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学习参考-坚持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习要点

    第一节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

    我国武装力量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眼维护和平、遏制危机和打赢战争,随时应对和坚决制止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挑衅行为。

    一是保卫边防、海防和空防安全。我军边海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防卫和海防任务,空军是保卫国家空防安全的主体力量,陆军、海军和武警部队担负部分空方任务,武警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沿海地区和国家管辖海域的维权与治安管理任务,沿边沿海地区和海上民兵主要负责护边、控边和巡逻执勤、军警民联防等任务。

    二是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战备是军队为执行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而进行的准备和戒备活动,是军队全局性、综合性、经常性工作。部队根据执行任务需要进入等级战备。战备等级按照戒备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级、二级和一级战备。

    三是开展实战化演习训练。能打仗、打胜仗是部队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战化演习演练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实战化训练的力度,决定着部队战斗力提高的程度。实战化训练的水平,决定着部队战场上战斗力发挥的水平。目前我军实战化演习演练主要包括跨区训练、对抗训练和远海训练等形式。跨区训练主要是依托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组织任务相近、类型相同和未来作战环境相似的师旅部队,以实兵检验性演习的方式开展一系列跨区机动演习演练。对抗训练是各军兵种检验性演习演练,通过组织士兵对抗、网上对抗和计算机模拟对抗等演习,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远海训练是海军积极探索的远海作战任务编组训练模式。

    第二节 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任务。我国武装力量服从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第一,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是我军践行宗旨、服务人民的重要体现。包括援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参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扶贫帮困和支援新农村建设、支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援国家和地方举办的重大活动等。

    第二,我国武装力量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中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军队和武警部队与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军队协调联动机制,依托现役和预备役部队组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

    第三,我国武装力量依法参加维护社会秩序行动,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武警部队是国家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骨干。我军派出相关力量协助公安、武警部队完成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民兵按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参与治安联防、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重大活动安保等行动。驻港澳部队依法履行防务、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等职责。

    第四,我军高度关注海洋安全,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军结合日常战备为国家海上执法、渔业生产和油气开发等活动提供安全保障,与地方相关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完善军警民联防机制等。

    第五,我军积极开展海上护航、海外撤侨、应急救援等海外行动,已成为维护国际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我国武装力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认真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支持并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根据联合国决议和我国政府与联合国达成的协议,我国派出维和部队和维和军事专业人员,进驻指定国家或地区,在联合国主导下组织实施维和行动,主要承担监督停火、隔离冲突和工程、运输、医疗保障,以及参与社会重建和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我国维和部队发扬优良作风,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目前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是联合国维和出兵国中派出工兵、运输和医疗等保障分队最多的国家,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向受灾国提供救援物资与医疗援助,派出专业救援队赴受灾国救援减灾,为有关国家提供扫雷援助,开展救援减灾国际交流。

    第三,积极承担海上安全责任义务,维护包括国际海上通道安全在内的世界海洋安全与稳定的责任,与世界各国开展海上安全合作。

    第四,与外国军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军兵种的双边多边联演联训。一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机制化发展。二是海上联演联训不断拓展。三是陆上联合训练逐步深化。四是空军联合训练取得进展。五是卫勤联合训练稳步开展。

    思考题解答及拓展

    1.我国武装力量如何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

    答:中国武装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眼维护和平、遏制危机和打赢战争,保卫边防、海防、空防安全,加强战备工作和实战化演习演练,随时应对和坚决制止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挑衅行为,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陆军边海防部队驻守在边境、沿海地区及海上岛屿,担负着守卫国(边)界、沿海海岸和岛屿,抵御防范外敌入侵、蚕食、挑衅,以及协助打击恐怖破坏、跨境犯罪等防卫与管理任务。海军加强海区的控制与管理,建立完善体系化巡逻机制,有效掌握周边海域情况,严密防范各类窜扰和渗透破坏活动,及时处置各种海空情况和突发事件。公安边防部队是国家部署在边境沿海地区和开放口岸的武装执法力量,担负保卫国家主权、维护边境沿海地区和海上安全稳定、口岸出入境秩序等重要职责,遂行边境维稳、打击犯罪、应急救援、边防安保等多样化任务。民兵积极参加战备执勤、边海防地区军警民联防、哨所执勤和护边控边等行动,常年在边海防线上巡逻执勤。空军是保卫国家空防安全的主体力量,陆军、海军和武警部队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担负部分空防任务。此外,还包括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和开展实战化演习演练。

