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三高”怎么吃-控制“三高”,饮食调理是关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了“三高”不要急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三高”。在我国人群中,近半数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三高”疾病;15%以上的人不同程度的同时患有这三种病,而且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患“三高”的概率越来越大。很多人对此痛苦不堪,甚至有的患者无奈之下有病乱投医,偏信秘方延误治疗。

    “三高”是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环境下滋生出来的“富贵病”,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治疗、缓解病情。

    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病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黏度是形成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些也是高脂血症的表现。正常人的血管内皮是光滑流畅的,如果血脂水平增高,血脂就会在血管内皮逐渐沉积成斑块,造成血稠、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久而久之就会破裂、出血,使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应降血脂。

    高脂血症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姊妹病,并认为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脂肪控制方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脂肪储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就升高。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的原因。而肥胖伴高脂血症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容易诱发糖尿病。

    高血压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临床上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肥胖患者,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伴有高血压病,因此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与糖尿病可能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能分泌一种名为肾素的活性物质,有调节血压的功能。肾脏受损害后,人体自身血压调节会陷入失衡状态,使血压升高;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的升高,血液黏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液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

    虽然形势很严峻,但是一旦患上“三高”也不要着急,不要慌,认真听从医生建议,合理安排饮食运动是可以缓解、调理和康复的。

    通过饮食可以控制“三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威胁老百姓健康、影响寿命、花钱最多的三种慢性疾病状态。三种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紧密关联。有数据统计显示,得了高脂血症的话,大概25%或者更多的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人中大概40%的患者至少合并高血压或者高脂血症。更可怕的是,“三高”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居诸病之首,被称为“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

    在我国35岁以上的人群中,“三高”患病率已上升为38.2%,城市患者远远高于农村。由“三高”导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患者近千万,其中7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40%的人重度残废。在我国城市中,40%以上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

    “三高”人群之所以健康会亮起红灯,和他们大多数爱吃油炸、甜食,荤多素少,细多粗少,高热量、高盐等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三高”人群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从而逐步缓解康复。肥胖是“三高”的高危因素,减肥能减少患“三高”的危险,促进血压、血液黏稠度下降并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的抗病状态。减轻体重,除了通过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控制之外,均衡饮食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要限制糖、盐及脂肪的摄入。

    “三高”患者饮食调节的重点如下。

    抗高血压

    需摄入维生素B族、镁、钾等营养素,它们富含于豆类、芹菜、香蕉等食物中,能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血管结构与功能,起一定的降压作用。

    抗高血脂

    需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营养素,它们富含于各类蔬菜水果以及菌类等食物。

    抗高血糖

    需摄入维生素D、铬、锂等营养素,它们富含于乳制品、海河鲜等食物中,能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耐量,改善血糖偏高所引起的并发症。

    “三高”的饮食治疗包括控制总热能、合理营养成分、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水果适宜适量、少饮酒不吸烟等。每个“三高”患者都必须把合理控制饮食作为和疾病斗争的必要手段,终身进行饮食治疗。

    几种诱发“三高”的吃法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饮食逐渐流行,饮食结构趋于西方化,垃圾食品充斥市场,人们越来越多地摄入高脂肪、高糖等高热量食品及高盐食品。“三高”就是典型的吃出来的病。这一节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容易诱发“三高”的吃法。

    爱吃肉型

    这种人从小就喜欢吃肉,一直吃习惯了,没肉就不吃饭或吃不下饭,长此以往饮食结构不均衡,造成了身材过于肥胖,一到体检就是“三高”居高不下。

    做菜喜欢油多

    工作室的一位咨客张涛是个“五好”男人,还特别爱下厨房。他爱人倒是张嘴就吃的主儿,可是,最近张太太抱怨连连,身材越来越超重了,埋怨老公做菜爱放猪油,并且放油还很多,刚做完体检,有高脂血症了。张太太血压忽高忽低的,老公也是高血糖。营养师劝他们做菜少放油,尽量在每一餐有凉拌菜,还有就是买个控油壶,两口子一天油的量在50克就可以了,过去炒一个肉菜估计放油都得是50多克,一天三餐用油量大大超标,1克脂肪产生37.7千焦(9千卡)热量,50克油脂就是1883.6千焦(450千卡),相当于标准碗4碗多米饭,多可怕的量啊。我们每次多放一点油不觉得多,可是让你多吃几碗饭,肯定吃撑了。所以要严格控制油的摄入。

