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校风-感受快乐 分享智慧 收获幸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二小学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财富,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支柱。良好的学风能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和平二校把“赏识幸福教育”作为办学理念;把“感受快乐、分享智慧、收获幸福”作为教育宗旨;把“养成乐学、勤学的学习态度,形成善问、实践的学习习惯”作为良好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实现教育的理想。

    一、探索新课堂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本

    课堂是培养良好学风的主阵地,教师则是树立良好学风的重要示范者、引导者,因此我校把提升教师素质作为学风建设的首要工作抓实落实。

    首先,通过多次研讨推出我校“学探用导引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导学、引领、拓展,学生自学、探究、应用的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导师,变讲堂为学堂。遵循教师教及学生学的规律,建构符合学生认知、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模式。“学导”是基础,“探引”是过程,“用拓”是根本,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实践,教师正确引导、适度拓展延伸的新课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方法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展示与提升,情感的丰富与升华,学风的促进与提高。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和推广中,我们认识到教师的业务素养也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保证。我校借助历经十年的教学团赛这一传承创新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树立教师的良好教风提供发展的平台,为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团赛历经多年,现已是第十七届,形式不断变化翻新,内容不断与时俱进,评价不断科学多元。学生习惯养成也是教学团赛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团”中精神更加凝聚,学生在“赛”中能力更加出色。我们的课堂更加轻松,学风更加规范,教师更加成功,学生更加幸福。

    二、完善评价方式,以关注素养提升为重

    在赏识幸福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在完善多元化评价工作中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确立了“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进步”的评价理念,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为良好学风的形成铺路搭桥。

    (一)德育评价重细节、重激励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养成。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一个具有健全人格、习惯良好的人,他也一定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好习惯造就好人生。为培养好的习惯,“出彩赏识卡”成为我校德育评价的一大亮点。“出彩赏识卡”是一张张设计精美、色彩艳丽的小卡片。和平二校的每个孩子都可能因为做过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情而得到学校领导或任课老师赠送的一枚“出彩赏识卡”。这件小事可能是捡起掉落地上杂物,帮助小同学拿东西,主动与外来的客人打招呼,热情帮助班级中学习困难的同学,课堂上一次精彩的发言,发现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每周的升旗仪式上,获得“出彩赏识卡”的孩子都会被请到主席台上,由学校领导亲自颁奖并留下集体合影,这是孩子们心中最高的荣誉。孩子们为自己日常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积累宝贵的财富。

    每个中队得卡数量最多的孩子就是“校级赏识月冠军”。学期末,学校会为获得“赏识卡”最多的孩子颁发“出彩好少年”的标识。本学期我校又陆续增加了“守纪之星”“智慧之星”的评比标识,使得赏识评价的内容更丰富多样,获奖的孩子数量更多面更广,行为习惯养成的范围更宽泛、更具体。每一张“赏识卡”都是孩子们在学校生活、学习等方面真实的表现。从细节入手,让孩子们懂得养成好习惯的意义,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德育评价就是要体现鼓励,关注日常,注重细节,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用“出彩赏识卡”记录学生习惯养成的点滴进步,在赏识的笑脸中体会“润物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学业评价重全面、重过程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学业评价中承认差异,淡化分数,采取等级,关注学困,鼓励为主,注重多元,挖掘潜能,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相信只要发挥自身潜能,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进步。

    我校在原有学业评价中改革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过程、评价主体。增加了评价的内容,把班级特色作业、学优生能力竞赛、语言表达能力展示、班级课本剧汇演等加入到评价体系之中。丰富了评价的形式,一分钟口算、动手画图、实践操作、即兴演讲、国学诵读、口头表达等形式应运而生。延长了评价的过程,从学期初到学期末,从每节课的发言表现、课后作业的书写、每月的单项能力测评到期末的综合测试,都是学生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日常评价,以小组评价打分为主;期中语言表达评价,家长的参与为孩子的成长加油鼓劲;期末综合评价,教师的鼓励性评语为孩子的成长提出中肯建议。在这样的平台上,孩子们争做特色作业语文数学报的小编辑、学优生竞赛中的小冠军、课本剧汇演中的小演员、单项测试中的“口算小能手”“演讲小达人”。每项评价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体验成功的机会。