    延伸阅读1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以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拥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要求检查,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1992年5月2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团开始对朝鲜进行核查。1993年至1994年朝美先后进行了三次会谈表面上达成了和平解决的协议。但这一解决是暂时和脆弱的,由于美朝双方的原因,有关协议遭到破坏。新世纪初爆发了更严重的第二次朝核危机。

    2002年10月,朝鲜公开披露其铀浓缩计划,朝鲜核危机由此揭开序幕。此后,平壤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宣布1994年《美朝核框架协议》失效,重新启动宁边核反应堆,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威胁退出朝鲜半岛《停战协定》。由于朝鲜的“不理智举动”以及美国自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在处理朝核问题上始终坚持强硬立场,危机一再升级。2003年4月,在中朝美三方自核危机爆发后的首次正式会谈中,朝鲜表示已拥有核武器。2006年7月,朝鲜同时试射了短、中、远程三种类型的导弹,10月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朝鲜核危机达到高潮。

    中国奉行与朝鲜的友好外交战略,不可能协同美国对朝鲜采取政治经济封锁和军事打击,同时站在国际的角度看,若放任美国武力解决朝核问题,对于已切实拥核的美国和朝鲜势必引发核武器的参战,亦会对东北亚及作战方造成灾难性的损失,因此在此情形下和平谈判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方式。

    随着美国不断在朝鲜附近上演军事演习及对中国南海等问题的干涉,中美朝关系日趋紧张,各国都急切地需求和平稳定发展的需要,因而重启六方会谈符合多国的利益,是为东北亚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的关键。

    延伸阅读2

    “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是指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将对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秩序提出挑战,从而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构成威胁。它是西方国家臆造出来遏制中国发展的舆论武器和心理战术,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在西方政客大肆鼓吹下,“中国威胁论”更是层出不穷、甚嚣尘上。

    纵观“中国威胁论”的发展阶段,在国力最为衰弱时,“中国威胁论”是西方推行其殖民政策的理论工具;当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封杀新生政权的政治借口;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中国威胁论”成为西方及周边相关国家遏制中国的政治手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中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此后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影响力大大上升,军事力量持续增强面临中国力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一些中国周边国家,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

    就目前来看,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世界舆论兴奋点的转移和中国国内中心工作的调整,“中国威胁论”也就在不同的时间段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如有以美国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报告》为代表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及其包含的“中国航母威胁论”“中国导弹威胁论”“中国舰艇威胁论”等,此外还有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少数西方学者和报刊一再鼓噪的“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发展模式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意识形态威胁论”“中国技术威胁论”“中国粮食消费威胁论”“中国能源消费威胁论”“中国食品出口威胁论”“中国移民威胁论”“中国留学生威胁论”“中国间谍威胁论”,等等。

    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偏见是形成“中国威胁论”的现实原因和重要原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了美国敌视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处于增强对昔日盟国凝聚力的政治需要,以及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需要刻意制造出一个假想敌。由此,他们把矛头对准中国,把中国当成其假想敌。

    地缘政治因素是形成“中国威胁论”的直接原因。所谓地缘政治,就是因地理位置及其他地理状况的限定作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西方舆论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有意制造地区紧张气氛,是想离间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挑起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正常的军事防备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应有的戒心,以此来掩盖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丑恶面目,为他们插足亚太、扩大军售、谋取暴利提供可乘之机。此外,“中国威胁论”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更明确反映出中日的地缘政治因素是其直接原因。丑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消除“中国模式”在世界上的影响。

    2.我国开展亚丁湾护航行动有何战略意义?

    答:亚丁湾护航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中国海军首次加入了多边国际安全行动的行列,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国际安全与秩序这一重要公共福利的提供者。

    从历史上看,开展亚丁湾护航行动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以来最大的海军远征。这显示了中国作为大国为地区稳定所作出的努力,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这说明中国海军开始由“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亚丁湾护航也标志着我军职能使命由维护国家陆地安全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一是可以保障我国高度依赖的印度洋海运航道的通道安全;二是为我军提高履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和承担国际义务提供了锻炼平台和丰富经验;三是体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四是加强了与各国海军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危机管控渠道;五是在利比亚、也门等撤侨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六是通过军舰访问加强了与沿岸国家的沟通和合作;七是形成前沿军事存在,在叙利亚化学武器护航、中俄地中海演习等行动中,发挥前沿支点作用。

