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人-一桶汽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吉普车虽然破旧,并不时地在关键场合熄火掉链子,但却成了李正不能缺少的代步工具。而且吉普车还曾立下过汗马功劳,挽救过一个女人的性命。

    那是春天的事,当时档案局集体到野外郊游,一名女干部被毒蛇咬了,是李正开飞车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她才侥幸从死神手里活转过来。

    档案局是个穷单位,而县级的档案局就更穷得不能再穷了。其他单位都有创收途径——或者下属单位进贡,或者有些收费项目。这样的单位就有车坐,而档案局连个车轱辘也买不起。李正的吉普车,有时就给单位打个短应个急。次数多了,局长不好意思,说:“李正,单位每次用你的车,把油给你加上。”李正压根就没这么想,他说:“一个破吉普,值不了几个钱。你们也不常用,也不跑长途,还提啥加油不加油的,你们有事招呼一声,只要领导不算我耽误工作就行。”

    但要想吉普车的轱辘转得欢实,就得给它油喝,少一点都不行,不然它就耍赖罢工。

    县城有两座加油站,一座在县城北面,那是去年新建的加油站。还有一座老加油站,在县城中心。老加油站服务设施老化,唯一的优点就是近便、省油,而且还不用过大桥交五块钱“过桥费”。

    新加油站规模大,设施先进,服务质量也好,经常给来加油的司机准备点矿泉水、手套、太阳镜之类小礼品。而且那些负责给汽车加油的,都是年轻水灵的姑娘,她们总是在司机的挑逗下,大胆地跟他们贫嘴,或者开些黄色玩笑。因此,一般公家车不怕费油,不怕交那五块钱“过桥费”,都去新加油站加油,他们图的就是个实惠,图的就是和漂亮女人逗嘴之中带来的感觉上的快感。

    李正的吉普车是私家车,加油钱花的都是工资,所以每次加油他都去老加油站。但加了两个月油以后,李正就觉得不对劲了。

    那天早晨,李正喝了杯牛奶,胡乱往嘴里塞两个包子就出来发动了吉普。看看油表汽油快干了,李正把车开到了老加油站。

    “加二十公升。”李正没下车,打开车窗说。

    给李正加油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人长得帅气,有点像香港电影演员梁朝伟。但他比梁朝伟粗壮些,更像个男子汉。假梁朝伟的操作很熟练,眼睛一直瞅着加油机上的计量表。

    李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计量表,上面的几组数字像眨眼皮似的跳跃,时刻都在告诉他加了多少油,他得付多少钱。也就从这一刻起,李正突然怀疑起加油站了。李正总觉得,假梁朝伟给他加的油不够二十公升,但那时他的怀疑还只停留在潜意识里,并没敦促他的怀疑意识往更深层次发展,或者支配他采取什么行动。

    李正交完钱,打着火开车走了。几天后,李正的车又没油了。李正把车开到老加油站,还是那个假梁朝伟给他加油。假梁朝伟像往常一样,拿起加油器就往油箱口插。

    “等等……”李正拎着一只半新不旧的塑料桶,从车里走下来,“别往油箱加,往塑料桶装。”李正微笑着,把塑料桶递给假梁朝伟。假梁朝伟愣了一下,犹豫了。

    “怎么?不给加?”李正微笑着问。

    “不是,往哪儿加都一样,你把盖子拧开。”假梁朝伟站在那儿没动,他吩咐李正自己动手。李正弯下腰,几下拧开盖子:“加吧,二十公升。”

    李正手里拿着盖子,站在加油机旁边。

    早晨的太阳爬上东面楼房顶,一缕金色阳光猛地罩住了李正。李正的眼睛在感觉到温暖同时,有一刻不适应,他被金色的阳光刺了一下,赶紧闭上眼睛转过脑袋。

    “好了,交钱去吧。”假梁朝伟关掉加油器,扔下一句话,披着满身阳光走了。李正撩眼去看那只加满了汽油的塑料桶,一点都没感到意外。因为李正确实看见塑料桶里淡黄色的汽油还差两寸才满。这是李正事前预料到的事,不然他就不用费这事了。

    这是李正家里装豆油的塑料桶,单位每年搞福利都分一桶豆油,连豆油带塑料桶一起发给职工。李正的塑料桶上有标识,这是一只二十公升的塑料桶。李正相信,厂家生产的塑料桶,肯定经过统一测量。塑料桶不会出错,那么出错的只能是加油站。

    “师傅,不够吧?”李正朝假梁朝伟背影喊,假梁朝伟正走在早晨的阳光里,还有一段路才能走进屋里。“什么?什么不够?”假梁朝伟半转过身子,脑袋却完全转了过来,漂亮的脸庞上嵌着一副深邃的眸子。“汽油,你给我加的汽油不够量!”李正用脚踢了踢地上的塑料桶,皱着眉头说。“扯淡!加油机加的,能不够量?”假梁朝伟转过身子往回走,他脸上布满了与朝阳不协调的阴云。

    “这是二十公升的塑料桶,”李正把有“二十公升”字样的那面掉过来,对着阳光里走回来的假梁朝伟,“你看看,这不是写着吗?二十公升。”假梁朝伟皱着眉头,扫一眼塑料桶说:“我不管,反正我是按照加油机上的数字加油,你睁开眼睛看看,上面还有你加油的记录呢。”有了两个月前液化气站短秤的经历,李正对那些他觉得没道理的事情就不再感到惊讶。李正强硬地说:“你不管谁管?你们的加油机不准!”假梁朝伟恼怒了,他不愿意大早晨就跟人赌气吵架,便转过身子想走开。

