们,格尔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我国最大的察尔汗盐湖,有昆仑泉,有江河源头等旅游景点;再加上独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夏天凉爽宜人,是个理想的避暑和旅游胜地。在没通铁路前,没有多少人知道格尔木,更很少有人来这儿观光旅游。自从铁道兵把铁路修到格尔木后,交通方便,每年来格尔木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他看准行情,便辞去原来的工作,当上了出租车司机。
聊到这儿,他感激地说:“我个人和我们格尔木人都非常怀念铁道兵。他们不但为我个人铺了一条致富路,而且为我们整个格尔木人民修了一条幸福路。”
2001年5月10日于格尔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