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底,我造访一座古村途经石岗,得知那里还是一个出银匠的地方,凭着祖传的手艺,石岗籍的银匠师傅走遍天下。也是一时兴起,我竟建议道:利用如今已废弃的厂房、校舍,建一座银器博物馆如何?
镇里的干部点头称是。接着,又向我绘声绘色地介绍了石岗正月里的民俗事相。他们用语言为我建造了一座民俗博物馆。他们的馆藏是鞭炮声震耳欲聋的狂欢之夜,是板凳龙逶迤游走的灯火大地,是被鼓声摇撼的漫天星斗……是的,在他们的描述中,最为动人的就是人们竞相擂鼓的场面了。所以,我一直在想象着那个场面,并期待着走进那个场面。
真正走进它的那天是正月二十,在石岗街对岸的锦南村。正月二十是一个让人疑惑的日子,一般来说,乡村正月里的民俗活动过了元宵节也就结束了,可是,锦南村却不然,锦南村在这天举行盛大的龙灯庙会。为什么呢?传说男丁被抓去修长城了,迟迟不能回家过年,许多村子都在等着盼着,直到全村家家团圆才开始玩龙灯,于是,一片片村庄便有了不同的喜庆之日,比如,石岗街是在正月十三游板凳龙。虽然,传说当真不得,不过,传说倒是让古朴的民俗变得更为厚重了。
鼓声大约是团圆的欢笑。不待天断黑,锦南村外便传来了咚咚的鼓声。鼓声来自锦河的圩堤下面,来自灯火通明的戏台旁边,来自近年重建的土谷祠里。关于这座庙宇,村人叫法并不一致,有称观音庙的,也有称陈吴庙的。入内才明白,这座庙宇有前后两个神殿,前殿供奉着土谷祠众神的牌位和神像,主祀的是鄱官大王和清源真君,后殿正是观音殿。至于村人如何称之为陈吴庙,可能因为当地陈、吴等姓把土谷祠众神及观音娘娘当作了自己的村坊神吧?
土谷祠前殿的墙上嵌有一块石碑,记载着它的来历。说的是,原先这里没有庙宇,村人平时祈祷和元宵节请神、送神要涉水过河到远处的拿湖庙去敬香求神,虽然河窄水浅,终有不便,于是,便与拿湖庙分神立庙。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曾路过此地,进庙一看,顿时龙颜大悦,敕命其为“敕建土谷祠”。这座庙宇也就成了此地六保七姓共同信奉的神圣所在。
庙内庙外的对联都是藏头联。什么“土沃千里绿,谷丰万民欢”、“土育壮苗翻绿浪,谷收黄金醉春秋”、“土也者植物悠赖也,谷兮焉黎民本食焉”,如此等等。庙中主祀的鄱官大王和陪祀的土地神当然都与“土谷”有关,它们是先民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自然神,藉以寄托自己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祈望,这也是人们抚慰自我、实现心理平衡的最好方式。
在江西的民间传说里,鄱官大王本是一个名叫“鄱官”的农夫,他心地善良,老实巴交,农家活样样在行。有一年,庄稼遭受蝗虫侵害,鄱官急了,手拿竹梢帚拼命地在田地里扑打蝗虫,蝗群飞逃到了山里,落在树上就吃叶子,没几天工夫,又把大片的树林祸害得只剩秃枝。鄱官又上山追打,蝗虫一窝蜂地飞进山洞躲藏起来。鄱官拣来干柴杂草堆在洞口处,撒上辣椒粉,然后,点着火摇动风车,浓烟直往洞里灌,蝗虫被熏得四下乱窜。鄱官忍不住冲进洞中扑打,岂料,浓烟呛得他喘不过气来,最后竟被闷死了。治了虫害,那年百姓依然获得好收成,为了感谢鄱官为民除害,农历六月初六吃新节那天,家家户户都端出香喷喷的白米饭,炒几道好菜,又烧钱纸、放爆竹,磕头敬他。恰巧,天上的姜太公下凡巡察路过,得知鄱官为民除害而丧命,不禁自叹弗如,因为,他自己作为管米谷的大神竟没能管住虫害。羞愧之余,他封鄱官为“虫神”,并决定农历六月初六为“鄱官”日,或称“鄱官节”。鄱官被封为虫神后,他四处奔走,为民除害。每年一到这天,他借助太阳神的威力,镇妖除邪杀虫,天下百姓都知道鄱官专治虫害,再也不担忧了。每年的六月初六,百姓则要把家里的东西搬出来晒,逐渐形成了民间习俗,相传至今。
