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大偏至正-周游列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章太炎一回到上海,立即加入反袁斗争。7月3日,他出席了在孙中山的寓所召开的会议,决定出师讨逆。接着又与孙中山、廖仲恺、朱执信等人南下广州,成立护法军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云南都督唐继尧为元帅,章太炎任秘书长。

    这时章太炎看到,历数民国英杰,孙中山真是革命意志最坚强者之一,而那些军阀虽然也赞成反袁,他们内心里则是想争夺地盘,扩张势力。即如军政府里两位元帅,就根本不服孙中山,他们甚至不接受元帅称号,使大元帅成为一个光杆司令。问题的关键就是孙中山没有兵权。章太炎除了为孙中山起草《大元帅就职宣言》以外,主要工作就是说服军阀们拥护军政府。

    章太炎很有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头。他到云南,唐继尧对他的欢迎十分隆重,排场很大,宴会很多也很丰盛,但就是不同他谈实际问题,气得章太炎要收拾行囊打道回府,并声言与唐绝交。到了这个份上,唐继尧才勉强接受元帅信,不过依然按兵不动。

    章太炎心灰意冷,天天以酒浇愁,后来干脆放浪山水,畅游西南诸省。

    他讽刺性地模仿唐继尧的派头,做一面大旗,比唐的旗子大出三分之一,上写“大元帅府秘书长”七个字,让一个彪形大汉举着走在队伍前面。

    1918年1月初,章太炎特意来到四川省巴县邹容的家乡。民国初立时,邹容已被中华民国政府追赠大将军称号,巴县县城还立了祠堂。章太炎在祠堂里看到小弟弟的画像时,禁不住热泪纵横。

    还在途中,章太炎就听说军阀们勾结起来,改组了护法军政府,孙中山已经失去领导地位。章太炎一片救国的苦心,此时都成灰烬,遂打道回府,决意以讲学终了一生。

    当他回到上海时,正好碰上唐继尧的特使李宗黄。在孙中山欢迎李宗黄的宴会上,章太炎怒气未消,与李争吵起来。

    孙中山希望唐继尧尽快出兵,会师武汉。李宗黄向大家解释他们的种种难处。突然,章太炎骂道:“唐继尧算什么东西?色厉内荏,目光短浅,只知道保存实力,妄想独霸西南。我看他和北洋军阀是一路货!”

    满座皆惊。

    孙中山为了顾全李宗黄的面子,想劝劝章太炎,他刚要说话,章太炎又骂上了:“唐继尧真不是东西!首鼠两端,饥附饱扬,我拿他比北洋军阀,那是我抬举他!”他越骂越起劲,从唐继尧及其军队扩大到云南全省:“云南人,只知道有个云南,不知道有国家!”

    李宗黄忍无可忍,叫道:“老章,我要和你决斗!”

    “你算什么东西?你有什么资格和我决斗!”章太炎回击道。

    李宗黄抓起一个盘子,向章太炎头上砸去,并且大声嚷嚷:“砸死你,我抵命!”幸好没有打中。大家将两人拉开,一番劝解。章太炎愤然离席。

    事后,孙中山对李宗黄解释说,太炎这个人无人不骂,本性如此,他自己也多次领教过的。

    章太炎周游“列国”,唇焦舌敝,劳而无功,深感失望。随之与张继等人大力鼓吹“联省自治”——从各省自治开始,逐步实行联省自治。他在《各省自治共保全国领土说》中指出:“今所最痛心者,莫如中央集权,借款卖国,驻防贪横,浚民以生,自非各省自治,则必沦胥以尽。为此计者,内以自卫土著之人民,外以共保全国之领土,卫人民则无害于统一,保领土则且足以维持统一矣。野心侵略之人,必以此为分裂,是何谓也?岂其心不愿分权于国人,而愿分权于敌人耶?”

    各地实力派求之不得,立即响应,湘、川、粤等地很快实行。

    其实,章太炎并不反对统一,他反对的是中央集权。

    这当然与孙中山的观念相悖。孙中山主张统一中国。1922年,孙中山举兵北伐,由于陈炯明反对而中止。但次年1月,又在上海发表“和平统一宣言”,主张直系、奉系、皖系各大势力互相提携,暂时划疆自守,互不干涉,以企统一之成。北方军阀吴佩孚挥师南下,狠狠教训了主张“联省自治”的湘鄂川势力。同时,孙中山在南方成立大元帅大本营、建立黄埔军校,厉兵秣马图谋北伐。

    章太炎对孙中山的举动很不满,怒斥说“广东帅府之欲以武力统一西南,亦西南之吴佩孚也”。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组国民党,允许共产党员加入。对此,国民党右派极力反对。这一年冬天,右派人物聚集在章太炎的上海寓所商议对策。由章太炎领衔署名发表《护党救国宣言》,公开反对孙中山的容共主张。翌年又组织“辛亥同志俱乐部”,试图联合光复会、共进会、同盟会的“老革命同志”,对抗改组后的国民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