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城市接管-南京市军管会敌伪物资清理处的工作概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峰 张士雄[52]

    南京市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4月28日成立了南京市军管会,调配干部,按系统接管代管国民党的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在逃战犯、汉奸、官僚的财产,并妥善处理未逃离的人员。接管工作基本结束后,同年9月上旬成立南京市军管会敌伪物资清理处(简称物资清理处),除负责将全市各系统接管的物资汇总、分类、调配、移交给市财政局和有关单位处理外,主要是清理隐匿的敌伪物资。

    南京在解放前曾是国民党和汪伪政府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政机关慑于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力,仓皇逃走,南京解放后,国民党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战犯、汉奸、官僚的大量财产被私人隐匿、侵占或盗窃,因此必须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清理工作。物资清理处成立时,由三野调来排、连、营、团级干部12人,南京地下党员9人,参加金陵支队的地方干部3人,解放后留用的非党干部11人,共35人组成,设正副处长4人,正处长为三野后勤副司令喻漫云,副处长为原南京地下党市委副书记刘峰、三野民运部长李芳远和南京市财政局长宋季文,由刘、李主持日常工作。下设敌伪物资清理科(科长朱镜冰)、物资统计调配科(科长王新吾、副科长张士雄)和办公室,办公室有田文彬、沈振寀等同志,并由王新吾兼党支部书记。

    物资清理处成立后,即颁布清理敌伪物资范围以及自报、检举、奖惩办法的公告,在报纸刊登并张贴全市各主要街道,号召自报和检举揭发。布告公布后,工商业者自报和检举揭发的为数甚微,分析其原因,一是南京被国民党统治时间较长,市民受到反动宣传较深,有些工人、店员和工商业户对共产党的政策还有疑虑;二是有些人对国民党还存有恐惧心理,怕他们卷土重来;另外,有些隐匿敌伪物资的工商业户还有侥幸的心理。针对这些问题,领导反复研究了清理的对象和方法,除根据公告继续广泛地发动工商业户坦白自报和市民检举揭发,以及在报刊上多登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事例,造成强大的政治攻势外,并排出清理的对象共14类,其中重点清理对象为营造、米粮副食、房地产家具等行业,其次为木材、竹木、五金、水电、砖瓦沙石、钢铁机械、交通运输、交通器材、印刷纸张、战犯官僚资财及其他(包括银行、钱庄),在重点行业中再排出重点地区和重点户。因为这些行业解放前与国民党军政机关业务上的联系较多,他们为国民党承包房屋建筑、军事工程,代购、加工军粮民食、物资器材等,在国民党军政机关逃跑时,有些工商户并未交货,或只交了很少一部分。

    为了取得清理敌伪物资的经验,我们先在下关米粮业中进行试点。在试点中,根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从宽处理了坦白交代较好的万茂米厂郭某,打击了拒不交代问题的嘉祥米厂张某和另一米厂肖某等大米商,同时发现和培养了一些米粮业的积极分子如王洪等。通过试点,将从宽从严处理的事例在米粮业公会中公布,并在报刊上登载,这样,对米粮业震动很大,促使一些隐匿米粮者丢掉幻想,交代了问题。

    在下关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又对重点行业进行全面清理。每清理一个行业,都由同业公会的积极分子组成敌伪物资清理委员会进行工作。在清理中,采用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和自报公议相结合,逐行逐户的全面清理和重点户清理相结合,清查有关档案和找知情人提供线索相结合等办法,效果较好。在清理粮食业时,就采用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检举受奖的政策,这是开展工作的锐利武器,在粮商中影响较大。如雨花路万丰米厂经理郭绍侯,原系国民党少将高参、南京市银行经理,隐匿了大批国民党军粮,经多次向他宣讲党的政策,但他拒不交代,还到处吹嘘他是当时政务院驻南京办事处主任罗青同志的亲戚,有意在群众中制造他在新社会仍吃得开的假象。后移送法院判有期徒刑5年。对能老实交代者则从宽处理,准予分期退赔或部分减免。

    在1950年初清理南京酱园业时,先发动店员、工人揭发,再动员店主坦白自报,从而查实了在1948年冬淮海战役时,国民党联勤总部曾向南京的春和、徐恒太等四家大酱园订购了50万斤酱菜,准备运往淮海战场给蒋军食用。但这些酱菜还未运出,国民党的军队就被打垮。在国民党逃离南京前,只提取了十几万斤酱菜,还有30多万斤没有提取。因此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要他们分期赔出。原南京市民食调配处下属几百户米面代销店,解放前都保存了许多代销的米面,我们就逐户清理,特别对为国民党军政机关代购军粮、民粮的大户进行重点清查。国民党军队的粮库在大同面粉厂订购了10万袋面粉,款已付清,在国民党逃离时未及提取;经查实要他们赔出28.8万元人民币。我们派人到上海查阅国民党的中央合作金库档案时,发现中华路协兴隆货栈等几家米商为中央合作金库购买军粮,已经收款,到南京解放时,粮食颗粒未交。取得了确实的证据后,我们就勒令他们赔出,并将协兴隆货栈经理移送法院判刑。在清理全市米厂粮店时,发动知情人、经办人提供了几百家粮食代销店和几十家米厂在南京解放前为民食调配处和军政机关代销代购和加工储存的米面数量,已销未销、已提未提的数量和结余数,为清理粮店米厂找到依据。

    1950年春,从物资清理处抽出一部分同志成立了南京市财经调研室(后扩大为市财委会),由清理科科长朱镜冰同志负责,该室与物资清理处合署办公。物资清理处的清理科改由张士雄任科长。到1950年初,原从三野调来的干部已陆续调出,将物资清理处缩减为一个科,科长仍为张士雄,归市财委会领导,同时补充了由华大分配来的十几位非党同志,继续搞清理敌伪物资案件和物资统计分配工作。

    到1962年清理敌伪物资工作方才结束。

    (徐育本、方春痕、赵鼎和、钱毓萍、陆九太、王永发提供资料,牟初民整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