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帝-名字的意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经过多次抽血化验,确认怀孕无疑之后,小青不敢再开车上下班了。她有点邀功请赏的意思跟我说,请个专职司机吧。我说,那自然的,而且要请个帅点的。这么个光荣而幸福的美差,我哪里舍得让给别人?于是,每天一早一晚,我就开着车送小青上班下班。在那条来回二十公里的路上,我们不再因为堵车而无聊和烦恼了,开始一边开车一边给十天的小生命勾画起未来——我不明白这算不算生命,或许他只是一种生命的迹象。

    第一个能体现未来的自然是名字了。名字可以说是寄托着父母的厚望,也含着对一个人一生的暗示。有一天,看到密密麻麻的人流,我突然灵光一闪,提出了一个“蚁”字——蚂蚁是我最喜欢的生命了,它卑微而不放弃,它渺小而团结一心,它敏感而神秘莫测,它无论走多远都会回家。我经常会遇到蚂蚁,有的在中午,有的在半夜,有的在熙熙攘攘的路上,有的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它们扛着大它们几倍的食物,义无反顾地朝前走着。它们为什么不就地解决,而要扛着食物奔跑呢?它们心里装着的,恐怕是大家,是群体,而不是自己。不像我们人类,在外边发了一笔横财,便偷偷地远远地藏起来了,甚至连妻儿老小都抛弃了。

    如果有来生的话,其实我最希望的,就是托生为一只蚂蚁。

    小青又提出了一个“正”字。“正”是我们陈氏的排行,排行是祖先留下来的,代表着支脉相连。而且“正”字,在新华字典里有十几层含义:跟“歪”相对,跟“偏”相对,跟“反”相对,还有“正直”、“正当”、“纯正”,以及“合乎法度;端正”、“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大于零的(跟‘负’相对)”、“表示恰好”。等等。小青还说,眼皮底下就有成功的案例,比如上海市领导里边,起码有两个是带“正”字的,谁能否定他们没有沾一点名字的光呢?

    所以,我们的孩子还在腹中,就有了让两个人都满意的第一个名字——陈正蚁。如果不出意外,在这个世界上,又会多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将叫陈正蚁。一只正直的、正当的、纯正的、端正的蚂蚁,一只主要的、大于零的、恰好的蚂蚁,一只卑微却有着积极心态的蚂蚁。

    毕竟不是二十岁,小青怀孕之后,我看到任何人总是面带得意的笑。有人问我,你最近买彩票中奖了吗?不然怎么总是笑嘻嘻的?小青提醒我说,在未满三个月的时候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丈母娘提醒我说,否则会引起胎神的不满,孩子不高兴会“走掉”的。无论她们怎么吓我,但是我忍受不住。我希望把这个消息告诉天下每一个人。我虽然牙齿掉了,头发白了,进入不惑了,但是一个还有繁殖能力的人就不能称之为“老”,就依然还是年轻的,是值得去炫耀的。

    有人在一次文学活动中让我发言,谈谈自己的文学创作,主题应该是说诗歌的。但是我却没有说诗歌。诗歌于我而言,那阵子已经退为其次了。我于是告诉大家:我老婆怀孕了,孩子名字都起好了,就叫“陈正蚁”,“陈”是我的姓氏,“正”是他的排行,“蚁”的意思就是一只小蚂蚁。大家不知所云,纷纷迷茫地看着我。我于是告诉大家,读了某某诗人的作品,其中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尤其让人感动,我孩子的名字就是受到了诗歌的启发。而且诗歌永远是青春的艺术,像生儿育女是年轻人的能力一样,我们要用让老婆怀孕的心态去对待诗歌,去创作诗歌。或许一个优秀的文字,应该都是怀孕了的。我的解释赢得了掌声。

    我遇到了几位同事,也笑着告诉他们,我孩子两个月了。有人问,你抱孙子吗?有人说,你是第几胎了呀?我还陆续打电话把消息告诉了老家的亲戚们,包括年近八旬的老父亲。我对他说:你要抱孙子啦。父亲一高兴,就一句话没有了。小青以为,父亲对抱孙子并不十分起劲。姐姐事后告诉我说,当时父亲是流泪了的。

