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个说客,当众夸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平生有一愿,要将1000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1000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有个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说客一听,忙拱手道:“先生说的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实没有!”长者顿时手拈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你了。”
这只是一则笑话,但它却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那位说客的机智外,更包含了人们无法拒绝赞美之辞的道理。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恰当地赞美别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赞美,而实际上,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赏识,但是,周围充分理解自己言行的人并不多,而我们自己也很少评论那些发生在周围的、我们所喜欢的言行。这一点着实令人感到奇怪,因为表示赞赏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任何代价,而在赞美别人后自己得到的回报却是多方面的。
人人都喜欢被赞美。美国某著名社会活动家曾推出一条原则:“给人一个好名声。”如果你能以诚挚的敬意和真心实意的赞扬满足他人的自我,那么他人可能会变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达理、更乐于协力合作。
一位催款小姐到某公司催款已有数次,都没得到分文。一次,她在总经理办公室等候,观察到进进出出的人夸他点子好,主意对头,搞成大事情,总经理本来板着的脸孔总会露出得意的微笑,乐颠颠地陷入自我陶醉之中,要是有事找他办他都一一批准,顺顺当当的。
催款小姐发现了这位总经理好大喜功、经不起吹捧和爱面子的弱点,于是对“症”下起药来。在以后与总经理的交谈中,催款小姐对欠款公司的发展、规模、能量、信誉等展开了评论,讲得有根有据,头头是道,不时透露出敬佩之意。总经理越听越高兴,索性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起“治厂经”,这位小姐马上变成了一个耐心的“听众”,偶尔说几句助兴的话,总经理觉得两人谈得很投机。催款小姐见时机成熟,便恭维说:“赵总,像您这么稳重成熟,思考周密,一般人很难做到啊!”一句话又引起对方把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最后转入正题,催款小姐叹道:“难啊,就像我催款一样,总也不见效,对上面不好交款。你这么洒脱的人,给我办了,有为难之处吗?”这位总经理先是重复了领导班子有统一意见,不能随便支付欠款的话,但他沉思了一会,爽快地拍板说:“你也跑了好几趟了,很不易。下个周一,你找王副总经理拿款吧!我给他打个招呼就行了!”终于,催款问题迎刃而解。
领导也是人,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如果得知下属在背后称赞自己,领导往往会认为下属真的喜欢自己的某个优点,而不是出于奉承。下属喜欢领导,领导也自然喜欢下属,这是人际吸引中相悦作用的结果。
为了让领导脸上有光彩,有时,可以让他代你接受因你的设想或发明而得到的荣誉。罗伯特·加里就非常善于运用这个策略不断地向领导提供有用信息,为领导脸上贴彩。加里认为如何使领导显得明智是值得研究的。他还就此提出了一些方法:“千万不要在小组会或讨论会上提供新的信息,最好的办法是用书面形式写下来,让领导在会上宣读。”这样一来,大家会对领导的能力表示钦佩和赞美。
在很多情况下,你将发现这样做不会使你太过于为难。虽然许多下属一般不愿意这样做,但是,那些有能力的下属却往往赞同这种做法,而且有时候会鼓励他人也这样做。如果你与你的领导关系十分牢固,你会发现这种做法将会有利于你实现长远的利益和奋斗目标。正如一个精明的英国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在世界上可以有许多事业,只要他愿意让别人替他受赏。”
让领导脸上光彩,你从中可以得到的好处,不只是看到你的想法得到实施时的快乐,也不只是从领导那里得到他对你的感激,有时,还会有一些实在的好处。
这些实在的好处会从某些具体的事件中体现出来,如给你加薪,或者派你去做一件“肥差”,或者当他提升时,也带你一起提升,等等。你让领导脸上光彩,领导就会找机会适时地给你回报。总之,尽力使领导脸上光彩以赢得领导的青睐是一个公认的有效策略。
让上司有一个良好的感觉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受到别人称赞,他会感到愉快和喜悦。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承认,一句美好的赞扬,能使他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单纯的人际关系中,称颂和赞扬也是必要的,正如润滑对轮子是必要的,可以使轮子转得快。”人们内心中最基本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这些长处正是个人价值的生动体现。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看到和肯定自己这些长处,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因此,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词,也会使人感到信任、友好、欢欣、温馨。
欧洲中世纪的黎塞留是这方面的高手。例如,他自己能解释国王常有的烦躁情绪,还能因势利导,以使烦躁的君主控制住自己,进而感觉良好。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人就曾说过,黎塞留每天要非常仔细地审视国王路易的面容,即使有一道皱纹异样,他也不会休息,直到使之恢复正常。
在此方面,你也许不会做得如此之细,但你将会发现使上司保持良好感觉非常有助于你与上级的交往。即使是最坏的上级,当他不仅对你感到满意而且对自己也感到满意时,他将会变好,而且也会变得更加容易接近。
充分肯定并赞美别人的优点和成就,肯定会让对方感觉非常良好。可以说,讨厌别人对自己赞美的人是少之又少。即使有,其内心的本意亦必不尽然。譬如曾经叱咤风云一时的拿破仑,就有过这么一段轶事。
拿破仑是非常讨厌别人拍他马屁的。有一次,随从之一对他说:“将军!您是最讨厌别人对您拍马屁的吧!”拿破仑笑着回答:“是的,一点儿也不错!”
