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寒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是过去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冬至后105天,这一天要禁烟火,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节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故事,晋文公重耳落难之时,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等到重耳复国,要封赏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不愿接受,躲进绵山。本来出于好意,有人建议三面烧山,留一条路逼介子推出山,可惜的是,介子推情愿被烧死也不出山。重耳为纪念介子推,规定在他死的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这个节日在后来逐渐形成民间春祭最大的节日,后来被清明节取代。

    因为寒食节传承着特有的文化因素,所以古代写寒食节的作品很多。如果我们不了解寒食节,就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些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诗是其中的佼佼者,名气很大。

    我想只有在诗人的眼里柳絮才可能是花吧!春天里,满城飞花是何等浪漫,这种浪漫来自于自然,升华于情怀,有什么样的情怀,就会有什么样的境界,人与人不同,我们暂且分享这首诗的境界之美。

    经过寒食节禁烟火之后的重新起火,以传蜡烛这一载体,星星之火、淡淡轻烟,燃起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作者韩翃,“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作的水平自是得到世人的肯定。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太平广记》中关于韩翃一则传奇小说叫《柳氏传》,讲的是韩翃与柳氏的一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太平广记》收集了汉代至宋初的小说、杂著,这些东西因为《太平广记》而没有失传,而且这不仅是简单的传承,更加有益的是,后世的文学、戏剧作品,很多取材于《太平广记》,如:《莺莺传》到《西厢记》,《霍小玉传》到《紫钗记》等。

    由此,我想到医学圣典《伤寒论》的前世今生。以前一直以为《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写的,后来知道,它来源于已经失传的,商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张仲景通过实践演绎记录了其中的113个方剂,传承之功堪称医圣。如果不是有张仲景这样的人,老祖宗那些光辉灿烂的东西早就没有了。

    《伤寒论》本身也存在着离奇的传承故事,你以为《伤寒论》当初写出来就是这个样子,一直传到现在?可没那么简单。从《伤寒论》诞生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沉浮故事,丢了,找回来,从国内到海外,那故事甚是好看。在了解这些故事的同时,让人不禁对文化的传承增加了一些感慨,真的好不容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