    延伸阅读1

    索马里护航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参照有关国家的做法,同时受到索马里过渡政府的邀请,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军舰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索马里护航,是为了保护索马里海域中国商船的安全,中国海军实行的护航计划。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除了伴随护航、区域护航、随船护卫三种基本护航方式外,还有应召支持慑制海盗、解救船舶三种行动方式。中国舰艇将严格按照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相关国际法执行护航任务,也愿与有关国家的护航舰艇开展合作,必要时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这是当代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洋执行警备任务,参与国际多边行动,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努力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为世界和平保驾护航。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美国欢迎中国的这一决定,并期待着与中方在打击海盗、维护国际安全的行动中进行双边和多边合作。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问题成为一大国际公害,联合国安理会连续通过4项有关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北约与欧盟先后出动军舰实施护航和打击海盗行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等国海军也在该海域展开巡逻。中国政府此次决定派遣海军舰艇实施护航受到索马里过渡政府和国际社会的欢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表示赞赏,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面对中国船舶和人员在问题海域面临的严重威胁,中国政府此举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维护中国利益的决心。

    据中国外交部提供的数据,2008年1至11月,中国共有1265艘(次)商船通过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其中20%受到过海盗袭击。涉及中方的劫持案件有7起,其中2起涉及中方2艘船只和42名船员。捍卫世界和平人人有责,中国正在尽其所能。

    对于中国派军舰远航这一和平之举,有人却感到焦虑不安认为随着中国的实力增强,中国可能会有非分之想,这大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不能不让人颇感遗憾。中国的努力应该受到欢迎,而不是质疑。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军舰将忠于职守,顺利完成自己的和平使命,向世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延伸阅读2

    北极航道及其价值

    北极航道由两条航道构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又称“北方航道”)。它是由两艘德国货船,开辟出的一条商路,西起西欧,穿过西伯利亚与北冰洋毗邻海域,绕过白令海峡到达中、日、韩等国港口。东北航道也称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峡。在东北航道上,连接五大海域的海峡多达58个,其中最主要的有10个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以白令海峡为起点,向东沿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离岸海域,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直到戴维斯海峡。这条航线在波弗特海进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时分成两条主要支线,一条穿过阿蒙森湾、多芬联合海峡、维多利亚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一条穿过麦克卢尔海峡、梅尔维尔子爵海峡、巴罗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

    世界发达国家大多处于北纬30度以北地区,这个地带生产了当今世界80%的工业产品,占据70%的国际贸易。当今国际贸易主要依靠航运来完成,而北冰洋航线正连通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活跃区域。通常情况下,从欧洲前往亚太地区有3条主要航线,分别经由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非洲好望角到达太平洋。整体而言,船只取道北极比取道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可减少航程40%以上。比如,从日本横滨港至鹿特丹港的航线取道非洲好望角需要29天,取道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需要22天而取道北冰洋仅需15天。如果使用北极航道,华盛顿港至莫斯科港的航程将缩短1000公里以上;伦敦港至东京港的航程将由2.8万公里缩短为1.6万公里。

    东北航道的自然条件总体较好,小部分航段很早就可以通过商船。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挪威的皮毛商就在夏季频繁穿梭于喀拉海,美国捕鲸者及商人则穿过白令海峡经楚科奇海直达叶尼塞河口,与当地部落进行贸易。俄罗斯一直将东北航道归入自己的领海范围内。1912到1914年,他们在东北航道沿线建立了3个无线电站,组建了西伯利亚轮船公司。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着手建立完善的沿海航行安全体系,在1932年建立北方海航道(苏联对东北航道的称呼)管理总局。1959年苏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但那时,由于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北方海航道的货运业务主要是苏联国内的货物运输和近海岛屿上的军事、科学和商业基地的补给运输。自2002年以来,北极地区海冰夏季最小覆盖面积逐年减小,2012年9月,海冰范围只剩下341万平方公里,约为整个北冰洋面积的1/4。东北航道的商业运营已经开始,通过船只达46艘,货运量从2011年的83万吨快速上升到126万吨,通航时间从7月中旬到12月上旬,跨度已延长到接近5个月,作为连接亚欧交通新干线的雏形已经显现。

    中国对外贸易90%以上依赖于海路运输,按照中国海运运费支出一般占出口总额的10%左右计算,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海运费用约为5300亿美元,如果利用北冰洋航线则可以节省614亿到1468亿美元。江南社会学院陆俊元教授分析认为,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但在目前情况下北极航道的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北极航道主要运输的货物是油气和矿物。东北航道的结冰期相对较短,相比之下,西北航道经常会有很厚的多年冰。整个2013年,只有一艘运煤船从加拿大经过西北航道去往芬兰。根据航道运营方的数据,截至2013年10月份,共有60艘船通过了这两条航道,这个量在全球航运总量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中超过一半的船舶属于俄罗斯。

    在环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来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绕道非洲南部好望角,与这些航线相比,北极航道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航程,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此外,北极航道一旦开通,还可减轻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日益严重的拥堵,避开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的威胁。江南社会学院陆俊元教授分析认为,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同时,新航线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将受影响。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3.我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主要承担哪些任务?