    从此,每天早上迎着阳光,晚上面对华灯初上,我们唯一的话题就是孩子了。我们不仅仅谈孩子的成长,谈孩子的爱情,谈孩子的事业,还谈孩子的为人处事。小青起初有这么几个观点:第一,不让他太累,不上培训班,要让他写毛笔字,能顺便画个画最好,因为毛笔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支毛笔一瓶墨水便可以行走天下了;第二,不让他太伟大,要顽强而快乐地生活,因为照着我们半辈子的体验,快乐是人生的真谛,再伟大的人如果不快乐,活着有什么意义呢?第三,要懂得享受人生,不能只谈一次恋爱,她就只谈过一次恋爱,实在太亏待自己了。我说,你现在再谈也不迟吧?她说,当然迟了,有孩子了哪还有精力呀。第四,让他(她)娶个或者嫁个有别墅的,我们这辈子想住上大别墅,恐怕希望渺茫了,只能靠着孩子他(她)媳妇或者老公了。

    所有的话题,都落脚到了对孩子的美好期望上,最后我们发现“陈正蚁”三个字根本无法囊括我们所有的期望。在继续给孩子起名字方面,我与小青做了简单的分工,大名由我这个父亲做主,乳名就由她来负责。

    第十天的时候,我们确定了孩子一生的追求,就是写毛笔字与画画,所以小青想到了上海名人陈十发,加上我父亲的名字叫陈先发。乳名很快就取出来了,“九发”太小,“十发”重名了,“后发”不吉利,最后敲定了“十一发”。小青解释说,我们期望不大,就是比陈十发“多一发”,也不在于“先发”与“后发”,关键是希望他的人生是“连发”。

    我对于这个乳名一直是不满意的,因为“八”就是“发”的关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车牌子与手机号码喜欢带“八”,买房子喜欢“八”楼,就连选个墓地也要挑个第“八”排。所以“发”字,太时髦了,太俗气了,被用得太滥了,变成了一个太累的字。我一直没有说出来,因为我至今都不明白,小青的“十一发”是什么意思。是发财的发呢,还是连珠炮式的十一发子弹,那样的话火力也真够威猛的了。

    有一天,小青突然抚着日益隆起的肚皮说,从今天起,我们家的孩子要改乳名了,不叫十一发了,而叫葫芦娃了。小青说,她做了个梦,梦见了自己家的孩子,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无数次似的。她与B超测试出来的几个数字对照了一下,在一张白纸上把梦里的样子绘了出来。这时电视中正好在重播《金刚葫芦娃》的动画片,她突然明白了,孩子长得原来像一个葫芦娃。

    我说,我没有看过这个动画片。小青笑话我说,你还作家呢,这也没有看过啊,我小时候起码看过三十遍。小青一边唱起了主题曲,一边给我进行了知识普及:传说有位农民,种下葫芦籽,结了七个葫芦,七个葫芦成熟了,相继落地变成七个男孩,穿着七种颜色的衣服。红娃是大力士,橙娃是千里眼和顺风耳,黄娃刀枪不入,绿娃会喷火,青娃能吞吐江海,蓝娃有隐身术,还有迷失本性的紫娃。

    我问,葫芦娃有七个呢,我们是哪一个?小青说,你最喜欢哪个,他就是哪个了。我说,有的力气大,有的耳朵好,个个都有缺陷。小青说,有一个是合体的,他就是金刚葫芦娃,七颗葫芦娃的心都溶在他的胸中,七个葫芦娃的本领都长在他的身上。我能理解小青,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最贪心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完美的一个。

    把葫芦娃确定为孩子的乳名之后,小青从网上下载了一套葫芦娃的方头、方眼睛、方下巴的照片,彩色打印了出来,两张压在书桌下边,一张装进相框挂在了冰箱上。每天早上上班的路上,我们两个人便一遍遍地唱起了《金刚葫芦娃》的主题曲,不过我们把题目改成了《葫芦娃之歌》。大意是: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两个瓜。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妈。葫芦娃,力气大。左手不是鸡,右手不是鸭。左手扶着爹,右手扶着妈,葫芦娃,真是一个孝顺的娃。

    每唱一遍,词都在变,调子也在变,一会儿是评弹,一会儿是二人转,一会儿又变成了京剧或者豫剧。那种幸福之情,恐怕只有父母才流得出来吧?

