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的教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制约着一个学校未来发展的格局和方向。《后汉书》有云: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鉴于此,一二六中学在六十多年的栉风沐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风:厚德博学,循循善诱。这是我校教师“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的高度诠释,深刻地彰显了我校教师高尚敬业的师德,简约卓越的师风!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风建设之理性认知篇
微观上说,教风是指教育机构在教学精神、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教育教学风气,是一所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宏观上讲,教风是指学校依据办学方向、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设高效教学活动、不断深化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的风气。我校的教风是在教与学过程中凝聚而成的,体现了教师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和方法措施等,依据学校的特点表现出学校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我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风建设之实践策略篇
近年来,学校深入展开教学改革、创设高效课堂活动、不断深化教研和创新教育实践的教学风气。
(一)以教师发展为关键
教师素质提升。所有的学科素养都要通过教师的言行真实有效地落实,凭借周而复始的课堂来融会贯通,借助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来实现。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得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团队建设。通过组建研究型团队,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组建了三个研究型团队,即专家、学者顾问团队,以名师骨干为核心的大教研团队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指导团队。每个团队的发展都紧密围绕新课程的开发,全面渗透促进学生一生发展的课程主旨。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开启“三航工程”,即名师骨干的领航工程、教师合作的远航工程和青年教师专业提升的起航工程。
(二)以课堂教改为核心
积极探索教师做导演,学生做主角的“问题解决式”的主动发展式课堂教学,以问题为线索,教学以“自主提问—合作解问—自主追问”为特点,以培养学生自控力、注意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的素养,是学生依据自学资源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分组自学展示,以各学科的《自主学习笔记》为载体,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活动体验组内互助,组间展示,生成系统练习、变式训练,最终达到融会贯通归纳创新。自主学习的成果反馈环节是综合检测,反思交流,最后是互动评价来升华自主学习的价值。
(三)以教育研究为途径
学校着力建设教师专业化团队,不断完善队伍建设机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集体和个人思维和行动模式,建立学生主体的教—科—研—训“四位一体”的有效专业发展途径。学校优化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创新有效考核与评价,使教—科—研—训真正发挥教研、培养、评价和服务等功能。学校鼓励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施,用生本育人行为理念代替功利化行为手段,肯定激励真正有价值的教—科—研—训成果,鼓励教师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
(四)以多种研修模式为特色
在研训中,我们注重让教师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吸收最新教育科技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教师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扬“合而不同的协作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将先进的课改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在教育教学中,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尊重他们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专家引领模式。请教育专家为全体教师进行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请市教研员到校进行教学指导,并与教师互动交流,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疑难,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校本研修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拜师结对模式。对于新教师的培养,采取了拜师结对子的形式,新老教师各司其职,按要求按计划完成预定目标。指导教师要指导青年教师制订工作计划,指导新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传授自己的工作心得。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上课两节;经常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通过向指导教师学习明确的知识点,确保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出现知识上的错误;学习和体会指导教师的教学风格为己所用,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
课题研究模式。在这样一个教科研引领教学、教学促进教科研的时代,全体教师都应该激发研究意识、积极参加研修活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教师才能在专业水平、教学艺术、教学理念上提升自己,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例如九年级物理学科的备课组长,带领物理教研组开展了市级小课题研究《初中物理借助试卷讲评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研究》,来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这是根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确定的研究课题,问题来自于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同时围绕本课题研究能促进在本次校本研修的目标达成——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育改革的适应能力。
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教风建设之经验成果篇
教科研成果:学校荣获了和平区“十二五”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双十双百”工程“十大办学特色”,两名教师获得和平区“十二五”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一名老师获得和平区“十二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平区“十二五”科研明星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校本研训成果:物理组的周老师参加省实验教学比赛,制作的“多功能杠杆教学演示仪”由于其在实用性、创新性上都有所突破,被评为一等奖。
大教研创新成果:前不久,由沈阳市教育局、辽沈晚报社共同主办的沈阳市第二届创新教师评选落下帷幕。经过一路过关斩将,我校数学组的陈老师荣获“沈阳市十佳创新教师”荣誉称号;数学组的杨老师获得“沈阳市优秀创新教师”荣誉称号。
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风建设之展望未来篇
高品质的教风建设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在未来三年里以教育规律为依据,以先进文化为动力,以教育研究为途径,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教师发展为关键,以实施课程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施行德向美系统工程,深化课程改革系统工程,建造校园数字信息化系统工程,建造文化系统工程,建构思维、知识、学习、课程、教学的各种创新模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营造“文明、和谐校园”氛围,让我们的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成长的收获与快乐。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的教师便拥有如此的胸怀和热情,时刻保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将继续以教育研究为途径,用教科研的思想、改革、行动引领教师发展,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回归教育本真,走向“明德向善、创艺向美、践能向真”的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建造创新型教育生态校园,最终将学校办成一所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优质名校。(辛桂艳撰稿)
教风建设事关育人质量和科研质量,事关学校的根基和命脉,对于创建一流学校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以教师发展为关键,以课堂教改为核心,以教育研究为途径,以多种研修模式为特色,深入展开教学改革,创设高效课堂活动,不断深化教研和创新教育实践的教学风气,将会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