    不爱吃蔬菜、水果

    我老舅最爱吃的就是红烧肉和猪蹄,今年都快70岁了,一辈子就爱吃这两样,其余的蔬菜、水果很少吃,觉得没营养,不重要。结果到医院检查,体重超标15千克,还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这下把我的话听进去了,开始荤素搭配,开始不吃那么多肥肉,炒菜也不放猪油了。

    吃的菜很咸

    楼上的赵女士就喜欢做菜放很多盐,过年做的腊肠那个咸度,大家吃一口都吐出来了,实在吃不下。吃惯了咸口味,每餐吃完后都会感觉很渴,她自身有高血压几年了,而且血压很高。她一直不太重视,直到感觉头晕得厉害,眼睛也有些模糊,也看了一些养生节目,才开始逐渐减少盐的摄入,早餐也不拿咸菜和酱菜搭白粥了,自己学会了做各种凉拌蔬菜,吃了感觉口里也不那么发干了,自己感觉吃得淡一点身体舒服多了。

    喜欢吃烧烤

    网友咪咪最爱吃烧烤,夏天就是她最快乐逍遥的季节,每天晚上在大排档邀上三五朋友一起吃烧烤,烤的食物除了牛羊肉串,还有那些动物内脏,就连一些蔬菜也喜欢烤着吃,烤完后刷一层油,比如烤玉米、土豆、茄子、蘑菇、青菜等,平时一周也要到烤肉店吃上几回。入职参加单位必须要求的健康体检,这一查不要紧,竟然“三高”来到了自己身上,而且指标都是超高,医生让她住院观察。着急入职的她彻底傻眼了,原来“三高”对自己的影响这么大。她反思自己的饮食,看来是烤肉烤菜吃得过量了,把自己的身体吃坏了。

    特爱吃零食

    零食,不管男孩女孩都爱吃。可是有些人爱吃得竟然不吃三餐,躺着上网,身边放着一大堆膨化食品和熟食肉类制品。乐乐就是这样的,他虽然是男孩,可是很喜欢吃零食,每天上班包里都带着一些薯片、可乐、鸡翅、饼干之类的,尤其是早餐就拿这些来凑合,晚上消夜就是方便面,一次2桶,要知道方便面一桶的能量大约相当于5碗米饭,盐分是一个人一天摄入的盐分。由于常年吃零食,体重一天比一天胖,他在体检中还发现自己患有高脂血症和高血糖,年纪不大的小伙子竟然沾上了“富贵病”。乐乐心想:这下可要管住自己的嘴了,为了能找个好老婆,坚决把体重减下来,把血脂和血糖降下来。于是他办了一张健身卡,还参加了营养学习班,在追求自己心中健康的梦想之路上,快乐地启程了。

    “三高”疾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大多数“三高”人士,尤其是年轻的患者,往往是吃出来的。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起效,药物治疗是治“表”的必要手段,而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改变饮食习惯等营养干预手段,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才是解决“三高”病症的基础。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疾病,还可能使一些高危疾病的病理变化逆转。

    以营养干预为手段,帮助“三高”患者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平衡营养吸收,从而达到控制体重增长、舒缓“三高”症状的目的,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营养健康人员的职责,也是每个人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表现。

    “三高”调理的本质是营养平衡

    我们的生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如果机体摄入的能量远远超过机体消耗的能量,就会造成能量的储备。这种能量的储备现象就是营养过剩的表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等“富贵病”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的曝光率越来越高。“三高”的根源,从营养学上讲,就是“营养过剩”。