    有几个人听了这个乳名,也问了与我相同的问题,你们家孩子是什么娃?小青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是金刚葫芦娃!

    对于大名,小青说,你是一个大作家,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你就好好完成这部三个字的作品吧。你写了半辈子的诗词、小说、散文,四处获奖,到处发表,牛烘烘的,现在考验你真本事的时候到了。小青说着,还从她的百宝箱里翻出了她学生时期用过的一本新华字典、一本全唐诗、一本成语大词典。

    对于孩子的大名,小青提出了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通俗易懂,没有生僻字;二是意思不能太娇贵,不能不可一世。比如“天一”,老子天下第一,那个叫“天一”的,不就闯下大祸了吗?比如“万豪”,一副豪气干云的样子;三是名与姓应该融为一体;四是不要让人有歧义,成了别人取笑的把柄,比如范统,人们就会喊他“饭桶”。还有,写出来要好看,有些字不规整,孩子以后签名的时候写不漂亮。后来,小青还提了一条,关于生辰八字,金木水火土都不用管了,但是这个名字把姓氏笔画加起来,必须通过有关算命网站的测试。

    那几天,我在单位里总是开小差,碰到每一个同事,就研究他们的名字;走在回家路上,看到一只麻雀、一只虫子、一片叶子、一只蛤蟆、一块砖头、一颗石子,甚至看到一个肉包子,都会让我联想到孩子的名字。我会念叨:陈麻雀、陈蝴蝶、陈叶子、陈蛤蟆、陈砖头、陈石子、陈包子、陈飞机、陈垃圾。念着念着,就有点晕乎乎的了。别人听了,以为我把天下所有的东西都当成我们陈家的,要给他们一个个取个名字似的。

    一旦下班回到家中,吃饭的时候会想到陈米,洗碗的时候会想到陈碗,洗手的时候会想到陈手,莫言的小说《蛙》里就有一个人叫陈手。甚至上厕所擦屁股的时候,我还会想到陈纸。吃完饭,在网络上搜索与“陈”有关的诗词,但是在古诗词中,含有“陈”字的句子实在太少了,可见“陈”这个姓氏实在太难以入诗了。

    有那么几首诗,“陈”字全在标题上,温庭筠的《过陈琳暮》,卢照邻的《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典父老》,韩愈的《落叶送陈羽》,白居易的《朱陈村》,已经是人家的名字了。关于李白《将进酒》中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韦庄《小重山》中的“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虽有了“陈”字,在诗词中却是毫无轻重的。

    我还查了与中药材有关的,因为我与小青都是中药的推崇者。中药为小青治好了腰椎间盘突出这些小毛病,怀孕之前我们还用中药调理了多年,而我的家乡塔尔坪满山遍野都是中药材,我就是采着天麻、灵芝、苍术、柴胡这些药材,把自己给一点点养大的。

    查到陈皮、陈艾这两样,我感觉有些亲切。有一年我去重庆出差,舍不得吃饭,就花了两块钱在农贸市场买了两斤小食品。它有月饼那么大,红色的,看上去挺不错。那时,我已经二十多岁,还没有吃过橘子,所以不明白那是橘子皮,因为当时整整吃了两天橘子皮,如今一闻那种味道还会反胃。我刚刚入行当记者的时候,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有关部门悬赏四十万抓一个贪官,我就用了“陈皮”这个化名,第二天见报是头版头条,正得意间却因为那个化名被批评了,大家说“陈皮”当记者不严肃。陈艾是我们老家山坡上到处生长的一种野草,尤其是坟头上,妈妈的,哥哥的,长得更加茂盛。农村人不太洗澡,更不会把艾草放在热水里来熏蒸。所以一年四季就用一次,便是端阳节那天,大家采回来,插在门楣上用来辟邪。

