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达到学校“为每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发展目标,尚需要巧借“东风”——班风。班风,即一个班级的风气,是指以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和丝丝渗透的情感熏陶为依托,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为基础,塑造的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努力进取的班级风气。
班风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好的班风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曾经有人这样表述过对班风的看法:“……那个班上有一种特别的空气。这种空气,就像雨后田野上的春风,清新、温暖、沁人肺腑、令人振奋。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一走进那个教室就情不自禁地有所顾忌和收敛,时间久了,就会被教育和熏陶过来。”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这样说过:“具有优秀班风的班级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成熟后,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社会。”
一、班风的作用
班风,标志着一个班级集体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和精神面貌,是体现班级独具特点的整个风气。如:七年级二班以“严律守规,学风积极向上,争做优秀班级,争做文明班级”作为班风;八年二班以“团结拼搏,自强不息”作为班风。
优秀的班风,对巩固和发展坚强的班级集体有着重大的作用。
班风形成后,作为一种稳定的集体风气,它对不符合班级风气要求的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使其从思想到行为与班风保持一致性。
班风是班级成员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而形成的。因此,对保护班级荣誉、美化班级环境,人人都会觉得责无旁贷,为班级做出贡献之心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
形成优秀的班风后,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对每一个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有助于抵制各种不良心理倾向和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如:在具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里,贪玩不爱学习的人就会受到鄙视,使他收敛而自觉地遵守纪律。又如:在一个形成了不怕脏、不怕累,热爱劳动班风的集体中,闲散、懒惰的学生,就会主动地参加集体劳动。因此,良好的班风,会使班级集体创建出一种群体舆论和行为指向,在群体活动中,个体受到其他成员的意识、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往往会表现出不同于个体单独行动时的许多特点。
二、良好班风的培养途径
(一)情感熏陶,为良好班风打好基础
情感熏陶就是利用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班主任自觉创设的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情感熏陶并不是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寓教于各种情景之中,使人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熏陶和影响。班主任要想把班级管理好,就必须创设各种情景,做到以境育人、以情育人。让学生身临其境,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就会自觉地用之约束自己。
(二)明确标准,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1.明确班风标准
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要求班主任通过班会组织学生对“什么是班风,为什么一个班必须具备良好的班风,我们班应确立怎样的班风”等问题开展讨论,使学生深刻认识班风的含义、重要性,在统一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启发和诱导学生确立班级的班风标准。如:我校七年三班的班风标准是“遵纪、求实、勤奋、团结、友爱”。
2.将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要求全班学生严格遵守
我校八年六班将班风标准分解为“郭明义一样的高尚品德,镜子一样光洁的卫生,仪仗队一样整齐的队伍,军人一样的严明纪律”的具体行为规范,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将行为规范逐步提出,逐步实施。如:在“卫生月”中,严格要求学生在教室和公共场所绝不丢弃垃圾,保持自己的脚下光洁如镜;值日生搞好教室内外的卫生,保持墙壁洁白、地面干净、黑板乌黑、玻璃光亮,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并开展卫生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的评选活动,对卫生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加以表扬和奖励。有了这样的标准,学生就能把自己的行动与标准对照,找出差距逐步与标准看齐。
(三)言传身教,带动良好班风
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思想行为的指导者,同时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班风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班主任要以其敬业精神、负责的态度、良好的自身表率,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有什么样的班主任便有什么样的班集体”,在班风建设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以示范,严格遵守班风标准和具体行为规范:每天准时到校,和学生一块出操和参加集会,热爱和关心学生,衣着、穿戴、言谈、举止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和激励学生,促进班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四)挖掘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班风
班级文化是班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班级的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充分挖掘班级文化建设资源,营造良好班风。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尊重,重心是集体利益。通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营造一个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一心为集体的和谐氛围,使人置身其中如沐春风,其乐融融。班级文化包括班徽、班训、班风、学风、班规、班主任寄语、班级公约、班级誓言、班花、班诗、班歌、班级点赞榜等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文化特征。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应该是每一位班主任的努力方向。
比如七年一班经过孩子们的推荐、评选,他们选择《向着明亮那方》作为班级诗歌。一首诗,一个梦想,希望每一个人永远朝向美好的事物,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永远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而八年五班选择《我相信》作为班歌。正如歌词中说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的胸怀,有“世界等着我去改变”的气魄,有“拥抱梦想,勇敢地大步向前”的洒脱,有“做别人不敢做的梦”的勇气。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要让学生坚信自己是舞台中唯一的胜者,只有这样“生活的每一天才会精彩万分”。
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班级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必将会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沐浴”良好的班风健康成长。
(五)常抓不懈,巩固优秀班风
班风的培养是个细水长流的工作,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训练。除时时提醒、处处强调、事事督促外,还要利用新学期和新学年开学、期中和期末检查、重大节日等时机,对学生进行班风的集中教育,检查和总结班风标准和具体行为规范的实施情况,以推动班风的建设。对偏离行为规范的行为,开展对事不对人的评价讨论;利用班会时间进行正面教育,以强化班风的形成。通过反复地抓,坚持不懈地训练、巩固和强化,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如:我校九年六班由于班主任常抓不懈,不断巩固,整个班集体从学习、生活散漫转变为学习效率高,学生待人有礼貌、助人为乐。
一种风气的形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班风建设中常常会出现起伏。当班风建设中出现反复时,班主任应了解原因,对症下药。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正面引导,变阻力为动力。总之,班风的形成,是在班主任的积极努力下,自觉地运用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不断培养而形成的。良好班风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两次教育所能奏效的,而是一项长期的、经常的、细致的、复杂的和艰苦的工作,是长期的教育和师生合力共创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润物无声,育人无痕,以良好的班风促进校风。
(赵研 撰稿)
教育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事业,也是一种隐形的、综合渗透思想甘露的艺术。通过教育的方式,达到学校“为每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发展目标,需要加强班风建设。班风,标志着一个班级集体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和精神面貌,是体现班级独具特点的整个风气。培养良好的班风,需要情感熏陶,为良好班风打好基础;明确标准,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言传身教,带动良好班风;挖掘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班风;常抓不懈,巩固优秀班风,实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育效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