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莱茵:访德随笔-名人故居随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德国考察期间,我们有机会参观了一些名人故居,如歌德故居、席勒故居、贝多芬故居等等。德国的名人故居,基本上是保持原貌,位于魏玛的歌德的故居,坐落在市中心一座广场的一角,是一栋两层的黄色小楼,在周围众多的建筑中并不怎么显眼。我们找了半天才找到。而席勒的故居,就在歌德故居不远处的一条巷子里,如果不熟悉或不经介绍,根本无法让人相信席勒在这座房子里生活过。同样,掩映在波恩一条巷子浓阴中的贝多芬故居,也是座普普通通的两层小楼,简约、朴素、清淡。

    歌德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作家、诗人。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征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读者,至今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如此,他于26岁时还应魏玛大公卡尔·奥古斯都的邀请,来到魏玛,出任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和内阁大臣,并一度主持魏玛公国的大政。在当时,可以说职务显赫,位高权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内阁大臣,其住处仅仅是两层小楼。我在歌德故居看到,一楼是活动区,过道上停放着一辆豪华的马车,是歌德外出时乘坐的。他曾无数次坐着这辆马车,从魏玛城内的石板街上走过,去看望平民百姓、文朋诗友;去处理公国大事、民间纠纷。他的故居二楼,是他当时的生活和工作区,书房、卧室、工作室、会客室等均按照原貌陈列,让参观者依稀可见当年的情景,仿佛在与歌德面对面交流。尤其是书房里那张古色古香、十分宽大的书桌上摆放着的纸笔,更容易让参观者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闻名世界的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故居,在波恩一条叫波恩的小巷里。这条小巷子在波恩,甚至在德国也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这里,并在此生活了22年,创作了40多件伟大作品。就连贝多芬故居那栋三层小楼,至今依然是当年的原貌,其中也不乏经过了多次翻修和加固,但并没有大兴土木地扩建或改建。贝多芬故居现在也已辟为纪念馆,馆内藏有贝多芬生前的一些珍贵的资料,如贝多芬出生时教堂洗礼的证书、童年时的用品、一些乐谱手稿、贝多芬作品的最早印刷品、贝多芬收藏的画和乐器,还有贝多芬最后用过的钢琴和听筒等等。多年来,不管岁月怎样变迁,即使在战争时期,这片地方都被很好地保存。这充分证明波恩人对这位为波恩带来了显赫荣誉的“波恩的儿子”,怀有深深的感情。

    从这两处名人故居,我得到了一些启迪。在国内,一些地方对名人故居大兴土木,或者新建,或者扩建,动辄搞得面积很大,气势很大。有的地方甚至于动迁名人故居附近的民宅,或者把名人故居迁移新的地址,引起民众的反感和不满。其实,名人已去,故居不必搞得那么张扬,那么豪华,那么铺张。名人给人的是思想,是艺术,是精神。这才是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