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三高”怎么吃-高脂血症患者如何进行营养调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脂血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高脂血症的症状表现一般不明显。绝大多数的高脂血症患者自己没有感觉,在检查身体或者做其他疾病检查时,才发现患有高脂血症。但平时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舌质暗,见瘀斑,四肢或手指发麻等,显示出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黏度改变等状况有关。有的人脸上会有黄色瘤(脂肪瘤在眼睛眼皮上面出现了两块黄色的斑)。这些症状都是高脂血症的症状,高脂血症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5种情况:

    高脂血症的情况一

    轻度高脂血症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高脂血症的情况二

    一般高脂血症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上述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高脂血症的情况三

    高脂血症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

    高脂血症的情况四

    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高脂血症的情况五

    少数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角膜弓又称老年环,若发生在40岁以下,则多伴有高脂血症,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为多见,但特异性不强。脂血症眼底改变是由于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折射所致,常常是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并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征表现。

    由于这些高脂血症的症状难以发现,因此,建议正常人应该每两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至少应每年检查一次血脂。有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长期吸烟、酗酒、长期坐着、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已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有高脂血症早期征兆如黄色瘤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血脂。

    哪些人群容易患上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哪些人群易患上高脂血症呢?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偏爱”四类人群,看看你是否中枪了。

    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人群

    他们无暇顾及饮食起居和健康,由于体内受寒,因此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会降低,而此时血黏度加重、血管收缩加大,就会引起高脂血症。

    熬夜、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

    平常烟酒过度、不爱运动的人易使自身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堆积,容易出现脂肪肝和高脂血症。

    体型肥胖、长期高糖饮食者

    频繁应酬,过多地摄入饱和脂肪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过高,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黏、动脉粥样硬化。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群

    有高血压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者,患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等疾病的,若没有严格地控制,高脂血症则将伴随一生。

    如果你不幸“中枪”,就要特别注意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了,否则,高脂血症很可能随时造访你。

    教你自我判断是否患上了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及卒中的危险因素,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是否出现高脂血症并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呢?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加以判断。

    (1)常出现头昏脑涨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2)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为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3)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4)短时间内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比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5)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得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

    了解这些内容,有利于提前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减少其带来的烦恼和压力。

    传统医学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是这些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富裕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类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杀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等相关性十分密切的病症,其相加总发病率为10%。传统医学认为,脂肪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脂血症。凡导致人体摄入脂肪过多,以及脂肪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这些病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饮食失当

    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脂肪随饮食进入人体,输送、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二者不同之处。

    喜静少动

    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舒畅,气郁则津液输送不利,脂肪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情志刺激

    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脂肪运化输送失常,血脂升高。

    年老体衰

    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送不利,三者皆使脂肪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房劳过度,辛劳忧愁,都可使人未老而先衰。

    体质禀赋

    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脂肪输化迟缓,血中脂肪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育,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症积等证不愈

    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脂肪代谢失常。胁痛、黄疸、症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脂肪的输送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通过传统医学的解释,希望大家对高脂血症的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引起病情进一步严重。

    限制总热量的摄入能预防高脂血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精神压力加大,据现代医学疾病监控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天因肾衰竭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近3600人之多,我国每年因此病引起的高血压、心梗、脑梗、卒中、偏瘫、致残、致死人数以每年12%的速度上升。

    现在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多,想要更好地控制好血脂首先需要将摄入的总热量控制住。相对来说,油脂与糖类要少吃,但是并非其他食物就可以尽情吃。因为无论吃什么,热量够了都会转换成脂肪。并不是高脂血症患者不吃油或不吃糖就一定可以控制住。不吃油、不吃糖就可以控制住高脂血症是很多患者存在的一个误区。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就胆固醇来说,男性在20岁后逐渐上升,64岁达高峰;女性25岁后缓慢增加,60~70岁达峰值,这是由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活性会随着年龄增长和肝脏及周围组织胆固醇储量的增加而下调,此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开始下降,因而,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预防。

    有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应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入要控制在121.4千焦/千克体重(29千卡/千克体重)之内,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过300克,我为中老年人推荐的食品有:馒头、米饭、面包、豆腐、豆浆、牛奶、瘦肉、鱼类以及各种蔬菜、水果。

    这些高脂肪食物要远离

    高脂肪食物不仅会导致肥胖,而且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那么生活中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有哪些呢?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中所含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而且其中所含有的脂肪多半是饱和脂肪,这种脂肪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除了含有大量不健康的脂肪之外,在油炸食品中还含有大量的热量以及氧化物质,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而且食品在油炸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经常食用,有致癌的危险。

    罐头类食品

    你可能不知道罐头类食品同样是高脂肪食物,不管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不但营养素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罐头制品中的蛋白质常常出现变性。经常食用罐头类食品不但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同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

    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同样是高脂肪食物,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多半需要大量放入盐,这就导致了腌制食品中含盐量超标,而且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如果经常食用,就很有可能会诱发鼻咽癌等恶性肿瘤。

