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经理下关东-出奇兵孤注一掷 无奈何解甲归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命运,又一次对江少伟网开一面,南华公司不食前约,按期将原料发往上海。这对久旱的腾飞公司来说,无疑是场救命的及时雨。江少伟立即l作出决策:马上倾全力生产休斯公司订购的产品;将内销产品计划再度放给联营厂;暂缓新产品的试制和生产计划。

    但是这样干,一个巨大的困难横在面前,就是缺少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江少伟胸有成竹,他开始实施那个大胆的计划了。

    计划是这样的:立即发行股票,在企业内部进行直接融资。先号召全公司职工购买股票,每股一百元’年底按股分红。再向社会上发行债券,每股五百元,利息大大高于银行存款,三年为期,还本付息。

    鉴于腾飞公司目前正陷入严重的资金危机,董事会迅速地通过了江少伟的集资计划。紧接着,召开了各种会议进行动员。由于有分红的诱惑,职工们纷纷抢购股票,江少伟的第一步棋成功了!向社会发行债券的工作,由于有银行韵大力支持,阿样进行得很顺利,腾飞公司的债券竟成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江少伟的第二步棋也成功了!

    由于朱世杰的离职,信息部一时无人抓,便如同虚设。江少伟因得不到必不可少的信息,虽然过了五关,斩了六将,还是免不了败走麦城。

    这时,上海四周各种生产胶鞋的小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帆布顿时分外紧张。这些小厂的采购部门纷纷涌进上海抢购帆布,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关系、走后门、托熟人、行贿赂,十八般武器一拥而上。就这样。一种新产业便应运而生。

    某些人利用掌握的权力,或者凭老关系,打着第三产业的名义,巧立名目,或成立“公司”。或设置”中心”,囤积各种紧俏物资和原料,你批给我,我批给他,翻番加价,投机倒卖,牟取暴利,大发横财。这种官与商紧密结台的产物,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使得类似腾飞公司这样的企业变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下子陷入匿境之中。

    江少伟忽视了这个情况,等他万事筹备己齐,只待帆布时,忽然发觉:要‘就停工待料;要么化三倍乃至四倍的高价去采购,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钱不能入帐,用来支付给个人做佣金。一夜之间江少伟就急白了大半边头发。

    随便走哪条路,都逃不脱企业倒闭、破产的结局。然而,箭在弦上。想激流勇退,是不可能的。股票分红、债券利息,贷款利息、上交利润,职工刮益、企业存亡这一把把利刃,逼得江少伟非铤而走险不可了。

    江少伟不愧是具有大将风度的企业家,他立即召来了信息部所有成员,听取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了形势,终于,他又做出了一个风险决策:用生产胶鞋的橡胶,去串换乳胶,马上生产目前国际土畅销的手套。产品一出来,立即投放国际市场。如果此项决策成功的话,腾飞公司非但能够渡过险情,弥补亏空绰绰有余,而且能够获得较六的利润。

    但是,实施此项决策,风险无疑是很大的。首先,李崇文就提出了异议。面对着李崇文困惑、焦灼的面容,神情憔悴的江少伟恼怒地吼道:“你们,全象一个个裁判,躲在场子外说东道西。可我,却是一个拳击运动员,要么被对手打倒,要么取胜。你叫我怎么办?我只有拼!拼到我断气为止!你们,全给我走开吧,我不想再听到你们的声音……”

    李崇文十分理解江少伟此时的心情,也谅解他的粗暴。待他发完了火,才平静地说:“既然客观现实难以逆转,我们不妨审时度势地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先求生存,再图发展……”

    “空话!无聊的空话!这种空话我也会说。那么,叫你来做,你又怎么办呢?”江少伟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打断了李崇文的话。

    “冷静下来吧,办法总是有的嘛。我们的某些制度,虽然给改革带来了障碍,但同时也给蒙混过关带来了许多方便。你何不利用一下呢?”李崇文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

    ”有话就说清楚,别卖关子!”江少伟一听到“混”字就满肚子是气。

    “第一步,把原料转手卖给外地或者别的单位,价格可以翻它几番,达样就不愁利润上不去{第二步,把马总经理请来,让他去和局里交涉,他不是事事关心吗?哼,赔款又不是从我们个人口袋里掏……”

    “老李啊老李,我真怀疑你是否还是个党员。如此一来,腾飞公司不是完蛋了吗?不!我绝不接受你这个馒主意。”

    “少伟,你要看清形势啊,进一步。退一步。是很正常的呀!况且,你要为几千名职工的切身利益多多考虑啊!”

    “对于个人成败得失,我可以退一步两步,甚至十步。但对于公司的兴盛发达,我半步也不退。老李,请你不要再说了,不然,我只好上报董事会,建议撤掉你的一切职务!”

    “既然我的好心得不到你的理解,那么,用不着你上董事会,我自动设法调离!我不愿当你的殉葬品!”