事实上,这不就是那位随从一记“拍马屁”吗?!
赞美别人,恭维别人,甚至是对人“拍马屁”,其实都是人际关系上至高无上的“润滑剂”,而且这种美丽的言词又是免费供应的,如此“于人有利,于己无损而有利”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你不断地在加强充实自我能力的同时,请莫忘了也要加强一下对别人“恭维”的技巧!
要想早日出人头地,首先就要澄清自我的主观意识,尽快地养成随时都能赞美别人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习惯成自然”,当赞美别人已经变成你的习惯时,你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到那时,曾在背后对你指指点点,甚至批评你的人,都将对你刮目相看了。
然而,当你力图使上级感觉良好时,必须摒弃露骨的奉承。你不应该试图靠溢于言表的赞扬或是假惺惺的恭维话来安抚他或让他高兴。这种做法不只是不诚实,而且往往会自讨没趣。就像现代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恭维和赞美至多只会使接受者产生矛盾的心理反应。
黑姆·吉努特曾这样说过:“直接赞扬某人就像是直接照射的太阳光一样,令人感到不舒服,使人眼花缭乱。因为这种赞扬会直接置他于一个不自然的、尴尬的境地,所以他往往会不得不加以拒绝或者就是轻视它。”这样也会使他担心自己会辜负别人对他的赞扬。如果你恭维上级已做的某件事,那么,下一次如果他也许没有做得这么好时,他就会变得极为烦恼,起先恼他自己,后来就会对你生气。
一般说来,爱什么懂什么。一个人爱好书法,必定有丰富的书法知识;一个人爱好钓鱼,钓鱼经验必定丰富。你没有必要恭维其爱好如何如何,这样的话他必然听得太多,如一阵风吹过耳畔,脑中留不下半点痕迹。这时,只要你虚心地讨教一番,作毕恭毕敬状,他定会耐心地向你传授其中一些奥秘。
一次,某君到一位擅长书法的领导家去拜访,自然,话题就落在书法上。某君谦虚地说:“王局长,这些年我虽然努力练字,书法水平却提高很小,恐怕主要是不得要领,请您稍稍泄露点‘秘诀’如何?”王局长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书法“经”来:“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练字‘无剑胜有剑’,就跟令狐冲练剑一样,平时心中多揣测,多看多记,关键在于心得,不一定非整天坐在那里练字不可……”某君很高兴地说:“我现在得您‘真传’,以后用心去练,定会大有长进。”王局长很高兴,临别时还送了他几幅字让他临摹。这就是赞美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所在。
除了给予敬意和赞赏之外,另一种使上级感觉良好的做法是表达你的良好反应。如果上级在宴会上讲了一段话,你和在座的其他人都以为讲得很精彩时,要毫不犹豫地向他提出自己的反应。如果你没有参加,那你可以与那些参加的人联系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有一些正面的话要讲。
记住,所有这种情况,你都不是在发表意见,而只是在转告一个事实。
再说一遍,你不必等上级做报告时才使用这种技巧。如果上级主持一个会议,他提及的一件或几件事,散会后仍给那些参加会议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你可以转告这个事实;或者,如果上级作出一个决策,受此决策影响的一个或很多人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决策,那你也可以转告这个信息。
记住,转达对他做好事的积极反应,就是在鼓励他多做好事。
你在正确的方向上助了他一臂之力。
为了使上级感觉良好,你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奉承形式,这很体面,而且往往很有效。
封伦本来是隋朝的大臣,隋朝开国不久,隋文帝命令宰相杨素负责修建宫殿,杨素任命封伦为土木监,将整个工程全交给他主持,他不惜民力,穷奢极侈,将一所宫殿修得豪华无比。那个一向以节俭自我标榜的隋文帝一见不由得大怒,骂道:“杨素这老东西存心不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将宫殿修得这么华丽,这不是让老百姓骂我吗?”