    加工的肉类食品

    很多加工过后的肉类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比如火腿肠,如果经常食用,就会存在很大的致癌风险。而且肉类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大量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这些人工添加剂都会造成肝脏负担的加重。

    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生活中高脂肪食物有很多,比如肥肉以及动物内脏等,虽然说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其中所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以及胆固醇同样会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饱和脂肪以及胆固醇已经被确定为导致心脏病最重要的两类膳食因素,如果长期食用这两种食物,就会大幅度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风险。

    奶油制品

    奶油的脂肪含量非常丰富,如果在平时经常食用,就会导致体重增加,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使血糖和血脂升高。特别是在饭前吃奶油蛋糕等食物不仅会降低食欲,而且蛋糕中的高脂肪和高糖还会影响胃肠排空,甚至导致胃食管反流。

    以上这些高脂肪食物都是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尽量地远离这些食物,以此来保证身体的健康。

    高胆固醇的食物限制吃

    高脂血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限制吃一些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免导致高血脂症更加严重。生活中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有很多,不管是不是高脂血患者,对这类食物都应该少吃。这一节,我把高胆固醇的食物归纳给大家。

    动物脑子

    可以说在所有的食物中,动物脑子中所含有的胆固醇最高,比如每100克猪脑中胆固醇的含量是3100毫克,而牛脑中胆固醇的含量则为2670毫克,羊脑中胆固醇的含量相较于较少,但也高达2099毫克。这类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都非常丰富,因此患有高脂血症以及高血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尽量少吃这类食物。同时随着饮食文化的逐渐开放,很多人都喜欢尝鲜,甚至有人还喜欢上了生吃猴脑的饮食习惯,这是非常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猴脑中不仅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同时生吃猴脑还会导致各种细菌进入人体,影响人体的健康。

    禽蛋黄

    在各种蛋类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同样非常丰富,比如像我们最常见的咸鸭蛋黄,其中胆固醇的含量为2110毫克,而在我们平时经常食用的鸡蛋中,其中小小的蛋黄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含量高达1705毫克,还有就是鹌鹑蛋,你别看鹌鹑蛋个头小,但其中所含有的胆固醇高达1674毫克,不管是什么蛋,所含有的胆固醇都非常丰富。因此,蛋等蛋类食物营养虽然非常丰富,但只适合适量食用,否则,不但起不到滋养的功效,还会导致人体因胆固醇过量摄入而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症,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堵塞血管。

    动物的内脏

    各种家禽以及动物的内脏中,胆固醇的含量则更为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动物内脏,比如像鹅肝、猪肝、猪肾、蟹黄、鱼子、猪肺、鸡肝等,在这些动物的内脏中虽然含有其他的营养物质,但其中胆固醇的含量非常丰富,经常食用对健康非常不利。因此,要想通过这些食物来补充某些营养物质的话,一定要注意合理摄取,不要过量食用。特别是蟹黄、猪肝等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更为丰富,多吃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胆固醇摄入的误区,你知道吗

    据《201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大幅增加,其中77%与胆固醇异常有关。胆固醇,如今已让人们“谈醇色变”。而《印度时报》载文称,不少人对胆固醇还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误区一:胆固醇是“万病之源”

    不少人认为一点都不要摄入胆固醇最好。实际上,胆固醇本身就是一种营养物质,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胆固醇,性激素等多种激素和胆汁的合成也需要胆固醇,神经系统也富含胆固醇。为了供应需求,胆固醇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由人体组织合成。人体每天可合成胆固醇1~1.2克,而肝脏占合成量的80%。只是在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时,才会发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的情况,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误区二:光靠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控制

    饮食和生活方式确实跟胆固醇的高低有一定关系,偶尔出现高胆固醇的人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和经常运动来减轻或控制体重,控制好胆固醇水平。对于家族性遗传和病情较严重的高胆固醇患者来说,单纯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需要通过药物控制。

    误区三:只要吃降脂药,就不用忌口

    服降脂药的同时,患者必须注意均衡饮食,包括多吃水果、蔬菜、谷物、瘦肉、鱼类、豆类以及低脂和脱脂食物等,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四:胆固醇高就不能吃蛋黄

    在高胆固醇食品中,蛋黄是个例外。蛋黄中含有的卵磷脂是“好胆固醇”的重要成分,有助于调节血脂。因此,胆固醇高的人不必远离蛋黄,一周吃3个鸡蛋(包括蛋黄)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误区五:瘦人无须检查胆固醇

    胆固醇偏高并非肥胖或体重超标人群的“专利”。引起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包括膳食因素(爱吃肉、动物内脏和油腻、油炸食物)、不良生活习惯和熬夜、久坐等。不管胖瘦,都要定期体检。

    误区六:年轻人不会有胆固醇问题

    高脂血症已年轻化,这除了遗传因素外,年轻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工作压力过大、长期静坐等)、生活方式(少动、长期熬夜、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吸烟等)都会引发胆固醇问题,加重高脂血症的发展。

