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沧桑:江河之卷-中国的河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无论中国怎样贫水,我们仍然具有河流众多、水系多样的特点,这一特点既是因着中国的地理环境而出现的,又是为了与独特的环境相适应的。新疆的大漠极旱中有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冰雪严寒的东北,则有中国第三大水系黑龙江滋润着黑土地及金色玉米带,同时义作为国界河流为中俄两国分界。而在四时鲜花盛开的岭南,珠江奔流不息……有一种假设足毫无疑义的:如果我们珍惜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四面八方的河流,中国绝不会陷入二三十年后无水可喝的绝境。然而,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至珍至贵的机会,却连同工业和生活污水一起被无情地泼走了、污染了。

    四面八方的河流都在展示着四面八方的水危机。

    我曾从银川到兰州,又从兰州出发进入河西走廊沿途采访,既为这里的沙漠压境与极度干旱震惊,也为造物主精心的构思叹服。你说河西走廊旱极了,那是确实的,可是自汉、唐以降,河西走廊就是中国西部的粮仓,为什么呢?多亏了祁连山的冰川雪水!

    你在祁连山下看河西走廊你就能感到大自然的恩典是双重的:

    一方面因为沙漠就在眼前和脚下的紧逼,而让人始终警醒着:要赞美水、要珍惜水;一方面让祁连山的冰川积雪不断地融化成内流河,可以耕种,可以饮用,但绝不可以浪费。

    河西走廊的人得福了!

    既因为祁连山也因为腾格里沙漠,人不能没有水,人也不能没有警醒。

    此种警醒包括:人要控制对物欲的追求,人只能过一种栩对充足而又必须节俭的生活,人还要使自己的种群以及自己牲口栏里的牲畜不能太过庞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要牧养山川。

    河西走廊共有大小内流河六十余条,均发源于祁连山地,分别向北、向西注人大陆内部,成为东部石羊河水系、中部黑河水系,西部疏勒河水系。

    我从石羊河水系走到疏勒河水系,目睹着祁连山中乱雪纷飞,河西走廊旱魔灼人,谁都在抱怨:祁连山的水愈来愈少了!

    以石羊河为例:50年代上游来水年径流量达6亿立方米,到90年代已不足2亿立方米了。

    四十年间,人口翻番,牲畜数量增加了几倍,与日俱减的是上游即祁连山来水,祁连山来水的与日俱减是因为采金的、开矿的,快把祁连山挖穿了,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使祁连山的森林和灌木锐减。你知道吗?亲爱的朋友,冰川也是生命,它需要适合自己的生存条件,当祁连山的环境被破坏,冰川便后退,雪线便上升,它们想离开人类远一点,人已经不再可爱了,人已经疯狂了。冰川的后退在东部冷龙岭更为明显,兰州冻土研究所的资料表明,这一地区的冰川在1956年到1976年的二十年间,每年平均后退12.5~22.5米!

    因此,一个直接约后果是,石羊河水系近十年间是以秒8.5立方米的速度惊人地连续减少的!

    每一秒钟都在减少8.5立方米的水啊!

    从祁连山眺望河西走廊,荒漠化的图像是如此清晰:

    沙漠向农区推进,农区向牧区推进,牧区向林区推进,林区向冰川推进,冰川向雪峰推进。

    最后、最坏的结果是:因为没有水的滋润、没有树的涵养,中国风沙线向着东南大举侵袭,大半个中国沦为荒漠。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新疆的内流河,尤其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新疆的河流除了额尔齐斯河以外全是内流河,内流区面积占97%。新疆的内流河共有315条,除伊犁河、额敏河等少数河流流出国境外,大多数河流均流人准噶尔和塔里木。也有一些河流因径流量不足而先已消散在封闭的山间盆地。

    新疆内流水系在形态上是典型的盆地向心状水系。

    内流河是因为荒漠干旱而不得不缩减了流程的河。

    内流河又是瀚海戈壁荒原之中唯一能带来生机、生命的河口你可以肯定地说内流河也是每一滴水分子都向往着大海的河,但是,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些永远到不了大海的河;当沙漠上空的太阳把它们蒸发变成水气和雨云,随风飘走之后,那回落进海洋的雨滴中,谁能保证说没有塔里木河的水分子呢?