    “那么好吧,咱们就各奔前程吧!”

    正当江少伟一意孤行准备实施他的决策时,又来了个泼冷水的人一一陆汉民。

    《改革快讯报》主编陆汉民深深卷入了这场企业改革的浪潮中。几个月来,他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说来也还是江少伟指导了他,在搞好宣传的同时,他确实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熟悉业务,学习经营企业。由于他长期深入基层,直接接触工人群众,倾听到了他们的呼声要他为公司的现状而焦思,更为公司的将来而忧虑。由于生产一直滑坡,厂里发不出奖金,就拿积压的老式产品充作奖金发给职工。工人们怨言四起,工作热情一落千丈,对企业改革也失去了信心。那些买了股票的职工也悔声不迭,正酝酿着抽回资金。

    这一切,使陆汉民焦急万分。他得知了江少伟的决策,经过深思熟虑,觉得这是个不可行的方案,一、这种手套的市场势头已属强弩之末。且不说台湾、南朝鲜已将大批产品抛售国际市场,就拿国内来说,也已经有几十家。甚至几百家企业一哄而上了,国际市场需求量再高,也销不了这么多啊!二,生产这种产品很难在近期内得到效益,职工看不到眼前利益,势必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人没有热情,怎能对企业作出重大贡献?其后果,只能产生恶性循环。三、贸然生产新产品,过去没有经验,时间又很紧,质量能否保证?人家是否相信?这无疑是在赌博,孤注一掷呀!万一失利,后果将不堪设想。总之,市场预测没有搞,效益估算没有搞,广告宣传没有搞,试验生产没有搞,这关键的几点恰恰是企业家的大忌啊!

    陆汉民再也按捺不住了。尽管他知道江少伟并不欣赏他,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他深切地感到,江少伟的独断作风确实很厉害。曩己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分只是个以工代干的企业报主编,连决策人员的边都挨不上。但是,一种激情在激励着他,他还是硬着头皮来找江少伟了。

    陆汉民在经理室门口犹豫徘徊了一阵,鼓足勇气推开了门,正巧,屋里只有江少伟。

    “少伟,我、我想打扰你几分钟,谈谈对你的决策的……看法。好吗?”陆汉民有些紧张,话说得结结巴巴。

    江少伟头也不回,轻蔑地回答:“有何高论哪?请简短些,我的时间很宝贵。说吧。”

    陆汉民手足无措,嗫嚅地说:“我,我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的,只是……”

    “我再说一遍,我正在洗耳恭听。”江少伟不客气地打断了陆汉民的话。

    “……那……那……少伟,你应该明白,创新,必须有条件。常言说:真理过了一步,便成了谬误。你……”

    “请结束你的说教,言归正题吧。”

    “好!我直言不讳地说吧,你的决策是错误的,至少是不明智的。你在拿职工的利益作赌本……”

    “胡说!岂有此理!你不会不知道越俎代庖这句话的意思吧?我不要再听你说下去了。”

    “你……好吧,既然这样,我就要在《快讯报》上发表我的看法和意见了,”

    “我正式通知你,从明天起,《快讯报》的主编易人了,你仍旧回蒸箱车间去。”

    陆汉民愣住了,他凝视着过去曾经被自己崇拜的人,眼眶里涌满了热泪,他咬着牙忍住,不让它掉下来……

    经理室里静得出奇,只听到墙上的挂钟发出的丁当声,这声音象惊雷般地轰击着陆汉民。房间里仿佛升起一阵浓雾,迷住了陆汉民的双眼,江少伟渐渐地变小,变小,一会儿便从陆汉民的视野里消失了。

    “哈哈哈哈!”陆汉民发出一阵狂笑,昂起头,一字一句地说:“江少伟,过去,我把你视为楷模,把你看作是位高明的改革家。所以,发现你要失败,我心里很痛苦,我愿赴汤蹈火陪着你……现在……我解脱了……我问心无愧了!江少伟,你离身败名裂也不远了!”他一边冷笑着,一边摇晃着走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江少伟一个人,他觉得有股凄凉感悄悄地袭上了心头,过去,也曾多次遇到过众人反对他的场面,但那时他总有股“环顾字内无敌手”的气势。而如今,只是一股“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气氛笼罩着他,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往上涌,他觉得头痛欲裂……

    夕阳收尽了它的全部余辉,屋于里变得昏暗一片,不知什么时候钻进屋子的一只小蜜蜂,急着回巢,在窗户的玻璃上撞啊撞啊,“嗡嗡”地叫个不停。终于,它无力冲破隔断归路的玻璃,精疲力尽地跌落在地上。

    江少伟走过去,轻轻地撮起小蜜蜂,打开窗户,把它放了出去。突牦一种不祥的预兆,在他的胸中油然而生,他感到可怕的孤寂,匆匆地离开经理室,急着往家赶去。

    到了家中,意外地发现郭芳莉正在等着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