    要做到既营养合理又可以有效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就要对这几个误区特别加以注意。

    告诉你食用油摄入不超标的技巧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食用油日平均摄入量竟高达44克,超标约76%,大大超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25克的食用油摄取标准。食用油摄取过量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怎样才能减少食用油的摄入呢?需要各位注意以下这些食物少吃或者不吃。

    不吃猪油炒菜,不吃红烧肉

    1克脂肪产生热量9千卡,肥肉和荤油都是高脂肪食物,当然也产生高能量,因此对于想瘦身的人来说就不要吃了。

    做饭时少放油

    一个人一天20克油就可以,也就是一般大小的瓷勺约2勺。有些人说没有油的菜怎么做?可以用水煮、白灼、炖、蒸方式,等食物熟了滴入几滴橄榄油或者山茶油即可。

    选择瘦肉

    与肥肉相比,瘦肉有低脂肪、高蛋白的优点,因此想减肥和瘦身的人可以选择瘦肉。

    吃禽类肉去皮

    吃白斩鸡、炖鸡肉或鸭肉都可以去掉皮,或者除去浮在上面的一层油。

    不吃油炸、烧烤类的食物

    肉类本身脂肪含量就高,再加上油炸就成了油上加油的高热量食物。而且烧烤类食物很多刷的都是地沟油,非常不卫生。

    不吃方便面

    一包方便面的能量加上调料包约相当于5碗米饭,因为面饼要经过油炸,你吃到嘴里才感觉香。更重要的是调料包里的盐分很高,相当于一个人一天的盐分摄取量。当然可以选择非油炸方便面以解嘴馋。

    少吃坚果

    坚果按理说富含维生素E等健脑的营养保健成分,但是不能多吃,一天也就一勺果仁的量就够了,吃多了容易肥胖。

    不吃黄油或奶油

    过生日往往吃蛋糕,蛋糕上那些白白的、滑滑的东西还是少吃,饱和脂肪酸或者反式脂肪酸比较多。

    少吃或者不吃以上几种食物,基本上就可以保证食用油摄入不超标,为了健康,不要把这些不起眼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啊!

    适合高脂血症患者的蔬菜有哪些

    众所周知,蔬菜富含无机盐,如钙、磷、钾、镁,和微量元素,如铁、铜、碘、铝、锌、氟等,营养物质,是治疗百病的良药,因此,治疗高脂血症也一定要多吃蔬菜,但是吃哪些蔬菜对降低高脂血症较好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豆芽

    黄豆本身就是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患者的有益食物。黄豆生成豆芽后,糖类中的产气因子被破坏,食用后不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觉,这对冠心病患者更为有利;在发芽后,有碍于消化吸收的植物凝血素消失,不利于维生素A吸收的抑制氧化酶被去除,妨碍人体对微量元素吸收的植酸被降解,这一切对高脂血患者有效利用黄豆营养和改善症状更为有利。

    洋葱

    近年来发现洋葱可预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此外,它还含有能刺激血溶纤维蛋白活性的成分。洋葱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唯一含前列腺素的植物。洋葱的成分特点使它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围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的作用,可以对抗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以促进钠盐排泄。据实验,一般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用50~75克洋葱,其作用比目前临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氯贝丁酯还要强。

    茄子

    茄子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紫色茄子还含维生素P。常食茄子可防止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增高,还具有预防黄疸、肝大、痛风、动脉硬化等病症的作用。茄子纤维中含有皂草甙,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功效,它与维生素P同用,对于提高微血管弹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更有明显效果,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大蒜

    有关实验表明,吃奶油同时加些大蒜汁,血清胆固醇便不会上升。美国的实验报告指出,高胆固醇血脂患者,每天食用3克大蒜,可使血液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英国医学专家发现大蒜有溶解体内瘀血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血栓等症。

    芦笋

    芦笋在国外有“长寿草”之誉。据研究,芦笋对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癌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测定表明,每百克鲜芦笋含胡萝卜素200毫克、维生素C21毫克,此外尚有多种维生素B族。

    胡萝卜

    众所周知,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每百克中含胡萝卜素362毫克(换算成维生素A相当于2015国际单位),是一种防癌蔬菜。它还含5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十几种酶以及钙、磷、铁、氟、锰、钴等矿物元素和纤维素,这些成分显然对防止冠心病大有好处。胡萝卜中还含有槲皮素、山柰酚等,临床医学已证明它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因此胡萝卜又具有降血压、强心等功效。

    韭菜

    韭菜含有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丰富的纤维素。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这些物质对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患者十分有益。

    总之,高脂血症患者应多选用绿色或黄色蔬菜,因为这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C,有利于降低血胆固醇和保护动脉壁,此外,高脂血症患者应多吃洋葱、大蒜、苜蓿等具有降脂和对血管有特别保护作用的蔬菜。