杨素害怕因这件事而丢了乌纱帽,忙向封伦商量对策,封伦却胸有成竹地安慰杨素道:“宰相别着急,等皇后一来,必定会对你大加褒奖。”第二天,杨素被召入新宫殿,皇后独孤氏果然夸赞他道:“宰相知道我们夫妻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开心的事了,所以下工夫将这所宫殿装饰了一番,这种孝心真令我感动!”封伦的话果然应验了。杨素对他料事如神很觉惊异,从宫里回来后便问他:“你怎么会估计到这一点?”
封伦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自然是天性节俭,所以一见这宫殿便会发脾气,可他事事处处总听皇后的,皇后是个妇道人家,什么事都贪图个华贵漂亮,只要皇后一喜欢,皇帝的意见也必然会改变,所以我估计不会出问题。”杨素也算得上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了,对此也不能不叹服道:“揣摩之才,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从此对封伦另眼看待,并多次指着宰相的交椅说:“封伦必定占据我这个位置!”可还没等封伦爬上宰相之位,隋朝便灭亡了,他归顺了唐朝,他又要揣摩新的主子了。
有一次,他随唐高祖李渊出游,途经秦始皇的墓地,这座连绵数十里、地上地下建筑极为宏伟、墓中随葬珍宝极为丰富的著名陵园,经过楚汉战争之后,破坏殆尽,只剩下了残砖碎瓦。李渊不禁十分感慨,对封伦说:“古代帝王,耗尽百姓国家的人力财力,大肆营建陵园,有什么益处!”封伦一听这话,明白了李渊是不赞同厚葬的了,这个曾以建筑穷奢极侈的宫殿而自鸣得意的家伙立刻便换了一副面孔,迎合地说:“上行下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气。自秦汉两朝帝王实行厚葬,朝中百官、黎民百姓竞相仿效。古代坟墓,凡是里面埋藏有众多珍宝的,都很快被人盗掘。若是人死而无知,厚葬全都是白白地浪费;若人死而有知,被人挖掘,难道不痛心吗?”
李渊称赞他说得太好了,对他说:“从今以后,自上至下,全都实行薄葬!”封伦修宫殿,表面上看是没有揣摩准隋文帝的心意,其实他知道,真正当家做主的是皇后,他从她那里入手,连皇帝都得被他牵着鼻子走,这才是真正的揣摩高手啊!
关于这一点,作家宾德在其畅销书《代理人业务》中引述了一个社会学博士欧内斯特·迪克特的一段话。迪克特博士说:“如果你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方法与上级的那引进独特的工作方法几乎完全相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就在让上级喜欢你和你的工作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当上级从你的言谈举止上看到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方面时,他们就会对你加以承认。否则,他们就会否定自己,而这是与人的本性相背的。”迪克特博士称这种方法为“机智奉承法”,确实如此。但是你应该确信,决定接受上级的任何一个独特的方面对你应该是实际有效的。否则,就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上级会认为你所理解的东西都错了,并且他将开始怀疑你,而不是怀疑这个独特方面的本身。
含而不露地赞美上司
你可以抓住上司意见中的某一处被你所认同的地方,并大加肯定和赞赏。含而不露地赞美上司,会增加你与上司的感情,缩短与上司的距离。赞美上司是对上司的认可、支持和褒扬,是下属与上司搞好关系的“润滑剂”。没有不喜欢听赞美的上司。领导是球队的“队长”,需要大家的鼓励和喝彩。
然而,有的人虽然在称赞上司方面一向很“积极”,却不注意方式,不仅上司不喜欢听、不敢接受,就连同事听了也反感,不仅没收到效果,反而还得罪了别人。这就需要在赞美上司时把握好称赞的技巧。含而不露地赞美上司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技巧。
那么,怎样才能含而不露地赞美上司呢?