    李正扯住他衣袖,果决地说:“你别走!你得把塑料桶给我加够二十公升。不然我投诉你!”假梁朝伟挣脱开李正的手,朝李正瞪眼睛。这时身后传来汽车喇叭声,喇叭的声音里透着不耐烦和催促。他们身后又有三台车来加油,其中一台面包车上面赫然印着“电视台采访专用车”字样。

    “算你狠!”假梁朝伟狠狠剜了李正一眼。他知道加油站是怎么作鬼的,就害怕把事情弄大,尤其害怕电视台这样的媒体给曝光。假梁朝伟不耐烦地拿下加油机的灌注头,将塑料桶加满。李正的嘴角便绽开了一朵不易察觉的微笑,抬头看了眼东方正冉冉升起的红日,开车走了。

    那以后,李正每次加油都拎着塑料桶去。说也凑巧,大部分时间都会碰到假梁朝伟当班。每次李正都会加满二十公升汽油,李正曾偷偷地看过加油机的显示屏,加满二十公升塑料桶,显示屏上就会跳出二十二点五公升的字样。就是说,每给客户加二十公升汽油,加油站就要净赚客户二点五公升。李正气愤难平,他决定想个办法,把加油站的猫腻捅漏。

    但李正一时还没想好主意。为了稳妥起见,有几次李正特意开车去县城北面的新加油站加油。年轻漂亮的女加油员,还有他们的小礼品,都提不起李正兴趣。这儿和老加油站一样,也差那么两寸,也不够二十公升的量。不过李正是抱着暗访的心态来加油的,所以李正没跟女加油员计较,也没让人家给补足缺少的汽油。

    老加油站为了整治李正,向主管部门打报告,说有些客户拿塑料桶加油容易引起静电,静电会引起火花,而加油站是最怕火花的地方,请主管部门下个文件,为了安全考虑,禁止用塑料桶加油。主管部门很尊重加油站的意见,一纸红头文件发下来,规定不允许用塑料桶加油。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李正来到老加油站加油。可是当李正把塑料桶放在假梁朝伟面前时,那小子嘴里哼着周杰伦的歌,像踩着电门似的闭着眼睛乱颤,就是不搭理李正。他其实早看见李正了,他心里非常讨厌李正,但表面上又得罪不起他。有了主管部门不许拿塑料桶加油的红头文件,他觉得可以作弄作弄李正。

    “师傅,加二十公升汽油。”李正稍微用了些力,将塑料桶弄响。假梁朝伟没睁开眼睛,仍然在那儿体会被电击的感觉。李正扒拉了他一下,说:“加油!”假梁朝伟睁开了眼睛,鼻子和腮帮子上的肌肉挤了挤,堆出不屑的表情白李正一眼,抬起手往旁边的水泥立柱上指。李正眼睛近视,不得不凑过去,往鼻梁上推了下眼镜,便一字一行地读红头文件。

    文件只有一页,几分钟就读完。李正没言语,拎起塑料桶,打开车门发动着车子开走了。身后,传来假梁朝伟的哄笑。

    李正直接去了一家铁匠铺,这是县城最大的铁匠铺。据说,铁匠铺的字号有三百多年历史。李正说:“师傅,麻烦您给打一只铁桶,要二十公升的容量,能行吗?”

    “咋的?信不过咱们三百年的老字号?”铁匠铺的老掌柜笑着问。

    半小时,铁桶就打好了。李正将那只二十公升的塑料桶灌满豆油,再倒进新打的铁桶。正正好好,一滴不多,一滴不少。

    “咋样?还行吗?”老掌柜自豪地问。李正为刚才的怀疑感到抱歉,朝老掌柜抱了抱拳。

    李正轻轻地将铁桶放在假梁朝伟身边,在假梁朝伟越瞪越大的眼珠注视下,一字一句地说:“加油!二十公升!”假梁朝伟不但眼珠越瞪越大,嘴巴也越咧越大了。加油站的人几乎都围拢过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李正会想出这个损招儿来对付他们。李正微笑着站在加油机旁,耐心地欣赏着他们吃惊的表情。

    这时,电视台的采访车开进加油站。原来李正返回加油站时,在吉普车里给电视台值班室挂了电话。李正告诉电视台值班编辑,说有重大新闻线索,请他们十分钟内赶到老加油站。电视台的车刚停稳,车门就拉开了。电视台那个以犀利和专门报道反面典型出名的男主持人,手里拿着麦克第一个跳下了车。

    李正热情地迎上去,说:“电话是我打的,我请你们来现场报道加油站克扣市民、欺骗消费者的丑恶行为。”

    “加油吧,把我二十公升的铁桶加满。”李正对愣在那里的假梁朝伟说。当然,他们在电视镜头下是不会给李正加油的。有个岁数稍大一点、肚子挺出老远的男人悄悄溜出人群往大门外走。电视台主持人认识他,他是加油站的站长。主持人叫住了准备开溜的站长,提着话筒追上去就是一串连珠炮似的问话,站长脸上淌着汗,努力回避着镜头。主持人穷追猛打,丝毫不放松问话。最后,站长在电视镜头下,亲自给李正的铁桶加满汽油。

    不用李正说什么,主持人就明白了。

    站长狼狈极了,他为了减轻罪责,就把责任推给技术监督局。说是技术监督局给矫正的加油机,然后由电脑自动操作。往下的事情,进展得便格外顺利。电视台那个主持人和李正,还有那位脸上不停冒虚汗的站长一起去了技术监督局。正好那位局长在办公室,他还有几天就到退休时间了。

    电视台第二天就把这件事曝光了。一时全县哗然,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做了批示,纪检委也插手了。很快事情就真相大白,加油站克扣、欺骗消费者的事情得到证实。调查结果还表明,技术监督局和许多单位一起作弊欺骗消费者,在计量器具上做手脚。那个局长,在他临退休前一天被戴上了手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