    吃蔬菜的误区,你遇见了吗

    尽管人们比过去更加认识到蔬菜的重要性,但要让其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吃蔬菜这个问题上,人们还存在不少误区,我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点,看你中招没有。

    肉有营养,蔬菜没营养

    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多吃点肉,有营养,能长身体。”这在无形中将肉蛋奶和“营养”画上等号,将蔬菜归为“没营养”的食物。实际上,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健康益处很多。如果每餐饮食中总是肉类多过蔬菜,不仅会使体内维生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比如,蔬菜中的纤维素摄取量不足,容易引发便秘,甚至诱发直肠癌和结肠癌;与每天不吃蔬菜的人相比,吃5份或更多蔬菜的人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可降低12%;美国一项有关蔬菜与衰老的研究显示,多吃蔬菜还能保持大脑年轻。

    家里总吃那几样蔬菜

    蔬菜的种类比人们想象得要多得多。在中国,人们常吃的蔬菜就有100多种,但很多人见到新奇的蔬菜都不敢买,久而久之,商贩们卖的蔬菜也就那么几十种了。不仅每人每天要保证300~500克的蔬菜量,更要保证绿叶菜、茄果类、薯芋类、白菜类、瓜类、根茎类等各类蔬菜都要摄取到。因为每类蔬菜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成分不一,比如菠菜、卷心菜、空心菜等绿叶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多种无机盐,营养价值较高;而胡萝卜、辣椒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只有吃得种类多,才能营养均衡。

    蔬菜炒着才好吃

    几乎一半以上的人将“炒”作为烹饪蔬菜的首选方式。由于很多人不爱吃蔬菜,会通过多放油、翻炒时间长等错误的烹饪方式来改变蔬菜的口感,但实际上,这会让蔬菜里的维生素等营养素过快流失。对于大部分蔬菜来说,用水焯过之后凉拌、急火快炒都是不错的方法;胡萝卜、番茄等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的蔬菜可以多放一点油,但不能太多。

    用水果代替蔬菜

    “今天没吃蔬菜,多吃点水果也一样。”很多人将蔬菜和水果混为一谈,觉得它们属于一类。蔬菜和水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食物,不能完全替代。多数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含量高于水果;而水果中果胶、果糖成分也对人体有益。

    担心食物相克和农药残留

    不少人常拿着蔬菜问我,黄瓜和西红柿到底能不能一起吃?还有很多老年人受小道消息或不科学宣传的影响,害怕“食物相克”,不敢买太多蔬菜混在一起吃。实际上,并没有食物完全相克的说法,只是有些蔬菜在烹饪时要稍微注意些,比如含有草酸的菠菜最好先在沸水中焯1分钟,然后再和豆腐一起吃就没有问题了。另外,也有人担心蔬菜上农药残留多。现在蔬菜使用的基本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通过光照、清洗等步骤能够去除大部分农药,不用过于担心。

    看来吃蔬菜也是有学问的,怎么吃,你会了吗?

    高脂血症患者适合吃哪些水果

    高脂血症是由于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过高,因此治疗高脂血症必须降低胆固醇的含量。而很多水果能够降低胆固醇,所以水果成了治疗高脂血症的重要食物之一。那么高脂血症患者吃什么水果好呢?对高脂血症患者有帮助、最常见、最廉价的水果有以下这些。

    苹果

    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研究所的米切尔?赫托格博士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每天吃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苹果(至少110克),冠心病发作的危险性降低一半。究其原因,是由于苹果里含有的丰富类黄酮在发挥作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沉积在动脉管壁,引起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等动脉的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类黄酮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外,类黄酮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倾向,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苹果含有极为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果胶,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还具有防止脂肪聚集的作用,苹果中的果胶还能与其他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镁等,结合成新的化合物,从而增强降血脂效能。

    还有报告指出,每天吃1~2个苹果的人,其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可降低10%。鉴于此,我们可以让自己养成天天吃苹果的好习惯。

    山楂

    山楂含有三萜类、生物类黄酮和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扩张血管壁、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作用。另外,山楂还含有山楂酸、柠檬酸,均有显着的降血脂功效,只是有的老年人食用山楂会引起反酸等胃部不适症状,须酌情慎用。在秋季水果中,山楂含钙量最高,对中老年人补钙有益。

    香蕉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蕉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胺,主要功用是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止烦渴、填精髓、解酒毒等功效,香蕉的果柄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荔枝

    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

    猕猴桃

    猕猴桃富含精氨酸,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动,阻止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有效。猕猴桃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等,属营养和膳食纤维丰富的低脂肪食品。

    相信这些水果你很容易买到,为了自己的健康,还不快行动起来?

