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归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这首诗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地体会其中的深意,还是需要了解一下作者在诗中引用了哪些典故。

    我们常听说三皇五帝,历史文献中有好多说法。我现在按《史记》的说法,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五帝是:黄帝、颛顼、喾、尧、舜。五帝中的舜在《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就是说他,叫作“孝感动天”,说的是他虽然受到父亲、继母和弟弟的迫害,几次差点把命丢了,但他仍然是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尧听说了舜的故事,禅让帝位给他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舜在位39年,成绩斐然,在一次南巡的时候不幸死于湖南的九嶷山,娥皇和女英一路南下寻找舜。她们走到湘江的时候,望着九嶷山哭出血泪,滴到竹子上就成了“斑竹”,然后二女都跳进了湘江!潇水是湘江最大的支流,《山海经》记录这段故事的时候,潇湘并用,应该是最早这样用的出处。

    二十五弦,也是有特指的,《史记》上也有说明,它说太帝(应该是指“喾”)让素女鼓瑟,这瑟是五十弦的。弹起来曲子呀,很是悲哀,太帝受不了,于是掰一半下来,把瑟变成了二十五弦。后来,二十五弦就成为瑟的代称,也指悲哀的乐曲。

    这样再看这首诗就好理解一些。前两句提问,潇湘这地方多好呀,碧水清清,两岸茵茵,大雁呀,你为什么要离开呢?后两句作答,地方是不错,可是受不了娥皇和女英总在半夜里鼓瑟,那悲哀的乐声真是让人受不了。

    古人写诗,很多是引用典故的。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是这个意思,它是有传承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