    答:2015年5月29日,是第13个国际维和人员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也已走过25个年头。

    据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5年来,中国军队累计派出维和官兵3万余人,先后有10名官兵牺牲。中国维和官兵新建、修复道路1.1万余公里和300多座桥梁,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9400余枚;接诊病人14.9万多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10万吨,运输总里程1200万公里。

    在此期间,我国还向联合国总部和一些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出合同制军官,担任重要的职务。他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样式,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中国式的智慧,促进了联合国维和事业的发展。

    1990年至2001年的是我军参与维和行动的适度参与阶段。1990年4月,应联合国要求,我军向联合国维和历史最悠久的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了5名军事观察员。此后,我军先后向联合国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联合国莫桑比克行动、联合国阿富汗特派团、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和联合国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特派团派遣了军事观察员。1992年至1993年,我军还向联柬临时机构派出了两批共800人次的工程兵大队,这是我军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2013年12月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先遣队135名官兵飞赴位于非洲西部的马里共和国,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出具备安全警卫能力的安全部队参与维和。以前我军派出的成建制维和部队,主要是工兵、运输和医疗分队,主要承担的是相关保障任务。而此次派遣执行警卫任务的安全部队,主要担负联合国马里特派团战区司令部和维和营区的安全警卫任务。联合国维和安全部队通常不用于作战,而是从事监督停火、保证冲突双方脱离接触、收缴武器、维护治安、防范恐怖袭击等任务。

    延伸阅读1

    联合国维和行动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国际社会可以支配使用的一个重要手段,目的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198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维持和平的作用自此得到公认。维和是联合国的重要职能之一。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维持和平部队或军事观察团,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它的目的是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和再起,从而为实现政治解决创造条件。维和行动的任务包括监督停火、停战、撤军;使冲突双方脱离接触;观察、报告局势;帮助执行和平协议;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以及维持冲突地区的治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有所扩大,涉及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和分发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参与维和队伍的人员除了军事人员以外,还有民事警察和文职人员。

    多年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在缓解地区冲突、推动政治解决争端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国一贯认为,维和行动必须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指导,遵循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公正、中立以及当事方同意的原则。联合国维和行动应有利于促进争端和冲突的政治解决,而不应过分强调联合国军事干预手段。动辄援引《宪章》第七章(对于和平之威胁,各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采取强制性行动,结果往往只会激化矛盾,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安理会授权采取的多国行动应对安理会负责,接受安理会的政治领导。地区性组织的活动应遵循《宪章》的规定,接受联合国的指导和监督。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十分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并为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派军事观察员参加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1997年5月,中国表示原则同意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迄今中国已先后派出千余人次的军事观察员和工程兵参加了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UNTSO)、驻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UNIKOM)、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MINURSO)驻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UNTAC)、莫桑比克行动(ONU-MOB)、驻利比亚观察团(UNOMIL)和驻塞拉利昂观察团(UNOMSIL)等7项维和行动。中国派出文职人员参加了联合国在纳米比亚、南非、柬埔寨、莫桑比克和利比里亚等地进行的大选监督工作。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向联合国有关维和行动派出了约500人次的军事观察员,并向柬埔寨维和行动派出800人的工兵大队,2000年向联合国东帝汶行政当局派出55名民事警察。2001年1月4日,中国政府又向联合国波黑特派团派遣了5名维和民事警察。

    延伸阅读2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组成,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联合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海合作组织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国家元首正式会谈,定期举行政府首脑会谈,轮流在成员国举行。为扩大和加强各领域合作,除业已形成的相应部门领导人会谈机制外,可视情况组建新的会谈机制,并建立常设和临时专家工作组研究进一步开展合作的方案和建议。上海合作组织进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是本地区国家几年来合作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应继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新世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互相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平等互利,通过互相协商解决所有问题,不谋求在相毗邻地区的单方面军事优势。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吸收认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合作宗旨和任务、本组织宣言第六条阐述的原则及其他各项条款,其加入能促进实现这一合作的国家为上海合作组织新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尤其重视并尽一切必要努力保障地区安全。成员国将为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公约》而紧密合作,包括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中心。此外,为遏制非法贩卖武器、毒品、非法移民和其他犯罪活动,将制定相应的多边合作文件。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加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行动,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互相支持和密切合作,联合促进和巩固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维护世界战略平衡与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种形势下,上合组织将继续秉承和平、合作、开放的宗旨,全面落实《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努力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挥更大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