    不过,无论怎么说如今的塔里木河却是疮痍满目,亟待拯救的一条河。

    塔里木河全长2200公里,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它流经天山南麓冲积平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流域地包括四个地区、州,九个县,一百多个乡镇、牧场。

    你看塔里木河的流程就可以断定,这是一条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神圣的母亲河了。简言之,塔里木河的流水所维系的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新疆胡杨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塔里木河的兴衰决定着沙漠的进退绿洲的存亡。

    塔里木河两岸茂密的胡杨林,宛如绿色长廊,与南部的赤地荒漠相比,这里足真正的伊甸园。

    有河水有胡杨的地方,那就是家园。

    塔里木河频频告急,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急剧变化,河床淤塞,河道断流。到处开渠引水的结果是,上游抢水,中游找水,下游绝水。哈得熏到恰拉长315公里的塔里木河干流中游河段分岔众多,水网纷乱,仅哈得熏至下学堂就分布着人大小小的引水口九十多个,大量的塔里木河水漫流在河间洼地,仅此一端年耗水量就达20亿立方米!

    新疆啊,你是真的缺水,也是真的浪费!

    新疆的老人都知道,现在已成为塔里木河主流的乌斯满河便是一个世纪前一个叫乌斯满的牧人掘口引水而形成的河流,它夺去了塔里木河汛期三分之二的水量,增加了多少教人扼腕、心疼的损耗,恰拉至台特马湖437公里的下游河段,大部分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四百多公里的塔里木河,可以说是最神奇的一段流程,它哺育了多少古文明后来又是怎么毁灭的?它的秘密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秘密,这些秘密有的已经消散,有的深埋着,但无不打着水的印记,即因为有水而存在、因为无水而毁亡。

    历史不可能重复,但是会重演,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这被称为死亡之海的舞台上——演员还是人——前人的后代、后人的祖宗——塔里木河可以作证。

    我们只能说,后人比前人更愚蠢、更凶残,迄今为止。而将来的结局也会更悲惨。

    几十年的挥霍浪费之后,塔里木河流往下游的水量仅几亿立方米了,加上大西海子水库建成后的截流,水库以下河道已经无水下泄,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加剧,台特马湖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活生生的又一个罗布泊。整个下游河段因多年断流,林木稀疏,风蚀强烈,土地开始严重盐碱化。阿拉千以南二百公里的绿色走廊已经彻底凋敝,苟延残喘的枯枝败叶告诉人们:绿色的覆灭就在顷刻之间了!

    多少胡杨树无灾无病却只因为绝水而亡。

    胡杨死了,胡杨千枯的树枝却仍然如铁一样站着,它是在等待远方的骆驼呢?还足为了指证人类的罪恶?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一大片地域陷入荒漠化的困境中,并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国家林业部门的调查资料说,塔里木河中下游的沙漠化在不断扩大,库鲁克沙漠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便向绿色走廊推进了6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罗布沙漠一呼一应,已经出现了吞没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三个县的苗头。因为沙化新疆农垦系统34团和35团的灌溉面积已从70年代的19.5万亩下降到7.4万亩。肖夹克至台特马湖中下游段的绿色屏障,在塔里木河上游来水量骤减之后,沙化与潜在沙化面积为2299万亩和1393万亩,分别占中下游总土地面积的87%、93%。塔里木垦区3万亩弃耕地已经被沙漠掩埋,曾经林木葱郁动物追逐的桐古孜巴,现在到处是10~20米高的流动沙丘!

    中国西部的一条大河啊!

