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谈起小小说,就不可避免地要说语言。俊超的文字善于借助语言和周围的环境巧妙地营造一幅幅美丽的画面。(1)诗意性:“桨声欸乃,船顺流而下。”(2)散文化:“我把脸扭到一边,往远处望去,我总是看见苍茫的天地间腊月雪翩翩飞舞。”这句哕唆了,试修改一下看看:我把脸扭到一边,远望,苍茫天地间,腊月之雪正翩翩飞舞。相对于他的有些神来之笔:
“我要离开家人——我想我本来就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风和旷野的。”“那时,屋内寂静无比,楼外是北风疯狂的尖唳。”动与静恰当地结合,非常符合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句就相形见拙了:“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我鼻子还没这么酸过。我朝窗外瞟去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这里表达得既哕唆也欠流畅。海明威为了使自己的作品精练,曾单腿站着写作。《好望角》在叙述形态和构思上采用回忆、倒叙、插叙来表现老人十年间的人生经历,有短篇小说压缩的迹象。所以学习名家并有意识地培养文本的凝练和行云流水般的感觉是非常有必要的,于德北的《秋夜》这方面做得就很好。
技巧
老人划着船,像是从远古而来,《好望角》里,划船老人的梦想是能去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看看,战争却粉碎了他的梦想,于是,他寄希望于儿子,而儿子却在非洲被人绑架,下落不明。他的作品历史性、地理性很强,有跨越时空之感。《那年冬天好大雪》表现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兄弟之间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故事。为什么会是《最后的村庄》?作品在表现环境污染、地球生态不平衡给动物和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维护生态平衡是每个人的责任。表现这方面的还有《二月之光》。《你怎么如此庸俗》里,表现人性的复杂,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善,具有极强的现实批判力。《二月之光》《你怎么如此庸俗》的内容及表现手法都有点离奇,有点夸张和荒诞,与贝克特的反传统剧本《等待戈多》有相似之处,作者以梦呓般的语言、怪诞荒谬的想象去表现某种事物,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写潜意识的流动过程,现实的,未来的,真实的,虚幻的,作品对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存在一种美好的愿望。
《悲剧的诞生》海德格尔说,科学技术的发达已经使人类陷入“无家可归”
的困境,人类只能在神话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家。俊超的小小说正反映了这一点,无论从文学的社会意义、意识形态还是美学价值来说都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如何在离奇的想象中实现艺术的真实性,还需要不断的追求和探索。
哲思
《你怎么如此庸俗》里对于参禅悟道提出了哲理化思考,但很晦涩,没有明显表达出来,乍看之下好像有阴暗的一面,酒鬼,人世的种种丑恶,《二月的阳光》也有这样的意向。在作品中让意识的流动表现人世之苦难与丑恶,其实他正是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渴望人性之初的善良、智慧等,使他的作品更具艺术的魅力。其他小小说在哲思化方面都做得不够深。尹全生的《找钱》里,由人性和表现社会的深刻主题而引发出来的哲思——人生价值观,很明显。他的其他作品表现哲理这方面也很出色,真正的一文多意。
意识
为什么一定要说意识?要写出大气之作,而且目前你也有这样的实力,就必须培养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大家风范。短小、精悍、哲思、生活。
俊超是个非常可爱、要求进步、好学的年轻人,他超然而诗意化的文字、巧妙的构思、怪诞的超乎想象又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已得到众多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目前,他的作品还处在个人主义创作范围,需要不断追求和探索作品的从容和大气。他的文字有点超凡脱俗,文中的人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对周遭世界的认识,超出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可以写出来的,看了让人震惊,按照杨晓敏主编的“小小说是平民艺术”这一主旨,应该更多地走向生活化、平民化,在揭露现实阴暗面时不妨让阳光之处多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