1. 语言要正确
赞扬上司最好以“公众”的语气赞美,同时把自己的赞美融入进去。
某报社刘主编的一篇稿子在某家报上发表,小张不失时机夸赞:“刘主编,大家都在学习你的报道呢。我们都认为您报道的角度独到,大家都要向您请教呢。”刘主编听后很高兴。
赞扬上司要尽量使用“中性”词,切不可滥用形容词和副词。态度要诚恳,要出于真心。如果开口“最、最、最”,闭口“很、很、很”,不免使上司感到你言过其实,而且感到你比较虚浮,言不由衷。
一位领导经常自己动手写讲稿,偶尔秘书为他准备稿子时也是事先把稿子的“路子”告诉秘书,供秘书执笔时参考。因此,秘书经常对他说“像您这样当领导,我们都快失业了”“人家都说写稿子是件苦差,可是为您写稿子是件美差”。
由于赞扬恰如其分,这位领导每次都愉快地接受了。如果秘书说:“您真有水平!别的领导都比不上您。”那么这位领导一定接受不了,秘书的赞美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2. 方法要正确
对于赞扬的方法,直接赞扬和间接赞扬可以并用。直接赞扬,主要是指对上司个人“有话直说”,当面赞扬。如上司刚做完报告,他主动询问你对报告的印象。那你就可以使用恰当的语言,实事求是地进行直接赞扬,切不要以“还可以”“凑合”之类的话应付了事。
某市召开旅游现场会,负责旅游工作的领导曾经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这位领导在讲话中旁征博引,并且语言非常幽默。大家都认为他的讲话有水平,反映了本市旅游工作的实际情况。会议结束后,这位领导问身边采访的一位记者:“你认为我今天的发言怎样?听众有什么反响?”这位记者回答:“您今天的发言讲得非常准确,不仅把我们市目前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了,还为大家展示了未来发展的前景。我们都深受鼓舞呢!”
这位记者恰当的赞扬使这位领导感到很欣慰。这比直接赞扬“您讲话真有水平”“您的讲话太精彩了”等要容易让人接受。间接赞扬,也包括在对上司当面赞扬时采用迂回的方法进行赞扬。如上例,你还可以把大家听完报告后的反应转告给上司。你自己的意见是直接赞扬,大家的意见是间接赞扬。
3. 内容要正确
赞扬上司时,最要紧的是赞扬上司真正在乎的事情。上司不在乎的事情,你喋喋不休地赞扬,难免遭人讨厌。比如:新任职的上司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上司作出的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决策;上司近期所取得的某项工作的成功;上司子女的“金榜题名”,等等。这些常常是上司很在乎的事情,可以恰当地表示赞扬。
某局李局长喜欢开车,常常自己驾车,并乐于谈论车技。一次局长司机小张不慎在驾车过程中扭了腰。李局长让小张坐车,自己开车。当时正值车辆运行高峰,路上交通拥挤,但李局长的车开得稳而不慢。这时小张开口说:“局长,想不到您的车技这么好,在这样情况下开得这么快,比专业司机还棒。”
这句由衷的赞美之辞使李局长非常高兴,并夸小张有眼光。
4. 要注意场合
在上司的亲属面前赞扬要抓住他们的共同点。比如:李军到局长家坐客,局长和夫人热情接待。于是李军就抓住局长与夫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热情、好客大加称赞。此外,在领导的上级面前要慎重称赞自己的领导,切莫将是非渗杂进去,弄巧成拙。在交际场合,称赞上司语言要简练,要起到“推销”领导的作用。
总之,赞扬上司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当然,作为下属,既不要为会赞扬上司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不谙此术而烦恼。因为,决定你事业成败的关键,决不是你会不会赞扬。
赞美领导也需要智慧
在职场中,一个下属学会和领导说话与不懂得如何跟领导说话,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上所收获的效果截然不同。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送暖。刻意地夸赞领导虽有阿谀之嫌,但在与领导说话交流过程中,能适时地送上几句夸赞领导的话,对上下级关系的融洽上,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为下属,为了使我们工作起来更顺畅,使自己和领导之间的相互帮助更多一些,使团队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会说一些能够使领导更容易接受的话。其中,得体的夸赞领导的话,无疑帮助最大。
人人都需要赞美和激励,领导也不例外,只是下属需要运用一些委婉的策略。一般来说,领导比较在意自己的权威,所以许多领导不能直接面对来自下属的改善建议。但如果下属能够把建议包装成对领导成就的适度赞誉,就很可能会因满足了领导的成就感而激发其向着下属期待的方向努力。同时,还让领导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好感和信任。