    粗粮降脂效果好

    俗话说“吃得好了,运动少了,高脂血症就来了”,对于膳食不平衡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高脂血症,靠饮食结构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症状减轻、提高治疗效果。多吃粗粮就是个不错的办法。

    众所周知,粗粮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非常低,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以及其他一些活性物质,这些都是精加工后的细粮所不具备或含量极低的,这些成分恰恰对于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由于不能被消化吸收,食用后在胃肠道中大量吸收水分,能增加胃内容物的容积,而可溶性膳食纤维黏度高,能使胃的排空速率减缓,延缓胃中内容物进入小肠的速率,使人容易产生饱腹感,减少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摄入。在肠道中,膳食纤维还能与胆固醇结合,阻碍后者被人体消化吸收。这些都是减少脂肪摄入和进入血液的因素,有利于控制体重、减少导致高脂血症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与恶化。

    粗粮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其中的镁元素和维生素B族在脂肪、糖类以及能量的代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食用粗粮,充分补充镁元素和维生素B族,能够加强脂肪和能量代谢,减少血液内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降脂也是一样切不可拔苗助长。

    高脂血症患者该吃哪些粗粮

    知道了粗粮降脂好的道理,这一节我们来说说5种常见的、有益血脂降低的粗粮。

    玉米

    玉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油酸、卵磷脂等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族,还含有镁等多种元素,这些成分对降低血脂都有良好的效果。亚油酸、卵磷脂等主要存在于玉米胚芽中,玉米胚芽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52%。我们常见的玉米油主要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因此预防高脂血症,用玉米油作为食用油是个不错的选择。

    荞麦

    荞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1%,赖氨酸在荞麦中的含量也相当丰富,比小麦、大米高出2.7倍左右,其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也要高于小麦。荞麦所含的3%~4%的脂肪主要为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它们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荞麦中还含有烟酸和芦丁,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荞麦粉中丰富的维生素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我国凉山彝族人民长期以苦荞为主食,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但健康状况很好,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非常少。科学研究推断,荞麦面中降血脂的有效成分还包括其富含的芦丁、纤维素、无机盐及矿物质等。

    燕麦

    现在各个超市的货架上似乎都少不了燕麦。燕麦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美国一位着名营养学专家曾经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发现试验对象中食用燕麦粥的人,其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50%和60%,其中一位女性试验者出现的降脂效果,甚至比一年前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时还要明显。美国膳食协会也建议每天食用燕麦粥,最好保持在人均每天食用20~30克的水平。

    红薯

    每100克红薯含有粗纤维0.5克、脂肪0.2克、糖类29.5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热量仅为531.6千焦(127千卡)。这些营养物质的丰富性远高于白面和大米,但热量仅为相同重量白面的1/2、大米的1/3。因此适当进食,对于通便、降脂、降糖都有显着的好处。但应注意红薯不要空腹吃,红薯本身含有较高的糖类,又有一定甜度,空腹吃容易引起胃里反酸,一天的食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50克,且不要和其他甜食一起食用。

    大豆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如果每日摄入30~50克的大豆蛋白,就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水平,而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大豆能降低血脂,除了因为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还与大豆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关,例如大豆卵磷脂,皂角甙等。

    相信这几种粗粮,你随时随地都能买得到,它们虽然不起眼,却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试着多吃一些看看效果。

    粗粮的科学吃法,你了解吗

    一位女士来我工作室咨询,原来她的丈夫吴先生一年前在医院检查,发现血脂高,医生建议要适量吃些粗粮,于是这一年来她先生天天吃粗粮,可坚持吃了一年粗粮的吴先生却感觉头有点晕。

    妻子见他脸色不好,就陪他去医院体检,验血结果一出来,按时吃药的吴先生血脂没降多少,身体内的铁等元素却比正常值低了很多,医生说他是吃粗粮太多惹的祸。

    吴先生这种营养不良是由于吃了过多的粗粮造成的,粗粮以丰富的纤维素含量为代表,相比之下,其他营养物质就会少一些。长期过量食用粗粮,会影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降低某些降血脂药物的药效。

    每天适当地摄取粗粮是很有必要的,但只吃粗粮的做法是错误的,吃粗粮要注意粗细搭配,要和营养丰富的鱼类、奶类、蛋类等食品搭配食用。如何科学地吃粗粮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问题。这里我主要总结四点原则。

    吃粗粮要多喝水

    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粗粮比细粮要多出近1倍的纤维素,因此要比平时多喝1倍的水。

    吃粗粮要循序渐进

    突然增加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的不良反应。对于平时以肉食和精细食物为主的人来说,增加粗粮的进食量应该循序渐进,以便肠道逐渐适应为宜。

    吃粗粮注意搭配

    每天粗粮的摄入量以30~60克为宜,也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我们每天在进食时,除了要顾及口味嗜好,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荤素搭配,平衡膳食。

    粗粮最好在晚餐食用

    粮中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壁产生蠕动,使大便较快排出体外,所以晚上吃膳食纤维,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在第二天早上排便,这就减少了毒素对肠壁的毒害。另外,吃粗粮容易产生饱腹感,所以在晚上吃可以减少进食的量,从而避免晚上吃得过饱对身体有害。

    粗粮和细粮在营养上各具特色,口感上也各有千秋,平时吃粮时,应尽量避免品种单一,最好粗、细粮混合食用或轮流食用,科学地吃才能使粗、细粮中的营养成分形成互补,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单纯戒肉降脂不可取