    在美国有一种新的营养学认为:虽然人体摄入了过多的其他营养比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但实际上许多微量元素却比之前获取得更少,所以产生一些非工业化时代所不常见的一些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等。主要是因为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的比值已经失衡,正常比值为1∶1。看似全民营养过剩,但实际上是绝对营养不良,有碍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不得不承认,现代化的食品工业成为一把双刃剑——精制让米面的保质期更长,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少会有遭遇米里爬满象鼻虫、面粉潮湿板结发霉的机会。但是,代价是损失80%~90%的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使用农药、化肥和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碧绿的菠菜,但完全依赖以氮、磷、钾为基础的复合肥料催熟的作物,在可量化的考查指标外的营养损失是多少?意大利的一项研究给出的数字是60%,这个数字相当可怕。

    如果我们的饮食结构不改变,吃下同样多的食物,获取的微量营养成分就不如以前多。在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能量来源的指标上,总体呈现全面过剩的状态。但具体到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直至今日仍未被科学界完全认识了解的各种萜类、酯类、多酚类、酮类、异硫酸氰盐类,获取量大大不足。我们因为过度追求效率而放弃了原有的杂食传统,造成严重的营养失衡。

    营养平衡调理的宗旨就是维护生命的营养平衡。营养平衡是生命的根本,平衡调理就是让我们身体获得更均衡的营养,维护身体健康。面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吸收的营养如何能平衡调理我们的身体呢?这就需要遵守营养平衡调理原理所提倡的饮食方式。

    因而,通过饮食调理“三高”,本质上就是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饮食搭配、饮食习惯使人体内营养平衡,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

    膳食营养素与高血压的关系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7类。在生活中,这些东西也许很少被我们提及,却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基础。这一节主要就讲讲主要膳食营养素和高血压的关系。

    食盐与高血压

    食盐摄入过多,导致体内钠潴留,而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使细胞外渗透压增高,水分向细胞外移动,造成血容量增多。血容量的增多造成心输出量增大,血压增高。

    钾

    钾对血压的影响主要是钾可以增加尿中钠的排出,使血容量降低,血压下降。在低钠摄入时,高钾对血压的影响并不大。

    钙

    高钙膳食有利于降低血压,可能和钙摄入高时的利尿作用有关,此时钠的排出增多;此外,高钙使血中降钙素的分泌增加,降钙素可扩张血管,有利于血压的降低。

    脂肪与糖类

    脂肪与糖类摄入过多,导致机体能量过剩,使身体变胖、血脂增高、血液的黏滞系数增大、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大,血压上升。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改善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还可延缓因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

    我们了解这些内容是调理高血压的基础。

    高脂血症的“三三三”饮食原则

    在使用饮食调理疾病的过程中,高脂血症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三三三”饮食原则,这一节重点解释这个基本原则。

    三多

    即多蔬果、多粗粮、多豆类。每餐保证250克以上的蔬菜,每天两份(每份200克左右)水果。花生、瓜子等坚果脂肪含量高,应限量食用,每周两三次,每次半把左右。燕麦、小米、玉米、高粱等粗粮对降血脂很有帮助,建议每天用部分粗粮(80克以上)替代精米细面。黄豆及其制品可替代部分肉食,绿豆、红豆、扁豆等杂豆则可作为粗杂粮,替代部分精粮。

    三少

    即少食用油、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甜食和饮料。避免食用任何动物油和人工油,各种植物油交换食用,每日控制在25克以内(相当于每餐1勺)。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和食用加工食品的机会。动物内脏、鱼子、虾、蟹黄等胆固醇含量很高,肥肉、五花肉、排骨、鸡皮、鸭皮等脂肪含量很高,最好不吃。蛋黄胆固醇含量也高,但其中的卵磷脂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每周吃3个鸡蛋是合适的。尽量避免食用甜食、饮料和零食等。

    三平衡

    即饮食平衡、身体平衡、食动平衡。普通人每天摄入的食物应该是这样的:水1200毫升,谷类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鲜奶300克或等量的奶制品,大豆30~50克或等量的大豆制品,烹调油25~30克,盐6克。而高脂血症患者,应再略减少肉类、烹调油,谷类的一半应是粗粮,奶类选择低脂奶,多用鱼虾类替代畜禽肉类食物,每日饮水增加到1500毫升或以上。

