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答钟弱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钟弱翁,是北宋宋哲宗时期人。从《宋史》的记载看,虽然他做过不少事,但盖棺定论的两句话算是把他给糟践了,这两句话是:“所行事大氐欺妄,故屡起屡偾云”。就是说钟弱翁这个人没有真本事,做事上是个大忽悠,所以忽悠好了就上去了,忽悠不好又被弄下来。

    其实不去看这两句评价,钟弱翁也算是个人物,给哲宗出过主意,和西夏打过仗,因为有功还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的头衔。所以读史要琢磨,不能拿来就给人下定义,它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写史的人抱什么立场、目的和态度,说不定他也是一厢情愿的事,毁了人家一辈子的名声。

    但钟先生落个这样的名声,可能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他挺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尤其在写字方面。他只要看到哪个匾上的字写得不符合自己的审美,他就让人家摘下来,然后他给重写一遍,因此还闹过笑话。

    能够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起码是下过功夫还有所成就。能够让人摘下来说明有人听他的话,不是谁到一个地方就可以摘匾的。能够亲力亲为给重写上,那是勇于传播真善美的表现,起码自己觉得是一番好心。但是,能力这个东西还要看你怎么使用。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能力,不同的做法,效果就不一样。

    或许是钟先生在当时就已经成为“欺妄”的代名词,这首诗也有欺负他的意思。诗的作者署名是牧童,哪里见过这样的署名,虽然说诗里描绘的内容是牧童生活,但真牧童哪有这样的文采,这不是奚落钟先生吗?

    诗中描绘的牧童生活像美丽的风景画,让人向往的无非是自然、知足、随性。这些是人们喜欢的。但细想起来,这种向往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牧童阶段是存在不想要,非牧童阶段是想要不存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