    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都会记录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学生的自评、小组的互评、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都以等级、评语、小笑脸、小星星等形式呈现。让学生们在每个学期的学习中收获自信,体验成功,获得幸福,最终让他们乐学、勤学、会学。

    三、丰富学生活动,以收获成功体验为乐

    活动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伙伴。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习惯,孩子课本剧演出展现表演天赋,阳光体育练就健康体魄,精彩的大课间凝聚学生身心,老游戏传承玩出新精彩。让学生会“玩”,玩中学,玩中得,玩中悟,在玩中发掘心中精彩,在玩中体验成功自信,在玩中完善人格素养。

    (一)教学活动重习惯培养

    我校一直着力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读书、规范书写、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乐学、勤思、善问、实践”的优良学风,开展提升学习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系列活动。

    养成每日读书习惯,利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的资源,提倡教师每日给孩子一节课的读书时间。养成每日诵读习惯,每周三、四的国学诵读时间及每节语文课前背诵,通过反复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声律启蒙》《古文观止》等国学经典,强化理解和应用;期末开展国学诵读比赛。养成英语默写朗读习惯,每周二的英语早自习“常练常新”;每学期的英语小型竞赛,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开设硬笔、软笔书法课,由专任教师负责授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能力,并且把卷面的洁净合成分数纳入到总成绩的评价之中。习惯决定命运,就是要在教学管理中规范要求,让良好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二)德育活动重能力提高

    每学期的课本剧展演是家长、教师、学生的节日,孩子们在舞台上都是表演的小天才,把课本的故事搬上了舞台,感情丰富,声情并茂。无论是古灵精怪的小哪吒,还是威严沉稳的东海龙王;无论是自以为是的画蛇人,还是贪小便宜的老农夫;无论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还是不卑不亢、机智勇敢的刘三姐……这些人物都通过孩子们生动的表演展现出来。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单单是表演能力的提高,对剧本排演中角色的把握,还有对课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有舞台演出中沉着冷静的潜力发挥,更是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好的诠释。一场课本剧的表演,让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形式多种多样,展示丰富多彩。

    (三)体育活动重人格塑造

    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决心。我校的孩子在校园里必须要学会踢毽子、跳绳、跳远、跑步、掷实心球、拔河、抖空竹、打乒乓球、打篮球等体育项目。每月学校都要举行一次小型体育竞赛,全班的孩子都要参与,班级每个孩子的成绩总和就是班级的总分数。学校还对年组中的最优班级、班级的优秀个人颁奖。这样的活动既可以看到班级与班级之间互动竞争,也可以欣赏到站在主席台上,手拿奖品的孩子的自豪与满足。孩子们在快乐的蹦跳中,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愉悦,一次又一次地为完成目标而鼓足勇气,一次又一次地树立跌倒又爬起来的精神。丰富的校园活动为孩子搭建了梦想的舞台,让孩子们能在赏识幸福教育理念下羽翼丰满,为自己的理想腾飞起航。

    和平二校虽然存在进城务工子女日渐增多、学生素质整体不高的客观现实,但是在全校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基本形成了乐学、勤学、善问、实践的良好学风,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学生也在各级展示活动中表现出色。学校先后获得沈阳教学管理示范校、沈阳市英语教研基地校、沈阳市体育特色校、和平区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等荣誉。随着学校大门的打开,我校学生优良的学风、教师严谨的教风、学校人文的校风都得到了社会、家长、外校领导教师的认可和赞扬。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就是我们所说的“终身学习”。如何把孩子们在学校养成的良好学风延伸到社会,深入到家庭,最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为孩子提供更广大的舞台,让孩子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我们对未来的思考。

    路在脚下,相信对教育的执着,会引导我们去探索实践。让我们的孩子在赏识中快乐成长,愿所有生命在赏识中走向幸福!(王继红撰稿)

    学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努力。良好的学风能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遵循教师教及学生学的规律,通过教师导学、引领、拓展,学生自学、探究、应用的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导师,变讲堂为学堂,建构符合学生认知、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模式。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把“养成乐学、勤学的学习态度,形成善问、实践的学习习惯”作为良好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延伸到社会,深入到家庭,最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为孩子提供更广大的舞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