    这两味,说是中药,其实就是废物,用来给孩子取名字明显不合适。

    丈母娘多次插手说,如果孩子生得快,就叫陈快,生得慢,就叫陈慢。而且经常会提出几个名字,供我们挑选,比如多多,比如甜甜。小青听了,赶紧劝说她妈,起名字的权力,你就不用操心了,交给孩子他爸吧。但是,丈母娘是上海丈母娘,是爱管事的上海丈母娘,而且又是孩子的外婆,对这个孩子的热爱不比我们少,所以她在公园里跳舞时,跳着跳着,就蹦出一个名字,说是叫陈好,与那个女演员一样。在玩电脑游戏时,玩着玩着,就蹦出一个名字,说是叫陈顺,顺子在斗地主这个游戏中,是变化最多的。

    我随手准备着一个红皮子本本,把一个个随时想出来的名字记下来。有一天晚上,小青在旁边提醒说,什么东西越陈越好?我说,那只有酒和瓷器了,这两样东西都是不怕时间的,时光流逝得越快越好。酒越陈越香,茅台三十年陈酿,已经几十万元一瓶子了;瓷器越陈越值钱,家里若有个清朝的青花瓷瓶子,恐怕就能换一套房子了。于是我提出了几个相关的名字,陈酒、陈酿、陈醇、陈瓷、陈瓦、陈陶。

    小青说,陈酒太直接了,像个酒鬼;陈酿,容易把酿与娘念混,有些娘娘腔;陈醇很是满意,可这个名字已经被上海一个艺术家用掉了,步人后尘而难超之,这是很悲哀的;陈瓷,感觉有点反应迟钝的意思,像是个傻瓜,上海话叫港督;陈瓦,宁让玉碎不要瓦全,瓦永远都是一个牺牲品,而且瓦太脆弱了。

    我与小青对陈陶是非常满意的,陶与瓷一样值钱,不怕老,不怕旧,而且多为艺术品。于是就上网搜索了一下,看看有没有同名同姓的。一查就傻眼了,陈陶竟然是唐朝一个有名的大诗人。百度词条这样介绍陈陶: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

    我说,那就叫陈小陶吧。小青说,我们家葫芦娃怎么可以叫陈小陶呢?起码应该叫陈大陶吧。小青又提醒说,衣服怕旧,食物怕旧,房子怕旧,人更怕旧,连石头也是怕旧的,你再想想,还有什么东西是不怕旧的呢?

    我突然冒出了三个字——陈不旧。

    这三个字,一下子涵盖了人世的一切,不管什么东西,无论是酒也罢,瓷器也罢,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受到伤害的,至于酒越陈越香,陶瓷越久越值钱的说法,都是人们一种欲望的体现。在时光中,谁也躲避不了“陈旧”,但是“陈”了没有关系,只要依然“不旧”,俞旧而弥新,这才是人生的大哲学。

    陈不旧成了我们首选的一个名字。小青在网上把这三个字测试了一下,四句话为:陈不旧(吉):能获众望,成就大业,名利双收,盟主四方。

    当我与小青抚着肚皮“不旧儿,不旧儿”叫得正欢,有一天外出散步时,在电梯里碰到一位老太太,她伸手摸了摸小青的肚皮,然后说,这么硬,是个儿子吧?旁边的邻居也问,你们超了没有?是儿子还是女儿?我与小青突然醒悟,果真是个少爷也就算了,如果是个千金小姐呢?难道对着一个叽叽喳喳的小丫头也叫陈不旧吗?当时离预产期已经不到半月了,再起一个女儿的名字预备着,肯定是来不及的了。

    我与小青干脆咬咬牙,一律就叫陈不旧。因陈而不守旧,还管什么男女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