    素食确实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降血脂。相反,长期吃素反而有可能造成身体内的糖、脂代谢异常。

    自从查出高脂血症,55岁的王先生就结束了大鱼大肉的“吃货”生涯,不仅一日三餐只吃青菜、豆腐、白米饭,还戒掉了所有的聚餐、应酬。又“宅”又“素”,过起了地道的苦行僧生活。当他信心满满地到医院复查血脂时,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甘油三酯仍然明显偏高,其他几项血脂指标也没有预期下降得明显。这让他非常无奈。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事实上,素食确实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降血脂。人体影响血脂合成和代谢的因素相当复杂,特别是在机体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失衡的情况下,单纯控制肉类和胆固醇的摄入,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进一步升高血脂。

    此外,人们在吃素控脂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以下误区。

    主食过多

    由于不能吃肉,我们就靠多吃米、面等主食填饱肚子,人体摄入大量的糖类转化生成甘油三酯,时间长了也会造成高脂血症。

    选择不当

    虽然戒了荤腥,但很多人喜欢吃瓜子、板栗、花生、核桃等坚果和其他小零食,这些食物有的本身脂肪含量高,有的是用煎炸等工艺加工而成,脂肪含量并不少。

    总量超标

    体内的“馋虫”总是蠢蠢欲动,一会儿吃一小口,即使完全是素食,一天积累下来,摄入的总热量也可能超标。加上长期素食可能造成营养缺乏或失衡,出现糖、脂代谢紊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血脂高的人最好把饮食习惯调整为“少荤多素”,而不是完全吃素,达到科学降脂和营养均衡的双重目的。平时多吃一些蔬果、粗粮和豆制品,少吃甜食、饮料等高糖食物,同时尽量避免一切肥肉、动物内脏和动物油等。如果单纯饮食控制3个月还没有明显效果,或血脂中度增高,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即便是饮食控制,也不能把饮食控制简单机械地理解为戒肉,试图用这种方式控制血脂是不现实的,而且长期如此有可能造成营养摄入的不均衡。

    高脂血症患者对食用油的要求

    在我国,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生命的杀手。资料表明,冠心病死亡率在近8年中城市升高53.4%,农村升高40.4%,过量摄取食用油,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过多,是这些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从而引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预防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应该从合理膳食开始,尤其应该从科学使用食用油开始。

    高脂血症患者在食用油方面更应该重视,怎么才是科学用油呢?我们主要是从注重油的种类、用量和烹调来分析。

    油的种类

    我们在鸡鸭鱼肉里已经摄取了动物油,我们再用动物油就不对了,所以要选择植物油,比如说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橄榄油有它的优点,但是价格比较贵。花生油是老百姓经常能看到和使用的食用油,挑选时要注意黄曲霉素的问题。玉米油、胚芽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营养丰富,能降血脂。不管是哪种油,都应该交替食用。

    油的用量

    平衡膳食宝塔对我们的建议是每天25~30克油,这是总的油,烹调油应该说植物油和动物油是2∶1的,并不是说动物油完全不好。

    烹调方式

    温度过高可以把好油变坏,坏油变得更糟。温度过高的时候,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过氧化的油脂可以促使恶性肿瘤、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同时过高的烹调温度可能造成不饱和脂肪酸键被破坏,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所以要用热锅凉油,旋转一周,采用急火快炒、油少菜多的烹饪方法。

    食用油是人体所需脂肪的主要来源,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应该以均衡营养、保护人体心脑血管系统为标准。了解了科学用油的原则,有利于高脂血症患者的身体康复。

    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要控制的很多,简单来说,就是清淡饮食是关键。一般来说,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是保证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效果和饮食健康的关键。

    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最好加一些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降脂作用。

    高脂血症患者食用的蛋白质来源,以大豆及其制品为好,一方面,大豆及其制品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大豆及其制品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在控制热量期间,若仍感饥饿,则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蔬菜所含膳食纤维、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禁用食物有: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糖类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应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肾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小于7.8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0摩尔/升时,可在两餐或临睡前食用,但也要减少相应主食。

    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咖啡、茶都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因此,应注意尽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食物的烹调方式。在烹调动物性食品的时候,绝对避免油炸。较适宜的方法是蒸和烤,这样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析出。

    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高胆固醇者,饮食治疗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营养。

    以上这些饮食方面的细节,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天一万步,你走了吗

    运动的方式有很多,有氧运动中走路、慢跑、游泳、爬山等都很好。但是我最推荐的是每日万步走,走路是最健康的运动方式,并且散步效果不如快步走。在我们看似稀松平常的走路,其实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一天所有活动加在一起一万步,这个是运动疗法推荐的基本量。除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如快递员,一般人日常生活是达不到这个量的,只有通过有目的地锻炼才能达到。我自己就一直坚持每日万步走,我每天走路上下班,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一边看川流不息的人潮,运动不仅放松心情而且有益身心。我走路的速度比一般人稍快,每一分钟走140步,因为运动要达到一定的量。之前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外国专家,也坚持每日一万步,还随身带有一个记步器,随时记录走了多少步。

