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是拉美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具有民主传统的国家。1936年,智利激进党、共产党、社会党等组织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建立了人民阵线。在1938年的大选中,人民阵线获胜,成为拉美第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帝联合政府。阿连德曾任人民阵线政府的卫生部长。
阿连德生于智利瓦尔帕莱索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曾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32年获智利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马马杜克·格罗韦(阿连德的亲戚)等一部分军人夺取政权,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尽管它只存在了12天,但对阿连德触动较大。1933年,阿连德参与创建智利社会党,先后担任该党的副总书记、总书记和主席。1937年当选为众议员,1938年任人民阵线政府卫生部长。1945年起曾4次当选为参议员,并曾任参议院副议长、议长。阿连德曾作为社会党或人民行动阵线的候选人参加1952、1958、1964年的总统竞选,但遭到失败。1970年他作为人民团结阵线(又译“人民联盟”)的候选人再次竞选总统并获胜,于同年11月就任总统。
1.阿连德的社会主义的主要主张
以阿连德为代表的智利社会主义的主要主张是:
(1)通过选举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智利人民团结阵线所设计的具体方案是,第一步通过选举取得行政权,第二步再通过选举赢得议会绝对多数而掌握立法权,然后实现政权的社会化即进行经济结构的改革。
(2)在资产阶级法制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变革。阿连德在1971年5月21日向国会提交的第一个总统咨文中提出,要“开创法制化的途径来实现新形式的、具有多元化和自由的社会主义秩序”,“在尊重法制、体制和政治自由的条件下,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3)多元化的社会结构。阿连德在总统咨文中提出要在智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以民主、多元化和自由样式的社会主义”。他认为多元化是马克思主义前辈预言过但没有具体实现的革命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新的方式。他主张要“在民主、多元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多元化中过渡到社会主义”。人民团结阵线所主张的多元化包括建立多党制政府,允许多元化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建立多元化的经济成分,以公有制为主,公有制、合营和私有制成分并存。
阿连德在法国记者雷吉斯·德布雷的访谈中说:“智利现在发生的事情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社会党和共产党的协作行动,这两个政党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成人民联盟的六个政党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规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认为我们采用了开辟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那些改革。我们宣称,我们正在闯出一条不同的道路,而且我们正在证明,实行基本变革、从而铺平通向革命的道路,这办法是行得通的。”“我们将要成立一个民主的、民族的、革命的和人民的政府,而这个政府就会开辟社会主义的道路,因为社会主义不是靠颁布法令来硬套的。我们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导向革命的措施。”“共和国的总统还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我也是为了实现智利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为了开辟社会主义的道路,才来担任这个总统的。我们的目的是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1]
2.阿连德社会主义的试验
由智利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社会民主党、独立民主运动和统一人民运动6个组织组成的人民团结阵线提名社会党领导人阿连德作为阵线候选人,在1970年9月大选中得票36.3%,多于民族党的34.9%和基督教民主党的27.8%。根据选举法,在候选人得票均不超过半数的情况下,必须由议会在票数占前两位的候选人中决定总统人选。为了能获胜,阿连德接受了基民党提出的以“宪法保障条例”作为交换条件,以取得其支持。“宪法保障条例”要求新政府尊重原有军警体制,不建立与之平行的武装组织。同年10月24日,在议会投票中,由于基民党的支持,阿连德当选总统,于11月3日就任总统并成立人民团结阵线政府。人民团结阵线政府共执政了约1000天。这1000天,既取得了重大的政绩,也有不少失误。
阿连德的人民团结阵线执政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
(1)大规模实行国有化。1971年7月,在把外资在智利的最大铜矿公司塞罗、安那康达和肯奈科特收归国有后,又将150家本国私人大型企业(包括银行、外贸公司和铁路运输公司)收归国有。
(2)大刀阔斧进行土地改革。到1971年11月征收的土地已达240万公顷。任内,共征收了4287个庄园的822万公顷土地。建立了大量的国营农场、合作社,农村的土地关系发生了变化。
(3)提高人民的收入和改善社会福利。1971年初把工人最低工资提高50%,职工薪金提高30%,工人最低退休金相当于最低工资的80%。增加对劳动人民的各种补贴,改善医疗与妇幼保健待遇,如免费供应300万儿童和孕妇每天半公升牛奶等。
(4)在对外关系方面,加强了独立性。阿连德政府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扩大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支持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1971年12月在南美国家中率先同中国建交;恢复了同古巴的关系。
阿连德政府的这些改革措施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它削弱和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势力,使智利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在执政第一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改革步子过快、过急,打击面过宽,树敌过多,侵犯了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农场主的利益,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由于超越国力增加福利,提高工资,使国家财政开支激增,赤字增加,通货膨胀加剧,市场商品匮乏。美国对智利实行经济封锁,减少或停止向智利贷款和投资,压低铜价,同时极力支持智利国内反政府活动。随着改革的深入,基民党不再支持阿连德政府,转而采取对抗态势。人民团结阵线各政党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一。再加上人民团结阵线虽然建立了政府,但并没有掌握政权,因为行使立法权的议会(在议会中反对派占多数席位)和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军警、法院都控制在反对派手中,政府的决定和意志很难实现。
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破坏和国内各阶层人民不满情绪的增长使智利政局日益动荡。1973年9月11日,以陆军司令皮诺切特为首的军内反对派策划了军事政变。政变部队袭击总统府,遭到阿连德的顽强抵抗。最后阿连德以身殉职,阿连德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失败告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阿连德参与创建和领导的智利社会党的性质曾确定为“代表工人阶级和智利被剥削群众利益的革命组织”和“工人阶级的革命先锋队”。1971年召开的党的“二十三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指出,社会党将通过“人民团结”政府,“把资产阶级性质的现行制度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在智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1973年智利发生军事政变,阿连德政府被推翻后,社会党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大批领导人和党员被迫流亡国外,党组织也分裂成几派。1989年12月,社会党两个主要派别宣布联合,成立“统一社会党”。1990年,又与另一派合并,重组社会党。1991年11月,社会党宣布,作为一个政党,社会党已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不要求党员放弃马克思主义。1996年9月,智利社会党加入社会党国际。现有党员约7万多人。目前,党内仍分成几派,有一派坚持要在智利建立阿连德式的社会主义。
2006年1月15日,社会党人米歇尔·巴切莱特(1951~)作为执政联盟候选人在大选中获胜,当选总统,并于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执政。但她在执政期间,不再提要在智利建立社会主义。
注释
[1]〔法〕雷吉斯·德布雷:《阿连德和德布雷的谈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第33、55~56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