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贤集:子午山孩-郑珍诗传(29)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岁将尽,梅花开,子尹顶着寒风观赏,一看再看,一咏再咏:

    山中一家不成村,隔壁听书皆古魂。天怜此子太寂寞,特遣玉友陪朝昏。四山云合迷处所,南国少此梅花园。幽光照世有奇赋,冷面对人无暂温。老夫未晓不成寐,起视不待升初暾。自怜此花极似我,众人未醒先开门。何异桃李方熟睡,汝独笑与冰雪言。凝阴闭塞幸珍爱,岁暮保有山林尊。(《早起观梅,次坡公〈松风亭〉韵》)

    玉友:白、杨二集均注为酒名,依上下句意,解为“玉雪为骨冰为魂”之梅花。

    山里只有我一家,不成村落,在隔壁听我读书的,只有坟墓中的古人魂魄。老天怜我冷清,特地派遣“玉雪为骨冰为魂”的梅花来与我朝夕做伴。四围山峦,云遮雾障,南方很少有我这样好的梅园。梅花幽光照世,冷峭对人,正如东坡诗:“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我天没亮就开门看梅花,等不及太阳出来。可喜梅花也像我:桃李还在睡大觉,它就笑吟吟与冰雪相对了。只希望阴霾凝冻好好珍惜它,为岁暮的肃杀山林保留一点尊严。

    年关将近,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日氛围渐渐形成:

    杀猪声叫东西村,岁垂尽矣惊心魂。先生囊无一钱看,独与梅花同旦昏。时从南屺上北岭,复出左丘还后园。笼袖行哦总花底,花亦喜我恭而温。似说天寒勿浪出,且当白醉松窗暾。感君相示冰雪意,未晚手自关柴门。遥天鹤子在何处,室内岂无交谪言。坐闻马嘶鹊亦噪,促办明夕屠苏尊。(《再次前韵》)

    东村西村都听见在宰年猪,眼看一年又要完了,真令人心惊。老夫连一枚守口袋的铜钱也没有,只好一个人从早到晚以梅花做伴。常常是从南屺走上北岭,又从左坡踱到后园,笼着双手,嘴里吟哦,总不离梅花树下;梅花也喜欢我,态度恭敬又亲热。她劝我天冷不要随便出门,且等喝得微醺,太阳高照再来。我感谢你的关切,接受你的意见,天擦黑就把柴门关了。林逋有“梅妻鹤子”,我呢,天上没有鹤子,屋里倒是有人在埋怨我大冷天到处转。待在屋里,听远远马嘶喜鹊噪,像是在催人准备过年的屠苏酒。

    前年梅开贼掠村,携家远避余惊魂。去年归就梅下宿,数日却去神昏昏。惟有今年饱仙福,文君尽力娱文园。明年不识又何似,净骨且受冰肌温。世情冷热大概见,幸赖草木分余暾。置身已在水精域,明妙远出婆罗门。衔觞倚树别有会,此意欲说难为言。苍苔照眼翠禽静,一笑卧倒花边尊。(《三次前韵》)

    文君句:指汉代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如曾任文园令。

    婆罗门:印度四大种姓之最高级。义为净裔、净行。

    翠禽句:隋人赵师雄游罗浮,醉卧,天明起视,身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的鸟儿啁啾,月落星横,惆怅不已。出《龙城录》。

    前年梅花开,正值地方闹抢劫,带着全家逃避,惊魂不定,哪有赏花心情。去年倒是从省城回来过,但取了东西就走,匆匆忙忙,昏头耷脑,也顾不上看花。今年算是饱享仙福了,与梅花朝夕相伴,她好像卓文君成天引着司马相如高兴。明年又不知道会是什么光景。管不了那么多,且享受眼前冰肌暖净骨的清福罢。世情冷暖已大致弄明白了,幸得还有花草树木分给一点热气。今天的我,真可算身子在水晶域,智慧超婆罗门了。捧着酒杯,倚着梅花,心有所会,难以言说。苍苔照眼,翠羽无声,我笑着往树下杯前躺将下去。

