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终南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是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能人。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苏东坡说的,原文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种说法我完全赞同,读这首诗就很有体会。

    终南山靠近长安,山脉延绵一直到海边。有山有水,所谓山水画嘛。白云悠悠,青霭迷蒙,这也是大家皆知的常识,但“白”和“青”字给人以色彩,一下子让人在脑海里迅速地组成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山峦叠嶂,有阴有晴,错落有致,明暗掩映,用欣赏中国画的眼光看,功力颇深。画中的点睛之笔,莫过于安置两个别致的人物,一个是樵夫,一个是诗人。两人隔着水喊问,老兄,哪儿有住的地方?这让画面一下子有了生机,活了起来。

    我初读这首诗时,脑子里就是一幅画,不用多说,只剩欣赏。

    因为这幅画清静悠远,无欲无求,很有道家的味道,在欣赏之余想起王维的字摩诘是与佛教有关。虽然唐朝初年有佛道之争,李家天下推崇老子李耳,王维也是信佛的,似乎与道家无关,最多是五味杂陈之时,免不得沾些道家的味道而已。佛家讲有求皆苦,王维看来没有,儒家讲无欲则刚,我看王维很刚,这首诗描绘的这幅画,就是证明。

    前几天和一朋友还谈及一个选择的问题,取舍两难,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可,很是纠结。我想原因无非是有所求,我们太在乎能够得到什么,却一点儿不想失去。这就是一种反差,把不能实现的事当理想。

    但是你说无欲则刚吧,也是不好实现,芸芸众生大多是凡夫俗子,还是需要懂得取舍的。取就不要再想舍去的东西,舍就不再妄想,要取得已经放弃的东西,这个世界是平衡的,失衡其实很危险。找到平衡,就要安于平衡,对选择来说很重要。

    不得不说说诗中“分野”两字。简单地说,是指天上和地上对应,天上叫分星,地上叫分野。展开一点儿说,中国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十二星次、二十八宿、十二分野,还有方位一一对应,现在说起来挺玄的,能搞懂的人也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百年来丢弃的不仅是糟粕,还有些是精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