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古刹风月,多有些神秘色彩,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不清楚。看得太清楚,也就没有什么神秘可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留宿寺庙中的所观所感,结合作者的生平,当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作品。
作者綦毋潜,綦姓并不常见,虽然号称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据说仕途不顺,两度归隐江南。当时与王维、张九龄、孟浩然、韦应物、高适等人有交往,看其交往的这些人物,便知此人一定是有些功夫,名不虚传。
夜宿古寺的事情,我也有过,前几年去峨眉山的时候,我还真是怀揣着虔诚,想聆听一下高僧的教诲。可能是缘分不到吧,虽然路途中偶遇几名到峨眉山访问的僧人,并在阴雨绵绵的时候得以夜宿寺庙,但没有体会到诗中的光华。
我一直回避谈佛,不为别的,只因为不懂。读这首诗,一下子感觉绕不过佛,甚至还想做些了解,然后说说对佛的认识,可是谈何容易呀。忽然想起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儒家就像粮食店,不能不吃;道家就像药店,有病可医;佛家就像百货公司,没事的时候可以随便逛逛,什么都有。
诗中“青莲”一词,让我想起大诗人李白的号是青莲居士,这个大家一定都知道。但“居士”这个词就未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居士本来指有德才不仕的人,但在佛家是特指在家信佛的俗家弟子。我在河南水帘寺曾经问过一个僧人,如何成为一个僧人,那僧人告诉我,先要在家做个居士,随着自己对佛的认识逐渐加深,有缘的时候,成为一个僧人是很自然的事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