    有人会说,我每天都在走路啊,起来倒茶水、去打印文件、走去洗手间……这不都是走路嘛。那么你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天能走多少步?除了运动量以外,对走路的速度也是有要求的。疲疲沓沓的沉重步伐和散漫优雅的闲庭信步,都不如精神抖擞的大步流星。要知道自己走路的速度是否合适,可以用(220―年龄)×75%或(220―年龄)×80%来计算,得出的结果应当是自己在走路运动之后的每分钟最佳脉搏。

    30岁左右的人,这个数据应当在140~150之间。不过也要因人而异,长久不运动的人和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可以适当走慢一点,锻炼结束后脉搏在120左右即可。走路谁都会,但怎么走才健康,这还真是个技术活。

    走路时正确的姿势是抬头挺胸,微微抬起下巴保持头部与地面平行,肩部放松,双臂自然前后摆动。低头耸肩、步子拖沓都不是健康的走路姿势。如果选择了上下班途中走一段路,最好能随身携带一双弹性较好的运动鞋。这能够缓冲在水泥地上行走对骨骼和关节形成的震动,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高跟鞋尤其应该放弃,平时常穿高跟鞋还容易形成外翻,更不用说穿着它长距离行走了。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锻炼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适宜程度,不可急于求成而引起运动性疲劳。走路时以自己感觉到舒适为最佳程度,在此基础上更敏捷一些即可。千万不要走得气喘吁吁、过于劳累。这样就等于把有氧运动变成了无氧运动,对身体反而不好。

    每天走够一万步,为了自身的健康,这个小小的改变你不会拒绝吧。

    高脂血症患者必须管住嘴、迈开腿

    我们都知道,远离心脑血管病,最好是管住嘴、迈开腿、坚持有氧运动。高脂血症患者更应该如此,具体该如何来做呢?

    首先吃去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人饮食应有节制,在合理营养的基础上,要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当地增加富含蛋白物、维生素、纤维素类食物的摄取量。主食中应搭配部分粗粮,副食品以鱼类、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为主。海带、紫菜、木耳、金针菇、香菇、大蒜、洋葱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常吃。饮牛奶应去掉奶油,不加糖。原则上,蛋类每日不超过1个,烹调时避免油炒、油煎。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鸡皮、鸭皮、鱼子、脑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少食精制食品、甜食、奶油、巧克力等。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应注意尽量少喝浓茶、咖啡,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应限制总食量。饮食治疗应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吃去高脂血症。

    其次要走掉高脂血症

    外国有句名言:“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早晚会被迫腾出时间生病。”美国最新研究表明,适当有效的步行可以明显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冠心病。步行对于高脂血症来说,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治疗疾病。但步行要达到防治高脂血症的目的,还要掌握科学要领:一是要坚持,持之以恒,才有效益;二是要有序,循序渐进,开始时不要走得过快,逐渐增加时间,加快速度;三是要适度,每天至少步行3千米,锻炼半小时,在锻炼时轻微的呼吸急促应在休息后4分钟内减轻,没有明显的疲劳、胸闷、头晕等不适表现。当然,根据身体情况,进行太极拳,慢跑、快走、骑车慢行、游泳、登山、健身操、门球、羽毛球、倒走等锻炼,也一样可以“走掉”高脂血症。

    由于血脂增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脂血症所致并发症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血脂的调节,特别是消除血脂高的不良影响,同样需要一个持续作用的过程,选择适宜的降脂药物,坚持食物和运动的治疗,就一定能战胜高脂血症,回归到正常的身体状况。

    高脂血症患者一周食谱安排

    高脂血症患者到底怎么吃,吃什么,上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一节我列举大多数患者反馈给我们营养教育中心效果较好的食谱,大家可以参考着吃。

    周一

    早餐:苹果100克,牛奶燕麦(牛奶250克、燕麦25克),鸡蛋50克,面包50克,酱牛肉35克,黄瓜150克。

    午餐:大米100克,清炒菜薹150克,海鲜汤(蛤蜊100克、西红柿80克、豆腐50克、白萝卜100克)。

    晚餐:花卷50克,南瓜小米粥(南瓜100克、小米30克),鸡丝炒豆芽(鸡肉50克、豆芽100克),青椒土豆丝(青椒100克、土豆50克)。

    周二

    早餐:猕猴桃100克,新鲜豆浆350毫升,方面包50克,牛肉80克,奶酪20克,芹菜豆腐干(芹菜100克、豆腐干50克)。

    午餐:粳米饭100克,清蒸鲳鱼100克,长山药炒木耳(长山药100克、水发木耳80克)。

    晚餐:素包子(韭菜100克、鸡蛋60克、香菇30克、虾皮30克、油5克、酱5克),凉拌苦瓜100克,鸡蛋汤(西红柿100克、鸡蛋60克、香菇30克、金针30克、紫菜20克、黄瓜30克、淀粉10克、麻油5克)。