    水晶之域,净则净矣,却是寒冷难耐。子尹精神生活极丰饶,物质生活极窘困。

    《湿薪行》诗状生柴之难烧:

    竹筒吹湿鼓脸痛,烟气塞眶含泪辛。小儿不耐起却去,山妻屡拨瞋且住。

    《糠头火》诗述糠火之无力:

    乍燃光不起,忽暗口频吹。

    一切都历历如见,不是亲为者不能知。

    他甚至用抄书来对付寒冷。有一首长篇七古《残腊无以忘寒,借〈测圆海镜〉十日夜呵冻录本,校讫示儿》。《测圆海镜》是一部天文算法类的古籍,诗中说:“我昩其术珍其书,白首寒天叹良苦。”无书不读,甚至花十天十夜呵冻抄录一本根本读不懂的书,真是天生银鱼(书蠹虫)。

    腊残岁暮,远离知友,难免寂寞悒郁:

    寂寂碧山里,萧条非世情。家贫亲戚畏,官退比邻生。百岁已过半,一分无所成。长吟风雪暮,心事不胜惊。(《寂寂》)

    山居一片寂然,没有一丝人间氛围。家太穷,亲戚都怕来往了;不做官,邻里也就生疏了。百年已然过半,事业百无一成。沉吟在这风雪残岁,不禁生出无限的忧伤和恐惧。

    ◎咸丰七年丁巳(一八五七),五十二岁。

    ◎纪事:居子午山。

    岁暮,胞姊来探,相聚两月。

    《轮舆私笺》成。

    《汗简笺正》成。

    正月新春,虽然山居寂静,虽然生了一场病,心境还是比岁暮时多些怡悦:

    拄杖徐行日暖溪,便过溪口驻疏篱。梅残尚似初开景,柏老犹生最嫩枝。醒酒趣宜风竹舞,养饕心羡雪菘欹。儿曹尽乐新年事,不是阿婆得意时。(《开岁十一日漫书》)

    阿婆句:薛逢在路上遇见新进士过路,开道的吆喝他“回避新郎君”。他说:不必做这种乞儿相,阿婆也曾有过涂脂抹粉的时候(我也当过新进士的)。见《唐摭言》。

    拄着拐杖,沿着阳光暖暖的溪水慢慢走,踱出溪口,在篱栅边坐下来歇息。梅花落得稀稀疏疏,看去却又与未全开时相像。苍老的柏树,生出了幼嫩的新枝。竹林在风里舞动,那趣味最宜醒酒。弯树上积雪的松果,引人口馋地想起松子的香味。新年种种热闹,都是儿孙们的事,与我“老阿婆”无关了。

    读“拄杖徐行日暖溪,便过溪口驻疏篱”句,想起苏轼的“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陆游的“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都是拄杖而行,但子尹少了东坡的倔强、放翁的康强,多的是几分萧飒。

    灯节行看过,儿童又爽然:抱书愁上学,牧犊怒持鞭。老子却成喜,新正剧可怜。今朝藜苋腹,才得脱荤膻。(《正月十六日戏书》)

    看着看着元宵节过了,春节结束了,小孩都心歉歉的,上学的愁眉苦脸,放牛的怒气冲冲。年节太热闹喜庆,我老汉高兴的是它终于过完了,习惯粗粮野菜的肠胃,总算又摆脱了那些油腻腥膻。

    今年山中梅花开得特别茂盛。读书看梅,是子尹落寞心境中仅有的赏心乐事,清贫家庭仅有的两大财富:

    山翁旧是梅花仙,忍饥种梅不计年。花时富气溢山谷,玉作家居琼作田。漫数苔枝暨铁干,但视翠禽知几千。……寄语后来种花者,一枝半蕊安足观。(《山中梅花盛开》)

    认为种梅必须成片成林,才有韵致,一株两株不足观。

    他与梅花,简直一而二、二而一了:

    看花终年无一句,独向梅花吟不住。不关才退及心懒,非君无以发吾素。平生冷淡真自知,老去性情尤众恶。君看悠悠凡草木,对之语言亦何趣。清晨独去人鸟寂,碧藓光中哦且步。高咏何须必己出,古人不啻似我作。羌无故实枝横观,尽得风流月挂树。自从老陆骑鲸去,范影模香纷可怒。君听此诗定何如,为倒一杯醒眼露。(《晨登梅屺独吟因成长句》)

    一年四季看花,一句诗没有;独有看梅花,做了一首又一首。不是才情萎退了,也不是人懒了,是只有梅花才能引起兴致。我生性冷僻,自己明白,老来更惹人讨厌。但你看那些凡花俗草,对着它们又有啥好说的呢?清早来到梅屺,没有人,也没有鸟,独自个在湿润的苔藓中踱步吟哦。哼诵的不一定是自己的诗,古人的也像为我做的一样。何逊说“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无须掉书袋用典故;东坡说“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自自然然,写尽梅花风骨。自从爱梅成癖的陆放翁骑鲸仙去,以后写梅花的,都跳不出陈词老套了,读了只叫人生气。梅花你听了我这首,定会为我倒一杯醒眼露吧。

    子尹有一位大姐,长他三岁,嫁瓮海冯家。十月间来子午山看弟弟,腊月十七日要回去了,子尹依依不舍,新年作五古记其事:

    姊来两月欢,姐去终夜语。相守待晨发,鸡鸣泪如雨。姊氏信仁贤,事事肖先母。生居穷儿长,归为独子妇。见喜三后姑,能肥八男女。比年连三丧,赖汝只力举。问产尚如旧,益知心独苦。怜我忧患存,不见几寒暑,十月远来归,俄及听腊鼓。两手何曾闲,女事辄相助。盐贵朝淡食,火弱夜团聚。随说得颅囟,凡动见规矩。谓当开岁还,家政莫余侮。归宁已不易,过节尤难遇。屠苏盏增一,墓域灯见五。行年将六十,似此知再否。信至乃爽然,冰泮期已许。女债当须纪,日促安能住。所叹道阻长,凌风寒莫御。知姊性过我,临事不遑处。出门复顾言:明年还视汝。善留相见身,多福宜自取。有子能传业,有孙行当乳。得过且复过,慎勿蹈豺虎。凝立思姊言,鸣箯松中去。(《腊月十七日冯氏姊还瓮海》)

    姐姐这次回娘家,带来了两个月的欢乐,现在姐姐要回去了,我们坐了一夜,说了一夜的话。鸡叫了,天亮了,动身的时候到了,相对泪如雨下,舍不得分手。姐姐仁慈贤惠,处处酷似母亲。生下来是穷家的长女,嫁出去是独儿的妻子,都最吃苦,但能做到三位婆母喜欢,八个儿女强壮。前年连遭三次丧事,都靠你一个人料理,而婆家产业,还保持着旧时的规模,更不知耗费了多少心力。

    姐姐可怜我忧患重重,又好几年没有见面,特地在十月间来看我,一住住到腊月里。每天双手没有一刻闲过,见活就动手。跟着我们过苦日子:盐巴贵就早饭吃淡菜,火不旺就夜里挤着御寒。向弟媳侄媳传授《颅囟经》里治小儿疾病的方子,教导侄孙女言行举止的规矩。我请求姐姐住到开年才回去:那边家里事都安排好了,不必非你亲自操心。你回一次娘家不容易,遇上过节更是难得。您来了,过年的屠苏酒就多摆一杯,父母墓前的灯就齐了五盏。奔六十的人了,这样的聚会谁知道还有没有。一再这么苦劝着,一旦那边带来口信,说是外甥女儿的婚期定了,我也就无话可说了。儿女债是大事,日期紧迫,留不住了。担心的只是天寒路远,凝冻难挡。但我知道姐姐脾气比我还急,遇事不容迟缓,只好依她。