    中国西部的一片土地啊!

    一条大河的衰落,带来了一片土地的沉沦。

    一片土地的沉沦,带来了一方人群的灾难。

    受难的人啊,请告诉我:大河又是怎样、因谁而衰落?

    “救救塔里木河!”“叫救救绿色走廊!”当我倾听这来自中国西部由中科院新疆分院的教授们发出的呐喊时,再一次,我体验着什么叫痛心疾首?什么叫肝肠寸断!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恶化,完全是人为的,具体为上游无度开发、中游过量耗散、下游断流干涸,加之乱砍滥伐、管理混乱,已经威胁到了两岸数百万人的休生养息。

    没有了塔里木河的新疆,新疆有什么?

    新疆没有了塔里木河,还会有新疆吗?

    如果塔里木河得不到行动上的真正的拯救,那么下述的可能很快就要成为现实:

    胡杨林彻底死光,绿色走廊毁灭;库尔勒至若羌、且末公路被截断,直接威胁塔里木油田的开发;库鲁克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连成一片;最后,塔里木河绿色走廊成为中国第二个罗布泊。

    塔里木河啊,我以颤抖的心颤抖的笔歌颂你:

    正是你,塔里木河中的清清的流水,在流动中带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一个信息:只有水、树和草才能阻止沙漠的扩张。

    正是你,塔里木河,保护了塔里木盆地北缘,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望而却步,才有两岸的绿色走廊穿越沙漠,护卫人畜,成为死亡之海中的奇观。

    塔里木河啊,我为你歌唱,为你忧愁。

    塔里木河啊,我在你的河水中照见了人,我为人惭愧,我为人悲哀……辽河的污染大有赶上甚至超过淮河之势,1996年8月19日,国务院环委会在沈阳召开“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提出,要以“辽沈战役”的决战气魄治理辽河。

    “辽沈战役”,那是血流成河的战役。

    可见,治理辽河污染实在是不能再拖不能再混非同寻常了。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是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一,辽河流域是辽宁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需水量约占全省的72%,而实际供水量只为33.5%,年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五分之一。

    缺水必定紧随着污染。

    辽河流域仅辽宁段八个城市的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37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每年6.42亿吨。由于辽河流域各支流接纳大量废水污水,使流经沈阳、营口等八个大中城市河段枯水期水质大都超过地面水5类标准,成为丧失使用功能的水域。

    仅营口造纸厂排污区就有11个排污口,每年向辽河倾泻有毒废水1600~2000万吨,营口海面是咸淡水交汇地带,千百年来以盛产鱼虾贝类闻名,如今不仅绝迹,25平方公里的海面是一片浓浓的黑水汤。

    营口市自来水公司水质检验处提供的一份数据是:

    有机耗氧物质(COD)省标规定为3毫克/升,辽河水质平均值为25~30毫克/升,最高达50毫克/升;氨氮省标规定为0.1毫克/升,辽河水质平均值为25~50毫克/升,最高达100毫克/升;通常条件下溶解氧应不低于4毫克/升,这样鱼类才能生存繁衍,而辽河水质的溶解氧为零值。

    1989年,美国陆地卫星5号拍摄的照片上找不到辽河,山姆大叔好管闲事却也是对国人的提醒:中国怎么了?忽而找不到本溪,忽而找不到辽河?污染的空气与浊流实在是太浓太重了。

    辽河还在,它只是变黑了,有毒了……那么,松花江呢?