    周三

    早餐:鸡蛋饼(鸡蛋60克、面50克、葱20克、油5克),牛奶250克,蒜茸西兰花(西兰花150克、蒜5克、麻油3克)。

    午餐:沙茶牛肉面(拉面100克、牛肉50克、西红柿100克、洋葱100克、土豆50克、沙茶酱20克)。

    晚餐:烧饼(面50克、油5克),清炖牛骨汤(牛骨200克、玉米50克、胡萝卜100克、莲藕50克、香菇50克),凉拌生菜(生菜150克、沙拉酱20克)。

    周四

    早餐:圣女果100克,蒜蓉面包(美乃滋20克、蒜蓉20克、面包50克),牛肉丸子汤(牛肉50克、葱20克、土豆100克、胡萝卜50克)。

    午餐:二米饭(大米50克、小米50克),蒜薹炒鲜贝(蒜薹100克、鲜贝75克),炒苦瓜鸡蛋(鸡蛋60克、苦瓜100克),菠菜马蹄汤(菠菜150克、马蹄50克)。

    晚餐:黑米粥(黑米20克、黑豆10克、莲子10克、百合10克、薏米20克、核桃5克、芝麻10克),清炒竹笋(竹笋100克、枸杞子5克),凉拌海带丝(海带100克、葱10克、麻油3克)。

    周五

    早餐:牛奶燕麦(牛奶200毫升、燕麦30克、鸡蛋60克),面包50克,酱牛肉50克,西兰花150克。

    午餐:南瓜大米饭(南瓜100克、大米100克),烩菜(土豆50克、豆腐50克、香菇30克、白菜150克),凉拌笋丝100克。

    晚餐:牛肉水饺(面粉100克、牛肉100克、葱20克、胡萝卜100克、姜10克、油5克),拌生菜(生菜100克、枸杞5克、圣女果50克、沙拉酱10克)。

    周六

    早餐:苹果100克,豆浆350毫升,鸡蛋清蒸50克,面包50克。

    午餐:豆角焖面(豆角150克、土豆50克、西红柿50克、面100克),凉拌黄瓜(黄瓜100克、盐1克、麻油2克)。

    晚餐:花卷100克,小米绿豆稀饭(小米30克、绿豆30克),烤小鸡翅50克,清炒莜麦菜150克。

    周日

    早餐:馄饨汤(猪肉50克、大葱20克、虾仁20克、姜5克、馄饨皮60克),青椒蘸酱(青椒100克、沙拉酱10克)。

    午餐:二米饭(小米50克、大米50克),炒莲菜胡萝卜(莲菜50克、胡萝卜50克),白菜豆腐汤(白菜150克、豆腐50克)。

    晚餐:花卷100克,蒜薹炒鸡蛋(蒜薹150克、鸡蛋50克),水煮鱼(土豆50克、红萝卜30克、豆腐50克、西红柿100克、龙利鱼片100克、白菜150克、盐2克、姜3克、葱3克)。

    高脂血症患者最易忽略的5个细节

    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排在了高发病的首位,患病率达46%。在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时,有些医生只会一味地要求患者用降脂药,注意饮食,而很少对患者说一些细节问题。其实,有5个很重要的细节是必须让患者知道的。

    一次血脂高并非高脂血症

    有人在体检时,一发现血脂高,就会被要求服药。其实,首次发现血脂高,最好在6周后复查。因为体检数据会受近两周内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复查前3天清淡饮食,前一晚禁食。

    有几类患者不能用降脂药

    不是有高脂血症就得吃药,有些人是不能吃药的,如活动性肝炎患者,70岁以上人群,心力衰竭、晚期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都不宜采取降脂药物进行治疗。怀孕或哺乳期妇女也不宜使用降脂药。

    正确吃饭能使病能好一半

    吃对饭比坚持服药更重要,正确吃饭能使病好一半。血脂高的人可在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有些患者知道肥肉要少吃,其实瘦猪肉也要少吃,猪肉中所含的胆固醇比牛肉和羊肉都高。另外,每天做到一茶一粥(指的是绿茶和燕麦粥),对降低胆固醇非常有益。

    运动不能坚持,伤害更大

    运动对于调血脂也有帮助,但是高脂血症患者运动一定要坚持,在运动次数上,建议每周锻炼5天,每次锻炼半小时即可。锻炼前,做5分钟的准备,如伸展运动、慢走等,锻炼后再做5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会导致体内脂肪增长,反而伤害身体。

    睡觉时易出事,枕头低点,再低点

    血脂过高的人,其血液流动速度比正常人慢,在睡眠时更慢,因此睡梦中最容易出事,患者要将枕头调低点。如果第二天发现头脑昏沉,就要将枕头继续调低点。

    注意这些细节,对于高脂血症的预防、治疗、康复都大有好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