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偶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读这首诗的第一句就很困惑,“闲来无事不从容”,既然无事,为什么不从容呢?后面跟着就是睡觉东窗日已红,睡到太阳老高了,还不从容?我看是挺从容,要不怎么能睡到那时候,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程颢先生是从容的。经过几番琢磨终于还是解开了这个疙瘩,问题大概就出在断句上。闲来/无事不从容,这样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没有不从容的事,所以才有了闲,才能一觉睡到自然醒。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两句是说天人合一。天就是大自然,人的小宇宙,这本是道家的思想,后来被董仲舒也用到了儒家,到了宋代程颢先生那个时期,所谓的理学是糅合了儒释道的东西,也算是与时俱进了。这里说的“静观”二字甚为显眼,儒释道都是讲究入静的,静能生慧,所以程颢先生这里也是在说大智慧。你安安静静看到的和别人告诉你的一定不一样,你在追逐的过程中看到的和你停下来看到的也会不同。四季轮回,兴亡更替和人的生死过程相同,唯有安静下来才可能参悟到这个道理。

    下来两句是说天地有道,通过外在有形的东西体现出来,虽然内心有风云变幻,但在外面却看不出来。这样一对比,无论内外、动静之间都是统一的。这符合程颢在《定性论》中提出的观点。他的观点是,无论内外,“定”都是一种标准,内外一致,万不可心里知道什么是对错,受到外在的诱惑就改变标准,这就不是“圣人”。“圣人”正确的做法是,不分内外,都是一个标准,就是道,对内养道,对外承受各种该来的一切,坚守天道这唯一的标准,不应有喜怒哀乐。因为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自私,是为了利己而改变了评判标准。

    最后,程颢先生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做结尾,进一步说明无论内外都要坚守唯一的修养标准“天道”,而不能受外在的物欲所诱惑,你就是真正的英雄。如此豪迈的结尾,正是程颢先生用儒释道参悟人生真谛的落脚点,只要坚持“天道”这一标准,再大的风雨,又能如何。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再总结一下,程颢先生说,天地人都是一体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天道”。内在的修养应该以“天道”为标准,外在的修行也应该以“天道”为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是唯一的,所以当你遇到欢喜和悲哀的事情时都没有必要动“情”,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天道中该来的事情,不以你的喜好而改变,所以你只要一动情,就是拿自己的私欲去做标准,这就偏离了“天道”。偏离了“天道”,你就不是圣人,不是英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