    无论你曾经见过或者尚未见过松花江,那都是一条可以触发人的想像的江,有好儿支歌把松花江唱到了人们的心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使人想起抗日救亡,以及那里的森林煤矿、大豆高梁。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有两支歌传诵中国——《太阳岛上》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松花江都是值得歌之舞之的。

    它是黑龙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为54.5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珠江流域,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60%。如是观之,不妨说:松花江若是充盈的,东北便充盈;松花江若是洁净的,东北便洁净;松花江若是污浊的,东北便也是污浊的了。

    松花江正源二道白河,源出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两江口以下称二道江,与头道江汇合后称松花江。从河源到二道江汇合处落差1000米,河水下切,河谷幽深,溪流冲过暗礁跳过陡壁形成浪花飞溅的急流,从长白山顶远眺,犹如银龙奔突于林海峡谷间,故称白河。

    松花江最大的支流嫩江发源于大、小兴安岭海拔1030米的山区,源头为融雪、涌泉及网状溪流型,以融雪之清冽,涌泉之纯净而源源不断地流出,始有高粱红艳、大豆摇铃。

    你说松花江美也不美?

    长相厮守着北国冰封雪冻的松花江,其全部的美丽和姿色均离不开东北大地上的森林和草原植被的保护。本世纪70年代以后,大小兴安岭林木锐减,黑土地流失,环境污染日甚一日,松花江的悲哀从此走向深重。

    还唱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吗?

    早不唱了,现在说的足:浪花里飞出有毒的汞!

    以吉化公司为代表的松花江沿岸一百多家用汞单位先后把149,8吨无机汞排人松花江水体,致使松花江鱼虾绝迹。目前松花江流域的汞污染源得到了控制,但已经进入沉积物的沉积汞在微生物能终用下,还会不断甲基化,乘污染的警报远未从根本上消除。

    一次或几次污染,可以祸害一代或几代人。

    哈尔滨位于松花江下游,哈尔滨又是整个松花江流域唯一一个全部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源的大城市,每天需水120万吨,实际供应100万吨,取自松花江的为80万吨。

    哈尔滨人说:上游配什么方,下游喝什么汤。

    下游喝的是什么汤呢?

    哈尔滨市原市委书记陈剑飞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随身带着两瓶哈尔滨的自来水,这是两瓶浑浊的水,确实像汤,浓浓的,陈剑飞说:“哈尔滨人喝的就是这种汤。”

    确切地说哈尔滨的自来水——哈尔滨人说的汤——是至少有14种致癌物、65种有机毒物的自杀浓汤。

    松花江吉林江段被检出的有机化合物中,属于美国EPA首要污染物名单的有44种,属于中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黑名单的15种,致癌物23种。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中,有多达65种有机毒物,14种致癌物。

    松花江已经污浊了。

    松花江本来是高贵的。

    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汩汩而下的,本来是冰清玉洁,如今这源头的冰清玉洁也已经岌岌乎可危哉了。

    长白山成为旅游胜地之后,每年涌到山上光顾不足10平方公里的天池的人数,达十万之多。旅游者的生活垃圾随意地丢弃在山间或天池中,就连粪便也历历在目。使长,白山的保护人员感到惊恐的是一种多年绝迹的大嘴乌鸦忽然成群结队而来,在天池边上逐臭、寻食,吃得异常肥胖。

    长白山的圣洁、神奇曾经使中国历代的帝皇与平民百姓都敬畏有加,有清一代把长白山视为发样之地而严禁伐木、狩猎、营造任何建筑,长白山因此得以完整地保存了森林、植被和水资源。

    冰清玉洁的源头是需要封闭及护卫的。

    本世纪60年代,长白山地区的工人和居民都不在长白山上随地大小便,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山与水的庄严圣洁。

    如今,人们在议论:天池会不会变成污水池?

    旅游的喧嚣常使我心惊胆颤。一个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资源恨不得全变成金钱的社会,从毁山林砍异木、挖祖坟卖国宝,到名为批租实为拍卖乃至中饱私囊后的奉送土地……我实在看不出这样的社会即便让一些人富甲天下,可是希望又在哪里呢?