首先,赞美领导先要了解领导的个性心理。领导者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作风和习惯。下属只有了解领导的个性心理,才方便沟通,不要认为这是为了“低俗”地迎合领导,其实是为了运用心理学规律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以便更好地处理上下级关系,做好工作。人性中有一种最深切的禀性,就是被人恭维的渴望。与领导交往时要永远记住,领导都希望下属恭维他、赞扬他。你要找出领导的优点和长处,在适当的时候给领导诚实而真挚的恭维。你可以请领导畅谈他值得骄傲的东西,请他指出你应该努力的方向,必要时你可恭敬地掏出笔记本,把他淡话的要点记录下来,这样做会引起他的好感。他会觉得你足一个对他真心钦佩、虚心学习的人,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人。
其次,找准领导身上的“闪光点”。虽说赞美是一件好事,却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一般来说,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改变你对他的态度,那就是寻找他身上的优点。而且,只要你用心去找,就一定会找到一些。一旦你发现了他人身上具备的某些长处,你也就能对他“另眼相看”了。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别人真诚的赞美,包括领导。但赞美一定要有闪光的地方,不可过于流俗。
拿破仑对于奉承一向很反感,这一点他的士兵都知道。然而有一个聪明的士兵却对拿破仑说:“将军,您是最不喜欢听奉承话的,您真是位英明的人物!”拿破仑听后不仅没有斥责他,反而十分受用。这位士兵之所以能赞美成功,就是因为他了解拿破仑的脾气秉性,深知拿破仑讨厌奉承话,但他又很聪明,准确地赞美了拿破仑的“闪光点”。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会对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无动于衷。现实生活中,有人精通赞美之法,有人却不会赞美别人。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每次有人吹捧我,我都头痛,因为他们捧得不够。”可见,高帽子是人人都爱戴的,关键是赞美的人能不能抓住被赞美之人的“闪光点”而已。
最后,赞美领导的话要有独到之处。对你的领导而言,可能有一些赞美是他经常听到的,这些赞美往往是针对他最突出、最明显的特点的,如外表看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相貌英俊、气质不凡等。这些赞美话,对他而言已听过很多次,甚至已成为习惯了,再听到同样的赞美,其效果必然会很一般,容易被领导看成是常规的客套,而不再具有特定的意义,甚至还会因此认为你对他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呢。
要想在办公室里出人头地,赢得领导的青睐和同事间的和睦相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赞美领导和同事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必备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更是事业成功的良性催化剂。
下面还有一些如何用好“赞美”的小贴士:
(1)把每一次赞美都当做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把他人的优点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别人也就会很乐意地帮助你。同时,要在实践中学会更自然地表达你的好意。
(2)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立即表示赞同,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表现出你的谨慎和细致,然后给别人进一步表明观点的机会,让对方说服你,这样你的赞同就会显得更加有价值。
(3)不管在什么场合,针对什么人,都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赞美,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对未来的一笔投资。哪怕是别的部门的领导,甚至是你并不喜欢的人,也应该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加以赞赏,这同样会给你带来回报。
(4)巧借众人的“夸赞”来表达你对领导的敬意,是一种不露骨的恭维。毕竟,“众口称赞”总比你单独一个人的赞美来得更有力量。也许你会担心这样做会让别人夺丢你的光彩,实则不然,智慧的领导对你这个“二传手”会更为感激。
(5)赞美和恭维领导不仅是说好话,还要说好听的话。例如,对领导的问候、关心、敬重的适度,同样是一种赞美与恭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