    姐姐临出门又回头嘱咐我:明年我还来看你,你自己注意身子。要知道惜福:有儿子能继承本行,有孙子在吃奶,这就够了,不要奢求。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就好,千万小心,莫要自走险路!我呆站着咀嚼姐姐这番话,耳里听见她的轿子在松林里嘁嘁嚓嚓,渐渐走远,渐渐走远。

    郑诗写及其姊者,仅此一首。这位姐姐嫁到瓮海,虽仅距遵义六十里,从诗中却可知极少归宁。又见出她辛勤贤淑,但命也极苦。这以后,同治三年,全家随乡人避难于金山寨,两个儿子死于战乱。她带着几个小的逃到回龙寺,饥寒交迫,她患病无医,在寺中溘逝。十口之家,最后只剩下三儿夫妇俩。

    冬腊月间,子尹还在庄园仲中种竹、种松,皆有诗。女婿赵廷璜来子午山过年,子尹与他谈学问,谈书法,亦有诗。听说他要去大定,又嘱他寻访《济火碑》。济火是三国时帮助诸葛亮平定南方有功的彝族首领,受蜀汉册封。此碑今有重镌品,存大方县奢香纪念馆。

    ◎咸丰八年戊午(一八五八),五十三岁。

    ◎纪事:居子午山。

    《说文逸字》刻成。

    挚友莫友芝又要远赴京师了。一是参加知县遴选,二是应春闱考试。子尹特地到贵阳送行握别:

    林卧已云晚,问君何所之。不堪离别意,岂是宦游时。欲语都难说,相看只益悲。生非无好命,叹息十年迟。(《贵阳送郘亭赴京就知县选兼试春官二首·其一》)

    我只悔归去来兮晚了,你怎么还要往外走呢。真受不了这样的离别,眼下哪里是宦游的年月啊!心里千头万绪,欲说还休,只有相对伤感。你不一定没有好运,但纵有也嫌晚了十年了。

    与君三十载,亲爱等同生。别面无终岁,伤怀独此行。宦成归不易,吾老去非情。藻堰椰洲月,何年管送迎?(《其二》)

    藻堰句:郑家墓园在藻米溪附近,莫家墓园在椰叶洲附近。

    论交三十年,我俩与同胞兄弟一样,分别从没超过一年。你这次远行特别令我伤心:你要是做了官,就难得有机会回家乡了;我呢又老了,不想出门了。何年何月,再能藻米溪我迎你,椰叶洲你送我呢?

    友芝是子尹生平第一相知于心的挚友,相聚极乐,相别则思。但这两首送别诗格外凄凉,似有深沉的潜台词。这是因为经过连年的动乱奔波、连失亲人,子尹已心力交瘁,有无常之感了。分别前,他又把几年前就应允友芝的《影山草堂图》画出赠别。

    果然,当世齐名的郑莫,这一次既是生离,也是死别,再没有藻堰椰月相送迎的机会了。

    ◎咸丰九年己未(一八五九),五十四岁。

    ◎纪事:居子午山。

    《说文逸字》刻成。

    端午节在大弟子行家过:

    丛萱欲开榴火鲜,醉着老夫兰盎边。三点五点竹间雨,一声两声林外鹃。田父无心记端午,儿童有味似新年。双婴沅首忽关念,南望题诗神黯然。(《重五子行家》)

    将开的萱草,火红的榴花,陪着我用兰花盅畅饮欲醉。竹林里几点雨滴,竹林外几声杜鹃。庄户人家自来不重视端午,只有小孩当过年一样快活。看着他们,想起埋在沅水边的两个孙儿,遥望南天,黯然神伤。

    郑子行,名(《辞源》曰通辐字),力耕自食,通堪舆(风水)之术,在乡有直誉,常为人排难解纷。亦能诗,不事雕琢,清新自然。享年七十岁。遗作由表弟黎庶昌辑为《悦坳遗诗》,附载于《黎氏家集》,刊刻于日本使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