    我曾不只一次地踏访珠江。

    这是一条终年温暖多雨,由亚热带季风时时吹拂的中国第四大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广东省境内更加丰盈可达2000毫米,居全国大河之首,而人海水量平均每年达3412亿立方米,为黄河人海河水总量的6倍,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珠江应是格外美丽的。

    各种版本的地理书上都这样说:“珠江流域植物茂密,鲜花无数,动物多样,而且河水清澈,含沙量少。”

    珠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约占全流域面积的90%以上,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仅占5.6%。不少河段切过山地,成为峡谷、瀑布,在流域内西部山地的石灰岩分布区,因为江水的溶蚀,有无数的溶洞、暗河、天生桥,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石林奇峰,美不胜收。如果说黄河、长江之源尽得青藏高原腹地的雄奇险峻的话,珠江的历程却是从流出之初便荡漾着南国的秀丽多姿了。

    珠江,本来只是指从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河道,因为流经海珠岛而得名,如今它已作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的总称。迹三江实际上足三条各不相关、自成格局的姊妹河,只是到了下游在珠江三角洲汇合,通过纵横交错的河道注入浩浩南海,并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珠江。

    亲爱的朋友,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湿漉漉的广东也面临着缺水的危机,尤以广州、深圳为甚。深圳的水荒前文已有涉及,我们且看看广州的水的形势。

    广州水电局的资料说,广州市年人均水占有量为1375立方米,低于全国水平的年人均2400立方米。

    这足一个教人困惑的数字,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乡镇企业飞速发展,林木与绿地锐减,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严格地说,广州面对的是水质性缺水。

    直到本世纪70年代,广州还是“一江春水绿,两岸荔枝红”,水中鱼类达三百多种,船民的“艇仔粥”鲜美可口。你在广州街头漫步,不时会看见高高的木棉树,如果适逢开花的时节,那英雄花真是红艳似火。倘若木棉没有开花,广州一样不枉称花城,居民的大大小小的阳台上都会透出碧绿的叶芳香的花……现在我再去广州,闻到的是能让人晕倒的马路上的汽车尾气,看见的是见缝插针地新盖的高楼,大幅标语一律写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标语下面的地上却是污泥、垃圾以及臭气熏天地排往珠江的河涌。

    “花园酒店”的大堂里摆设的是几可乱真的塑料花,花城的花呢?是花城无花还是花城人已不再欣赏鲜花?

    广州的空气是污浊的。

    联合国列出的世界十大严重污染的城市中,广州位居第六。

    每一天,广州市排入珠江的污水为300万吨,年排放污水量超过10亿吨。

    每一天,广州人还要向珠江倾倒40吨生活垃圾。

    1994年排入珠江的生活污水正好是1984年的125%,目前仍以每年10%的速率递增之中。

    广州当然要缺水了,缺的是洁净的水。

    1993年底,因为天旱,广州珠江河段发生“黑臭病”,几家水厂被迫停产,广州供水吃紧,每天缺口几十万吨,一时人心惶惶。

    广州城区通往珠江的14条河涌条条发臭,人称为露火下水道。繁荣昌盛如广州,只有一家日处理能力为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广州珠江河段的污染面积已达到60%。

    广州人最讲究吃。

    广州人又最不珍惜生命。

    你看广州的污水就知道了,你看广州人怎样浪费水便明白了。

    广州市民每日人均用水量为500升以上,位居中国第一。这个消费数字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人均日用水量为200升,世界大都会巴黎的人均用水量也只是广州的一半。有报章说,广州的污染、广州的水危机是广州人吃出来的,英国人先污染后治理泰晤士河,用了近二十年时间。

    中国人在近二十年时间中,几乎污染了所有的河流。

    就这样浊流滚滚走向21世纪吗?

    比如广州,比如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再过若干年,在没有了耕地、没有了洁净的河水之后,我们的后人怎样立足?怎样生存?怎样可持续发展?

    “生猛海鲜”已成为广州人的招牌行销全中国,我却盼着有一天重新听见岭南音乐的旋律——《旱天雷》和《雨打笆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