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村的新鲜事-带着洋妞做菩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寒假来临了,窦东孝副教授又接到了一个能挣大钱的活,到浙江的乡村里去雕塑菩萨。近些年来,那些富起来的农民很热衷于出资盖寺庙塑菩萨,当地政府也不反对。一来浙江乡村天然的山清水秀,配上些楼台寺庙就有了旅游资源,对发展地区经济有利;二来反正是农民自愿集资,用不着政府掏腰包,农民富了总要有点精神需求的。于是像窦教授这样科班出身搞雕塑的人就成了抢手货,人家请都请不到,花个十天半月时间雕几尊菩萨像,挣的钱比在J·T大学一年的收入都多。凭良心说窦教授倒不是见钱眼开的人,他如今光棍一条,一日三餐在食堂或街头小摊上混饱了事,花不了多少钱。他也明白菩萨雕得再多也不可能作为学术成果将来以此来申报正教授职称的。窦教授没有忘记自己的副教授职称是怎么来的,他不可能再故伎重演,演了也不会管用,他就不去作这个非分之想了。只不过他觉得寒假里呆在六号楼太乏味,特别是中间还夹着个春节,人家热热闹闹吃团圆饭,他去哪里找这份温暖呢?还不如出去混一个月,闲云野鹤般流浪一番,顺便也能挣点钱——钱对谁来说都是好东西。窦教授跟卡娅和米西娜闲聊时就把自己的寒假计划说了出来,不料两个波兰女孩一听,说死说活也要窦教授带她俩一块去浙江造菩萨。窦教授想这塑菩萨是个力气活,哪里是女人干的,再说自己跟这两个女孩不过是六号楼邻居。可是卡娅和米西娜说什么也要跟着窦教授去,窦教授就换了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两个女孩不是不懂事的小姑娘,她俩好歹也是学的绘画专业,等菩萨塑好了,总要有人上油漆的,就让她俩去干好了,分点钱给她们就行。这样窦教授就同意带卡娅和米西娜去浙江造菩萨,条件是她俩必须去向留学生办公室打个招呼,窦教授可不愿意不明不白地带人走。两个女孩高兴极了,顺便又给她们各自的父母打了电话。窦教授这才知道卡娅和米西娜的父亲都是波兰驻华大使馆的外交官,乖乖,这俩疯丫头还是名门闺秀呢。

    窦教授带着卡娅和米西娜来到浙江宁波一个靠海的小渔村,名叫海星村。据说海星村从前很穷,男人出海时,女人就到邻近村子的小庙里去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自家男人平安归来。近年来海星村的男人专捕金枪鱼,女人养淡水珍珠,都是卖给外国人的,村里经济发展很快,家家住了新楼房,国家级公路一直修到村口。海星村人有钱了,就商议着要盖寺庙塑菩萨,越有钱当然越需要菩萨保佑。窦教授、卡娅和米西娜三人被村长请到了村里最高级的海星宾馆住下来,接风宴上还请来了海佬倌作陪。这海佬倌是海星村最受尊敬的人,他的四个儿子个个在外面做生意发大财,这回海星村造庙宇塑菩萨,海佬倌一家就出资一半。海佬倌是捕鱼出身,脾气像大海一样豪爽得很,他将酒杯举到窦教授面前说:“窦教授,你不但大老远从浦江市跑来帮我们请菩萨,还带来两个外国小妹妹做帮手,说明你很看得起我们海星村,今朝我要好好敬你一杯。”海佬倌喝下酒,就把见面礼放在桌上,送给窦教授的是块男式雷达表,两个波兰女孩一人一条上品的淡水珍珠项链。那项链在灯光下闪着晶莹剔透的光泽,卡娅和米西娜半张着嘴巴看呆了。村长在一旁说:“这是海佬倌个人的一点小意思,不算在工钱内,三位放心收下。”

    海星村的庙宇已经造好了,青色琉璃瓦大红柱子土黄色墙壁,气派大得很,就等着窦教授来给庙里塑菩萨了。村长想得很周到,塑泥菩萨身胚是个力气活,窦教授书生一个怕是吃不消的,他就派了三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给窦教授打下手,按窦教授的指点堆泥坯。等菩萨身胚造型基本上弄得差不多了,窦教授才爬上梯子,用竹片削削刮刮,对菩萨的脸部手脚等处进行精工细雕,这对搞雕塑的窦教授来说真是小菜一碟,玩一样的,省力得不得了。卡娅和米西娜更是高兴,归她俩上油漆的活儿是最后一道工序,于是两个女孩就天天在海边游玩,金枪鱼大对虾吃了个够,捡了一大袋子海螺贝壳,风景照拍了一大堆,而真正干活的时间只不过两天,庙里的菩萨就变得栩栩如生,神采飞扬。

    菩萨塑完后已临近春节,海星村的男女老少说什么也不让窦教授等三人走,非请他们留下来过年不可。这对卡娅和米西娜来说再好没有了,她们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中国人传统的过年场面呢。窦教授也不推辞,他本来就因为怕寂寞才接了这份活儿,在海星村过年总比在六号楼里孤零零守着一台电视机好得多。所以整个春节他们三个人就在海星村挨家挨户胡吃海喝打牌玩耍。海星村人富了,有客人上门就成了挣面子的事,何况还有两个漂亮的洋小姐,卡娅和米西娜还依小卖小地收下了村里老人给的不少红包呢。过完春节回到浦江市,窦教授和两个波兰女孩不但肚子鼓,腰包鼓,背囊里还装满了海星村人送的土特产。卡娅对窦教授说:“还塑什么菩萨呀,窦教授您就是一尊大财神菩萨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