而土地神则是民间供奉最普遍、知名度最高的神邸之一。尽管它的地位不高,其职能却广泛而又非常具体,既可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也可以保佑人丁平安、香火绵延,同时,兼具了魁星、财神、行业神的神能,甚至,它还可以充当红娘,或扮演安抚亡灵的角色。可见,土地神的神能与人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保护神。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世代以耕作为本的先民,真正是靠天吃饭。这个天,也许是风调雨顺,也许是灾荒饥馑,大自然的暴戾无常愈加反衬出人的渺小和脆弱。我曾在一座老房子的檐头上看到这么两句诗:“一世英雄到白头,无伤害虫蝗鼠起。”英雄无奈小虫的感伤,非常传神地道破了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生活命运的悲凉心境。如果说,丰富驳杂的民间信仰,体现了相信万物有灵的先民面对灾害时惶恐无措的窘态,更多地反映出他们祈望通过祷告、祈求的通融方式来驱邪消灾的心情的话,那么,在那个关于鄱官的传说里,我们也看到了先民企图控制强大自然力的主观努力,或者说,它在真诚地呼唤着一种能够庇佑自己的力量。
人们礼拜神明,为的就是保佑自身,非常实际的功利考虑支使着他们,见菩萨就磕头,见庙便烧香。因此,在人们的信仰世界里,形形色色的神灵分工也不甚明晰了,许多神灵都成了万能之神,人们把一切祈愿都委托给了它们。比如,在这里与鄱官大王们一道受用着香火的清源真君,既是入水斩蛟的水神,又是生殖崇拜之神,也是百戏艺人崇拜的行业神。
大概正是因为有清源真君和观音娘娘入主,如今的土谷祠对于人们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应是求子添丁了。所以,在这个夜晚,我眼前尽是人丁兴旺的景象。
大大小小的男孩,三五成群地来到庙里,他们围着一面大鼓,轮番上阵,比试身手;锣鼓声中,只见一对对年轻的夫妻进入后殿,敬香叩拜于观音神像之前。
悬挂在前殿的两只大灯笼上,也是人头攒动,那灯笼以竹篾为骨架纸糊而成,红红绿绿的,上面画着一组组练武习艺的小人,他们或舞刀弄枪,或踢腿行拳,画笔虽然只作粗粗勾勒,稚拙得很,一个个形象却是姿势生动,憨态可掬。这是一幅百子图,寄寓着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也洋溢着尚武精神;而表现尚武精神的民俗活动乃至装饰艺术,在以耕读为本的江西乡村是比较少见的。绘画中的百子题材倒是源远流长,是民间喜好的吉祥图案,俗传周文王百子,皆聪慧有才识,后人画作《百子图》以象征文王治世祥瑞,民间则以此题材表达麒麟送子、瓜瓞绵绵的祈愿。我断定,灯笼上的百子,无疑是《百子图》的一种摹写。
对人丁兴旺的祈求和感恩,还靠着前殿墙壁摆放了一堆。我发现它们时,很是新奇。像是一只只风筝,又似人形,确切地说,更似妇人微微隆起的肚腹。也是以竹篾为骨架,花纸为底,上面粘贴着三行小人,其间点缀着一些贴花。每行四五个小人并排站立,作拱手作揖状。这些小人的脑袋是面捏的,身体却是纸扎的,作揖的动作通过衣袖的处理显得很是传神,形象也因此富有立体感。经再三打听,才知道这叫捏面架,是添丁户为还愿敬献灵神的供品。捏面架上额分别写着“百子图”、“福寿图”、“状元图”等字样。