    掌握了这个饮食原则,对于降血脂是非常有帮助的,记不住的读者不妨抄下来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

    糖尿病重在饮食控制

    糖尿病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要积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饮食问题,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对于治疗非常关键,选择好适宜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这里,我大致介绍一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少吃多餐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讲究少食多餐,就是为了避免血糖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减少饥饿感,有助于患者合理控制血糖,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少吃稀的

    生活中,不少糖尿病患者喜欢喝粥、稀饭,但是稀的主食特别容易被消化掉,因此容易产生饥饿感,而且糖尿病患者消化太快,还容易短时间内加大血糖浓度,导致血糖升高,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控制低血糖

    生活中,如果糖尿病患者感觉非常饿,同时伴有心慌、手抖、头昏等表现,那就是低血糖的反应了,这个时候糖尿病患者就要立刻吃糖,以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纠正胰岛素抵抗

    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的不能被充分利用,对于这类糖尿病患者,在吃饭以后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让血糖迅速降低,于是产生饥饿感。因此,对于这类糖尿病患者需要纠正胰岛素抵抗。

    多喝水

    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多喝水,临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出现口渴症状,这是因为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时,带走了大量水分,所以,糖尿病患者渴就应饮水,否则,会引起脱水或高黏血症,危害患者的健康。

    少吃糖类食物

    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体内血糖升高所致,如果患者再继续吃大量糖类食物,很容易使血糖进一步攀升,这将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因此,糖尿病发病后,患者需要控制糖类食物的摄入。

    当然,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的患者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三高”患者的12个健康礼物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都是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以单独存在,互相之间也紧密关联。如果高脂血症患者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就会加速血管硬化的进程,缩短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对“三高”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节内容主要是送您12个健康礼物,来对付“三高”。

    每天250克粮

    五谷为养,粮食能滋养大脑,也能养护肠胃,适量吃主食并不会使人发胖。

    每天一餐粗

    粗粮富含维生素B族、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让我们有顺畅的肠道和持久的精力。

    每天一把豆

    豆子和豆制品能帮助补充蛋白质,更是多种保健成分的来源,让我们不容易发胖,而且不容易衰老。

    每天500克菜

    蔬菜是健康生活的永恒主宰,它供应的保健成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帮助人们远离多种癌症。

    每天250克绿

    在蔬菜当中,深绿色叶菜是营养之精华,无论是强健骨骼,还是预防大脑衰老,绿叶菜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天250克果

    水果不仅味道甘甜,还能提供多种抗氧化成分和大量的钾,对于稳定血压、控制胆固醇和预防癌症都有益处。

    每天50克肉

    肉类和水产中的血红素铁、锌和蛋白质能帮助女性拥有红润的容颜和温暖的身体,只要适量摄入,就能美味与健康兼得。

    每天一个蛋

    最新研究表明蛋黄是营养素的宝库,其中含有12种维生素和多种保健成分。它不仅无害于心脏,而且有利于延缓衰老。

    每天一杯奶

    奶类中大量的钙和多种维生素,对女性不可或缺。不喜欢喝牛奶,没关系,酸奶毫不逊色,而且其中的益生菌好处多多。

    每天一勺仁

    坚果和种子是营养密集的食品,每天早上吃一勺,令人食欲满足,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同时润肤美颜,何乐而不为呢?

    每天一万步

    运动是保持强健心脏和苗条身材的不二法门。走路时,脚步尽量快一些,加上每周两次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延缓衰老。

    每天8小时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充电的时间。高质量睡眠是美容的最佳方法,也是减少癌症发生最简单的方法。

    相信这12件礼物,只要您真诚接纳,就一定会给您的生活带来改变。地位是临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只有健康是自己的。有了健康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创造更多的价值,关爱自己就真诚地接纳这12件礼物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