随后,我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百子图。
鼓声越来越热闹了,鞭炮声越来越近了,夜空不时有团团簇簇的烟花绽放,一支支龙灯队伍出现在这个送神之夜。听说,来自附近村庄的龙,共有十一条。它们是陆续抵达土谷祠的,除了提头灯、敲锣打鼓的为成年男子,举着一节节龙灯或一只只牌灯的,尽是小伙子或半大男孩。
龙灯队伍进入土谷祠,经过前殿,从后殿神台背面穿出,回到前殿时稍作停留,由头人焚香叩拜。之后,队伍出门,在庙旁新建的戏台前集结。每支队伍所举的牌灯上面都标明了各自的姓氏和村名,有唐、陈、吴、熊等姓,以唐姓为多。大大的姓氏两侧,还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祝福文字,有一只牌灯上写的却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久违了的语言,令人忍俊不禁。
等十余支队伍到齐,游龙灯的活动就开始了。群龙将前往土谷祠众神庇佑下的每座村庄,依次围着那些村盘绕行一周,然后,再回到出发地表演一番。在等待龙灯回来的时间里,人们可以观看县剧团的文艺演出。听说,锦南段的圩堤下,建有三座戏台,今夜都是灯火通明,不过,另两座戏台上演的是地方戏,吸引的是曾当过公社社员的人们,这里却是为年轻人喜欢的歌舞节目。坪地上、圩堤上挤满了男孩、女孩,许多的脸甚至贴在了戏台的台沿上。密密匝匝的脸,让我联想到捏面架上的那些面捏的小人头。
此夜,家家户户都要在土谷祠门前燃放烟花、鞭炮,仿佛比拼一般,一家赛过一家,那烟花大的如茶几,那鞭炮大的如圆桌桌面。因此,这时的演出,是在隆隆雷鸣中进行的,是在滚滚硝烟中进行的,堪称天底下最勇敢、最忘乎所以的演出。居然有一把二胡也敢登台,长时间地为炮声、鼓声伴奏。也许,二胡知道自己是微弱的,但它必须忠于职守。
我在土谷祠中的那面大鼓边逗留了许久。那种长长的大鼓,我头年在丰城的清溪村见识过,鼓身是用一截樟树主干镂空制成。让我好奇的,是簇拥在鼓声中的壮汉和男孩,是那些跃跃欲试的表情。在这里,没有固定的鼓手和锣手,人人都可以接过家什,敲打一番。有的发着狠劲,一阵乱拳;有的仿佛学徒,鼓声中似有羞涩;有的则是高手了,铿锵的鼓点却蕴有丰富变化,起伏跌宕的,滚滚雷声中依稀有车辚辚、马萧萧。无论技艺如何,鼓声总是庄严的。鼓声和游走于田野上的龙灯,应是向苍天和大地展示人间的百子图吧,以求得风调雨顺的年成?
在我看来,当晚最好的鼓手就是那个叫金义发的中年男子了。可是,他谦虚地声称自己算不上,在这里比他强的鼓手很多。话虽这么说,但看到我翘起的大拇指后,他嘟哝着抱怨了锣手一句,接着,又很投入地抡了起来。
我相信这里遍地鼓手。因为,每一条龙的后面都跟着一副锣鼓,我发现其中有好几面鼓都被擂破了。
这是催春的锣鼓。经历了这个夜晚,土地就会醒来。隆隆鼓声中,一路有腾空而起的烟花伴随的龙灯队伍,回到了土谷祠门前。戏台上的演出停了下来,把时间交给了更为热烈的鞭炮。地上是金蛇狂舞,夜空是火树银花,时间被浓烟呛得停滞了。
最后的龙灯表演却是简单,龙们各自扭摆了一阵,猛然间散去。只有一条龙没有走,它横卧在土谷祠门前的池塘边。
听说,从前在龙灯散去的这一刻,现场乃至周围的世界会出奇地寂静,人不语,犬不吠,流水无声,每个村庄都屏声敛息,静得庄严而神秘。而如今,鼓声依旧,龙灯依旧,神圣的寂静却是不再了。
就连池塘边的那条龙,也得陪着人们通宵达旦地看演出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